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七夕的月亮照了七十年的沟渠吗:谈《八佰》

来源: 上海书评     发布时间:2020-09-04     阅读:1354 次
食物主权按
“八佰”热议似乎已经退潮,但这三篇或直接或间接评述“八佰”的文章仍值得对照着阅读。

滠水农夫的文章又红又专,再次强调了中国取得抗日与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阶级基础。这类文章一贯受“老干部”类读者的青睐。但他对“老板抗战”、“少爷抗战”、“小姐抗战”挤掉了“人民抗战”的揭露和批判可能会让看着“霸道总裁”IP文长大的部分青年觉得太说教了。是啊,老板、少爷当然也可以抗战,但他们必然也要走过一个“人民化”的改造路程,最后成为人民的一员,而非屁股后面跟一群“乌合之众”,好莱坞式的孤胆英雄。可惜的是,当下的抗战剧很少有这样情节设置,美女俊男迎着敌人的炮火不忘以悲壮的方式调一下情(调),最后暴力血色只是个人浪漫的点缀。习惯了这类逻辑的群体必然很难咂摸出滠水农夫文章的要害。

毛尖的影评一向都在四两拨千斤中显示出浑厚的专业功力。信手拈来中处处闪耀着灵动通透,她的文字备受都市年轻人喜爱。不过,可能对于“老干部”读者群来说,她的文章灵动得有些飘忽——当我们才回过味来,奥,她实际是在骂人啊,她的下一行文字已经换成了另一个key了。比如,毛尖此次的影评虽然表达了对(篡)修改历史和日本士兵高颜值的宽容,她实际的表达重点仍落在抗日战争的反帝性质不容颠覆上,但可能部分都市青年读者光顾着和那些宽容之处共鸣了,容易忽略“反帝”这个严肃的维度。

党人碑的这篇像一匹黑马,在农夫“红砖”文与毛尖灵动文的中间跃出。他以扎实的史料还原了一位原本可以靠“少爷”的身份和颜值,成就一段浪漫辉煌历程的知识分子的故事。但是,历史中,这位“少爷”却并没有像现在的抗战剧那样发展自己,反而在投奔了共产党的队伍之后,在人民战争中改造了自己。属于人民的真正在历史中发生的happy ending与“少爷抗战”的bloody romantic ending并不完全相同,年轻一代可能不会马上买账,但党人碑抓住了年轻人对于“个人”价值的偏好,起码不会被标签为“说教”,弥补“老干部”/“红砖”文风对于“个人”的忽略。

《八佰》导演︱管虎
编剧︱管虎、葛瑞
主演︱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
2020年8月21日中国大陆上映,147分钟

《八佰》热播,掌声与骂声齐飞,隔着一个荒漠般的疫情期,这种现象,算是久违。不过,两极评价这种事,在抗战影视剧中,倒似乎常态。《南京!南京!》如此,《明月几时有》如此,文艺青年评价非常高的《鬼子来了》,也如此。

到底该如何表现失败,到底该如何表现国军,到底该如何表现日军,一直是抗战剧的灵魂三问。

说实在,《八佰》把一场屈辱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拍成胜利的模样,我是可以接受的。当年爱森斯坦拍《战舰波将金号》,也把历史上的失败变成了一场传奇般的胜利。毕竟,四行仓库保卫战,也的确在我们的抗战史中承担了不可磨灭的“唤起”功能。天南地北说着不同方言的散兵游勇,开始根本没有保家卫国的概念,就像对岸租界里的商人商女,隔江唱着后庭花,安然地生活在洋大人的庇护下,然后,随着炮灰团一个个从湖北人、广东人、东北人成长为中国人,对岸的地痞流氓,妓女老板也成长为中国人,汉奸也冷血变热,袖手旁观的教授也举起了枪,一代人握紧了拳头。

如果《八佰》志在握拳,这会是一部纯粹的电影。不过,中国导演常怀两种忧思,一边怕老干部不把他们当主流,一边又怕老百姓当他们主流。为了伺候好二老,也算费劲心思,搞各种旁逸斜出。其中,最常被征用的斜出桥段就是,让日本军官发出赞叹:你赢得了我的尊敬。

很多次了,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日本军人,突然被我方坚强不屈或足智多谋的状态感动,刚刚播完的《胜算》中的日方大员福原就被柳云龙演的我谍场高手玩于股掌,电视剧后半程,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你赢得了我的尊敬”。但这种话语术好歹还只发生在他们两人之间。《八佰》的日军赞叹却发生在虚拟的军事谈判线上,刚毅冷静的日军统帅对我方最高统帅说,你们赢得了我的尊敬。

“你赢得了我的尊敬”——《胜算》,殷飞导演,程琳编剧,
柳云龙、苏青、梁冠华、李立群主演,2020年7月16日中国大陆首播,40集

回顾电影史,应该是从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的抗战电影开始的吧,华人编导开始热衷于让日方军人赞美我们,台版《英烈千秋》里,张自忠将军临终前泣血操作,说得日本军官肃立起敬自我检讨,“愿我们愚蠢的军政府,放下杀人的武器”。

然后,1980年,我们也贡献了《玉色蝴蝶》,王丹凤当时已经五十六岁,扮演翩翩日本姑娘,和时年六十五岁的项堃一起还童扑蝶重修被战火耽搁的中日爱情,跑是跑不太动了,但依然可以共唱一曲“悠悠碧空云接云,漫漫岁月心连心”。

七十年代台湾电影集体抗战,跟中日建交有关系,八十年代,我们接续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开始彼此松绑挥别革命。表现在我们的抗日电影中,就是日方军官身高普遍提升十厘米,颜值和心态提升三个等级。如此,《南京!南京!》中的日本士兵,都成了哲学家,角川最后的台词,“活着比死更艰难”,让他完美卸下侵略者的包袱,和中国人一起成了现代战争的受害者。

《英烈千秋》,丁善玺导演、编剧,甄珍、柯俊雄、陈莎莉主演,1974年7月19日中国台湾上映,115分钟

《玉色蝴蝶》,张凤翔、杨溉森导演,赵大年、范季华编剧,
王丹凤、项堃、张凤翔主演,1980年中国大陆上映,92分钟

《南京!南京!》,陆川导演、编剧,刘烨、高圆圆、中泉英雄、范伟主演,2009年4月22日中国大陆上映,132分钟

但是,在任何意义上,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题材没法用超现实框架救赎。《明月几时有》里,霍建华和永濑正敏有一段令人难堪的基腐望月情,许鞍华终究要让日本鬼子杀了霍建华。《鬼子来了》也如此,最终有不能让渡的民族主义。

《明月几时有》,许鞍华导演,何冀平编剧,周迅、彭于晏、霍建华主演,2017年7月1日中国大陆上映,130分钟

《鬼子来了》,姜文导演,姜文、史建全、述平、尤凤伟编剧,姜文、香川照之主演,2000年5月12日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映,139/162分钟

因此,语义侧漏的“你们赢得了我的尊敬”这种桥段,实在可以删了。发生在《八佰》里,为了让整个场面显得感人肺腑,还配上了古典的白雪和白马。对手的赞美比自己的赞美更高级吗?

中国传统作品中,《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好,包括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确实不少对手之间惺惺相惜的场面和交情,但在现代国家的国恨家仇里对唱把酒问青天,赵子龙如果能超度日本鬼子,七夕的月亮真就白白照了七十年的沟渠。

整个《八佰》,杂糅了诸如此类的各种立场,整个民族至死一跃的时刻,却古怪地被日本人抢了戏,尤其这批日本鬼子看上去比我们更神武总体颜值更统一。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主义确实不适合用来表现抗战,编导对政治语义学过于立体的追求会堕落成一宗罪。

说到底,四行仓库保卫战,不管是打给布鲁塞尔会议看的,还是打给苏州河上的英美飞艇观察家看的,还是打给苏州河对岸的高等华人看的,其战争的性质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这是一场反帝反侵略的战争。

如此,尽管《八佰》的细节可能绝大部分是虚构,但是身捆手榴弹跃入敌群的陈树生们前赴后继壮烈牺牲的时刻,依然是这部电影最值得赞美的高音。

所以,管虎没有去拍淞沪会战中更可歌可泣的其他战役,我觉得没有问题,他和“长腿将军”孙元良的后人秦汉合影,而不去找谢晋元的后人,也无可厚非,每一场电影背后,都会启动无数意识形态的幽灵,同样一个“四行仓库保卫战”,前前后后包括纪录片,已经有七八版,技术而言,管虎版是最高超的,但同时,也是最含混的,片中最不含糊的反而是日本军人,日本敢死队渡河很铁血,攻城时候很铁血,甚至赴死也很铁血。当然,我们理解这种表达是对过去七十年八嘎野鹿的一次纠偏,但物理颜值和文化颜值混淆侵略本质的时候,编导应该抬头看看我们头上的八千里路云和月。

管虎眼下应该进驻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的剧组了,建议编导随身带本北京三联刚刚出版的《世纪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