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往昔:社会主义时期的群众性农业科学实验运动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16-04-05     阅读:2049 次
食物主权按:《人民日报》1964年的这篇社论,较为全面的概括除了社会主义时期积极开展的群众性的农业科学实验活动。文章说的好,“科学实验是专业研究部门的事业,也是广大群众的事业。”“专家的试验为群众提供增产的可能性;群众的试验,又弥补科学专家试验之不足,为增产提供了进一步的现实可能性。”“科学实验,是科学专家的事业,必须重视专家的工作,但又不仅仅是科学专家的事业,不能局限在科学技术专家的范围。”这对今天那些以科学之名、行“话语霸权”之实的所谓“科学专家”,无疑是极大的讽刺。致敬那段轰轰烈烈的峥嵘岁月!

 

农业生产上的科学实验愈来愈引起各地方的重视。很多地区的情况表明:一个群众性的农业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正在普遍开展。这个运动的开展,对于探索稳产高产的途径具有很大的意义。
 
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的开展,是人民公社化以后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比学赶帮运动蓬勃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群众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的愿望愈来愈迫切,对于科学研究部门的要求也愈来愈多。许多社队的许多干部、老农和青年农民,听到哪里的试验田创造了稳产高产的经验,或者哪里传授技术措施,他们就认真地赶到哪里去学习。农民群众这种渴望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恩格斯说过:“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社会方面一旦发生了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数个大学更加把科学推向前进。”我国人民正在开展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伟大的革命运动,是技术革命运动,是改造自然的运动,是逐步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广大群众的运动。通过这个伟大的革命运动,逐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我国的农业生产必将大大提高一步。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除了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外,重要的问题是要改革农业的生产技术,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根据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充分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较大的土地面积上,逐步改造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旱涝保收和稳产高产的目的。这是农业生产上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建设任务。农业生产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常常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要摆脱这种影响,使这种不稳定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农田基本建设,增强抗灾能力;必须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提高广大群众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许多丰产地区的经验证明:以技术改革为中心,改善生产条件,普遍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
 
科学实验是专业研究部门的事业,也是广大群众的事业。专业研究机构是科学实验的核心力量和基本阵地。没有特定设备的实验室和试验田,没有科学专家从事专门的研究工作,农业科学上的许多重大问题,就无法解决;农业科学上新的重大的研究成果就难以出现;农业科学理论就不能得到发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是应用科学研究成果和丰富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场所和前哨基点。只有专家的实验研究,没有广大群众的实验研究,科学研究成果就不能迅速地推广应用于生产。同时专家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无限广阔的实践的泉源。专家研究同群众实验、群众生产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专业研究部门的科学实验,绝不能局限于实验室的范围,有些实验需要同群众一起进行。有些生产技术,诸如,栽培技术、施肥技术、轮作制度等等研究工作,需要和生产斗争结合进行。科学研究是为生产服务的。因此,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总是要落脚到生产上去,落脚到稳产高产的目标上去。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在预定的目的地落脚生根,繁荣滋长,这就要看群众试验的实效如何。专家的试验为群众提供增产的可能性;群众的试验,又弥补科学专家试验之不足,为增产提供了进一步的现实可能性。有一些问题,像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大平原的旱涝碱的综合治理,草原的开发和利用,黄土高原的作物栽培和土地利用,广大山区的开发和建设等等重大问题,没有专家研究是不行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必须依靠群众去解决。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有许许多多创造。像太湖流域的陈永康水稻栽培的整套经验,西北地区的王保京粮食稳产高产的经验,山西大寨的陈永贵改造荒山穷沟的经验。还有其它地区的许多劳动模范、生产能手,对于探索生产规律,都作出了有力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