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杰作

来源: 西陆网     发布时间:2014-06-04     阅读:2028 次
阅读提示:海外囤地搞农业,日本、韩国等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中国在国内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出现危机的背景下,也会被迫如此。阿根廷、巴西,近一半的播种面积,都是在为中国生产大豆。因此,对于中国出现的方兴未艾的海外囤地农业现象,不能视而不见。在乌克兰、俄罗斯,都会出现类似现象。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农民和环境的关系,都可能被染上“殖民地”的色彩而受到诟病。
 
       3年前,在面临70%的大豆油生产要依靠原材料进口、一年中粮食加工生产线有半年处于闲置状态的现状后,始建于1952年的万宝粮油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柴顺功踏上了飞往莫桑比克的飞机。
  
       2年前,该公司在莫桑比克加扎友谊农场的5000亩示范样板田亩产达到550公斤,创造了非洲粮食单产的奇迹,彼时,该国75%的粮食依赖进口。闻讯后专程来农场视察的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在返回后,为该中企规划了更多的土地,“你们的发展,就是我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希望”。而在刊登于今天(29日)《人民日报》的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李春华的文章里,莫桑比克滩涂如今已经良田万顷,并建立了4个现代化农场。在当地人口中,这里已经被赞为“中国人的杰作”。
 
       以下是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李春华的文章:
  
喜看滩涂变粮仓
 
  3年前,中国公司开始在莫桑比克加扎省的滩涂(海滩、河滩和湖滩——观察者网注)中开发农业。如今,这里变成了万顷良田,建起了4个现代化农场,被当地人称为“中国人的杰作”。前不久,我前往莫桑比克加扎省,考察湖北万宝粮油有限公司同当地开展的水稻种植合作,看到昔日的滩涂变成了大粮仓,感触颇深。

       莫桑比克地处非洲东南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水充沛、交通方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然而,由于当地农业不发达,粮食长期依赖进口。万宝公司开发的赛赛农业区距离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210公里。3年前,这里是一片滩涂,如今变成了万顷良田,建设起4个现代化农场,当地人都说这是“中国人的杰作”。
  
       来到赛赛农业区,只见金黄色的水稻一望无际,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卡车忙着往农场运稻谷。我走进稻田里,手捧颗粒饱满的稻穗,感动和欣慰涌上心头。万宝公司计划3年内在莫桑比克种植2万公顷粮食,是中非农业合作迄今规模最大的项目。 
    
       生产的粮食全部供应当地市场,将大大缓解莫桑比克的缺粮状况。万宝公司董事长柴顺功介绍,今年公司共种植水稻近4700公顷,目前试验田每公顷产量超过7500千克,预计全年水稻总产量将超过3。5万吨。公司计划建设万吨级粮仓15座,粮食加工生产线3条,将于年底全部竣工。
  
       值得一提的是,万宝公司开发出来的土地,20%交由赛赛农业区当地农民,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耕种。
  
       公司向当地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垫付第一年的种子、机耕、收割等费用。如果水稻产量达标,农户可以申请扩大种植面积。万宝公司鼓励性措施激发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热情,参加合作种植的农户显着增多。

       加扎省地方官员同我交谈时,对中莫农业合作赞不绝口。农业管委会主任乌西瓦内表示,万宝公司为了向当地农民传授农业技术,还建设学校、道路、桥梁,做了许多惠民生好事。农业厅官员穆哈特说,中国企业的投资项目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现在老百姓的穿戴比过去漂亮多了。
 
       为了进一步印证有关情况,我专程去稻田里找正在干活的当地农民聊天。费罗说:“我相信中国的优良稻种和先进技术,今年还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5公顷。”我问费罗收完水稻以后有何打算,他表示今年的目标是将家里盖了一半的二层小楼建好,明年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曾多次向我表示,莫桑比克政府对同中国的农业合作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合作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实现国家粮食自足的战略目标。我相信,莫桑比克人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