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腐肉来了,别说地球另一边的畜牧业生产危机跟我没关系

来源: 中外对话     发布时间:2017-04-09     阅读:4040 次
食物主权按:最近肉类出口大国巴西爆出肉类生产商贿赂官员取得“健康证”、让过期肉变身优质肉走向市场的丑闻,原因被巴西官员归结为个别从业者的个人品质问题;在多国立即停止进口巴西肉之时,类似“咱们巴西的肉类质量还是棒棒哒”这种信心真不知从何而来。然而问题远不止于此:出口导向的肉类和大豆生产造成巨大环境压力,也不能提供多少就业机会,所谓的粮食安全掌握在少数食物生产利益团体的手中,数十倍的代价却由公众来承担。巴西腐肉丑闻让我们看到受制于国际贸易之下的农业生产问题以及不可避免的食物安全危机,不管是继续增加所谓国外高端肉类进口, 还是以工业化为目标发展养殖业,我们都该醒醒了。


近日,几大巴西肉食厂商被曝通过贿赂食品安监人员为腐坏肉类拿到许可,这绝对是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最不愿听到的消息。

史无前例的“洗车行动”(Lava Jato )[1]腐败丑闻给巴西政坛带来了巨大影响,投资者信心持续低迷,加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巴西目前的国民经济可谓腹背受敌。如今,这个国家久负盛名的牛肉出口产业也面临着灭顶之灾,因为包括全球最大的两家牛肉和家禽厂商JBS和BRF在内的多家巴西企业相继被爆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比如有些企业甚至利用酸性溶液清洗产品,以掩盖肉类变质带来的腐败气味。

一场名为“劣肉行动”的卧底调查曝光了这一丑闻。此后,包括欧盟、韩国和中国在内的主要进口国均宣布暂时中止对巴西牛肉产品的进口。据了解,中国是巴西牛肉产品最大的进口国,占巴西牛肉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刚刚于2015年恢复了因食品安全丑闻而中断的总额为120亿美元的巴西牛肉进口计划,但还不到两年中巴牛肉贸易又再次被迫中断。


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会见中国大使李金章。

巴西畜牧业产量到2050年有望增长70%。

图片来源:Palácio do Planalto


巴西农业部长布莱罗·马吉正在积极努力挽救巴西牛肉产品的口碑。虽然巴西牛肉产业一直因为森林砍伐和相对较低的就业贡献率而饱受诟病,但是总体来说这项产业在多数巴西人心目中仍然享有很高的地位。马吉表示,“这次调查并没有质疑巴西禽肉产品的质量,也没有质疑其卫生系统”。此外他还补充道,这个事件只是会引发人们对于某些行业从业者个人品质的质疑。这位部长本人就是巴西最大的大豆生产商Amaggi的控股人,他表示巴西官方已经明确追踪并及时召回了本次受到影响的肉类产品。


马吉在本次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宣布,巴西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所(IBAMA)已向14家屠宰场发出了警告,这些屠宰场共计购买了58000头饲养在非法砍伐土地上的牲畜。这一购买行为违反了巴西的相关法律。


马吉宣称,本次截获行动说明巴西政府针对亚马逊森林“非法”砍伐行为的防治政策还是有效的,而且巴西全国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比例仅有8%,从这一点来看,巴西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榜样。然而,随着全球肉食消费不断增长,越来越密集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开始逐渐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也是该行业许多企业正在努力回避和压制的一个问题。


畜牧业环境足迹引发重重担忧


畜牧生产是全球农业生产的用地大户,每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是全球排放总量的14.5%。据估算,巴西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有近一半都来自畜牧生产。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990年到2005年间,大约80%的森林砍伐都与畜牧业草场开垦相关。


除此之外,肉类和奶产品生产所需水量约占人类总耗水量的8%,而其中大豆等饲料作物种植占了绝大部分。全球森林联盟(Global Forest Coalition)最近一份名为《一份牛排背后的故事》(What’s at Steak)的文件也给出了类似的估算结果。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日渐壮大,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到2050年畜牧产品消费量预计将增加70%。需求激增导致农业生产越来越密集化。如今,数以百万计的牲畜都生活在集中饲养模式(CAFOs)之下,大多卫生条件都很差,而且集中饲养带来的污染也很明显。


全球森林联盟的米格尔·洛维拉表示:“我们必须回归到传统的农业模式,保证‘自然’的生产环境,允许(牲畜)在草场上自由地散步进食。”洛维拉还指出,除了密集化生产带来的环境足迹影响,生产厂商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环境智库机构Brighter Green合伙人周晚晴表示,由于消费者与生产商之间距离遥远,所以后者很容易钻监管的空子,或者为了谋利就不按规矩办事。


周晚晴表示:“将肉类产品出口到地球的另一端本来就是一个挑战。肉类产品容易腐烂,因此需要在保鲜期内被尽快消费掉,或者通过防腐或冷冻技术将其保存起来,而这两种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的成本。”


洛维拉指出,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市场份额,生产厂商一般会选择掩盖冷冻产品在供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本次巴西肉类产品丑闻还没有引起中国主流媒体的注意,但是一些关注健康生活并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运营的小型组织和团体已经在揭露此事。


据周晚晴称,遏制肉类产品生产带来的环境影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幅减小需求,“我们希望有些[消费者]可以看得更远一点,重新思考过度消费肉类产品的必要性,以及密集型畜牧业生产带来的安全风险。”


农业生产弊端迭出,为何无人关心?


“劣肉”丑闻也许引起了中国和巴西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但是在这个南美第一大国,牛肉贸易带来的气候影响却少有公开讨论。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 )研究员米阿娜·拉申表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媒体对这个领域的批评性报道不足。


拉申表示:“这个话题就好像是一个禁忌”。她还补充道,气候变化问题在巴西是被归于能源问题的。


在巴西,农业产业势力巨大,已在国民议会中形成了名为“ruralista”的利益集团。这一拥有相当比例席位的农业政治集团极力打造出手握粮食安全的形象。此外,由于当地民众赋予了肉类食物极高的文化价值,环境非政府组织和科学家一般也不愿触及这一话题。他们最多是对更加高效和密集的生产方式予以支持,并表示这种方式应该仅仅局限在土壤肥力本已退化的地区。


拉申表示,上述这些分析都忽视了森林砍伐背后的一个关键的推动因素,那就是对于土地的金融投机,并且想当然地认定土地背后的生态系统不具备价值。投机者们认定,如果一块土地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而且可以直接投入生产的话,那么这块土地的销售价格就会上升。


然而研究组织TRUCOST的一份报告[2]显示,每从农业生产过程中榨取一美元的私人利益,公众就要为此付出20倍的成本代价,包括环境污染和土地退化。


然而巴西媒体仍然只是看重农业生产贡献的四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而且认为任何对巴西农业生产的批评都是有违国家利益的。拉申指出,尽管农业生产所需土地面积巨大,由此产生的就业机会却不多。


拉申表示,“对于这种负面影响是否有必要,到底谁能从这种肉类和大豆为主的经济中获益,以及是不是有更加可持续、更加公平的替代型发展模式这样的问题,则从来没有人讨论。”


注释:


[1] 始于2014年的巴西石油公司贿赂事件,牵涉众多拉美国家政要,事件发酵至今。


[1]报告链接:http://cebds.org/wp-content/uploads/2015/07/GIZ-Natural-Capital-Risk-Exposure.pdf巴西产业投资的环境成本。


文章来源:中外对话,原标题“腐肉凸显巴西工业化畜牧危机”,作者:罗伯特•苏塔、克里斯蒂娜•韦加,翻译:Est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