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现代农业:香港农业的忧伤
来源: 立场新闻 发布时间:2015-05-28 阅读:994 次
【摘要】港府现在推行的农业,乃是以消灭农地为前提的、权贵化和赚钱至上的所谓现代化农业,实际目的乃是圈地以作地产霸权的后盾,并将乡郊社区的多元生态除之而后快;相比之下,民间提倡的则是以人为本、以大自然为本,真正达至综合和均衡发展的生态农业,旨在重建互助合作的社区生活,并致力活化乡郊地区的閒置土地,为传统社区探索出合乎生态原则的发展道路。两者可说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生态、社区、文化、景观
2005年,香港规划署曾发表了一份“具景观价值地点研究”(landscape value mapping),开综明义指出:“香港有多姿多采的景观。在市区范围内,我们可看见一些举世知名的城市景观和建筑物,而在市区外不远处,便差不多是完全天然的郊野。然而,香港一些地方的景观正因不适当的发展或土地用途而受到威胁。”
过去十年,规划署似乎未有进行相关的跟进研究,但不问可知, 高价值景观特色区面积的损失肯定惨重。正如我曾在《僭建都市:从城乡规划到社区更新》(2013)一书中指出,“政府从发展规划的策略退却,正好与过去二十多年来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去管制’甚至是‘去规划’(non planning)的政策取向不谋而合。在‘有形之手’有意无意放松或‘松章’(而非放开)的角落,一方面形成了半真空的执法状态,另一方面却又为原居民和发展商的利益鸣锣开道──这既可反映在欠缺节制的丁屋及货场生态,亦潜藏于大地产商无远弗届的‘圈地运动’之中...其实只要从2007年《香港:2030》策略规划中的‘最可取的发展方桉’(注1),我们已能见微知着地深切感受到,新界的长远策略规划早已等同散乱无序的‘去规划’,并勾画出独特的后现代、天女散花、以‘点’为单元的发展模式,这亦正是新界寮屋化-僭建化发展的开端。”
长期以来,除涉及土地开发错综複杂的政治经济学,位于乡郊边缘的香港农业景观,作为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巧妙结合,其价值和重要性一直备受各界忽视。中大人类学系Mick Atha在一份绝无仅有的研究中指出,新界乡郊至今保留大量荒置的梯田和稻田、废置的村落和风水格局,连同独特的传统社区和生活模式,保存了多个世纪积累而成的重要本土资产。研究又一针见血地指出,特区政府多年来的保育政策和措施皆属‘斩件式’,无论是在市区或乡郊,皆只看重个别文物或建筑物的本身,而忽视整体环境和景观的因素,这明显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准则背道而驰。(注2)
农业园区 VS 社区农业
或许我们早已习惯现代主义“功能决定形式”,将不同的土地用途独立分割来考虑,因此每当谈到农业用地的规划,便很容易单纯从生产型的资本农业(agrobusiness)角度,例如怎样能够达至最高产量出发,很少会像Mick Atha那样,注意到农地和周边生态、社区、文化或景观千丝万缕的关係。若从政府土地资源效益的角度,就更容易倾向自上而下的发展蓝图,往往建议将分散的农地搬迁,合併成一个规模更大的农业园区(agricultural park)。古洞南被用作新界东北规划的复耕园区,来集中处理受迁拆影响的农户,便是这种官僚思维模式的最佳典型。
然而,如果我们走到另一个极端,让农业完全抽离于土地用途考虑,则农业同样亦大可被化整为零,散布于已有的休憩、保育、绿化以至住宅等用地之上,甚至是通过水耕方式进驻棕土或工业用地,各适其色。支持者大概亦会加以申辩,这岂不是理想中的社区农业(community agriculture),更加有利于农业和社区结合?更有利于普通市民接触农业吗?如此香港农业便演变成单纯的城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农耕活动亦毋须与乡郊存在任何关联,在未来香港土地用途的分类上,也不再需要存在农业用地这一栏。
以上两种极端化的农业模式,固然亦能在现实中找到大量例子,并且具备重要的价值和功能,但它们却绝非农业的全部,甚至并非世界农业模式的主流。因为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一幅土地虽然被划作农业用途,但它其实同时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能容纳许多不同的活动在它上面发生。例如除了生产食物之外,农地同时兼具休閒和教育的功能,它亦是乡郊社区生活和文化保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农地亦扮演着调节水土、微气候和空气质素等功能;而农业生态和自然生态千丝万缕的关係,就更是人类和不同物种赖以维生、生物多样性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
从社区农业到食物工厂
2013年3月,渔农自然护理署及蔬菜统营处在长沙湾设立“全环控水耕研发中心”,并打造“iVeggie水耕菜苗”的零售品牌,“以便向业界及其他有兴趣的投资者介绍和示范有关的先进技术与设备,藉此提升本地的蔬菜生产技术,为香港的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时间水耕成为香港农业新趋势,大大小小的水耕场在农地和工厂成立。根据官方网页的介绍,“全环控”(controlled environment)乃是“一套可以利用空置工厦厂房,全天候运作的食物生产系统。无论在沙漠、寒冷地区或市中心,均能每日稳定地为周边社区,提供新鲜、安全、高质量的蔬菜。”(注3)
见微知着,只要翻查西方大量关于水耕、又或俗称食物工厂的研究,便知它特别适用于沙漠、寒冷等地区,又或更准确地说,它更加适用于未来世界的太空航行、太空仓内特定的“全环控”处境!至于为何要在土地、气候和生态皆适宜耕种的香港推行水耕?为何有捨多达三千多公顷的荒置农地而取食物工厂?并且需要动用纳税人的钱(而非私人投资)加以研发和推广?凡此种种,皆难免令人感到当中大有文章。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此举一旦成为日后主要的发展方向,即意味香港农业将彻底和“地政”和“环境”分道扬镳,亦完全不再涉及任何生态、社区、文化或景观的考虑。
让我们再回到“iVeggie水耕菜苗”的官方网页,目前他们除了正在生产“五种口感脆嫩及美味的叶菜幼苗,最适合用作新鲜沙律或为主菜伴碟,于饮食业界中推广使用水耕菜苗”,亦同时致力引进一套由日本三菱化学研发的技术,向有兴趣投入水耕行列的业界人士推广应用。网页指一套适用于250平方米的设备,按照2011年购买的价格为2,650,000元,每天营运开支则为9,715元。由此可见水耕一方面不再依赖农地,但另一方面却依赖大量资本投入。它是否具备成本效益尚未可知,但就肯定首先吸引跃跃欲试的投资者,起码会引发一轮资金带动的产业潮,是否有足够的消费市场支持已属后话。同样可以肯定的是,它和目前新界仍普遍存在的小农耕作模式,完全脱节和割裂。
从食物工厂到综合农业村
梁振英2014年的施政报告提出“检讨现行的农业政策,以提升生产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事有凑巧,民建联就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提出利用堆填区发展“综合农业村”。民建联表示“认同香港土地资源不足,对本地传统农业带来影响。他们较早前到本港及台湾‘植物工厂’视察最新农业高新科技,包括水耕技术,期望为本地农业带来出路,推动农业转营及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本港周边地区城市农业发展后,发现台湾、日本等地传统土耕用地虽然较香港多,但已开始未雨绸缪,就水耕技术作研究,这做法值得香港借镜。目前当局有意发展新界,藉着土地重新规划,可把握这机遇,把棕地及复修后的堆填区发展水耕种植,带来双赢局面。他们又建议政府拨出合适土地,建立引入农业优先理念的‘综合农业村’或发展其他农业用途,平衡城市规划与渔农业发展的矛盾。”(注4)
仅管施政报告和民建联打出提倡本地农业的旗号,但实际上却无视农业背后的複杂生态网络,将问题简化为工业化、集团化的高新科技应用,将生产程序悉数放在与外界隔绝的“农业水桶”。能否“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尚未可知,但就肯定不会“保育大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促进乡郊的多元发展”。至于民建联提出的所谓“综合农业村”,相比施政报告和水耕研发中心的“高科技、现代化”论述,就更赤裸裸地表明:“当局有意发展新界,藉着土地重新规划,可把握这机遇...带来双赢局面。”说穿了,就只是为消灭新界乡郊传统社区,为农地转作地产用途鸣锣开道。而所谓“平衡城市规划与渔农业发展”,则更是把原有精耕细作小农,悉数剔除在渔农业发展以外,并进一步巩固现时渔农业的封闭垄断性。
简略而言,施政报告和民建联所提倡的农业,乃是以消灭农地为前提的、权贵化和赚钱至上的所谓现代化农业,实际目的乃是圈地以作地产霸权的后盾,并将乡郊社区的多元生态除之而后快;相比之下,民间提倡的则是以人为本、以大自然为本,真正达至综合和均衡发展的生态农业,旨在重建互助合作的社区生活,并致力活化乡郊地区的閒置土地,为传统社区探索出合乎生态原则的发展道路。两者可说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注】
1:在《香港:2030》提出的规划图中,左上方最大的红色住宅规划版块是南生围。这显示出从官方策略规划的角度看来,这片一早已被恒基收购的湿地,儘管多年一直无法通过城规会的审批,但在现行“无皇管”的规划模式下,最终仍难免会被“先破坏,后发展”,变成整片低密度住宅区。
2:Atha, M. (2013) "A Neglected Heritage: Towards a Fuller Appreciation of the Landscapes and Lifeways of Hong Kong’s Rice Farming Past." Unpublished paper.
3:
http://www.afcd.gov.hk/tc_chi/agriculture/agr_ceg/agr_ceg_new/files/CEHRandDCentreChinese.pdf
http://www.iveggie.com.hk
另详见本土研究社:《香港水耕种植研究》,简介可见诸“拉阔本土农业:香港生态城市想像研讨会”上刘海龙的研究简报: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99936276954321/?ref_newsfeed_story_type=regular
http://www.superbookcity.com/ebook/9789881377715EP.html
4:〈民建联吁订新兴农业管理办法〉,《文汇报》,2014年1月23日
原载于“立场新闻”(原标题:农业社区 vs. 农业园区 社区农业 vs. 食物工厂)人民食物主权授权转载,全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