【读书笔记】王雨:《失窃的收成》读书报告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14-06-15     阅读:1818 次
捧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猜到它是与众不同的,即便不是因为这次活动,我想我以后遇见它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的读下去。

 
捧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猜到它是与众不同的,即便不是因为这次活动,我想我以后遇见它的时候也会毫不犹豫的读下去。读这本书的时候,对于作者是闻所未闻,但是书中的内容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作者的形象。读一本书,尤其是一本好书的时候,必须懂得贴近作者的心声,站在作者的角度,以第一视角去看待书中的文字,去想象书中的描述。这样,书中的内容书中的精华才能得以浮现。我是这样读书的。

作为第三世界的生态女权主义者,席瓦的经历与思想造就了她对于印度乃至世界当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全球化浪潮下对于第三世界冲击的独特认识。本书作于2000年,书中事件多发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是的我们还小,没有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对于当时的国际社会我们基本没有任何感知。今天再去看当时的事件是难以有深刻的感触的,不过庆幸的是席瓦给我们留下了这么详尽的记述,让我们还能看到当时的世界。

同为第三世界的农民,我是能深刻体会到土地、庄稼、收成、种子对于农民的意义的。中国拥有长达三千多年的农耕文明,农民占到总人口的70%,其农业发展一直是重点,所以我们无法想象在印度发生的悲剧如果上演在中国会是怎样。而在印度,席瓦和农民同胞做的是反抗,是捍卫自己的粮食!或许城市里的人不能理解粮食收成对于农民来说就如同自己的孩子,谁能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无情的掠夺?种子就是希望,是来年的期盼。因此,对于席瓦书中对相关企业的行径的控诉我是持支持态度的,甚至有些行径是让人愤怒的。

我们常常会说印度人口多,耕地少,国家经济不发达,甚至有人饿死。看了此书后,我明白印度的这种局面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一下子就造成的,它是存在根本原因的。印度应该和中国差不多,国内绝大多数都是底层农民和小作坊主,这样的小农经济应该是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因为黑心交易引起的大豆油和大豆进口完全打压了国内的榨油作坊,无数人失去生计,也有无数人因为失去廉价易得的油料面临生活危机;我们看到的是大规模机械化捕捞与盲目的对虾养殖对于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有无数靠海吃海的人失去了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生计;我们看到的是因为小麦面粉的倾销对国内数百万计面粉加工作坊的摧毁,至少一亿人的生计和食物供给面临危机;我们看到的是因为自由交易被禁止,农户无东西可种的悲哀;我们看到的是因为基因工程带来的破坏与减产,面临绝收的窘境。

诚然,对于孟山都这样一个大型跨国企业来说,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放在首位是毋庸置疑的,而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去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肯定是不做过多考虑的。换做任何一个决策者可能都会这样决定。但是我们说一个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需要保持各个方面的平衡,很显然孟山都没有做到。企业有权利对自己公司研发的产品申请专利来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孟山都是吗?不是的。为非自己研发的粮种申请专利很明显就是在垄断市场,以达到一家独大的效果,为今后的扩张作准备。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容忍的。这样做完全是限制了交易自由,损害了知情权和选择权。在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整个交易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在后来甚至利用转基因技术进一步控制农药、化肥市场,这样印度的整个农业市场彻底被垄断了,农业发展受限制的局面就此形成。一种强迫性的交易模式、极度不公平的交易模式也就此形成。教人如何不愤怒?

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有地种,有粮收,有销路,农资价格合理就很满足了。但是从书中的情况来看,在当时的印度达到这样的低要求都很难。农民面对的只有贫穷、饥饿,没有希望。在印度发生的这种粮食掠夺极大程度上破坏了印度原有的农业产业化结构,使得渔业、手工业也受到极大的波及,并且使得居民的食物模式受到转变,甚至影响到了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农民是无辜的也是出于劣势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代表着一个地区内的文化底蕴,本土特色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可是他们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满足自己家庭的需要,他们妨碍了谁?又得罪了谁?作为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不仅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甚至盼不到现状的一丝改变。换一个人也会愤怒,也会反抗!

对于政府,书中提到过其与跨国企业的勾结,在基因作物出问题后说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无视过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我是这样认为的,一个不为民的政府就是一个无作为的政府,政府的外表再华丽机关楼再高大也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其国内地区内部混乱不堪的真实状况。在印度发生的这一系列关于粮食、渔业、疯牛、农药、大豆油、基因等事件政府是不能免责的。尤其讽刺的是,政府对于一些作出反抗的农民采取抓捕控诉,对于反抗游行进行镇压。我不相信政府只看到跨国企业带来的财税创收,就看不到国内的民不聊生。如果政府在某些必要的时刻采取有力的措施,很多问题可以避免。为一个地区谋求发展没有错,招商引资没有罪,但不管人民就不对。在决议之前对代价的考虑不周和对于问题的处理不力是令人不满意的。

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该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当时的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一种极其复杂的感情。对于席瓦所描述的当时世贸组织的所作所为我是相当不满意的。作为世界性的国际间的经济贸易组织,它应该是要积极促进多边经济贸易往来,以达到平等互利,互惠共赢的目的的。但是它在当时的行为很明显不是为了这个目的。通过关税贸易总协定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专利法体系,并认为印度的维权做法违法。这种做法很明显是在为跨国公司的行为打掩护,明显偏向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把第三世界国家放在一个极其不利的地位。似乎在承认一点,发达国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经济掠夺是合法的,就如同现在一样,发达国家将高危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生产资料丰富、劳动力廉价易得的发展中国家是合理的,而接受的国家还应该高兴才是。在一些重大的决策性问题上,世贸组织应该权衡利弊,考虑周全,平衡各方利益,为所有的行为承担应有的责任,充分发挥作为国际组织的先进性才行。

本书分为七个章节,列举了大量实例,从粮食供给、大豆贸易、海洋收成、牛产品、粮种安全、基因工程、食物民主七个方面诉说了底层农民遭受或面临的苦难,也提出了对于政府、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在这些事件中各种不人道做法的控诉。同时,文中也提到了各地群众作出的反抗与努力,虽说有成功有失败,但是其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大量的事实与数据摆在面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文中多次提及基因工程这一现如今仍然热门的话题,在当时是具有典型性与前瞻性的。在当下,正视基因工程问题更加具有了必要性。

基因工程,是指子DNA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加工修饰,使之表达以获得所需物种或功能的一种生物工程方法。每每谈及这个话题,都会想起高中生物书中关于基因工程的介绍,现在依然还记得书中说的动植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相关内容。一直就觉得在绝大多数领域,基因工程能充分发挥生物的各项优势、潜能,从各个方面为人类造福。也曾想过其危害,主要是关于克隆人的,对于食物安全问题考虑较少。一般来说,转基因事物不会造成危害,但是没有充分的证据能证明。在中国,转基因大豆油最常见,而且大豆也多为进口。转基因植物多用来增加产量。在印度,孟山都公司却利用垄断专利推广转基因作物来配套销售化肥和农药,造成了物种多样性的破坏以及更为严重的基因污染,造成了棉花减产,农民无收的恶果。这是对这项技术的不合理利用,违背了该技术用来造福的初衷。就这项技术本身而言,对自然造成一定的影响是有的,也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孟山都公司的不解决和创造的一个个神话彻底的伤透了农户的心,其真实面目让人愤怒,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席瓦呼吁回归传统农耕方式的原因。

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商品都标有转基因的标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代表,大豆其实不是像席瓦说的那样百害而而无一利,至少在中国,大豆及大豆制品是非常受欢迎的。不过,要是站在席瓦的角度,在看到自己的国家因为官商勾结导致民众遭殃,假借事故促成进口,全面倾销垄断市场的时候,对于一个没有大豆广泛食用的国家个人来说,就很难去辩证的看待大豆了。开篇提及要站在作者的角度看书中的问题,对于这本书,会感觉到自己的一些养成的观点会受到很大冲击。甚至于自己的世界观都要重新定位。

对于全球化,席瓦是重点反思和批判的,她对于全球化得了解认识非常深刻,对于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危害看得非常清楚。经济全球化、农业全球化、不可持续的危险食物生产系统的全球化、知识产权全球化以及世界食品的全球化在书中都有提及,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严辞批判。我们经常会说,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下经济等领域发展的如何如何,多半是褒扬,我们站的高度不够,眼光不够长远,无法像席瓦一样看到全球化华丽外衣下发达国家的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只有面临物资出口、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处理各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可见全球化也并不公平,并不能带来所有国家的富强。如何在世界各行业各领域全球化的浪潮下谋取稳定的持久的发展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有莫大的关系。

同时,书中还有多次提到不同的世界观,包括孟山都公司的世界观、工业文明的世界观等,不同的世界观是对不同事物所持有的不同的态度。而席瓦的批判是在对这些世界观分析后的深刻认识。席瓦并未反对工业文明和其它很多先进的事物,她所反对的是利用这些先进的文化、科技、工具手段来对传统进行剥削与压榨,反对对于传统的不重视和摒弃,反对的是这些行为造成的恶果。她对于那些饱受苦难的妇女、对于歉收和挨饿的农户是深表同情的,也因此她努力捍卫者自己的世界观!

整本书都带有批判色彩和反对意味。如今的超级大国已经不是以前单纯的对领土进行侵略,它们正在利用各个国际组织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包括土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掠夺,而国际组织打着全球化的旗号却沦为了工具,这是席瓦反对的一个重点。席瓦强调回归到传统农业上来,并不是要限制农业在高新技术支持下的发展,传统与发展是不相矛盾的,回归传统更适合解决印度的现实问题而不是书中说在基因工程下的情况加剧。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将印度的情况拿来和中国进行对比。我很庆幸中国没有发生印度这么严重的事件,但是中国的食品安全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热点话题,从苏丹红到三鹿奶粉,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农业上,中国很少有农场,多为小农经济,机械化只在小部分地区得以基本实现,很多地方还是纯人力劳动,所以中国也和印度一样经受不住类似跨国公司的打压。而且中国人民一直努力承袭农耕文明,也并未妨碍其慢慢稳步发展。目前,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是带来的却是种子和各种农资的价格上涨,消费的增加阻碍了小康的步伐。而且国内很多农资店都是占据一方的经营,有垄断经营的意味。现在的种子基本都是杂交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对于生态环境也是存在影响的。书中的部分关于生态环境的阐述在中国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些“非主流”的书,这是一本现实意义深刻的书,这也是一本让人容易偏激又能引起深刻思考的书。或许我现在的知识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够,让我的想法有些偏激,或者我现在的不成熟让我无法完全理解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但是它会激励我去了解农业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社会。并且我认为这本书对于今后的社会发展都是有警示意义的。

(作者系沈阳理工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