滠水农夫 | 电影《八佰》观感:能靠精英拯救中国吗?

来源: 旗帜时评     发布时间:2020-09-04     阅读:1391 次
食物主权按
“八佰”热议似乎已经退潮,但这三篇或直接或间接评述“八佰”的文章仍值得对照着阅读。

滠水农夫的文章又红又专,再次强调了中国取得抗日与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阶级基础。这类文章一贯受“老干部”类读者的青睐。但他对“老板抗战”、“少爷抗战”、“小姐抗战”挤掉了“人民抗战”的揭露和批判可能会让看着“霸道总裁”IP文长大的部分青年觉得太说教了。是啊,老板、少爷当然也可以抗战,但他们必然也要走过一个“人民化”的改造路程,最后成为人民的一员,而非屁股后面跟一群“乌合之众”,好莱坞式的孤胆英雄。可惜的是,当下的抗战剧很少有这样情节设置,美女俊男迎着敌人的炮火不忘以悲壮的方式调一下情(调),最后暴力血色只是个人浪漫的点缀。习惯了这类逻辑的群体必然很难咂摸出滠水农夫文章的要害。

毛尖的影评一向都在四两拨千斤中显示出浑厚的专业功力。信手拈来中处处闪耀着灵动通透,她的文字备受都市年轻人喜爱。不过,可能对于“老干部”读者群来说,她的文章灵动得有些飘忽——当我们才回过味来,奥,她实际是在骂人啊,她的下一行文字已经换成了另一个key了。比如,毛尖此次的影评虽然表达了对(篡)修改历史和日本士兵高颜值的宽容,她实际的表达重点仍落在抗日战争的反帝性质不容颠覆上,但可能部分都市青年读者光顾着和那些宽容之处共鸣了,容易忽略“反帝”这个严肃的维度。

党人碑的这篇像一匹黑马,在农夫“红砖”文与毛尖灵动文的中间跃出。他以扎实的史料还原了一位原本可以靠“少爷”的身份和颜值,成就一段浪漫辉煌历程的知识分子的故事。但是,历史中,这位“少爷”却并没有像现在的抗战剧那样发展自己,反而在投奔了共产党的队伍之后,在人民战争中改造了自己。属于人民的真正在历史中发生的happy ending与“少爷抗战”的bloody romantic ending并不完全相同,年轻一代可能不会马上买账,但党人碑抓住了年轻人对于“个人”价值的偏好,起码不会被标签为“说教”,弥补“老干部”/“红砖”文风对于“个人”的忽略。

三篇文章的内容各有侧重,文风各具特色,哪款是你的菜?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


一直以来,围绕抗日战争的争论兼具双重性质,即民族性与阶级性。由于历史原因,当下对抗战的阶级性的强调明显下降。但我们必须指出:那些只强调抗战的民族性却公然无视抗战阶级性的文化产品恰恰才是非客观的。在眼下的历史节点,围绕抗战的争论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正文

一部文艺作品,无外乎从艺术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来评价,形式为内容服务,艺术性为思想性服务。《八佰》这部电影我不怀疑它的艺术性,越是高超的艺术表达,越能突出其思想内涵。本文仅就其思想性谈一点浅见。

一、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作为全民族抗战的一部分,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不是不可以宣传,像四行仓库保卫战那样体现国民党士兵英勇奋战的精神也不是不可以赞扬。   

然而我们在宣传、赞扬、肯定的同时,也不能不指出其局限性。   

正像诸多评论者指出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完全是国民党为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以牺牲数百个国民党官兵演出的一场死亡大戏。 

如果没有这个背景交代,就不能揭露国民党整体上片面抗战、消极抗战的事实。正因为在这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影响下,才发生了四行仓库保卫战这样惨烈的牺牲。   

同时也不能不交待四行仓库保卫战最后的结局,那就是被英军缴械后作为老百姓收容到租界,后来又被日军带走变成劳工,十分悲惨窝囊地死在各个工地上。   

既然是一部以真实历史为依据创作的艺术作品,作适当的艺术加工是可以的,但不能加以毫无根据的美化和篡改。否则,就不能揭示这些四行仓库保卫战官兵最后落得悲惨命运的必然。   

正是因为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在攘外与安内之间摇摆不定,才决定了国民党抗战必然是软弱无力的没有前途的。而领导全民抗战,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任,就只能落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也正是因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一再败落,事实上把领导抗战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手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成为了抗战最重要的战场,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因此说,尽管国民党正面战场也取得了局部胜利,部分国民党官兵也体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但这些都不足以否定国民党整体的消极、软弱。以支流、局部代表主流、整体,客观上起到了否定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战中流砥柱的历史真相的作用。  

如果对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有怀疑的话,那么就无法解释后续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国民党何以失败、共产党何以成功。知道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反之,知道他的现在,也就可推知它的过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精英史观还是人民史观?

《八佰》的出世,以至票房暴满,当然不是现在突然间偶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   

自从改革以来,主流打着思想解放的旗号,开始重评历史,一切似乎翻了个儿。于是以前表现人民战争为特征的《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都过时了,一大批表现国民党正面抗战的题材剧,如《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关》、《无问西东》、《金陵十三钗》争先恐后登上了银幕,威武雄壮、穿戴整齐的国民党官兵形象代替了乡里土气的土八路形象等。   

与国民党抗战题材影片越挖愈深、乐此不疲相反的是,表现人民抗战的题材无人问津,银屏上充斥的是土匪抗战、地主抗战、老板抗战、少爷小姐抗战,被人冠之“抗日神剧”,以适应商业运作,实质上消解了抗战的严肃主题和对人民抗战进行异化。   

而《八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持续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在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说之所以前后发生如此根本变化,归根结底还在于文艺作品的创作者以精英史观代替了人民史观。以精英史观来看,历史是由少数精英分子创造的,人民大众只是盲流,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只能是少数社会精英,人民大众只是衬托,因此表现在抗日题材的作品上,就必然是代表精英的国民党、老板、地主、少爷小姐成为主角,而人民大众没有位置。   

与精英史观相对,人民史观决定了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在人民史观的指导下,才能创造出诸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脍炙人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   

说到历史观的问题,不仅与创作者个人相关,更与创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作为与政治紧密相连的艺术品,无不是一定意识形态的反映,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又只能由现实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不论是现实主义的创作还是历史题材作品都必然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映射。   

《八佰》所反映的精英历史观,深契于我们现在社会的经济基础。我们社会的现实是,普通劳动者早已被社会边缘化,沦落为弱势群体,一大批新兴的富豪资本家以及官僚、学阀牢牢占据着社会顶层,他们结成牢固的利益集团,与底层民众形成两个分化悬殊的阶级社会。   

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必然是为一定的阶级政治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必然是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为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的《八佰》自然逃脱不了这一规律,也只能是当今占据着社会顶层的利益集团思想意识的反映。   

其实我们完全不必惊异于影片中把原属于共产党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嫁接到国民党身上,我们要思考的是,作为一个靠人民战争起家的“土共”,执政后如何一步步接受并内化了被其打败的国民党的意识形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大陆继前两次吹捧国民党的拍摄,此间又把《八佰》如此隆重地推向银幕,似乎暗含一隐喻。

四、 没有阶级视野的民族主义

抗战无疑是一场中日之间的民族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各个阶级各阶层的人民在抗战中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自然也包括像四行仓库保卫战中的那些国民党官兵。   

然而我们在肯定抗日战争作为一场伟大的民族战争的同时,也不能无视、抹杀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源。固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外因,中国当时的积贫积弱是客观因素,但内因是什么呢?内因不就是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剥削压迫,使中国人民处于分崩离析、一盘散沙的地步。   

外因和客观因素固然重要,但内因是主导,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这样分析,才能解释何以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消极抗战的主张,才能懂得国民党为什么要一方面对日妥协投降,一方面对英美援助寄予莫大的希望。    

因为它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也就不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人民的身上,而把希望寄托在各国帝国主义身上。   

而共产党正是反其道而行之,才成为抗战真正的中流砥柱,才能不仅获得抗战胜利,而且获得解放战争胜利、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因此,抗战是一场民族战争,但绝不仅仅是一场民族战争,它展现了深刻的阶级战争内涵。而这一点恰恰是现在主流要刻意抹杀或者遮蔽的。   

在后革命时代,阶级视野被摒弃,面对美国霸权主义讹诈威胁,民族主义思潮兴起,成为对抗西方帝国主义、凝聚国家力量的一种强大意识形态。正是在这种特定条件下,抗战题材的作品具备了现实影响力和作用。   

然而我们通过《八佰》能看到国民党拯救了中国吗?!能靠精英拯救中国吗?!或许宣扬没有阶级视野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理性”或者“智慧”的选择。但是,历史早已证明,也必将再次证明,没有阶级视野的民族主义只能是虚无的民族主义,靠虚无的民族主义战胜不了任何帝国主义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