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调研】老农技员的口述之二:我和农家肥的故事

来源: 原创     发布时间:2024-04-21     阅读:560 次
食物主权按:

本篇是人民食物主权“2016·农村新发现”暑期调研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也是农技员老宋亲自撰写的文章。

小时候捡粪、沤肥和施肥的记忆,为了农业增产付出的辛苦劳动,甚至为了掏粪而险些丧命的经历,让老宋深刻体会到,农家肥对土壤至关重要。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之后,老宋对农家肥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然而,他失望地看到,集体解体之后,农业施肥从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转为几乎彻底放弃农家肥,因而造成水源污染、土壤板结,农产品质量差、效益低、没有市场竞争力,威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土壤有机质的下降让身为技术员的老宋深感愧疚。他极力呼吁,扶贫先扶土壤的贫,把营养的土壤留住,把绿色留住。


正文

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是人畜的食品,而肥料是各种作物的食粮。食品营养的丰缺优劣关系到人身体的健康,而肥料养分的丰缺优劣关系到土壤的环境,作物营养的吸收、产量的髙低、品质的好坏。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农村、农业、农民打了一辈子交道,和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绿色伴随我度过了一生的春秋。
 
想绿色来盼绿色,搞绿色来护绿色;
绿色当成我的娃,一见绿色精神发;
绿色缺水我口干,绿色缺气我气短,
绿色缺肥我肚软,绿色茁壮我喜欢;
如果生命能延缓,再搞绿色几十年。
 
不少年轻的同志问我,万物土中生,土壤中怎样才能长出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作物?我们祖先的那个年代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也沒有优质化肥,沒有现在的优良品种更沒有现代的科学技术,他们是怎样获得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粮食呢?为什么一些先进的国家,人少地多生产的粮食反而比我们精耕细作的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呢?为什么从国外进口的粮食价格比国产的便宜呢?为什么施农家肥产下的粮食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得慢慢从土壤和肥料说起——从“我和农家肥的故事”谈起。

一、农家肥是农田之宝
 
我是1943年出生的,我家解放前房无一间地无一垅,1947年我们县实行了土地改革,我家分了房和地。父母亲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那时沒有什么新化肥、良种、农药和新机械新技术,农民还是用老祖宗的传统种植方法:为了获得好的收成,把农家肥作为增产的唯一法宝。那时一亩地一般施农肥30担左右,亩产300斤以上的就是好地。农家肥的主要来源是猪、羊、牛等大牲畜的粪便,另外还有人粪尿、草木灰、炕土等土杂肥。那时农家养畜较多,秸杆是家畜的好饲料,农家主要燃料则是秸杆根茬和杂草。
 
我家沒有大牲畜,父亲为了多施肥多打粮,一有空就挑着粪筐走街串巷去拾粪。农闲时特别是冬季,猪、牛、羊、狗到处乱跑,为了多积肥,天刚曚曚亮父亲就戴着棉粘帽去拾粪。有时我和母亲还沒起床,父亲已抬回满筐粪,胡须上贴滿了银色的冰霜。那时父亲出地总是喜欢挑一担萝筐,不是捡柴就是拾粪。因拿不动铁锹,有时候我跟在父亲后面,只能用双手抓起路上的驴、骡、马粪放入粪筐。就这样,粪堆一天一天大起来。一过正月,我们就将所积的杂肥进行翻沤,下种前别人家有大牲畜,将农肥拉、驮到地里,我家沒有大牲畜也没有钱雇人帮忙,只好用人工担、背。记得那年我只有七岁,父亲在前面担两个粪筐,我在后面背一个粪布袋,我穿着母亲做的硬帮猪嘴鞋,背了一次又一次,脚后跟都磨破了皮,鲜血直流,但为抢时下种只好拖着一双沒后跟的破鞋继续背。
 
新中国成立那年我上了小学,我每个星期日有三大任务:一是推磨,二是捡柴,三是拾粪。每天最少拾一筐粪,并且放在粪坑旁,等父亲查验,这样之后我才能出去玩耍,否则父亲会生气的。当时冬季用的煤炭都是从山里用牲畜驮来的。我家乡有一条驮炭大道,经常人来驴往,看到大路上有了牲畜粪便,父亲或者我都会很快地拾回来。县城西大街路北,烈士陵园东是当时的炭市,每天有很多牲畜,这是我节假日必去的拾粪之地。当时县城西门外的小河里常流着清澈的泉水,宽阔的岸边有好多大柳树,树下长着绿油油的小草,是放牧的好地方,经常有羊群到树下休息,所以常有粪便。我和相邻的小伙伴李豆豆、王二牛,每到星期天和假日就去拣粪。由于经常和土、粪、作物打交道,我从小就懂得作物是人的粮食,农家肥又是作物的粮食,只有肥多粮才能多。
 
1957年我上了初中,学校实行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学校每星期都有一个劳动日,劳动项目一是把东城墙内的湿地作为水稻试验田;二是到农村植树造林、搞秋收、水利工程等;三是勤工俭学校外打工;四是拾粪、刮盐土。我和我们班的班长、劳动委员,每到劳动日三人为一组,两人抬着筐一人拿锹拾粪。当时有位李老师,他为人师表,在城东边住着,往返路上总是挑着粪萝筐。那时每班一个大粪堆,经过沤制,到了春天就把一部分沤好的肥料拉到试验田,剩下的则卖到农村。
 
我从小拾粪捡柴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真正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世界,珍惜粮食也要珍惜肥料;只有广积肥源才能改良培肥土壤、多打粮、产好粮,认识到农家肥是农田之宝。
 
二、农肥为主化肥为辅
 
解放后互助组转为初级社、高级社,一直到1958年建立起人民公社。要看每个村今年粮食产量的多少,首先得看粪堆的大小和多少。我们村从六十年代开始引进化肥,那时叫“肥田粉”,但数量很少。一直到1978年责任制前,农田用肥还是遵循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我记得1959年初中回到村,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那时上级对农家肥的施用特别重视,号召每个村都要压绿肥、铲荒坡、打火炕、秋深翻地、秸杆还田。每个村都有住村的县乡工作队,带领大家广开肥源,大力积肥、制肥、沤肥:一是注重秸杆肥的沤制;二是大搞大牲畜牛羊的过腹还田;三是鼓励各户养猪、养鸡等。当时的口号是“猪多肥多,肥多粮多”。
 
那时因打粮主要靠农家肥,所以每个村对农家肥十分重视。我记得我们村七个小队,每个小队都长年派专人到县城,联系有关单位和居民户的厕所,有的送点小礼物才能买下。1963年8月3曰我和队内的三名社员进城清扫厕所,厕所在东面街道路南的一个近二十户的大居民院里,粪坑内倒满了尿、粪。快到十二点时我正在街上铲粪,忽听有人喊:“快来救人!有人掉进粪坑里了!快来救人那!”听到呼唤声我放下锹头,急忙跑进茅房,一看老陈的头已经钻进稀粪,情况十分紧急。我急忙脱掉上衣跳下深坑,将老陈从粪水中抱起救了上去。因坑内呼吸困难,我说了声我也不行了,就昏倒在稀粪中。那时正是中午12点下班时间,院内涌满了闻讯而来的各界人员。在众人帮助下,东北街的民兵营长从粪水中把我救上来。我们公社的武装部长用自己的手绢清理了我耳鼻嘴中的粪尿,然后让民兵用小平车立即把我送到县医院。医院护士长则不怕脏臭,及时帮我清洗肠胃,最终抢救成功。那次是我救别人,而我又被其他人抢救,深深地感激自己身边的好人。虽然我和同伴为了多积肥、积好肥、多打粮而差点丧命,但看到施上农家肥之后,长出来的浓绿冬小麦苗全苗壮,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1964年我在村里搞起了农业科学实验,当时村委和县工作队十分支持。1967年成立了15人的科研队,抽出150多亩土地作为良种繁育和试验示范田。每年秋收一结束,科研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搞秸杆还田。除了每户只分几个秸杆引火外,其于全部集中到运输方便、水源便利的地方。我和科研队的同志用两台铡草机,机停人不停地日夜铡草,将粉碎的秸杆加一些马牛粪,再加适量的水堆成大堆,再用土封闭发酵。一般三天开始发热,七至十天达到高温70度左右,半月及时翻堆再加上适量的水,再堆半月左右达到黑、烂、臭的地步,开春运往田内。一些地块连年增施大量秸杆肥和农肥,变成了大寨的海绵田,产的粮食蔬菜高产又好吃,就是现在所说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1966年、1968年我两次去海南,参与了山西省杂交高粱、杂交玉米的北种南育工作,看到当地农民更重视农家肥的使用。水稻、甘庶、甘薯三大作物的主要肥料是牛粪、猪粪、稻杆和绿肥。
 
1971年我被选送到山西农业大学学习了三年,对农业科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农家肥大多是有机肥料,它可以改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协调土壤中的空气和水的比例,使土壤疏松,增加其保水、保温、保肥、透气能力。农家肥不仅富含氮、磷、钾,还有许多微量元素,是含有多种养分的持效性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进行配方施肥是当时最流行的施肥方法。
 
三、忽视农家肥的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从80年代前的数量型“能吃饱就好”,到后来逐渐向质量型转变。现在人们的梦想就是多吃一些环保的、绿色的有机食品。实行责任制后,由于化肥的广泛应用和复合肥的推广,再加上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种田的大多只剩老弱妇女。大家普遍认为化肥施用量少、轻便、见效快,而农家肥量大、拉运不便、又脏又累,所以不愿施用农家肥。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接触人粪尿。过去,农民花钱争着去买、去掏城内的人粪尿,现在是倒贴钱,大家都不愿意掏粪,不愿意施用。很多农户就连自家的厕所也不愿掏,对田间的作物秸杆也不再重视。
 
以我们村为例,每年秸杆还田的面积只有10%左右。秋收后,大部分秸杆随意扔在田间,任凭风吹日晒和焚烧。我每每看到白花花的秸杆扔在田间,都感到很可惜,心中有说不的难受。大家扔掉的是资源、是肥源,损失的是粮食、是效益,破坏的是土壤、是大气、是环境,影响的是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农业部门把我们村作为秸杆还田、土壤改良、配方施肥示范点,免费为大家搞机耕秸杆还田。机器进了地,却被有些养牛养羊户赶了出来,说什么秸杆还了田牛羊吃什么。也有的说,地里有了秸杆不利于下种和耕作。多年来,从省、市到县里有关部门,一直在提倡秸杆还田、严禁焚烧秸杆,可是一直见效不大。有的农民即使秋天不焚烧秸秆,到了春天也要扫在一块烧掉,变成“卫生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科学种田意识不强,部分人员对秸杆还田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
 
二是农户面积不大,地块多而分散,不利于机械作业;
 
三是机械粉碎、耕翻、耙磨、播种不配套;
 
四是有些村的领导沒有发挥统分结合的优势,统一进行秸杆还田。
 
作为一个农业科技人员,我深知农家肥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一些先进国家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连年进行机械秸秆还田。那些国家土壤中的有机质贪量在5%左右,有的地区可以达到8%以上,因此土壤疏松,肥力较高。虽然他们化肥施用量少,但产量高、品质优、成本低、效益好。为什么直到现在,秸杆还田都还沒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呢?为什么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由于连年进行秸杆还田,土壤肥力逐年增加,效益逐年提高,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只有1%左右呢?现在,我国农业产量的提高还主要靠化肥,导致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每亩地化肥施用量相当于先进国家的两倍多。这不仅造成水源污染和土壤板结,还使得农产品质量差、效益低、没有市场竞争力。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得不到尽快的改变,怎么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呢?

四、扶贫工作首先应扶土壤的贫

土地是万物之源,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壤是生命的基础。沒有好的土壤就不可能有好的产量、产出好的食物。“万物土中生,食以土为本”,保护土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作为一个高级农艺师,搞了几十年的农业科技研究发现,我们的土壤环境非但沒有得到真正的改善,有的反而污染加剧、肥力更加下降。我对此感到十分愧疚。中央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扶贫达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我认为要实现农村扶贫达小康,首先应实现土壤的扶贫,使土壤达到“小康”标准。
 
土壤扶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直坚持。每进行一年秸杆还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可增加百分之0.1。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要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抓起,一抓到底。根据多年农业科技研究的经验,我认为土壤扶贫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加强“科学发展观”,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增施农家肥重要性的认识,确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二、把增施农家肥桔杆还田作为考核乡村干部的重要条件;
 
三、把秸杆还田作为国家补贴和扶贫范围;
 
四、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秸杆还田中的效率和作用;
 
五、提倡牛羊圈养,过腹还田,以牧促农、以农养牧。
 
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要全民行动起来,就可尽快广开农家肥源,培肥土壤、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就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就可加快实现农业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梦想。
 
以上是我多年从事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的实践中,对农家肥的一点亲身经历和体会。我的认识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仅供参考。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望读者朋友多加指正。

注:文中的人名和地名都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