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时期的农民小麦育种
在麦浪滚滚的五月里,很多人怀着赞赏的心情来到河南内乡县湍河岸边观看一块奇异如画的麦田:整个麦田象是一块色泽各异的黄绿色大绒毯,粗看都是小麦,细看千姿万态!这就是农民育种家龚文生同志的小麦育种试验田。龚文生同志和他的助手,在这十亩大的地块里,划成一千三百多块的长方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小麦良种的培育工作。
育种入迷
每当小麦成熟的季节,伏牛山脚下的麦田里,经常有一个头戴草帽、身穿白褂的农民。他身上挂着许多小白布袋,当他发现一些好的麦穗的时候,就如获至宝,耐心地向农民询问这种小麦的名字、来源、特性等等。人们也常常热情地送麦穗给他。
龚文生同志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解放前给地主种地时,就对选育良种发生兴趣,但这种愿望难得实现。解放后,蕴藏在他内心里的革命热情点燃起来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培育出小麦良种来!”他把妻子新织的土布做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布袋,在全县各地选种。他把一穗一穗收集来的小麦品种一粒一粒地精心培育。他向农业技术干部学习小麦杂交的知识,向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实践经验。经过了几年艰苦的劳动,他以“南大二四一九”作母本,“白火麦”、“白玉皮”等作父本,培育成功“内乡五号”等良种。
老龚培育良种达到入迷的程度。去年五月的一天,农业科学研究所小蒋同志从麦田里回来说:“刚才发现有一个麦壳里长着两个麦籽。”老龚立即说:“真的吗?我看看!”小蒋说:“我剥开看看就丢到地上了。”老龚当即说:“走!咱们赶紧去找回来。”小蒋说:“那么大的麦田哪里找?”老龚坚定说:“顺着你走过的地方去找。”于是,他们两个就在麦田里,从地这头走到地那头,从上午一直找到下午,才在一块麦地找到了。
六十二岁的龚文生同志怀着为革命创高产的雄心壮志,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精心培育小麦良种。他培育的“内乡五号”、“内乡十九号”、“内乡三十六号”等小麦良种,已经在全国许多省、市、区推广。最近几年来,他发扬继续革命的精神,又培育“内乡一七一号”和“内乡一○三号”优良品种。
有所前进
龚文生经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要使小麦大面积增产,育种究竟要向什么方向努力?有的良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能高产,但有些地方还不具备这些条件,推广什么良种好呢?他从全县想到全省,从豫西的丘岭薄地想到豫东的平原沙土,决心要创造出一个适合于薄地生长的新品种来。
经过研究,龚文生同志决定用“北京三○一号”作母本,用“内乡五号”作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北京三○一号”扬花时,他马上就把麦穗去了雄,套上玻璃纸袋准备进行杂交,可是一算,它比“内乡五号”的扬花时间晚了十七天。怎么办?龚文生跑遍了附近大队的麦田,也找不到“内乡五号”的雄花,他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又到其它地方去找,终于发现了几棵被踏折的“内乡五号”小麦正在扬花,他立即采来雄花进行了杂交。可是因为当时天气已经炎热,杂交的四个麦穗六十四粒籽,仅成功了三个麦籽。当年秋天种上这三粒种籽,第二年就长出了比较理想的麦粒。龚文生和他的助手,跋山涉水,把这些种籽送到丘岭瘠薄地区,和那里的社员一起进行试验。到一九七○年,初步试验成功,取名“内乡一七一号”。去年试种,充分显示了它的耐瘠薄的性能。龚文生亲自在岗坡薄地上种了十五亩,平均亩产四百二十四斤。余关公社桑庄生产队是全县有名的“薄断筋”岗坡地,试种四亩,亩产达三百二十七斤,比一般小麦产量提高百分之四十以上。去年推广到一千七百多亩。今年种的也很好。人们给它起名叫“薄地犟”。
满腔热情育新苗
龚文生同志长期以来为革命“育种”,同时也不断培育着育种接班人。他所在的内乡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光是育种的场地,而且是育人的学校。在龚文生同志的精心培育下,一代青年育种人正在茁壮成长。南阳地区各县先后选派青年人来进行专门的育种培训。龚文生同志还常常深入到本县最边远的社队去传育种技术,还注意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青年一代成为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社旗县官寺大队青年王运章同志在内乡育种学校学习以后,六年多来搞了十几个杂交组合,培育出了三、四个小麦优良品种,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人民日报》通讯员
197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