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农兵!——一位当代知青的成长纪录
来源: 原创 发布时间:2017-09-10 阅读:2771 次
导语:
25岁的戚莉霞虽然瘦瘦的但特别有精神,说起话来既稳重又透着股烂漫的理想主义气息,内里有种韧韧的劲儿。我和她同在一个志愿者微信群里,不过对平时低调少语的她并不了解,只是简单地知道她在云南的滇缅边境支教。直到有一天,她用一个刚拍下来的炮火纷飞的小视频在群里向我们解释为何没能按时完成志愿任务时,我才猛然意识到,这位姑娘不简单!在战火中支教啊!是什么促使她做此选择并坚持了下来?
直到认真访问了她,我才发现,她常常提及的和在她心中刻下深深印记的,并不是那些让人震惊乃至害怕的缅边枪炮,而是她带教的学生们,以及透过学生们,她所理解的边境地带的社会特点。
从今年9月开始,莉霞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与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新生。既是教师也是学生的莉霞则更喜欢称自己为“工农兵”。“工农兵”,这个年代久远而又亲切的名字让人想到,9月属于学生和老师,9月更蕴含了对一位伟人的追思……
一、“如果没有高中时感受到的城乡落差,我可能就不会报考涉农专业了”
莉霞说,那年,学习不错的她考上了陕西省宝鸡市里最好的高中。这个被人承包了的高中,由董事长说了算,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来自宝鸡市区,能从县里考进去的学生很少。而莉霞就是为数不多的从农村考进市里的学生之一。
“读高中的时候,我特别自卑。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当我用一口方言跟普通话很自然流利的同学们讲话的时候,当我面对一份十几块钱的饭菜望而却步转而退向一碗3块钱扯面的时候,当我大冬天仍然穿着单薄的校服而与大家五颜六色的羽绒服格格不入的时候,当我用手捂着信息采集表偷偷写下我是农村户口爸妈是农民的时候……所有这些数不清的细节都会被不自觉地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惊讶,甚至直接来一句:‘你是县里来的吧’,这让满载憧憬刚踏入校园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压抑感,并且猝不及防,很多次我当场就面红耳赤感觉羞愧难当,甚至在心里偷偷责备自己的父母为什么是农民!这种城市与农村之间、市区与县镇之间落差让我的思想经常开小差,上课的时候经常翻日历算算还有多少天放长假可以回家、算算一天吃什么最省钱、想想找什么理由拒绝聚会逛街之类的活动。如果说以前我可以靠学习成绩来弥补物质欠缺的话,那么当时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弥补了,因为我觉得撇开平日的开小差纵使我再珍惜时间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跻身佼佼者的行列了。”久而久之,莉霞开始变得不像以前那样爱说话那样阳光开朗了……
偶然有一次,一直感受着城乡差异的莉霞正好看了中央台“面对面”访谈节目,那一期的受访者是大学生村官张天然。“我到现在都对她的名字记得非常清楚!”——第一次听说“大学生村官”的莉霞觉得这个职业特别棒!张天然带领村民挖水渠、修桥、引来养鸡养鸭项目建设村庄的事迹让她对自己内心的思绪和想法理地更顺了些。于是,高中时期的莉霞就希望以后能学习农业方面的专业,毕业后当上大学生村官,建设农村家乡。
后来有一天新闻联播里播放了胡主席五四青年节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的新闻,“我心情异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居然还有农业大学,大学里面还能种地养牛,乍一看就很对眼。”
“如果没有高中时感受到的城乡落差,我可能就不会报考涉农专业了。也会像其他同学那样报考金融、经济、法律、外语等专业,这是我身边的同学们报的比较多的专业。”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莉霞发现,中国农业大学文科方向正好有农村区域发展这个专业,分数也刚好够得着,虽然家里人不太赞同她选这个专业,觉得以后上了农大就意味着并没有跳出农门,但最终还是支持莉霞报考了。
“那段时间,只有我爷爷的想法例外,我觉得年近古稀的爷爷他的思想好像比其他亲戚要先进。爷爷说,现在的社会不一样了,美国人都是一个人种几百亩几千亩的地。哪像我们现在的农民是这个样子(还是有点落后),你的专业也好着呢会有前途的。”莉霞又笑呵呵地接着说:“为什么我会选农村区域发展这个专业?刚上大学什么都不懂嘛,但是上农大就是为了搞中国农村发展的!”
二、“话说得太多了就会觉得不对劲,就觉得应该多做些事”
2010年进入中国农大学习之后,莉霞很快就融入到了北京高校社团热火朝天的氛围里。莉霞说,上大学前她就听说大学里有学生社团,搞很多活动,这让她特别向往。另一方面,一开学,所有社团都开始招新,让她很快就接触到了很多社团。
“我当时也报名参加了学生会,但是好像没干什么事情,后来也就自动退出了。其他的社团也就报了一个运动类的跆拳道社团,这个社团的活动挺好的,但是花钱比较多,一个学期之后就不再参加了。我主要参与了‘新青年学社’,还有‘恰同学少年读书会’,听说这两个社团是09年成立的。在我上高三的时候,有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正在热播,当时特别火,这个电视剧播出之后,据说引起了高校建立社团的一股高潮。我们刚入社团的第一个活动就是一起看这部电视剧,一起像电视剧里的青年毛泽东他们一样说着激情澎湃的话。当然有时候也看一些纪录片,反映穷人和富人的问题的,关于中国贫富差距的等等。整体而言,搞这些社团活动主要是在表达我们觉得作为青年人不应该沉迷于网络,整日颓废,应该起来做点事情,发扬五四精神。”
莉霞话锋一转:“可是,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光说激情澎湃的话了,并没做什么事情。”
后来有一次,在“新青年学社”的带领下,莉霞参加了一次探访建筑工人、为工人们放电影的志愿活动,“我特别高兴并且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我爸爸就是一名建筑工人。”渐渐地,莉霞觉得做点这些事情会比天天说那么多昂扬的话充实许多。
除了依托社团平台“多做些事”之外,莉霞还特别喜欢听讲座。清华“求是”社团曾举办过一个系列讲座,其中就有“中国在非洲”的讲座,这对莉霞的触动特别大。同一时期,她也听了同一议题其他学者做的讲座,然而,不同学者的观点,并不相同。于是,在“互助合作”、“合作共赢”、“新殖民”这些关键词中,究竟应该用哪组概念来描述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关系,成了在她脑中一直打架的问题。本科时期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攒起来的各种问题促使她决定继续求学。不过,在读研究生之前,她先走进了云南临沧市的镇康县。
三、滇缅边境的生活
莉霞和另外三位农大同学于2016年8月开始了他们在云南临沧镇康县的支教工作,这是农大共青团负责组织的研究生支教活动。在这之前,她还曾休学两年,参军当了通信兵。莉霞实诚地说,读大四的时候,学校有各种保研的方式,她的本科成绩比直接保研的同学略逊一些,所以选择了去云南支教一年回来再读书的方式,同时,也是向着她“工农兵”理想继续迈进。
镇康县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地处云南的最西边,和缅甸果敢接壤,社会文化环境非常特殊。镇康县就处在边境线上,国门就在县城里,离开学校也就一公里的距离。国门的另一边就是缅北的果敢特区,缅北地区有自己的军队,叫同盟军,类似我们以前的红军,经常打游击战,成为武装割据势力,和政府军总会发生冲突。
莉霞说,她查阅了资料,缅北果敢地区的缅甸人也是汉族人。她听缅北的果敢人说,清军入关之后,南明末代皇帝永历帝带着一批不愿投降满清的汉族文臣武将逃到了缅甸,缅甸吐司把他收留了,但最终清军大将吴三桂攻入缅甸,亡国皇帝最终被献出来并被逼死在昆明一个叫做“逼死坡”的地方。有这样的历史渊源,所以果敢人的传统、习俗,都保留了汉族的特点。1886年《中英缅甸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就在那片土地上种植鸦片实行毒品贸易,这片原清朝附属国的国土从此也就脱离了中国。然而今天的缅北人民仍然保持了对汉族,对中国的强烈认同,他们那里的一些汉族传统比中国内地的还重,比如,学生上下课或者见到老师一定会鞠躬问好。莉霞说,她刚开始遭遇学生向她鞠躬时,感觉特别不自在。
虽然镇康县是边境地区,而且国门外就有擦枪走火的危险,但两国人民穿越边境的行动并不受限。镇康县人的户口登记的是中国边民,果敢人登记的也是边民,他们俗称这类身份登记册为红本本、蓝本本,边境地区两国老百姓可以拿着各自的红本本、蓝本本在早八点到晚八点国门开放时间天天进出国境,非常方便,当然抄小道跨越国境的也非常多。
莉霞刚到的时候,缅北比较和平,到了2017年2月过年的时候,缅北的局势又紧张了起来,同盟军和政府军打得很激烈并持续了很长时间。很多难民想方设法甚至掏车费从缅甸逃到镇康县来,莉霞带的班有三分之一是缅甸学生,因为打仗,一些家长们很难正常地跨越边境来看孩子,只好打电话请莉霞照看他们的孩子。莉霞说,那一次她感觉到了害怕,不过,后来天天都听到炮火,也就习惯了,因为无论是政府军还是同盟军,都希望和中国政府搞好关系,但意外总是会有的,国门那边的流弹飞炮有时候可能会落到中国境内,幸好,这类意外发生的频率并不高,国境内还是很安全的。不过,莉霞说,缅北打仗期间,她并不敢和家里人说打仗的事,这些都是等她结束了支教工作,回到家里,才和家里人说的。
莉霞想了想说,最让她害怕的并不是听到战火,也不是看到流弹飞落屋顶,而是毒品。莉霞笑着说,因为自己太瘦的缘故,还曾被人误以为她也吸毒。当地的老师们对他们几个支教的小老师特别照顾,在他们刚到时就叮嘱他们如何自我保护,避免被毒贩子盯上的方法,所以,幸运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见过毒品,也没见过吸毒的人。然而,透过她带教的中缅学生们,她仍然看到了毒品的阴影。
四、学生家庭关系中的复杂性、社会性
据莉霞介绍,镇康县有“中缅友谊对外汉语培训基地”项目,这个项目允许缅甸的学生来镇康县上学,和中国学生享受一样的待遇。莉霞觉得两国学生在学习表现上的差异并不大,或者说,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差异表现并不取决于国籍。体现在国籍上的差异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因为缅北战事,缅甸学生在缅北时的学习生活总是会被打断,所以,基础不太稳固。新生军训之后,莉霞让同学们写军训感想,有位缅甸同学一句话里,十个字有八九个字是错的,莉霞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才认识到,这和他从小不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关。另一点是,缅甸学生来中国学习,并没有考大学这个概念,只有学得特别好的同学会被推荐到昆明华侨学院并最终成为中国留学生。所以,中缅学生对自己的期待也有所不同。
莉霞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家庭关系对学生影响很大。无论中国学生还是缅甸学生,如果父母关系稳定、和谐,那么学生也比较勤奋好学。如果父母做生意或者在外闯江湖,夫妻关系很多是不稳定的,学生的问题就会比较多。再一种情况是,如果父母中有人沾染毒品的,那就会因吸毒导致贫困、逮捕,家庭分崩离析,影响学生的成长。莉霞带的班有54名学生,其中十几个学生都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重组家庭里,时至今日还有家长因为家庭纠纷打电话过来让莉霞不要把孩子的学籍信息交给另一方。在家庭关系不稳定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什么都不怕,没有可敬畏的人、事或者原则。要么性格非常孤僻一句话都不说,要么异常好动以至于很长时间所有师生都怀疑是智商问题。莉霞觉得,“问题学生”这样的标签有些歧视,但每个所谓“问题学生”的背后,都存在一个问题家庭。
莉霞说,由于管理班级非常辛苦,很多老师不太愿意当班主任。她刚到学校的时候,趁着年轻人的热情劲儿,毛遂自荐地成为了初中某班的班主任,于是,她和学生以及家长的接触就多了起来。
莉霞说,她觉得挑战最大的是,她作为班主任,想把学生管住,但实际上又很难管住。她一面想让每位学生都能乖巧懂事,好好学,考高分,可认真的她同时又在心里纠结、矛盾:我即便管好了他们,让他们成为顺从听话的孩子,并考上了大学,然而这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的未来会好吗?尤其是缅甸的学生只能读到高二,他们读完了高二,又能怎么样呢?——在学校里好好读书,是否等同于保证了学生一辈子的发展?
莉霞坦言,绝大部分时间,都只能是简单粗暴地将学生们管住,如果一个学生管不住,全班都管不住,因为学生们会不服气,会学样,凭什么那个学生可以例外,我就不可以?
“比如,该穿校服穿校服,该剪指甲就得剪指甲,上课不要吵,听老师的话等等。第一个学期都听话,第二个学期就管不住了。后来事情过去了,我回想反思,觉得初中生的成长可能有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方法。”莉霞开始娓娓道来,透出她对教育实践细腻而深入的思考,有些问题或许很难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却应是持续探索的问题,所有关心教育,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们都应面对。毕生致力于青年培养和乡村建设的刘老石曾说:“青年是用来成长的,老师是用来牺牲的。”莉霞既是一位青年,也是一位老师,她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奉献,成长是为了更好地奉献,奉献的同时,也在成长。
五、摸索着当老师
“我们去云南支教的4个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要用‘爱的教育’,用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给孩子们带去那里没有的思想,给他们开阔眼界。刚开始军训一周之后,我当班主任的时候才发现,和初一的学生好好说话、好好商量、相互讲条件的话,他们就不把你当回事了。比如我和他们说,操练结束倒水喝一人一个杯子不要乱倒乱洒,喝完要把一次性的杯子整理放好下次再用,可是他们根本不听,水洒的要多少有多少,杯子扔得要多乱有多乱。到了第二天,我就不以大姐姐的身份出现了,看见他们还是乱倒乱放就黑下脸来,向他们吼叫。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有效果,可是效果只维持了一个学期,这就是他们的第一个阶段。学生们刚从小学进入初中,他们心里也没底,他们也会想象初中的老师会如何如何。处于这样过渡的年纪,你吓唬他们还能吓唬得住。因为他们对班主任比较认可,他们接受‘班主任应该管我’这一点。”
“但是我发现到了第二个学期,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熟悉了学校的环境,熟悉了同学们,也摸着了我的脾气了,我就吼不住他们了,而且越吼越反着来。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第一个学期的处理方式太简单粗暴了,没和他们说为什么要那么做的理由。第一个学期他们在我的简单管理中比较压抑。第二个学期,他们就不服气了开始发泄出来了。比如,在卫生方面,当地的情形是,很少有公共垃圾桶,随手扔垃圾比较普遍,所以在学校里、教室里,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室后面经常垃圾成堆,怎么说都没用,后来即使我不让课间下课,不让他们去小卖部买东西吃,都没用。我上课的时候会比较干净,但是保持不了多久。后来我的方法转变了,才见效。”
比如,对随地扔垃圾的同学,莉霞会告诉他们:“我朋友来看我的时候问我云南人的卫生习惯怎么这么差,饭店、街道连学校到处都随手扔垃圾,所以你扔垃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说小了这是代表你个人甚至家庭习惯不好,说大了你的行为代表着云南甚至代表着中国。有的国家在旅游景点用英语写“小心地滑”,但就专门用醒目的汉语标识‘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扔垃圾’的字样,你愿意这样被赤裸裸地鄙视么?”同样的,对平时爱溜不打扫卫生的同学,就告诉他们:“你们6个人一起打扫卫生,如果你不做的话,你的活儿就要别人来做,那么别人会是怎样的感受,你愿意和这样的人一组吗?——这个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不要总是从自我出发,也要考虑到别人。后来班级管理就比较顺了。虽然我们知道遇到学生不听话可以找家长,但是我发现找家长并不解决问题,而且也很难真正找到家长,因为很多学生的家庭关系并不稳定,没有人管。甚至有些家长也会认为,有些规矩没必要遵守,都是太小的事情了。比如,不就是我的孩子不穿校服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后来莉霞和班里同学说:你们这个年纪的审美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如果让你们想怎么穿衣服就怎么穿的话,可能就会有很多穿奇装异服,甚至衣不遮体的现象了,这样影响很不好;另一方面,不统一着装的话,我们同学之间其实家庭条件差异很大,容易造成相互攀比,或者会让大家心里觉得不平等,对身穿朴素服装的同学产生歧视——说完这些话,你会发现学生们两眼放光,他们在琢磨你的话呢,并且是能琢磨地清楚的。但是他们这个年纪也没办法完全靠和他们讲道理,需要讲清楚道理,同时还要告诉他们明确的惩罚标准。道理已经讲了,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就会有惩罚。所以你得天天管。”
六、“最调皮的学生最让人惦记”
“莉霞,你怎么会转变方法的?”
“我跟他们态度的转变,是从和一个学生吵架之后开始的。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学生,反而是不听话的,天天骂的学生。这位学生的家庭关系就非常不稳定。他爸爸在他几个月的时候就贩毒进了监狱,他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共四个孩子。但是他妈妈后来改嫁了三次,又生了几个孩子。他妈妈常住缅甸,在缅甸做生意,生意特别好,对家里孩子基本没怎么管过。这个孩子心里没有敬畏的东西,因为家长不管他,他不怕家长,也不怕老师,因为他不怕老师找家长——很难找到啊。总之,他不怕任何东西,什么都不怕。”
“我在第一个学期发现,他其实非常聪明,非常希望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他经常上课吆喝着抢答问题,但回答问题时却非要说出非常怪异的答案或者直接打断老师讲课问一些非常怪异的问题,引大家哄堂大笑。他在任何方面都会起到带头作用,对这个学生如果引领得好的话,他会发挥出非常好的带头作用,如果掌握不住他的话,他就会特别骄傲、叛逆。他妈妈做生意虽然不管他的生活学习但却满足了他非常优越的物质条件,专门给他和哥哥在县城建了一院价值二三百万的别墅和奶奶一起住。他几乎天天迟到、天天不写作业,一放学就去外面吃快餐回家打游戏,没有人管他。他好像天生有傲骨似的,老师说东,他非要说西。”
“我和他吵架那次是因为课间操他总是开溜,他一不跑,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就跟着不跑了。情况愈演愈烈我想着必须管管了,那天他没跑操我就在事后非让他补回来。其实,我已经做好他不跑的心理准备了,如果他不跑的话,我只好把他交给年级主任处理这样我也能偷懒省事些了。没想到他并不是不跑,也不是跑,而是慢慢悠悠走了一圈,好多同学都围观起来了。这就让我难办了,但我认定这肯定是不行的,还怎么杀鸡给猴看来管理班级课间出操,我就和他僵持着,结果,他甩脸就走了,朝学校大门方向。我赶紧给学校保安打电话,让把他一定拦下来,紧接着给年级主任打电话让赶紧过来收拾残局。我赶到校门口,看到他在和保安争执,校内好多同学在围观,校外也聚集了好多看热闹的人。我想把他拉回来,可根本拉不回来,特别尴尬。”
“‘什么破学校,不念了!’他情绪非常激动、难过。我就这么和他吵上了。后来年级主任终于来了,把他领到办公室让他给我道个歉,再去教室上课。当时缅北正在打仗没有信号,根本联系不上他妈妈,不可能找他妈妈来处理。或许,对于他来说,上学的意义只是在于让没人管的他在这个年纪待在学校里多少受些约束,而不要过早地走到社会上甚至沾染上毒品,就够了,可是,仅仅如此么?我那时非常难过,不知怎么办。事情发生在周五,年级主任非常好,像照顾儿子一样把这位同学领到自己办公室又是谈心又是让他写事情的‘说明书’,缓了两天后,在星期天晚上的自习时间里,让他来找我平息此事。我们那次谈了3个多小时,谈到晚自习结束都意犹未尽,期间我和他都谈哭了好几次,尤其是在谈到与家庭有关的话题时,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流眼泪。其实,那时的我也是需要时间来平复下的,我在星期六的时候想了很多,情绪也平复了,谈话之后,我们两个的心结就解开了。”
“后来我发现我们可以愉快沟通了。但是这位和我吵架的学生,后来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再也没有来上学了。因为没佩戴校牌,早上来上学时,他和保安起了争执,保安不让他进,他却高傲地瞧不起保安,不理睬保安,没有做解释,还骂上了脏话,比如,‘你算什么东西,我叫我社会上的朋友来修理你’。保安情绪激动地说,‘我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为你好,我居然被一个十四、五岁的学生指着鼻子骂……’眼泪都流下来了。我能体会保安的感受。但是这个孩子很聪明,认为没有证据证明他骂了保安,死咬住不放,非说是保安先骂他,反正他知道,也没有什么监控录像可以作为证据之类的。这件事最后由年级主任处理了,后来听说,他也去缅甸了,可能会做生意吧。”
莉霞觉得,这个学生最需要纠正的是,看不起劳动者的那个傲气。其他的哪怕是问题作为老师都是能理解和包容甚至佩服的,更为不易的是,从小到大,没有人为他遮风挡雨,他必须自己考虑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所以他比很多同龄人都聪明世故很多。从莉霞的叙述中可以感觉到,她仍在为他担心。这位学生很聪明,也很有潜质,引导得好,会是优秀的人才。可是,作为老师的莉霞却又感到无力影响那位学生的命运,本以为可以在“吵架事件”之后,把学生慢慢引上常规的学习轨道,可是却又有了突发事件,使那位学生离开了学校。从另一方面想,离开学校闯荡江湖,对那位学生来说,也未必是坏事,或许正吻合了他的性格和特长,然而,毒品、赌博等社会病毒无孔不入,那位学生能避开这些礁石,走稳人生的路吗?
七、不是道别的道别
莉霞说她现在很想念那些学生,然而,她并没有正式和他们道别,或许这才是最好的道别方式。莉霞觉得,虽然身处异乡,但是她并不觉得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什么困难,她说,这得益于当地学校领导、老师和老乡们的照顾和支持。的确,整个访谈中,莉霞从没说起过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或不适应,让她激动地想诉说的压根不是她个人生活上的事,这与很多年轻人惯于“吐槽”、“晒辛酸”的风格非常不同,我想,这体现了莉霞吃苦耐劳的精神。
莉霞的不告而别源自临近期末的一场大病。2017年5月初的时候她就持续发低烧了,县医的医疗条件比较差,药品很少,门诊输液怎么输都不管用,后来就住院了。由于边境地区艾滋、结核等病毒较为流行,所以给莉霞诊治的医生也担心检查不出真正的病因,所以就劝莉霞去临沧市里看病。莉霞哭了,一方面因为身在他乡生病而难过,一方面因为快期末了课程进度也落了许多,而初中部教师太缺了,所以但还是咬牙忍了下来,不敢告诉家里。在临沧的医院拍了64排位的先进CT之后,临沧的医生说不要紧,应该是炎症,不是病毒感染,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继续住院,医生也才有了经验把青霉素换成了头孢消炎才起了作用。两礼拜后就出院了,本以为没事了,结果出院的第二天又发烧咳嗽起来了。至此,前后看病住院抗生素也打了一个月了,不敢再拖延,只好回到家看病。所幸,回家看病之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就好了。莉霞发现,回家看病时,镇康的大病回到内地大医院却成了毫不起眼的小病,开了两礼拜的进口抗生素就搞定了。这又引起了她的思考:抗生素用药、食品安全等等——如果只有进口抗生素才能起效果,以后会怎么样?……
就这样,莉霞6月初就因为看病,离开了云南边境,回家了。莉霞说,她觉得没和那边的学生做正式的道别或许也是好事。
“当时请假回家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或许这样更好。如果留到最后,做正式道别的话,我太腼腆了,怕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我这里。到了那种场合,我会想,许多感情,放不下,许多学生都放不下,好多都放不下,对学生和学校、老师……当地的老师们对我们4个支教老师特别好,特别包容。所以,避免了那一关,也挺好的。”
八、“先成人,后成材,在成长与成材的道路上,莫忘劳苦大众!”
莉霞说,虽然没能和学生们正式告别,但是早在开学初,在每个班级制作的班牌上,她已经和学生们说了她的班主任寄语,那句寄语就是她临别前最想和学生们说的话。那句话的前半句是她爷爷从小到大经常告诫她的,而后半句,则是她自己加上的:“先成人,后成材,在成长与成材的道路上,莫忘劳苦大众!”莉霞深深地认同这句话,成不成材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是成人,而成人的关键在于,不要忘记劳苦大众!
我问她,为什么喜欢自称“工农兵”呢?莉霞说,她从小到大就想当兵,上大学第一年的时候她和社团的同学们讨论当兵的问题,她说,她不愿意当资本家的走狗那种兵,但是具体要当什么样的兵呢?最希望的是当革命战争年代的兵。但是,现在并不是革命战争年代,该怎么办呢?莉霞说,后来,当她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时候,豁然开朗:“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这不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答案吗?她又找来《工农兵联合起来》这首歌,里面唱道:“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她朦胧地觉得,工人、农民、士兵,归根结底,就是应该联合起来!
九、对于未来,不确定的和确定的
莉霞说,对于未来,她很明确还要做和乡村有关的事,可是具体怎么做,还比较模糊。她说,她在给导师的邮件里也写道,之所以想继续读书是因为觉得自己对许许多多的事情和社会现象的理解是感性的,能有一定的分析,但是深入分析的话,却觉得不知该如何分析,很多时候,会在直觉上倾向于某种结论,但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
实在的莉霞接着说,除了想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读研究生还有另一个考虑,就是,当学生会比较轻松一点。莉霞接下去说的,可能是所有希望为农村做出贡献的年轻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自己的理想是为建设农村家园奉献青春,另一方面,还有现实的养家压力。莉霞说,她很担心,家里还有弟弟,今年初中毕业,爸妈年纪大了,家里负担也重,这些以后可能会影响她的一些决定。可是,现在如果不念书的话,家里人肯定要让她考公务员,找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等等,这样的话,让她觉得两难。莉霞不想从事一眼看到头,缺乏社会意义的工作,她对农业、农村方面的想法非常多,而家庭对她现实的期望又在牵扯着她。虽说可以寻找一个平衡家庭责任与个人理想的道路,但这样的道路必然是经历过摸索、痛苦,才有可能找到的,可遇而难求。
当问到她对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想法,她说,自己的想法很多,可是让她说,又好像具体说不上来的感觉。莉霞的困惑在于,她现在头脑里总有很多组不同观点的想法在互相打架,她还不知如何梳理、驾驭,这和她希望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倒是有着内在的呼应。
她说,比如,她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只是在某一个地方上做一些小的实践,并不会成功,然而她又不确定她所认为的“不会成功”的原因是否真的成立。比如,莉霞觉得,南街村在一开始占据了很多优势,但是现在的发展好像也遇到了很多瓶颈,所以她觉得,像南街村这样局部的地方性的实验,在大环境没有被触动的前提下,以后也不会有出路。然后,她又想,如果在乡村的局部实验无法成功的话,以后她是不是可以做工人方面的工作,那么,是去工友之家呢,还是去更大的劳工机构呢?去哪种类型的机构,更能产生成效?莉霞说她会继续想,可是,如果我们都觉得做局部的小事没用,不从小事做起的话,大环境又怎么改变呢?仍然应该从在小范围里做小事开始。总之,莉霞说她有很多很多想法,没有哪一个是特别明确、稳定的,还处于比较混沌的状态。
除了自己的想法还不够清晰之外,同龄人的一些告诫和议论,也让莉霞产生了一些困惑。莉霞大学生村官的理想持续了好多年。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莉霞也认识了很多大学生村官,然而,有些村官劝她说,别去做村官了,其实当了村官之后什么也做不了,还要顺应一些社会上的规则,莉霞你想的那些都太过理想了。曾经有一位学姐当了村官回来之后对莉霞说:你现在太年轻、太理想了,我当村官后,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不能干,脾气也更暴躁了。以前的社团伙伴也逐渐分成两派,各持一种意见。其中一些人认为,大学生就应该走主流的路,当上领导后,再对社会做统一的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不应该这样,而应该继续深入工农。这些不同的声音虽然让莉霞充满了疑惑,但并未打消她当村官的理想。也有人劝她以后可以从事与机器打交道的工作,这样的话心不会累,而她觉得,还是和人打交道有意思。和机器打交道虽然不用动脑子,但是那不就是异化了么,而且也同样非常辛苦。
十、结语
对莉霞的采访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她既会深陷于现实的压力和困扰,剪不清理还乱,又能认真地做好具体的实践任务,琢磨怎么做才是更好的方法,还能不断地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将思考延伸到更高层面的思辨中来,面对现实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年轻的“工农兵”戚莉霞就是这样一位丰富立体的当代知青!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对莉霞说的话吗?欢迎读者朋友、青年朋友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