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人生就不完整?
来源: 每日人物 发布时间:2019-04-08 阅读:1837 次
《人间世2》中,吴莹的故事引发了大众关于生育的讨论。
2019年年初,医疗纪录片《人间世》时隔两年半后推出了第二季。
在依旧收获好评的同时,第二集《生日》一经播出,便在全网引发了巨大的声浪。与其他医疗纪录片无论过程多么惊心动魄、最终都会化险为夷不同,这集影片呈现了中国式产房的残酷真相——在女性崛起、宣扬女性独立的当下,仍有大量女性认为“只有生孩子,人生才完整”,甚至为了拥有一个孩子,有人失去子宫,有人失去生命。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网友们的不解、惋惜铺天盖地,纪录片中搏命生子的产妇们也成了网络舆论的焦点,但在问题面前,批评与指责是最容易的,而问题的解决、改变的发生依靠的则是对真相的探求。
为此,“每日人物”特意前往纪录片拍摄地——上海仁济医院产科,希望通过对产科主任林建华、《人间世2》拍摄团队的采访,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在生育面前,这些中国女性为何如此卑微?
风 险
生育是女性独有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适宜怀孕。
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不适宜怀孕——存在严重问题的心脏大多无法承受怀孕带来的重度负荷,生产之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还有可能使得超负荷的心脏无法正常工作,令产妇随时丧命。
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问题的,不适宜怀孕——这些存在于肝、肾器官的隐患会严重影响孕妇的出凝血功能和代谢,引发机体功能紊乱、危及生命。
脑积水、脑血管畸形等存在脑部问题的,不适宜怀孕——脑积水造成的颅压升高会使中枢脑干出血的风险加大,而怀孕之后的血压波动则会随时造成畸形脑血管的破裂;
除此之外,血小板低于2万的、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等等,都不适宜怀孕——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产科病房里,却住着大量患有上述疾病、仍选择冒险怀孕的产妇。
作为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产科心脏病监护中心,仁济医院产科承担着上海市40%以上的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还有来自华东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危重孕产妇慕名而来。“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想要搏一把,碰碰运气”——这是她们中大多数人的想法。
因此,与大多数习惯于迎接新生的同行不同,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林建华常常要面临一项重要的工作——劝那些患有严重妊娠禁忌症、不适宜怀孕的孕妇终止妊娠。
一次演讲中,林建华讲述医生职业中的困惑
在产科,医生会根据孕妇的身体条件和怀孕危险程度、用四种颜色进行标记——绿色代表健康、安全、随后依次是黄色、橙色和“风险极大、不宜怀孕”的红色。去年一年,林建华接触的病例中,70%都是“红色”的,她甚至可以在很多孕妇推开诊室门的那一刻、就能判断出对方存在什么问题。
见到吴莹的第一眼,林建华就知道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泛紫色的嘴唇和肿大的指尖是这一判断得来的依据。
那是2017年年初,怀孕13周的吴莹从无锡来到上海,希望在林建华的帮助下保住自己的孩子。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已经引发了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一颗心脏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右心室会把暗红色的静脉血泵到肺动脉,血液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变成富含氧气的鲜红色,再经由左心房、左心室被泵到全身各个器官,为身体提供养分。但如果肺动脉压力过高,静脉血将无法顺利进入肺循环,不但不会吸收氧气、还会逆流回左心室,将含氧量极低的血液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令身体处于低氧、缺氧的状况中。
正常人的肺动脉压力一般不高于30毫米汞柱,而吴莹的肺动脉压力最高时曾达到128毫米汞柱,而怀孕还会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加重心肺负担,令她随时面对心功能衰竭的危险。
对于自己的状况,吴莹是了解的。她与丈夫申杰在2015年结婚,婚后,她先后两次怀孕,但都在当地医生的劝说下流产。一心想要孩子的她不甘心,加了好几个心脏病妈妈的群,群里不时会传来病友们平安生子的喜报,其中不少人就是林建华的病人,吴莹逐渐开始重拾勇气,她认为医生很有可能是在危言耸听,自己也会像别人一样、有惊无险地生下孩子。
但林建华的诊断和前两次一样:这是严重的妊娠禁忌症,要立刻终止妊娠。话刚说出口,吴莹当场就跪下了,哭着求林建华让她试一试。
这样的状况,林建华见过很多次,这也是她作为一名产科医生的尴尬之处——女性的生育权受国家法律保护,即便明知对方有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她能做的也只有劝说,一遍一遍地谈,找当事人谈,找当事人的丈夫谈,还要求双方父母必须到场,“往死里谈”。
但无论怎么谈,林建华都无法说服吴莹。作为医生,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劝说并叮嘱她定期复查。每次复查,林建华都会在医嘱上写下“建议住院”,但因为害怕住院后会被要求引产,吴莹每一次也会在医嘱后签字表示拒绝。
吴莹解释自己想要博命生子的原因
住院、拒绝;住院、再拒绝。直到怀孕28周时,吴莹出现了。她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28周意味着孕妇进入围产期,已经很难通过引产来终止妊娠。这在医学上是一个临界点,此时的胎儿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即便早产,仍有很大概率存活。
就在这个时候,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的摄制组进驻仁济医院产科开始拍摄。
两年前,这部医疗纪录片在第一季播出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被认为“给忌讳谈死的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筹备第二季时,导演组决定将其中一集的镜头对准中国式产房,希望借此折射当代中国人的生育观和中国女性在生育面前的处境。
李闻是负责这一集拍摄的分集导演,他当年就是在仁济医院出生的,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再次来到这里,他从没想过问一问父母,自己出生的那天,在妈妈身上、在产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搏 命
吴莹成了《人间世2》摄制组在仁济医院记录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拍摄对象。
面对镜头,躺在病床上的吴莹态度坚决,“即使我朋友她讲得再危险,但她们也有孩子呀,那我看到她们有孩子,我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她认为作为女性,只有生了孩子人生才称得上圆满,并不惜为此赌上自己的性命。作为旁观者,李闻在纪录片制作后期,写下了这样的旁白:“在这里冒险生子的母亲,很难去说,她们是母性的伟大,还是生命的赌博。”
手术前一天,吴莹在与父亲通话时表达了自己的害怕
是赌博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每逢危重产妇手术,进手术室之前,林建华会习惯性地说一句,“希望我们这次能有好运。”医学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很多时候,她和产妇都需要运气的加持。
吴莹希望尽可能地推迟生产日期,让孩子发育得更成熟,而林建华则认为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她的身体很难再负荷。手术当天,仁济医院出动了最优秀的产科团队和麻醉医师。开腹以后,林建华发现吴莹的羊水已经浑浊,如果不是自己凭经验决定及时开刀,她的孩子可能就保不住了。
手术过程还算顺利,吴莹如愿生下了儿子——一个仅重1005克的小婴儿。因为早产,孩子出生后就被送去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吴莹本人则被转到ICU,她将在那里面对生产之后的数道难关。
吴莹在ICU坚持了10天,期间,她的各项生命体征不断恶化,持续的低氧、低血压、昏迷、高烧……为此,林建华几次召集医院其他科室主任会诊,想了各种办法,但最终事与愿违,因为心脏功能持续衰竭、以及严重的肺部感染,吴莹最终还是走了,终年25岁。
看着吴莹心电监护仪上的直线,仁济医院ICU主任皋源一脸惋惜,“医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种病人根本就不能怀孕。”
吴莹去世时,她的儿子仍然躺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重症监护室中,那里距离仁济医院只有400米的距离,因为还没来得及取名,这个刚刚出生10天的男孩被暂时称为——吴莹之子。“一眼都没有看过自己的孩子,你说可惜吗?”一位参与抢救医生遗憾地说道。
作为《人间世2》的总导演之一,秦博记得,吴莹的手术后,他在男更衣室遇到了负责麻醉的医生。这位医生告诉秦博,自己并不愿意电视台来拍这个片子。他说,作为医生,他们肯定希望每个病人都好,但吴莹的病情属于绝对的妊娠禁忌症,如果她被治好了、电视台播出去,会有更多病情更严重的人选择冒险,这并不是医生愿意看到的。
因此,和别的医疗纪录片无论过程多么惊心动魄、最终都会化险为夷不同,《人间世2》的这一集最终充分呈现了搏命生子的残酷一面——并不是每一位罔顾医学的人最终都能够化险为夷,为了拥有一个孩子,吴莹失去了生命,而另一位产妇林琴,则失去了子宫。
林琴来自温州,此前已经生过两个女儿,为了生儿子,她怀了第三胎。由于做过两次剖宫产手术,她的子宫条件并不好,胎盘长进了子宫肌层,属于凶险性前置胎盘,这次生产,将很有可能遭遇大出血。
果然,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血液喷涌而出,10分钟内失血量达到3000毫升,林建华只能徒手按住出血点,让助手分别去取血浆以及和家属谈话,告知他们只有摘掉子宫才能保住林琴的性命。
术后,医护人员清点林琴用掉的纱布
最终,经过六个小时的手术,在摘除子宫之后,林琴活了下来。手术过程中,她的总失血量达到10000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换了三遍,术后盘点时,大小不等的上百块血红色纱布铺了一地——本次采访,“每日人物”作者曾近距离观摩了林建华的手术,正常情况下,她每次消耗的大纱布通常在十块左右。
林琴被摘掉子宫的片段播出之后,林建华在美国的同学有点不理解,跑来问她,为什么要折腾那么久才把子宫拿掉,白白出了那么多血?这显然是一个不够了解中国的质疑,因为,“在中国,拿掉子宫没那么容易。”林建华说。
医生与林琴家属沟通拿掉子宫
在前一天的术前谈话中,她已经把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办法都和家属做了详细的沟通,但即使如此,在术中大出血的情况下,医生告知林琴家属要拿掉子宫时,家属仍然是迟疑的、不情愿的,一再确认必须是“实在不行再拿”。
“中国女性对于子宫是很看重的,”林建华说,“拿掉子宫会让她们觉得自己不再完整。”
完整——这同样也是吴莹的生前诉求,“人生要是圆满,就是要有孩子。”在这集片子播出前,李闻把这句话做成海报,他想借此让大家思考的是:对于人生而言,究竟什么才是完整?只可惜,面对这个问题,吴莹已经永远失去了作答的机会。
两个世界
因为完整经历过《人间世》第一季的拍摄,秦博在这次进驻仁济医院产科之前,对于即将面对的状况多少有一些预期,但让他意外的是,这些固执到不惜搏命的夫妻,竟有不少都是与他同龄、甚至比他还小的年轻人:“我觉得至少是我妈那个年纪的人才会有这种观念,而且我妈可能都没有那么极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地步。”
“五环外的世界”——《人间世2》的总导演之一范士广如此形容中国式产房中世界。“我们总觉得都已经马上要2020年了,生育问题应该在社会上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大家会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你身边的同事、朋友大家都会这么想。但是我们真正在医院待过之后会发现,我们看到的只是五环之内的世界,其实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对孩子的渴求,是从来没有衰减过的。”
最终,《人间世2》用一段50分钟的短片刺破了这两个世界的次元壁,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式产房中的真相:一个世界中,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独立的现代女性正在摆脱传统的婚姻观、生育观的束缚,重新思考生育这件事,她们被称为“有个体意识、懂得优化自我选择的公民”;而现实中,在中国顶级综合性医院的产科病房里,有的人因为严重的黄疸,皮肤已经成了金黄色;有人则在尝试多次试管后终于怀孕,整个孕期为了保胎打了280针,肚皮上都是注射留下的紫色的淤青;还有人为了控制血压,一天要吞下十几粒药片……包括她们在内的无数女性仍被传统的生育观裹挟着,不惜用生命去挑战医学的禁忌。
“一切都是经济决定的。”林建华说。黄浦区是上海市最中心的区域之一,也是仁济医院在上海的主要辐射范围,这里就很少出现危重产妇,因为大多数孕妇都会在早期及时就诊、科学妊娠,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此外,上海对于危重产妇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孕妇产检后如果被标记为红色,医院会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孕妇所在区域的妇保所,如果医生劝说无效,会不断有妇保所的工作人员上门监控,劝说其遵循医嘱、终止妊娠。
可是中国太大了。林建华接待的门诊病人中,有近一半都来自外地,且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每次遇到危重产妇,手术前,林建华都会期待能有好运
经济状况会决定教育水准,这些孕妇大多受教育程度有限,不少人的健康常识严重匮乏。一位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用了胰岛素,血糖指标却不见好转。直到医生在病房发现没有拆封的针剂,她才承认自己并没有遵循医嘱打针——注射胰岛素要在肚皮上打针,她担心这对胎儿不利,因此只在去医院的前一天临时打几针充数,平时的血糖监测表都是自己胡乱填写的。
经济状况和女性的地位更加息息相关。冒险生子的女性们大多仍生活在“男主外”的家庭结构中,经济独立的比例极低,无法自由地行使生育选择权。
从1997年博士毕业至今,林建华已经在产科工作了超过20年。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生育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有时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使命:“女人生这个孩子,有很多(原因)。为了家庭的完整性,或者对丈夫的爱,或者迫于其他的压力,婚姻的压力等等,有各种原因要生孩子。”
在产科门诊,来找林建华的孕妇大多情况复杂,孕期以来积累病历卡大多超过一公分,她每半天只能看30个号。陪同这些孕妇来医院的大多数是母亲,丈夫们出现的频率并不高,能准确说出妻子病史的更少。
很多孕妇在得知自己生产风险巨大后都会将目光投向丈夫,而丈夫们的态度则大多暧昧,“我没意见,都凭你决定。”这是林建华听到的出现频率最高的丈夫回应——这看起来是尊重女性,事实上却是把责任和压力全都转嫁给了女性——敌不过内心的歉疚感,很多女性反而因此更要拼死怀孕。
背负歉疚的不仅是女性自己,还有她们的亲生父母,为此,他们有时也会要求女儿搏命生产。
为了生儿子、最终失去子宫的林琴和丈夫在纪录片播出后受到了大量网友的非议、质疑,但网友们没有碰触到的真相是——支持林琴一定要生个儿子的并不是她的丈夫和婆婆,而是她的妈妈。
节目中林琴诉说自己的生育压力
这让李闻颇感意外,也让他对中国女性在生育面前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可能不是林琴自己能选择得了的,那个地区就是那个环境。我们对她是挺共情的,可能你没有处在她的那个生长环境,确实很难去体会她的压力。”
中国式产房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几年前,林建华接诊过一位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的产妇,面对医生终止妊娠的建议,女孩的父母坚决拒绝,“我们压力很大,要是不生,他们夫妻肯定是要离婚的,”因为觉得无法跟男方的父母交代,他们最终决定让自己的女儿生下孩子,“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认了。”
和吴莹的状况类似,那个女孩最终在生产后的第三天去世,留下了一个出生时仅有1200克的男孩。“我印象特别深,比吴莹的印象还深,因为我一次一次谈话……”女孩被推到ICU后,林建华在那里陪了她很久,“唉呀,没办法。”
理 解
《人间世2》的第二集播出后,#25岁妈妈拼死产子#的话题在微博热搜榜前排停留了整整一天,网友们的惋惜、责怪、气愤铺天盖地,一位豆瓣网友写道:“9012了,为了生孩子甚至生儿子命都不要的女人我真的一点都不理解,甚至毫不同情,做人先爱自己先尊重自己,命豁出去生个孩子不是伟大,是自我感动是不负责任。”
作为了解真相的人,林建华说:“每个女性,她要生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和故事,我们不能随便去评判别人,也无权去指责她们。”身为医生,她和产科同事们选择的是尽可能地理解。
他们会在医学的范畴内尽可能地为更多产妇创造生育的机会。
按照内科的标准,肺动脉压力大于50毫米汞柱,就可以被定为重度。而在产科,林建华们重新划定了这个标准,“我们把30到50叫轻度,50到80是中度,大于80是重度。我们有很多病人在50到80中间,稍稍处理、用点药也能稳过来,应该还是有机会的。我们尽量想让她们有生育的机会。”同时,她也强调,“大于80确实就是重度了”,不能怀孕、也不该怀孕。
他们会尽可能地满足产妇们的各色要求——根据检查指标,一位产妇本该周一开刀,但她却强烈要求将手术日期推迟到周三,因为那一天是家里长辈算出的良辰吉日。临近春节假期,林建华希望在年前尽可能安排所有危重产妇做完手术,以防假期遇到突发情况、人手不足难以处理。但待产的家庭却都希望再拖一拖,好生个猪宝宝。林建华只能尽量协调自己的时间、同时尽力说服,“只要母子平安,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冒着生命危险生孩子的产妇,大多家庭条件不好,林建华还得为她们的治疗费用操心——科室晨会上,她一再提醒医生们记得给产妇开一种新药,那是某种产科常用药最新出的国产版,药效与进口药相当、价格却便宜了一半。
刚经历完一台6小时手术的林建华
每个工作日,林建华都会在早晨七点半左右到达医院,科室的交班晨会通常会在八点钟进行。2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里坐满了医生、实习生和进修医生,林建华要带着所有医生一起,把当天查房的结果统一梳理一遍。
结束早会后,58岁的林建华通常会一路小跑地奔赴手术室或门诊。如果是她主刀的手术,最后的缝合也都会由她亲自完成,这也是产妇们的要求——她们大多期待一台完美的手术,不仅要化险为夷,还要确保伤口的美观程度。
2017年,仁济医院产科一共发了156张病危通知单,而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这个数字是106张,平均每两到三天一张。其中,绝大多数危重产妇最终都平安出院。在过去两年,仁济医院每年仅有一例产妇死亡,死亡率远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
在大环境难以改变的前提下,中国式产房内,医生们只能用最大程度的努力帮助这些身陷生育困境与身体危机的女性。因为,“一个孩子确实能解决很多女性面临的现实问题。”林建华说。
在跟拍吴莹的前后,李闻还跟拍了另一个家庭,只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呈现在最终的成片中。
这个女孩和吴莹情况类似,也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她在怀孕四个月时来到仁济医院,林建华给出的诊断也和吴莹一样:严重的妊娠禁忌症,建议终止妊娠。
最初,女孩同意终止妊娠。随后,丈夫进了诊室,当着妻子和所有医生的面表示,自己是独生子,没有后代无法和父母交代,他态度坚决,“不生可以,但必须离婚。”女孩婚后没有收入来源,娘家的家庭条件也不好,她觉得丈夫对自己不错,无法接受离婚,最终选择了冒险。
劝说无效的林建华在女孩怀孕33周时为她实施了剖宫产手术。生下儿子后,女孩暂时被送进ICU严密观察,病床边,年轻的女医生感叹,“为了生个孩子付出这么大代价,真的没意思。”但林建华能理解,她说:“孩子就是家庭的纽带。有了孩子,后面很多(事情)都会变好。”
女孩是幸运的,她成功度过了危险期,抱着儿子出院回家了。五个月后,这对夫妇开心地抱着孩子来复查,小男孩被养得白白胖胖,丝毫看不出曾经是早产儿的痕迹,林建华还注意到,女孩脖子上戴着一根很粗的金项链。
纪录片中,一位孕妇哭诉自己的担心
豆瓣网友PeterLau在一篇名为《没有后代并不可耻》的评论中写道——
“如果不生儿子也可以体面地生活,谁愿意舍弃生命?医生,您从来不是在和危重病做斗争,您是在和延续了千百年的封建陋习做斗争,您是在和娘家人在婆家人面前抬头说话的砝码作斗争,您也是在和电影里、广告中‘儿孙满堂’的幸福场景作斗争。打败它们的办法不是更先进的医疗技术、科学水平,而是对女性个体真正的尊重。”
这也是李闻想传递给更多观众的:不要去苛责那些冒险生子的妈妈,而是要去反思和改变她们身处的环境。在这集纪录片的旁白里,李闻写道:“产房里看人心,产房里看社会。”
最终,他为这集片子取名《生日》,“让大家看一看生日那天发生了什么?每个女人那么难、医生那么难,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人间世2》也记录了林建华的生日
警 示
《生日》播出后,来找林建华看病的人多了很多,她在好大夫网的个人主页每日访问量从原本的二三百增加到超过一千,问题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她只有晚上十点以后才有空静下心来一一回复。
《人间世2》播出前,林建华依然在为无法说服危重症孕妇终止妊娠而烦恼。
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外地孕妇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伴有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无论林建华如何劝说,她坚持要生下孩子。为了躲避妇保所工作人员的上门监管,她甚至决定离开上海、回河南老家待产。无奈之下,林建华只好在她临走时叮嘱:过两天记得看《人间世》这个节目。
得知吴莹的案例被拍进了纪录片,有人跑来跟林建华说,“你们的勇气够大的,竟然能把这种(失败)案例拿出来给那么多人看。”对此,林建华并不在意,她更在意的是——影像的传播是否能带来更大的警示作用,让更多的育龄女性学会规范保健、尊重医嘱。
节目播出后,效果果然如林建华所料——病房里的产妇们和林建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吓死了”。林建华和同事们开玩笑说,以后院里的孕妇讲座不如直接循环播放这集片子。
改变也在因此而发生。
李明芳(化名)已经生过一个孩子,开放二胎后再次怀孕。这一次,她怀的是双胞胎,但在三个月常规产检时,她被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当地医生没有把握,建议她去上海找林建华。
等待挂号的期间,她看了《人间世2》,和所有人的反应一样,“吓死了”。走进林建华的诊室,李明芳的丈夫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留不留,就听林医生一句话。”在看过病例后,林建华给出的建议是:终止妊娠。
走出诊室,李明芳连声说舍不得,但她仍决定听医生的话,“毕竟还有个孩子了,我得为他想。”
这同样也是吴莹丈夫一家希望看到的。
吴莹去世一个多月后,李闻陪着吴莹的丈夫申杰把孩子从医院接回了家。当时,他看到卧室里还挂着夫妻俩的结婚照。
一年以后,吴莹之子周岁生日,申杰的父亲邀请李闻去参加生日宴。这时,家里的照片都已经撤下,吴莹的去世成了这家人不愿再面对的伤痛。当天,李闻想拍一张申家所有人为孩子庆生的合影放在纪录片的片尾,但为了拍到这张照片,他等了整整一天——申杰一直借口打电话对接工作,回避这个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刻。
《人间世2》播出后,李闻特意给申杰的父亲打了个电话。他看到了网上对他们一家的争议,压力很大,但仍觉得这部片子的拍摄和播出是有意义的,电话中,他反复重复着一句话,“如果当时吴莹能看到类似的纪录片,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吴莹的孩子一周岁时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