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们追过的讲座

来源: 原创     发布时间:2023-02-04     阅读:327 次

2022 讲座盘点

2022年,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连极端气候也比往年更加明显。人与自然,似乎都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年份,但这又似乎不过是漫长历史中寻常的一年:危机中蕴藏着希望,毁灭中寻求着新生,在不断的消逝中留下痕迹、记录我们曾经的努力。

人民食物主权网络的诚食讲座亦如此。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志愿者小伙伴们的通力协作下,十二个干货满满的讲座,每月如期而至,成为联结个人与现实、讲者与听众之间的桥梁。

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即便这使得一些高高在上者疾首蹙额:“世界早已经不谈论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了”,对此我们只能提醒:姓资姓社的问题,无论是掩耳不听,还是闭眼不看,它都在那里,构成事实存在的一部分。

十二个讲座,十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讲者,带来了思考历史和现实的丰富的维度,却或隐或显地都呈现出社会主义的底色。在文学艺术方面,“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朱羽)探讨社会主义文艺的高度和难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的演变”(鲁太光)将社会主义新人作为坐标;“伊文思诗化纪录片的现实意义”(罗靓)追溯与社会主义革命密切相关的电影艺术。在国际国内政治方面,无论是“一个亚非拉的新世界想象”(殷之光),还是“毛主席的伟大探索与社会主义的新想象”(郭松民),都着眼于突破资本社会的限制,超越殖民化的思维,并激活社会主义的遗产,使之成为想象未来新社会的起点。在性别方面,“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如何看待育儿”(苏熠慧),籍由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为当下的育儿困境带来全新的思考;“上海疫情中的基层妇女”(叶子婷、章羽、刘希),尝试建立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的新的互动方式,将被遮蔽的基层妇女的生存状态揭示出来。而占比最大的五个与食品安全、粮食生产、生态农业相关的讲座,无疑都具有人民食物主权所追求的“生态社会主义”内涵。

我们一如既往地关注食物,和它们背后的政治经济逻辑。“莱猪:食物主权与人民尊严是如何消逝的?”(钟秀梅)让我们体会到迎合美国霸权的台湾当局如何操弄政治,出卖权益,开放进口危害民众健康的美国“莱猪”。“全球谷物生产与我国粮食安全的策略选择”(胡靖)、“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起因、形成及其后果”(占少华)分别以详实的数据、严谨的研究,从国内、国际不同角度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的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民族美食的科学故事”(龙春林)则带领我们将目光转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独特的美食,那些被人忽略、甚至面临消失危险的食物,以及与之相连的生产生活方式,理应受到人们的重新关注。而在石化农业占绝对主流的今天,新生代与多年从事生态农业的蒋高明老师的对谈——“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吗?”(蒋高明),不仅厘清了对生态农业的种种误解,也肯定了生态农业与集体经济的结合,才会有真正的未来。

感谢2022年度的讲者,为我们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感谢志愿者们,从讲者对接,到讲座举办,从前期宣传,到后期录音整理、文字稿编辑、讲座视频制作……每一个环节都付出热情和心血;感谢诚食讲座的听众,你们的参与和追踪,回应与讨论,不断激发我们从讲座的选题到讲座的形式进行各种尝试和创新,也激励我们在关注三农问题、边缘群体、食物主权……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下面我们就逐一回顾2022年我们办过、追过的讲座。(点击海报可查看详细的讲座稿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观看讲座回放。)

责编|丹增玉萝

海报 | 御寒

后台编辑|童话

壹、食物,以及食物背后的故事

1、钟秀梅:莱猪——食物主权与人民尊严是如何消失的?(待推送)

2020年8月28日,蔡当局违背承诺,在未经“立法院”讨论的情况下,以行政命令宣布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国猪肉输入台湾,遭到台湾各界痛批。多年来,开放美猪美牛进口一直是台湾社会的重大争议性问题,开放与否,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食物主权的逐步沦丧,是一连串的世界经济秩序、国际食物体系共同作用所造成的,这种进一步开放农业市场的表现,威胁的不仅是本地猪农的生存机会,还包括人民的健康和尊严。

钟秀梅老师的讲座带我们跳脱台湾农村美丽和温情的既有印象,并进一步讨论造成此等状况的根源在何处,以及人民夺回食物主权的可能方向。中国大陆也在2016年解除了从2003年开始的对美国牛肉的进口禁令,台湾地区的此次争议和斗争,也是我们反思食品安全和食物主权的一次契机。

2、龙春林:民族美食的科学故事

说起美食,我们在家或餐馆就餐,或许只能吃到寥寥几种食材,但在不同的少数民族和一些偏远的汉族地区,老百姓吃的食物种类非常丰富、食材多种多样。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产生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果说欧美大平原的资本扩张和殖民文化造成了农产品以及饮食结构的同质化,并且破坏了本地食物系统的可持续性,那么对各地区食物多样性的挖掘和恢复,对于重塑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恢复生物多样性,以及去殖民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期嘉宾龙春林老师,通过30多年的民族生物学研究,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这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食谱,也能够有力促进我们对传统美食及其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从而在保障食物安全和主权,以及去殖民文化方面做出贡献。

贰、什么样的农业?何种粮食策略?

1、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吗?——新生代与蒋高明的对谈

众所周知,全球农业99%是石化农业。所谓的石化农业,就是高度消耗石油能源、依赖化工产品(农药、化肥等)、进行规模化、单一化种植的生产方式。或许众所不知的是,这样的生产方式是造成碳排放急剧上升、气候变化、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的关键原因。

那么,有没有既有利于减排、也有利于土壤和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健康的农业模式呢?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蒋高明老师认为答案是生态农业!说起生态农业,很多人既接受又不接受,承认生态农业好,但是怀疑生态农业不可推广。在本次特邀对谈中,涉及到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生态农业的产出是否很低?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使用化肥或者转基因,它能够养活全球几十亿人口吗?生态农业对农民的收益有何影响?生态农业如何能够推广?如何在实践中避免资本对生态农业的腐蚀和破坏?蒋老师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回答了这些问题,尤其分享了他在弘毅生态农场实践多年的“五位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读者们可以自己判断,这样的生态农业是否应该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2、胡靖:“田忌赛马”——全球谷物生产与我国粮食安全的策略选择

民以食为天,土地和粮食承载着人类的生存与文明的延续,上万年而不衰。胡靖老师的讲座,以忧国忧民的情怀、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详实的数据呈现,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当前全球六大洲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格局是怎样的态势?在这一全球背景下,中国及各个省份的粮食安全又是怎样的趋势?我们的饭碗到底有没有端在自己的手里?为了把饭碗更好地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还需要在土地政策、粮食政策等方面做出怎样的努力?

3、占少华: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起因、形成及其后果

1994年,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的《谁来养活中国》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 。“谁来养活中国”表面在谈中国,实际上并不关心中国的粮食供应,而是担心如果中国粮食进口量极其庞大,将会影响其他国家营养不足或者贫困群体的粮食消费。

占少华老师的讲座有力地打破了此类对中国粮食战略的构陷和误导——谷物才是上述群体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中国的谷物基本自给自足,进口较少,并不会造成其他人口的食物短缺和饥饿。

占少华老师敏锐地观察到,中国全球粮食战略的成功是建立在国内高水平的粮食生产上的。只有在国内保证了高水平的粮食生产,中国才能够更好地利用海外的粮食资源。

同时,中国成为全球粮食治理的重要力量,会削弱发达国家的支配地位;加强中国和其他新兴农业国家的合作,对全球的粮食体系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如何结合国内和国外的粮食体系,建设可持续的全球粮食战略,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

叁、性别与阶级

1、苏熠慧: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如何看待育儿?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都希望亲子关系能够和谐健康。但为什么这些简单的愿望,在今天却变得难以实现?

苏熠慧老师的讲座向我们提供了一条从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理解这些问题的思路。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不是对立的,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面临的性别问题。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指出,父权制是一种生产方式,它通过无偿占有妇女的家务劳动来实现价值积累。因此,存在着另外一种基于“性别”而划分的“阶级”关系,它服务于人的生产(生育)。婚姻、家庭、育儿这些似乎与政治、经济无关的“私人领域”,恰恰是总体社会的基础,也与总体社会趋向同构。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苏熠慧老师梳理了20世纪以来,现代中国育儿方式转变的四个阶段:民国早期、新生活运动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并且将后两个时期分别总结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教育投资”。通过梳理历史,为我们回答“我们身处何方?该往何处去?”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讲座还以人类育儿方式的多样性和历史性的例子,为我们畅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可能的家庭关系提供了材料。

2、叶子婷、章羽、刘希:上海疫情中的基层妇女(待推送)

本次讲座,《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日常生活》一书的作者,分享了她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故事。

三位老师通过对上海工人新村妇女的接触、观察和访谈,通过工人新村妇女自己的日记、作品和口述史,为我们呈现了她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上海这座繁华大都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底色;看到了工人新村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艰辛付出,和在社区工作中的服务能力;更看到了留存至今的社会主义遗产和集体主义精神,如何给工人新村妇女在应对家暴、抗击疫情,以及再生产等领域带来的影响和支持。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三位老师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通过自己朴素的情感和关怀,深刻的分析和反思,甚至彼此影响的方式,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了互动互助的新型关系。今天的知识分子,尤其面对着如何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问题,《海上凡花》在这一方面,无疑做出了新的尝试。

肆、文学与艺术

1、朱羽: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迈向肯定性与对话性的解释

朱羽老师的讲座,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和阐释。正如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获得对封建阶级的全面胜利就必然包含了在文化上的革命一样,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包含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

它力图建立起一种“整体性”的文化,可以弥散在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里。在打破雅和俗、专业和业余、高精尖研究与通俗表达形式之间的等级和区隔,在形塑劳动者的美学的氛围,在文化创造的集体性、民主性、平等性……各方面,它都做出了优于资本主义文化的、独创性的贡献。它也发展了指向“新的严肃性”的文化象征形式,并构建出意味着完整“生活方式”的“社会主义文明”。

讲座并未停留于此,而是将问题推进到思考在文化原则上“高”于资本主义的新中国文化,何以遭受“挫败”?除了“官僚化—科层化”造成的脱离生活、脱离群众之外,社会主义文化对于“纯净性”的执着,对“维护外观”的注重,还没有完全成功地找到安置“俗”、安置“情绪”和“个人自由”的方法,尚未为“高”的原则找到恰当的传播和落实的方式……这些“难题”,需要我们今后在思考并实践社会主义2.0版本时共同来解答。

2、鲁太光:我们的面孔谁做主?——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农民形象演变

本次讲座,鲁太光老师从社会史的视野出发,考察鲁迅、柔石、丁玲、周立波、赵树理、路遥等创作的农民形象,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形象的变迁:最初,农民等待被解救、是需要启蒙的“沉默的羔羊”;在农民革命的推动下,农民成为野火燎原的“革命星火”;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涌现了崭新的“新人”形象;新时期以来,乡土书写日益脱离具体的现实,沦为“空洞的符号”。

在近来的影视传播中,无论是《山海情》的热播还是“二舅”的爆红,都说明农村和农民依旧是中国人民关注的话题。当“二舅”的真实性遭到质疑,当默默忍受一切的农民形象成为“治愈”都市居民的“精神食粮”时,我们不由得发问:什么才是农民的真实形象?除了迎合中产趣味之外,乡土书写是否还有别的可能?如何在文艺作品中再现农民,发出农民自己的声音?相信鲁太光老师的讲座,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3、罗靓:从巴黎、北京到圣地亚哥:伊文思诗化纪录片的现实意义(1957-1963)

本次讲座,罗靓老师带我们一起回顾了伊文思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拍的三部纪录片——《塞纳河畔》、《早春》和《瓦尔帕莱索》,并将《早春》放在伊文思和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亲密关系中进行了考察。

罗老师认为伊文思不仅仅是诗人或革命家这样一种单独的身份,他还面对着很多矛盾,包括语言的限制;先锋精神、实验手法与宣传目的冲突;戏剧性的张力;摆拍和“真实”的博弈等等。

通过对这三部电影的考察,罗老师认为伊文思找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拍摄方法:电影不只是简单地追随政治运动的此起彼伏,而是突显了个性化、戏剧化和虚拟化三个特点,从而形成了不过时和具有抒情风格的“诗化”纪录片,这种纪录片也具有现实和政治的能量。

伍、敢于想象一个新世界

1、殷之光:伊拉克蜜枣与阿富汗松子:一个亚非拉的新世界想象

本次讲座,殷之光老师用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万隆会议之后十余年间中国所展开的亚非互助与合作实践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这种以亚非团结为主轴,谋求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去殖民实践,实际上体现了当时中国——一个弱小的第三世界国家想象了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

在西方所谓的普遍主义世界叙事中,世界秩序自上而下地被一群精英所设计,它的变迁永远都是一个霸权取代另一个霸权。而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当中,我们却采取了另一种道路,即如何自下而上地把所有弱者都教育以及发动起来,让弱者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

如何把中国的革命历史经验进行理论化,而不是围绕西方理论打转,是当下知识分子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分子也需要警惕犯“爹味”的错误,不要对其他国家画饼,也不要对它们进行PUA,因为窥探世界秘密的水晶球并不存在。

2、郭松民:毛主席的伟大探索与社会主义的新想象

根据最新的《全球财富报告》,2021年全球最富有的1.2%成年人占有全人类47.8%的财富,而底层28亿成年人统共拥有全球1.1%的财富。贫富悬殊不断加大,世界各地的劳动阶层与普通群众的不满不断加深。

资本主义已病入膏肓,而迷信“历史终结论”的右翼和左翼却开不出有效药方。寄望于选举,寄望于资本家的道德自省,寄望于教育改变命运,寄望于局部和技术性的社会改良,寄望于宗教、传统、往日的辉煌,都不过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新确认特权阶级制度,要么让群众的解放仰仗政治经济精英鼻息,要么把少数人的解放建立在对大多数人的奴役之上。

世界处于苦闷中,迫切地呼唤新的社会蓝图与想象。郭松民老师的讲座回顾了毛时代的社会主义尝试,却拒绝简单地“回到”苏联和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想象,不是“往回走”“向后看”,而必须要朝向未来。郭老师提出“新社会主义”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之上,把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置于政治和文化改造的中心。历史远未终结,资本主义不是唯一的选择。我们要敢于想象新的“人民社会主义”,想象和探索一个劳动群众普遍觉醒的社会,一个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