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食讲座第25讲 | 张泠:从“神秘化”到“群众化”:反特片、广州、及冷战的亚洲视角

来源: 原创     发布时间:2021-02-23     阅读:2285 次


导语

电影被誉为工业的艺术。它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绘画、音乐、文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在于它的集体性、团队性,所以往往能反映出社会的集体意识,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拍摄团队的组织形式、电影生产在社会的再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也迥然不同。

张泠老师选取了冷战时期的大陆“反特片”,和西方的“间谍片”做对比,从电影内容和电影语言(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电影语言、群众化的反特策略与资本主义间谍片的神秘化、精英化、白人男性中心主义、个人主义的区别,为我们感性地理解中国六七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讲者简介:张泠,纽约州立大学珀契斯分校电影与媒体研究系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学电影与媒体研究系博士。

正文:

感谢人民食物主权论坛,我也一直在关注你们的公众号。战洋老师邀请我的时候,我还觉得比较为难的,因为我目前做的这个研究跟食物、“三农”问题都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感谢大家对冷战、反特片、广州的问题感兴趣。我研究的是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不知道大家看过多少。不管怎样,我把我的研究跟大家分享一下,欢迎大家提出问题、建议,继续交流。

一、为什么关注冷战时期的中国反特电影?

一是近期温铁军、黄平老师都在讨论的:在这个新冷战时代,怎样回看历史,如何重新解读国际关系。其实电影,尤其是反特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冷战时期类型。通过电影镜头我们回看五六十年代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启发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二是冷战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或者领域,但在英文研究里,冷战研究主要还是集中于欧美视角,亚洲和中国经验是比较边缘的。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遭受经济封锁等各方面的制裁之外,亚洲还出现了两场“热战”,均是由美国主导,非常惨烈。一个是朝鲜战争,我们叫抗美援朝战争,另一个是越南战争。研究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反特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冷战地缘政治的思路。

反特片本质上是一个跨国性或者国际性的电影类型,在资本主义阵营叫做间谍片,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叫做反特片。中国的反特片其实是关于很多个战线,朝鲜战争的时候在东北,还有在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东南沿海等等不同的战线。

为什么要选择广州?因为广州跟香港离得近。蒋介石政府派遣的很多特工人员会从台湾经过香港进入大陆。香港又是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又在此部署了世界上最大的领馆,所以这个地方对于冷战的“秘密战线”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驻香港使领馆是美国最大的驻外使领馆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二、冷战中的文化战

1. 美国文化战的机构与策略

接下来我要讲一个概念是“心理战”或者说“全面冷战”,大家可以看到下面这本书就是在讨论全面冷战,即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在国外的秘密宣传战。

《全面冷战》书影 | 图片来源:讲座PPT

这个宣传主要就是心理攻势,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政府针对苏联和中国实行全面冷战,不光包括文化的宣传战,也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各个层面的。这位作者认为美国媒体总是宣传“遏制”,比如说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之类的,但“遏制”这个说法是非常误导的,因为遏制就暗示着美国是被动反应,实际上美国在海外积极部署扩张,扩张其权力,控制其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它的一系列机构,除了CIA(中情局)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机构叫美国新闻署(USIA)。在香港和台湾的美国新闻处组织翻译美国文学,出资请华人作家写一些反共小说等,包括张爱玲的《秧歌》。

美国新闻署是支持美国外交政策和海外利益的独立外交事务机构,成立于1953年,就是朝鲜战争结束的那年,直属白宫管辖,署长由总统任命。在冷战时期,它有超过1/3的经费花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反共宣传上。

美国中央情报局标志,负责海外的间谍活动|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隶属于美国新闻署的“美国之音”(VOA)|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它在日本的宣传机构规模仅次于德国和印度,位列第三,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的战略重心是德国、印度、日本。这是美国的心理战,主要针对精英阶层,即所谓的领导者群体(官员、知识分子等有话语权的人,在中国前些年也是这样),他们针对学生和知识分子翻译出版书籍,举办艺术展览,展示美国不仅物质发达,它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民主制度也是非常优越的。

他们非常擅长利用大众媒体,为当地的电台和电视台提供音乐和谈话节目,也把宣传信息植入美国的大电影公司派拉蒙、环球等公司发行的新闻片里。

总能在美国电影开头看到的派拉蒙的logo|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另外就是中情局,他们负责特工渗透、情报收集分析,然后进行政权颠覆、秘密的黑色宣传,模糊政治与军事行动的界限。美国的一位将军蒙格马利在1948年就说,如果我们不能在苏联和其他卫星国家内部发起行动,就无法赢得冷战。

中情局在海外非常活跃,1948年到1960年之间是海外秘密行动的黄金时期。

在七八十年代还支持了很多拉美国家的军事政变,比如说支持皮诺切特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的军事政变。

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被美国策划颠覆的智利总统阿连德,在政变中殉职 |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1948年的意大利选举中,降低共产党的影响。

1948年意大利选举投票现场。经过美国的干涉,本来占据优势、被称为西欧最强共产党的意大利共产党在选举中失败 |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协助MI6(英国军情六处)试图推翻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政府。

和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阿尔巴尼亚|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1953年在英国协助下资助军事政变,推翻伊朗民选政府及进步领导人穆罕默德·摩萨台,因为他要把英国控制的油田国有化。大家可以看到他们对中东、对伊朗伊拉克这些国家的干预,跟他们的油田等能源利益是有关系的。

1954年资助危地马拉政府推翻民选领导人阿本斯,也资助反对印尼领导人苏加诺的各种行动。他们也搞文化冷战,资助一些艺术家、作家、音乐人和电影导演进行反共宣传。

1951-1954年任危地马拉总统的阿本斯,在任期间推行土地改革和国有化政策,
拒绝协助美国的朝鲜战争,致力于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 图片来源:百度

他们一直执着于杀害或推翻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后来终于随着1961年4月“猪湾行动”(美国策划的推翻卡斯特罗的军事行动,因从猪湾登陆,故名)的失败而破产。

庆祝“猪湾”战斗胜利的古巴革命军|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 香港在冷战中的地位——《跟踪追击》中的深圳口岸

香港在冷战中这个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有美国官员抱怨说,红色中国成为亚洲国家反殖运动有说服力的代言人,所以他们很恐惧社会主义革命会席卷亚洲。

到1960年,美国新闻署有超过1/3的经费用在亚洲的反共宣传和文化外交。像我提到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泰国和日本等国。在新中国被资本主义阵营封锁的这种情形下,香港成为了中国大陆面对资本主义阵营的一个窗口,也成了西方了解进而对付社会主义中国的瞭望塔,而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和中国大陆政府都会派一些特工人员到香港去行动。

1957年冷战期间的香港街景|图片来源:百度

香港文化界人士有左派人士和支持国民党的人,所以他们在香港还在继续战斗,进行文化和情报上的战斗。它是国共内战的延续,是全世界最复杂的谣言传播、秘密情报和宣传的地点之一(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历史细节,可以搜索一下“爱国特工”曾昭科)。其实直到现在,香港都扮演着这么一个角色。

美国和国民党政府的特工人员收集中国大陆的情报,指挥破坏行动。因为香港是英国殖民地,当时的殖民当局也要保持一个所谓的利益平衡,毕竟英国跟中国大陆政府是建交的,所以他们试图压制各方,不要闹出直接的矛盾冲突。

1948年的港英政府总督府|图片来源:《生活》杂志

“克什米尔公主号”是矛盾的爆发。周总理要去参加国际会议,临时决定改坐火车,他本来要乘坐的飞机被台湾特工买通的本地机场工作人员放置了炸弹,使得飞机上的随行人员被杀害。引起很大的震动,中国大陆政府开始追查,可是被买通的本地人员已经逃到了台湾。

克什米尔公主号的残骸|图片来源:百度

除此之外就是USIA在香港利用各种媒介,如公报、期刊、广播节目、电影图书馆等,进行反共宣传,鼓吹美国制度。他们还投资拍摄反共电影,举办亚洲电影节,仅向反共国家和地区开放。

当时的国际电影节也是一个政治行为,社会主义国家会去参加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埃及的亚非电影节、莫斯科电影节等,资本主义国家则有现在被视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法法国戛纳、德国柏林、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所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有自己的联络的方式,通过电影节来交流电影。电影也成为塑造观众观点的重要媒介和文化方式。

创立于1946年的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奖杯,被列为世界五大电影节之一,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电影节 |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接下来回到我要讨论的三部在广州拍摄的反特片。我先播放《跟踪追击》(卢珏,1963,珠影;林岚、史进主演)的一个片段,这是电影开头。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在深圳,这个边防检查站那边是香港,这边是大陆,大家可以看一下导演是怎样通过镜头,然后通过音乐来塑造两个不同的世界。

《跟踪追击》的B站视频链接,可以免费观看。视频时间是3:30-6:00(在深圳口岸发现有人夹带雷管入境)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5825/?from=search&seid=16355322798036581098 

《跟踪追击》海报 | 图片来源:豆瓣

从这部电影回到亚洲的文化冷战,CIA及其外围机构还会组织一些好莱坞明星如克拉克·盖博、Frank Sinatra、导演希区柯克等参观香港、日本、东南亚,也组织香港的右翼影人访问美国。

有两本书,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一是两位在美国任教的香港学者傅葆石和叶曼丰编的《冷战与亚洲电影》。

冷战与亚洲电影 | 图片来源:讲座PPT

另外一本是美国人Frank Holober写的,作者以前是CIA的情报人员,他参与了在台湾的一些行动,所以副标题是“朝鲜战争期间CIA的秘密行动”。在朝鲜战争期间,CIA又派了大量人员到台湾,培训国民党的军事和特工人员,让他们潜回大陆,采取军事袭击等等,所以这本书是写他的亲身经历。

《中国沿海的劫匪》(Raiders of the China Coast)| 图片来源:豆瓣图书

CIA和其他秘密机构针对中国大陆的准军事行动,到尼克松时期、中美建交后才逐渐停止。历史研究表明,空投到中国和北朝鲜的特工人员伤亡惨重,存活率很低,因为民众对外来人非常警觉,即使这个人曾经是本地人。对于可疑的人和行为,当时大家都是及时报告,特工人员在中国大陆和北朝鲜几乎都是有来无回,就是依靠群众的这种警惕性。另外,在大陆之外窃听电话是很困难的,因为当时中国大陆都是用电话线。

除了香港,大陆附近的台湾和沿海岛屿也成为重要的瞭望塔。台湾的军事和情报机构,也会潜入来收集情报及进行反共宣传,比如从金门到大陆的广播,或者用飞机散发传单等等(这点莫言的小说《蛙》里提到)。

3. 特务在大陆的行动:轰炸上海——《人民的巨掌》(夏衍编剧,陈鲤庭导演,1950)

建国早期,因为中国当时的空军力量还不强,所以美国支持台湾的飞机来大陆轰炸破坏,当然会有里应外合。

体现在《人民的巨掌》,当时国民党空军轰炸上海,他们在上海本地安排了一些情报人员,通过发报告知轰炸地点,选择在建或新建的工厂、电厂、炼钢厂、炼油厂,实现最大破坏。

《人民的巨掌》B站视频链接,可以免费观看,选段是38:55-42:00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316179?theme=movie%3Ffrom%3Dsearch&seid=2364204397972716890 

下图是魏鹤龄扮演的特务,刚才大家在片中也看到他是贫苦人家出身,但是相信了国民党特工人员给他的各种许诺,就开始搜集发送情报,但在这场轰炸中,他的老母亲出去买米被炸死了。

魏鹤龄饰演的特务 |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刚才的交叉剪接,可以看到这个片段里面,有敌机轰炸,有一些特务在发送情报,告诉他们怎样更精确地投弹。公安人员抓住了这个反共救国军的队长。特务正在舞厅跳舞,做交易等等。不同的叙事线剪接在一起,可以传播政治讯息,也可以表现这些事件是同时发生的。

蒙太奇1 轰炸机

蒙太奇2 发报的匪特

蒙太奇3抓捕“反共救国军”队长

蒙太奇4 舞场内的情报交易

蒙太奇5被轰炸的钢铁厂中受伤的工人

另外我也提到台湾成为CIA在亚洲的主要行动基地,此时有600名CIA人员在这工作,也是美国对台湾的这种新殖民主义的所谓军事、经济援助和控制的一部分。CIA工作人员负责训练国民党政府的特工人员,还有进行武器和炸弹的支援。

在香港的国民党特务搞的一些爆炸,炸药都是美国提供的,当然美国的领馆也要尽力遮掩,因为他们这些支持都是秘密的。但是中国大陆的反特片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明确,尤其在《寂静的山林》(朱文顺,1957)、《天罗地网》(顾而已,1955)里,大家可以看到开头是有些国民党的飞机投下情报人员到东南沿海,然后在台湾一个官员在向美国的顾问官汇报。

《寂静的山林》海报 | 图片来源:豆瓣

大家可以看到他们投下两个电讯员,但是都被抓住或打死了。这里面当然有个美军顾问官,也点出了这是在朝鲜战争时期。

特工人员按常理来说是不会背一个上面写着“US(美国)”的包的,但是在《天罗地网》里导演特地用一个特写镜头让中国的观众了解这个背后是美国的支持。

在《跟踪追击》里也是,如特务钱家仁要放一个定时炸弹在某变电厂,这个定时炸弹也给了一个特写镜头,写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制造”。

有着USA标志的定时炸弹|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除了这个炸弹的细节,还有也就是我讨论的:怎样表现中国的公安人员破案?他不像詹姆斯·邦德要靠白人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或者说靠一些先进的设备武器,而是靠明察秋毫、依靠群众提供的线索,非常机智。所以这段突出智斗,即这个公安人员怎样跟特务智斗是很有意思的一段:

《跟踪追击》的B站视频链接,可以免费观看。视频时间是77:50-83:40(公安人员假扮工作人员检查白蚁,故意打草惊蛇,特务接头,准备实施破坏)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5825/?from=search&seid=16355322798036581098 

三、什么是反特片?

1. 大陆的反特片有哪些?

从1949到1966年这17年期间,我国约出产了30多部反特片。反特片是社会主义类型,在台湾与它们相对应的是反共影片。这些影片类型跟当时外部和内部的社会政治形势有关。

反特片有一定的模式标识,如人物风格特点,比如说国民党女特务,像《英雄虎胆》(严寄洲、郝光,1958)里的阿兰等。新中国第一部反特片为1949年的《无形的战线》(伊明),讲东北。其他还有《脚印》(严寄洲,1955)、《国庆十点钟》(吴天,1956)、《寂静的山林》、《英雄虎胆》、《徐秋影案件》(于彦夫,1958)、《前哨》(广布道尔基,1959)、《野火春风斗古城》(严寄洲,1963)、《南海的早晨》(朱文顺,1964)等等。

刚才我提到的这些反特片其实是关于中国当时不同的战线。一个战线是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人民的巨掌》设置为上海,《秘密图纸》、《羊城暗哨》和《跟踪追击》是在广州。 

还有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西藏、新疆等。关于云南的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王为一,1954)、《神秘的旅伴》(林农、朱文顺,1955)、《两个巡逻兵》(方徨,1958);关于新疆的有《冰山上的来客》(赵心水,1963)等;关于东北地区在朝鲜战争前后较多,如《斩断魔爪》(沈浮,1954),《虎穴追踪》(黄粲,1956)、《铁道卫士》(方荧,1960)等。关于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地区的,有《天罗地网》、《激战前夜》(王冰,冯毅夫,1957)等。

2. 资本主义世界作为类型电影的间谍片

中国的反特片,是对西方的间谍片和特工行为的一种回应。现在介绍一下所谓的间谍片(espionage/spy films)。很多这种电影是类型的杂糅,怎么能形成一个类型?是片方的设计,评论者的归纳和观众的期待,是多方构成的一种共识。

这种间谍片是非常多类型、题材的混杂,如犯罪、黑色电影、动作、探险、悬疑等等。除了电影,通俗小说、广播剧、漫画、电视及其他通俗媒体里都会有类似题材样式。

比较早的是1928年德国导演弗里兹·朗拍的一部间谍片,叫《间谍》(Spione),我给大家放一段,看看它是怎么呈现间谍的。

大家注意到:

第一间谍是跨国行为。它涉及法国的使馆、上海,大家都知道当时上海是个半殖民地城市,盘踞着英、法等殖民势力。英美的主流间谍电影里,一战、二战时假想敌是德国间谍;冷战时期,就变成了共产主义国家,如苏联和中国。

第二间谍要有些哪些技能?比如说开保险柜、骑摩托车、开汽车、暗杀、发电报、通过打电话偷窃文件等等,跟后来詹姆斯·邦德的这种西方白人男性中心、个人主义的间谍片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是性别上,白人男性是唯一的英雄,一般来说女性都是陪衬,作为欲望的客体或是祸水,女性最大的存在任务就是尖叫被男性保护。

第四有一些重要的物品,如图纸、地图、钥匙、配方、密码等等。所谓间谍必修的技术,是让不可见的东西可见,如《无形的战线》里面,他们会用一种墨水写字,然后要把它浸在某种液体里,字才会显现出来等等。这些是很常见的手法。

为了比较,我给大家放一段希区柯克电影《西北偏北》(1959)里面的片段,主角是一个普通人,莫名其妙被卷入间谍案,遭到追杀。

希区柯克《西北偏北》海报|图片来源:豆瓣

《西北偏北》腾讯视频链接,可以免费观看,截取片段为:1:11:30-1:15:10
https://v.qq.com/x/cover/hgxjz5i0i36eqel.html?ptag=douban.movie 

这些追杀他的人是苏联间谍,但是最后CIA出现了。大家可以看到,男主角其实没有反抗之力,他能逃生全靠侥幸。

CIA(中央情报局)在美国银幕上,大部分时间是缺席的;与之相比,FBI(联邦调查局)出现的比较多。因为CIA负责海外的秘密行动,联邦调查局负责美国国内,侦破所谓其他国家渗透进来的间谍组织。

FBI标志 |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中情局在海外秘密行动大显身手的时候,好莱坞对美国在海外的间谍活动避而不谈,聚焦于本国所受的所谓“共谍”的威胁。这样就制造一种印象:好像最具侵略性的间谍活动来自苏联,而不是美国在海外的活动。因为CIA的信条就是一切活动都要保密,才能确保行之有效。

希区柯克拍了好几部跟间谍有关的电影,电影《美人计》(1946)里的间谍是德国纳粹,他试图呈现FBI,但是未获许可。所以,他们拍FBI的时候,也要受到审查,被许可才可以拍摄。

《美人计》法语版海报 | 图片来源:豆瓣

美国电影业和FBI的头目胡佛(Edgar Hoover)有“君子协定”,就是说涉及到FBI一定要提交给他看并获得许可。各个电影公司的律师都警告电影创作者,不要未经许可就描写政府部门,尤其是情报部门。

被称为FBI缔造者的第一任局长胡佛,在任48年 |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几乎是第一次公开提到CIA的好莱坞电影(1959年)。在电影中,组织头目被称为教授,影射的是CIA头目杜勒斯,CIA其他成员则面目模糊。

米高梅公司的法律顾问还帮忙修改了剧本,为了使剧本的这个细节显得不那么刺眼,希区柯克不得不重新拍了一个场景,使得CIA的名牌只出现一半。英美间谍片有一个复杂的体系,因为不是我们这个讲座的重点,我就不更多介绍了。

四、中国反特片的特点是什么?

1. 从神秘化到群众化

19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提到,我们的反特片应该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间谍片。 怎么区别?区别于神秘化的视听奇观和离奇的情节,以及白人男性中心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邦德电影是以娱乐和利润为目的,娱乐的表象下,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男性沙文主义。1960年代初以后,中国的反特片就是依靠办案人员集体协作、调查走访群众解决问题,尤其是依靠坚实的基层结构,比如说居委会、派出所、单位等等。

比如说《跟踪追击》,有个老太太的行李被调包了,发现带进来的有炸弹,公安人员就开始查是哪个特务带进来了。被掉包的行李中少了一个玩具小汽车,特务又在广州买了一辆,但是在广州买的玩具小汽车,虽然看起来跟香港带来的一样,但是它会倒车,香港带回来的不会倒车,所以侦查员就开始找在税单上的玩具小汽车的主人。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调查走访的。

走访调查玩具小汽车的过程|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跟踪追击》的B站视频链接,可以免费观看。视频时间是21:15-24:35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5825/?from=search&seid=16355322798036581098 

大家可以看到公安人员是怎么调查小汽车的。年轻的侦查员和小孩玩在一起,不动声色地就把案办了。各家调查走访,最后终于找到了派来的、潜伏的特务及其背后的头目。

依靠群众的日常调查过程,成为电影的重心,这一点在60年代的电影里面更为突出。除了刚才我们看到《跟踪追击》,还有《秘密图纸》(郝光,1965)。《秘密图纸》的主角是田华扮演的公安人员石云,她也是一步一步地走访,每天骑着自行车到全市去调查。更早的《羊城暗哨》(卢珏)于1957年拍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海报,有奇情神秘探险的感觉,视觉上有美国四十年代“黑色电影”的风格。

《羊城暗哨》海报中黑色电影的用光|图片来源:讲座PPT

我给大家放一个片段,《羊城暗哨》里,冯喆扮演的侦察员王练假扮一个特务,跟八姑生活在一个房子里面,还要调查八姑的行为。此处有交叉剪接,两条叙事线剪辑在一起,制造紧张的悬念感。

《羊城暗哨》的电影视频链接,片段对应的时间是:32:46-35:55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2505/?from=search&seid=6570420788161077780 

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窗帘,一个半透明的窗帘,半掩半露,构造神秘的气氛,夜间就更明显了。

在窗帘背后的王练 |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音乐也强化了紧张的气氛,日间有阳光的时候,音乐是什么样子,特务要回来这种悬念的时刻,音乐是什么样的。冯喆这个角色使用了微型相机,是当时特工人员常用的。

王练的微型相机 |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在陈残云原作小说和剧本里,他写到八姑为了防止别人翻她的抽屉,会放一根头发在抽屉的接缝处。但因为头发太细了,电影没有办法表现,所以没有呈现这个细节。

2. 现实案件改编为主

跟欧美间谍片相比,多数社会主义反特片的灵感和材料来自真实的案例。

比如《羊城暗哨》改编自所谓的“广州第一大案”,广州当时特务破坏的案件特别多,编剧陈残云曾经在广州市公安局当过挂职干部,所以对当时的案件特别熟悉。

《秘密图纸》的编剧史超,也是到广州去下基层,侦查员带他们到深圳和香港交界的一条街去暗自勘查,侦察员告诉他们说这儿哪几家店是特务开的用来掩护的,当然他们的活动都在侦查员的掌握之中。

《跟踪追击》的两位编剧就是公安人员(化名安忠民、朱向群)。《国庆十点钟》的导演吴天也去观察公安人员怎么审讯特务,所以他们的电影里有很多来自当时社会现状的细节。

3. 苏联的影响

1950年代苏联的通俗小说,如很多侦探小说、反特小说在中国非常流行,戴锦华有一篇文章里也写到这一点。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4. 以自卫为目的,而非新型殖民主义

这些反特片不光是娱乐片,它也蕴含了一些反帝和反殖的意图。当时亚洲其他地方,包括南韩、台湾、香港都拍了一些间谍片,但这些间谍片很多是受到詹姆斯·邦德的影响,所以就会有韩国版的、台湾版的、香港版的邦德等等。

在这些商业类型里,间谍片中的特工都是跨国行动的。詹姆斯·邦德当然跨越全世界,像一个新型的殖民者一样。很多学者都讨论到,现实中大英帝国的权力不断收缩,但他们要维系一种日不落帝国的幻觉,所以邦德还在全世界像一个新殖民主义力量一样四处跑。

亚洲的电影里,比如韩国、台湾、香港的,这些间谍就在亚洲区域内跨界行动,但是中国大陆的反特片,它着重于肃清本土的不安定力量,其实是一种自卫。像《人民的巨掌》结尾就出现了字幕,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保卫新中国经济建设,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

《人民的巨掌》的结尾 |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无形的战线》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毛泽东的话:“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拚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所以这些电影的主旨是自卫型的。

《无形的战线》中毛主席的话

5. 人民群众、调查员为主要力量,而非个人英雄

来自香港和台湾的特工人员受过严格的训练,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为何屡屡失败?就像我前面提到的,破案主要依靠公安人员、依靠集体的力量和群众的警惕性,而非个人的英雄主义和先进设备。当然机智勇敢的侦查员和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是不可或缺的。

《羊城暗哨》、《跟踪追击》、《秘密图纸》里这几位侦查员都在当时的中国电影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冯喆扮演的王练,林岚扮演的李明刚,还有田华扮演的石云。我给大家放一段田华扮演的石云,她在一个雨夜去调查一个特务,影片塑造了恐怖的氛围。 

《秘密图纸》视频链接,对应片段为:39:15-44:10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5709?bsource=douban 

田华去找叶长谦这个场景拍摄得非常用心。这个楼梯就非常有视觉效果。

田华去探访叶长谦的楼梯,很有视觉效果 |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另外是布光,叶长谦一开门,光打在他脸上,满脸凶像,然后摄影机推上去,这种凶残的样子还有点瘆人。

从侧面打光的叶长谦 |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叶长谦是龙门酒家的西餐厨子。大家注意到没有,他当时在喝啤酒,桌上摆着面包和香肠。在反特片里面,特务分子一般被塑造得生活奢侈,《无形的战线》、《羊城暗哨》中的特务也是追求物质享受。

叶长谦桌子上摆着的啤酒和香肠|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这里面我们也听到石云的内心独白(monologue):“他不是一个结巴”。经过之前的走访,石云知道叶长谦有结巴的特征,最后通过激怒他,后者才表现出结巴来。《秘密图纸》上映后,很多观众,包括小孩子都学叶长谦这么说话。他的“火火火……”其实暗示他在火车站问火车几点到,他可以趁机偷图纸。

影片细节设计很细致,如表现特工人员很谨慎,不想留下指纹:石云让叶长谦签名,他不用石云的笔,用自己的笔来签,而且他不用手把文件推过来,而是用笔把它推过来,避免留下指纹。但到最后他去打电话给硬币的时候,还是留下了指纹,被公安人员秘密收走了。

拒绝使用石云钢笔的叶长谦|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另外一个场景表现了石云这个角色的机智和勇敢(女公安人员在中国的反特片里是比较少的案例),她不顾个人安危去救一位被叶长谦打伤的三轮车夫。

《秘密图纸》视频链接,对应片段为:20:15-44:10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5709?bsource=douban 

这一段也使用了交叉剪接来制造紧张气氛,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一分钟营救。当时拍摄的时候田华受伤了,从铁轨滚下来,皮肤擦破。火车从她身边过这个镜头使用的是二次曝光,把火车的镜头跟田云滚下来的镜头叠印在一起。

救下车夫的田华 |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讲到《羊城暗哨》,编剧陈残云和导演卢珏都是广东人。卢珏当时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如《偷自行车的人》(德西卡,1948)、《罗马11点》(德·桑蒂斯,1952)等感兴趣,对反特片这一“消遣”类型并不感兴趣,但当时国有制片厂体系下,他接受了这个拍摄任务,然后又想自己是广东人,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就去拍吧。后来他们在广州市公安局的安排下,参观了一个装满炸弹的库房,一屋子未及爆炸造成伤害而被公安人员破获的炸弹,他觉得拍这种电影很有意义。

像我刚才提到的,这些电影主要是真实案件加细节虚构,主创人员要体验公安人员的生活,但又不能暴露他们的破案绝招,以此为前提,修改情节。

如《国庆十点钟》导演吴天,他旁听对特务的审讯,观摩公安人员的心理战术,观察特务的言行举止,使得人物非常可信。这些反特片也受到一些苏联电影的影响,如苏联片《侦查员的功勋》(Boris Barnet,1947)、《306号案件》(Anatoli Rybakov,1956)等。

苏联电影《306号案件》海报|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卢珏当时也受到了一些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比如说《卡萨布兰卡》(Michael Curtiz,1942)及希区柯克的悬念电影;另外苏联的间谍小说在中国当时很流行,如《红色保险箱》、《靶场上的秘密》等等,卢珏总结他情节处理三个S,一个是suspense,surprise,satisfaction,就是悬念、意外和满足。

我给大家放放一段《羊城暗哨》里的密谋场景,他们密谋的内容就是对社会主义政权的敌视,以及组成一个反共组织去联合国“控诉”,希望借助“国际力量”(美国)颠覆政权。

特务之一马老板开一个古董店来掩护自己,他常在二楼隐秘的阁楼密谋。影片用不同布光、摄影机角度方式使得整个空间看起来非常压抑、有威胁感。

密谋的空间

《羊城暗哨》的电影视频链接,片段对应的时间是:30:20-31:25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2505/?from=search&seid=6570420788161077780 

6. 写实主义的电影风格及其意义

相较于《羊城暗哨》,1960年代的《秘密图纸》更倾向于写实主义的风格。这几部电影都是黑白片,视觉风格比较朴实,有时候甚至以纪录片的手法来强调侦破案件的日常性。当然因为反特片悬念的需要,也会有戏剧化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高潮,来确保一个跌宕起伏的结构和对广大观众的吸引力。对怎么抓住特务或怎么找出特务头目,都是保留到最后的悬念。

《秘密图纸》海报

这样的现实主义有三个特点:

(1)一方面这种写实风格意图去神秘化和解构商业侦探小说和电影构造的奇观幻觉。

(2)社会现实主义是社会主义时期官方话语和文艺作品推崇的风格,在反特片类型中也不例外。

(3)这些电影寓教于乐,不但要提供娱乐,更要提醒观众,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看似和平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有阴谋,不要麻痹大意。比如《秘密图纸》中的陆大姐就是因为麻痹大意,走漏了这个图纸的风声,使得特务组织偷窃了图纸。

当然反特片和间谍片的类型,在冷战时期集中体现了一种冷战的焦虑。我再给大家放《跟踪追击》中一个片段,就是特务密会的场景,这个镜头也非常有意思:

《跟踪追击》的B站视频链接,可以免费观看,这个片段是特务接头的场景。视频时间是48:50-51:55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5825/?from=search&seid=16355322798036581098 

第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音乐,他们开始密谋的时候,放的是广东风格的轻柔明快的音乐,但是他们其实在讨论阴谋,是阴暗的,形成视听的反差;另外是镜头语言,他们四处看有没有人在附近时,使用一个高角度全景镜头;他们在密谋时用的是低角度的中近景。低角度的镜头、仰拍并不一定只适用于歌颂正面人物,拍摄反面人物的时候能表现他们的恶意和威胁性。

仰拍也能塑造威胁感 |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7. 广州的生活细节

这些电影也会表现广州的南国风情、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等。《羊城暗哨》里有广州的地标与风景,如海珠桥、越秀山、黄花岗、永汉路骑楼、芭蕉林、荔枝树,还有百年老字号茶楼惠如楼,在这个场景里大家还可以听到粤剧名家红线女的名段《搜书院》。

导演卢珏在访谈中提到,1956年他们摄制组是在陈家祠住集体房,睡上下铺,吃大锅饭。他们每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拍摄期间的伙食费要自己交。当时整个的拍摄环境是,整个社会不计报酬。惠如楼停业半天协助拍摄,民生公司抽调停在白鹅潭的红星号客轮,影片最后一个场景是在轮船上拍摄的。

民生公司提供拍摄的红星轮渡

我给大家放个片段,王练和八姑接头的地方是黄花岗陵园,当时黄花岗跟现在还不太一样,乱坟林立,有点阴森的气氛。

黄花岗陵园

《羊城暗哨》的电影视频链接,片段对应的时间是:12:45-15:55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2505/?from=search&seid=6570420788161077780 

再放一个片段,在惠如楼,陈医生被八姑欺骗和要挟:

惠如楼

《羊城暗哨》的电影视频链接,片段对应的时间是:50:50-52:30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2505/?from=search&seid=6570420788161077780 

到1960年代的反特电影,比如《跟踪追击》,也表现广州的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的改善,如南方大厦百货大楼的呈现。

百货公司

这一段是在百货大楼,李明刚和已被捕获的特务林永贵,想引另外一个特务上钩,结果被识破了。

《跟踪追击》的B站视频链接,可以免费观看,视频时间是41:35-45:50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35825/?from=search&seid=16355322798036581098 

大家注意到了,这个场面调度挺复杂的。百货公司这么复杂的空间结构,这么多人,怎么聚焦于这四个人物?李明刚和林永贵在这儿等,女特务徐英在观察他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侦察员小黄发现了徐英的踪迹,跟踪她。影片运用很多设计精妙的镜头,包括徐英通过镜子啊等等来暗中监视林永贵和李明刚的一举一动。

徐英通过镜子来暗中监视林永贵和李明刚

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表现当时公安人员的“公仆”形象。在影片开头,李明刚看到了两个走失的小孩,帮小孩去找母亲、帮他们拿东西。当时的公安人员很注重在日常行为中帮助老百姓,这在片中通过最细微的日常细节表现。如李明刚看到一个小孩跌倒了,下意识地想把他扶起来,最后他意识到自己现在不是一个警察的身份,而在扮演其他的角色,就坐了回去。但这个细节已被坐在他旁边的徐英注意到了。

百货大楼中的各式钟表,既暗示了特务接头的时间,又记录了当时的物质生活

刚才我也提到,广州只是不同的反特战线之一,反特片作为一个全球冷战的产物,本质上是个跨国的类型。尽管中国的反特片大都聚焦于中国本土(《寂静的山林》中写了香港和日本的美军基地,是为数不多的特例),本质上是对跨国冷战境况的回应、对资本主义阵营商业间谍片的一种回应。

《羊城暗哨》曾于1959年在东德放映,海报有东方主义(萨义德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偏离事实的想象,将东方建构为区别于西方现代文明的他者)的色彩。把广州画成这样,把王练画成这样,中文翻译也是“广州密探”,还把导演名字Lu Jue拼成了Lu Yu。感谢学者朋友Thomas Chen慷慨分享他在德国的档案馆查到的资料,包括这几张高清图片。

有东方主义色彩的《羊城暗哨》海报(东德版) | 图片来源:讲座PPT

《羊城暗哨》在东德

五、更名的政治:从“反特”到“谍战”

今天我们不再说反特片,而说谍战片,这背后也是去政治化的政治。反特这个传统延续到文革时期的动画电影,比如说《东海小哨兵》(胡雄华,1973)、《金色的大雁》(特伟、沈祖慰,1976)。1980年代是反特片的另一个高潮,因为没有时间只能从略。

文革期间的反特电影《金色的大雁》|图片来源:讲座PPT

当代所谓“谍战片”,其实是去政治化的表达,或者说他们想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认为“反特”带有鲜明的维护一方的立场,编导者在这个去政治化的时代想站在一个所谓第三者的立场。不再说站在共产党或者国民党这边,而是站在一个所谓的超然的位置,看你们双方的斗争。风行一时的“谍战剧“有《风声》、《暗算》、《潜伏》、《伪装者》、《红色》等。

国民党治下的台湾,也有一些间谍片。在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就曾经有《密电码》(黄天佐,1937)、《天字第一号》(屠光启,1946)等电影,国民党政府撤到台湾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模仿之作。台语间谍片有:《第七号女间谍》(金龙,1964)、《特务女间谍王》(吴文超,1964)、《金鸡心》(张英,1965)、《间谍红玫瑰》(梁哲夫,1965)、《真假红玫瑰》(梁哲夫,1966)、《情报员白牡丹》(金圣恩,1966)等。还有“间谍战争片”,如《扬子江风云》(李翰祥,1969)、《长江一号》(梁哲夫、何伟康,1970)、《重庆一号》(梁哲夫,1970)。他们反映所谓“共谍”的方式也是值得研究的,当时的口号就是“匪谍就在你身边”(这些议题台湾电影学者林文淇、王君琦等都有专文研究)。

1937年的国民党“主旋律”电影《密电码》宣传广告 |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六、问   答   环   节

问题一:我研究电影史的时候,很容易掉到史料里面,没有明确的理论框架。经验材料和理论框架应该如何融合?

张泠:我觉得史料和理论框架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我们在读史料之前,可能大概有一个方向,有一个问题感:为什么对这个题材感兴趣?我们想探究哪些问题?然后根据这个方向来读史料。比如说你想讨论这几部电影或者这个时期的政治状况,你就按照这个大致的方向去读史料,然后在读史料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逐渐明晰起来,比如这个问题我不同意这个学者的观点,或者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讨论,理论框架就慢慢搭建起来,再参考相关理论书籍。在写作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灵感,这是一个相互刺激的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应该去跟同行探讨,跟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人探讨,不断地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也是在理清自己的思路,多听别人的建议和问题。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不断修改自己想法的过程,所以我觉得研究是一个充满动感的过程。

问题二:可不可以谈谈今天谍战片,如《风声》、《潜伏》等的去政治化? 

张泠:汪晖有本书叫《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2008),第一篇就是“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60年代的消逝”。其实去政治化也是一种政治,怎么跟社会主义时期的立场保持距离、将国家民族阶级的政治问题置换为个体道德伦理问题等。但是很抱歉的是,你说的这些电视剧我没看过,因为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电影,教课、写作也特别忙,看电视剧要花很多时间,暂时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研究电视剧。

我希望大家有时间的话,多去看看经典的反特片、老电影。不要带有偏见,说这些电影很落伍。其实你回头去看,发现这些电影的细节都设置得非常精彩,而且当时的创作者是在那个环境里创作的,对当时的冷战环境有更深切的体会。

问题三:新世纪以来谍战影视剧发生了重要的变,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从讲信仰变成了职业道德。

张泠:对,不光是谍战片的问题,也是所有中国当代文艺作品的问题,是整个思想界对社会状况转变的回应。

这个问题当然非常大、非常复杂,我自己也不能说我看得非常透彻。1980年代改革开放、市场化、与资本主义世界“接轨”之后,官方意识形态已经不太讨论关于信仰的理论问题,变成很实际的问题,比如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或者追求向前/钱看。这样的话,你用什么来约束个人的行为?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道德行为。从信仰到道德,是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的一个后果,不是现在才变成这样的,是四十多年积累的结果。

问题四:共和国时期的反特片在城市、人民生活这方面的表达和好莱坞有什么异同?

张泠:好莱坞间谍片的突出特点是白人男性的个人英雄主义,他有超人的胆识,有各种各样最新的武器装备,有超能力,简直像超人一样。

这些电影往往变成一个消费主义的符号,会植入名车、名表、服装的广告,所以核心是制造幻觉和奇观,让观众在电影院里忘记周遭的世界,享受这个奇观。用快节奏的镜头和剪接让观众的大脑停止运行:你不用再思考了,只要被视听语言轰炸就可以了,票房也才会上去。

当然很多人说社会人很焦虑,他们到电影院里就是为了去逃避,所以商业电影、好莱坞商业界的逃避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么多年以来,它遮掩各种各样真实的社会议题,甚至包括电影制作的过程、背后的人的劳动过程。通过所谓“无缝剪接”(invisible editing)制造一个完全的幻觉,把人给吸进去,让人沉浸进去。

但左翼的、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与实践,是坚决反对这种幻觉制造的,包括苏联当时的导演爱森斯坦(1898-1948)、维尔托夫(1896-1954),他们认为制造幻觉的好莱坞商业电影是一种精神鸦片,让大家沉醉在里面,没有斗志,不会想到出了电影院去改变这个世界。

左翼电影、社会主义电影是要在电影院里呈现真实的生活,然后激励观众,让人不但通过看电影认识世界,还激励观众的思考与情感,鼓舞他们改变生活与世界,而不是逃避。在电影里逃避90分钟出来,还是一如既往,这样电影就成为一个统治工具了,就像一些被某些精英统治势力控制的宗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