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人民公社周家庄:合作社管理制度的优越

来源: 开放时代     发布时间:2015-01-03     阅读:2173 次
冀中平原上的周家庄农工商合作社被称为“全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其声望虽不及“亿元村”华西村,却更多地保留了人民公社时期特有的制度和文化遗产,比如工分制,比如分口粮。
 

 支持保留公社体制的红手印
  
早在1951年,当时的周家庄村就由三个互助组合并形成了河北省晋县(今晋州市)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曹同义农业生产合作社。此后该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入社农户亦不断增加,并于1954年正式成立周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超过85%的当地农户入社,并建立了继饶阳五公村之后的河北省第二个拖拉机站。
 
  时至今日,合作社占地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1046亩。2009年,全社拥有人口4495户,13029人。合作社实行两级管理,下辖10个生产队,合6个自然村。该年度,合作社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649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9505亿元,农业总产值5252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736万元,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6%,农业仅占9.3%。
 
“全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的称号对于周家庄来说并不仅仅只是对于历史的回忆和留恋,而是建基于一系列留存至今的制度安排上,而其中最具特色者当属农业生产,劳动定额基础上的工分制是合作社管理制度的基础,社员工分的多少则是其收入多寡的基本依据,而工分分值的高低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周家庄合作社的工分制为什么没有导致合作社走向令人失望的平均主义呢?
 
  这里以农业劳动为例对工分制进行简要的说明。2004年,周家庄合作社农业生产的劳动定额项目划分为13个等级,共计372项,不同等级意味着不同的劳动强度,对应不同的劳动日计酬标准。定额项目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劳动内容、生产工具、土地条件等多重因素,比如同样是机耕地,使用55、60型拖拉机完成27.5亩的耕作面积,计1.1个工作日,而使用18、20型拖拉机完成22亩的耕作面积就可以计为1.1个工作日,以体现耕作工具不同对劳动效率造成的影响。
 

劳动定额是根本

周家庄合作社如此详尽的劳动定额的制定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是根据作物品种、土地条件和生产工具等因素的变化而对劳动定额进行不断调整,以使其能够真实合理地反映不同劳动内容所包含的劳动投入量;二是劳动定额的制定和调整本着民主参与的精神进行,社员对于定额如果有意见都可以提出来进行讨论,以使公布施行的定额标准能够得到社员的普遍认可。
 
如果说合理的劳动定额是保证了集体生产中分工的公平性,那么分值的高低则关系到对社员激励作用的大小。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大大降低,仅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大约十分之一。当地正在从事麦收的村民向笔者反映,他们每年有两万多元分红,而且都是纯收入,农业生产所需的投入已经在分配之前进行了扣除。

 收割麦子
  
集体劳动

麦收之后紧接着就是分配口粮,由每个生产队自行组织人手进行。笔者有幸观察到了一个生产队的分配过程。待分配的口粮被拉到村中的水泥马路上,由队长和会计等人根据各家人口状况算出其应分口粮数量,装袋过秤之后在袋子上写着户主的名字,待其到来确认无误之后就各自领回家了。成年劳动力所分口粮最多,儿童则相对较少。口粮并不是免费发放的福利,而是要出钱购买,价格会低于市场价,在年终分红时直接从个人收入中扣除。各家各户所分口粮可以自行处理,由于许多人家都有人员外出,口粮吃不完,就可以到市场上自由出售。
 
和分配口粮一样,年终的分红也同时具有分配所得和集体仪式的特点。据村民们介绍,每年的分红都会在春节之前进行,就像一个盛大的节日。分红的地点在乡政府大院,按生产队依次进行,社员们领取一年的劳动所得,现场还有警察维持秩序、保障安全,是社员们每年一度的大事,也是合作社集体精神的重要体现。
 
  近些年来,合作社的农业生产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由于具有规模优势,合作社与县里面的种子公司签订协议,将传统小麦改为种子田,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小麦;同时大力发展果园,现在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果园,主要种植梨和葡萄。近几年,合作社还开发建设了占地数百亩的集生产、销售和旅游于一体的生态观光果园,已经成为石家庄市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地。
 
  如果说大田作物种植最集中体现了作为人民公社遗产的劳动定额和工分制、农业多元化最明显体现了集体经济规模优势的话,那么合作社集体企业的发展则最明确地体现了合作社集体经济能够进行公共积累、实现自我发展的强大能力。周家庄合作社集体企业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而兴盛于70年末以后,目前主要有阀门厂、印刷厂和纸箱厂,使大量的本地劳动力有效实现了本地就业。
 
  在今天农村发展陷入困境,新型合作社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得到政策鼓励的情况下,周家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公社历史、厘清小农经济与集体生产究竟孰优孰劣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