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提案关注重点仍在企业,不考虑农民的产业扶贫会有效吗?

来源: 食品观察家     发布时间:2018-03-12     阅读:2342 次
食物主权按:
扶贫旧闻哪里有?精彩推荐在文末。
朋友过来瞧一瞧,今天提案说扶贫。
民营农企新希望,老板委员好文章。
产业扶贫新想法,龙头企业要补贴。
小编看完辣眼睛,邀请读者来吐槽。
精彩留言请附上,明日文章你来写。

今日我们奉上刘永好的涉农提案全文,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请擦亮你们雪亮的眼睛,把犀利的点评猛烈地砸到小编口袋里吧(可发邮件)。精彩留言我们将汇编起来,作为推文发出,你们都是食物主权的刀笔编辑~~~~~~


食物主权点评:伴随全国两会的隆重召开,历年都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也再次被提上政治议程。针对正处当下热点的精准扶贫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的企业家刘永好向会议递交了六份提案,其中,产业扶贫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还有一系列诸如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激活企业家活力、鼓励规模化养殖、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扶持冷链物流行业等支撑性的政策。诚然,根除贫困现象,重建美好乡村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一味强调龙头企业的主导性,无视乡村凋敝、城乡资源分配失衡、基层劳动力流失的残酷现实,却可能带来事与愿违的后果。而且,六份提案口口声声为农民脱贫着想,却没有一处提及民众自己的声音和来自基层的主体性。一言以蔽之,要釜底抽薪地解决乡村治理与农户贫困问题,我们还是要深入研究生态农业、集体化农业等农民实践的丰富经验,用接地气的方式去体察乡村实情,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真正有效地推进扶贫工作。

2018年3月3日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伴随着春的脚步,3月的北京正式进入了“两会时间”。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已经是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第26个两会年了。刘永好在1993年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委员。


今年刘永好带到政协会议的有6个提案,其中涵盖:产业扶贫、农业人才培养、规模化养殖、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发展冷链物流和激活企业家活力6个方面。

一、20亿元,60万头猪
(产业扶贫)

3月3日晚,刚刚出席完政协会议开幕式的刘永好出现在了新希望集团媒体沟通会的现场,全程精神振奋,并未见丝毫的疲惫。
 
媒体沟通会现场,先用视频短片讲了一个有关于凉山州的小故事,这里也是新希望集团重点打造产业扶贫的地方。
 
2017年,新希望集团与凉山州政府签订《凉山州产业精准扶贫60万头高效生猪养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分批投资20亿元,在凉山州继续推广以生猪养殖为抓手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在凉山乃至于四川,帮助一万个建卡贫困户解决脱贫问题。”刘永好指出,要帮助一万个贫困户的脱贫问题,解决的办法,第一,国家、地方方方面面援助的资金,可由农民做成股本金参与经营;第二,企业自己也投资金来建猪厂,按照新的模式来进行运营,;第三,利润给股东、贫困户分红,同时至少前三年赚的钱,集团投资的这部分不参与分红。
 
据了解,新希望集团采取的是“1+1+1+1+N”的扶贫模式,即为政府+扶贫单位+龙头企业+村集体+N个贫困户的模式。大凉山项目建成实施后,不仅可以带动全村脱贫,还可以为村集体带来收入,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和集体经济增收的双赢。
 
通过实践,刘永好带来了本届政协会议上的一个重要提案,就是《关于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的提案》。提案中建议:
 
1,国家还有各级政府能够因地制宜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针对产业扶贫的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三农产业经验的龙头企业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去。
 
2,建议国家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举措,鼓励和引导以“扶智”为抓手,集合社会力量,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着力为贫困地区培育一批脱贫致富的本土“新生代”。
 
3,建议加强对扶贫优秀企业的宣传和表彰,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家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产业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5年十万“新农民”

2017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为新希望集团和刘永好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业、坚持创业创新的工匠精神“点赞”。会后新希望集团迅速行动起来,制定并发布了“新农计划”,将在5年内帮助中国农村培训10万农技员。
 
刘永好认为,乡村振兴不仅要靠国家政策,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要靠人去做。
 
“现在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怎样留下一些优秀的农村青年,让他们通过培训、学习,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人和技术人员非常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我会花一些功夫,集团的核心是用5年的时间培养十万个乡村技术人员和新农民。”刘永好如是说。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小、散、乱”的特征依然显著。由于从事小规模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城市务工收入存在较大的比较劣势,近年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放弃家中农田选择进城务工。
 
大批农业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由于农业收入较低,而转行从事城市产业,这对本来农业技术人员缺乏的格局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农村对于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今天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由留守的中老年人来完成,这一现象有人称为“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劳动力空心化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主要问题。

因此,刘永好在《关于建议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人才的提案》中建议:
 
1、建议国家研究、制订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重返三农领域。创造条件让正在接受培养的农业人才回归农业和坚守农业。对回归农业和坚守农业的人才进行专项补贴、提升工资待遇、减免相关税赋等综合支持。
 
2、建议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制订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计划。对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对培养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对培养结果进行资质认证,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3、建议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将之定为百年大计,并动员、集合社会力量,尤其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培训。
 
据悉,为完成5年能培养十万农技员的规定目标,新希望集团专门成立了新型农民和培训的专门部门。
 
新希望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李建雄告诉食品君,该项计划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培训计划,农民可以免费参与,路费、课件费等都免费提供。新希望集团想通过这个计划为精准扶贫,扶贫先扶智探索一条模式来。
 
李建雄介绍,计划的对象为新型的职业农民,它包括:生产经营性的职业农民,像专业大户,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等;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农民,比如农技手、植保员、村级别的动物防疫员等等;还有一些新型的农民,像农村电商的从业者,互联网农业的创业者等等。这些都是在农业、农村未来乡村建设、三农建设里非常重要的新兴力量,这是需要共同培养的对象。
 
培训的形式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线上培训,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线上的课程辅导,通过直播、网课、远程培训等模式。第二,线下课堂,在线下结合在全国设立相关的培训地点,进行线下课堂专业技能培训。第三,实习实训,把课堂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更有针对性。
 
据悉,新希望集团计划2022年完成五年培训目标,并实施1万人的表彰计划,即为未来5年的时间分期对培训人员进行表彰。

三、彩蛋: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的
6大提案精选

《关于建议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为乡村振兴战略输送人才的提案》

建议:
 
1、国家通过农业相关大中专教育体系,用数十年的时间已经培育了大量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然而,这些已经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数已经脱离农村、脱离农产业,而转向收入可能更高、工作条件更好、社会地位更光鲜的城市产业。建议国家研究、制订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业类大中专毕业生重返三农领域。创造条件让正在接受培养的农业人才回归农业和坚守农业。对回归农业和坚守农业的人才进行专项补贴、提升工资待遇、减免相关税赋等综合支持,让这些农业专业大中专毕业生能够留得下来、扎根农村,从事现代规模化种养殖、开办家庭农场、开展农技创新专业工作,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力量、核心力量。
 
2、建议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制订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计划。对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对培养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对培养结果进行资质认证,以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掌握专业知识、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认证的新农民、农技员在其后从事农产业的过程中给予鼓励、帮助和支持。如对其进行创业补贴、信贷贴息等,在其生产的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过程中,给予物流补贴、税收优惠,以及优先纳入地方政府采购系统等政策支持和有效帮扶;
 
3、建议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将之定为百年大计,并动员、集合社会力量,尤其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民、农技员的培养、培训。如在农业部的支持下,新希望集团计划用5年时间,联合一批优势涉农企业,为社会培养10万新农民、农技员,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表明,企业的参与,既能让培训覆盖面更广,也能让教学与实战相结合,还能对新农民的创业项目或产品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对接和支持,效果突出、意义重大。建议对积极承接培训任务、自办新农民、农技员培训基地的优势企业,结合所培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给予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专项支持,以及用地及证照审批等综合性支持。

《关于构建产业扶贫“新生态”的提案》

建议:
 
一是国家还有各级政府能够因地制宜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针对产业扶贫的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三农产业经验的龙头企业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去。产业扶贫企业把好的产业、资本、人才、科技等资源投入到贫困地区,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让贫困地区真正实现产业的发展和兴旺。以新希望集团在四川仪陇的扶贫实践为例,通过生猪代养模式,贫困户用政府提供的贴息贷款入股养猪合作社,2017年人均分红3400多元,同时其还可在猪场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通过“企业投入+政府支持”,让贫困人口实现了“造血”式脱贫。
 
二是建议国家出台针对性强的支持举措,鼓励和引导以“扶智”为抓手,集合社会力量,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着力为贫困地区培育一批脱贫致富的本土“新生代”。首先,引导社会各界在扶贫中更多地关注贫困地区新型农民和农技员的培养。在产业扶贫中引导相关企业依靠自身产业优势,帮助贫困地区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教育,培养新型现代农民和新型农场主。同时,通过这些新型农场主来带动、帮助更多的贫困人民,不但让贫困人口扶起来,更能走得远。
 
三是建议加强对扶贫优秀企业的宣传和表彰,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家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产业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比如,对通过产业扶贫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做出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表彰;由企业资助建设的学校、医院、道路等基础设施,可以给予企业冠名权,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提高其自觉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又如,国家及各地政府对企业扶贫工作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表彰,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并进行相关宣传,营造企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关于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家,进一步激发企业家活力的提案》

建议:
 
1、设立国家级奖项,表彰一批阳光正派、坚守实业、开拓创新的优秀企业家代表。近年来,媒体对一些违法、失信的企业家的负面报道较多,这对监管有积极的作用,但对优秀企业家的正面报道不够多。为避免将少数个体的不良行为升级为群体标签,建议在严查、打击、曝光违法、失信者的同时,也从国家层面全面加大对守法、诚信的企业家的正面宣传力度,召开国家层面的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全面增强企业家群体的自豪感和社会对于企业家群体的认同感,营造各方鼓励和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2、建议党和政府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和举措,鼓励和支持在党的领导下规范、健康发展的商协会打造针对企业家群体的常态化的学习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充分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增强良好发展预期,进一步激发以创新、执着、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家精神。例如,在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投促局、四川省工商联的指导、支持下,川商总会成立了全球川商提升素质、交流思想、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及党委政府重大战略的学习平台——天府商学院,成功承办了四川省委组织部的川商知名企业家研修班,第一时间组织川商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学习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不仅把川商的政治学习推向常态化、规范化,同时也提升了川商的凝聚力、向心力。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规模化、集约化养猪的提案》

建议:
 
1、增强对规模和集约化养猪的土地资源支持。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适养区政府提供更多规模和集约化养猪用地;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消除地方政府对养殖企业提供税收较少的顾虑;鼓励充分利用非基本农田、村头荒地等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猪;鼓励村集体通过出租土地的方式与养猪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村集体可由此获得租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对于进行养猪布局的区域,提供适当面积的土地用作养猪污染物的消纳,以促进养殖环保处理及粪肥资源化利用。
 
2、加大对规模和集约化养猪模式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发展规模和集约化养猪的农户和企业推行融资优惠政策;对于环保达标的养殖公司、养猪户推行排污费减免政策;对于养殖效率高、集约化程度高的养猪公司、养殖户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
 
3、鼓励大型养猪企业更有组织地进行技术创新,如通过成立现代养猪研究院等方式,开展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广与创新。对持续进行较大研发投入的养猪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补贴。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有技术优势的养猪企业进行种养结合、母猪繁育、精准营养、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推广,以更好发挥龙头企业在养猪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此外,鼓励和支持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综合运用物联网、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进行养殖模式探索的创新实践。

《关于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提案》

建议:
 
1、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参股、共同设立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根据《意见》精神,示范区将通过“一区一主题”的设计,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若干重大瓶颈问题。而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生产、经营的实践,对产业的发展、问题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一定程度上也对问题的解决有着务实、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配合地方政府参与到示范区的建设与管理中,有利于发挥好政府顶层设计和市场运行机制相结合的双重优势。
 
2、为了聚集创新资源,建议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对参与示范区建设、管理的龙头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一是研究制定对于企业在园区的建设项目给予部分财政补贴的相关制度;二是对企业用于示范区建设的金融机构贷款给予贴息支持;三是协调政策性银行为园区投资建设提供政策性低息贷款。
 
3、农业科研瓶颈的突破,往往既需要实验室的科研探索,也需要田间地头的实践真知,协调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有利于推动重大农业问题的系统性解决。因此,建议政府对农高区内产学研合作给予重点支持:一是划拨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农高区内优质产学研深度合作项目;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对接提供机会;三是加大对从事产学研合作科研人才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人才公寓、生活补贴、成果奖励等政策优惠。

《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提案》

建议:
 
1、增加绿色通行证发放数量,放宽对生鲜农副产品配送车辆的进城限制。对管理规范、设施先进的重点物流企业应优先颁发绿色通道通行证,放宽车辆进城时间和通行路段限制,以大幅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保障城市配送的畅通,满足城市消费群体对安全生鲜产品的需求。
 
2、对冷链物流车通行实施优惠政策。冷链物流对全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在车辆、冷库、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大,建议对冷链物流配送车辆在各收费站给予免费或优惠通行的待遇,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支持企业集中力量投入到产业进步与升级中。
 
3、加大对大中型城市冷链物流相关设施的用地支持。加大城市生鲜食品中转分拣冷库建设,增加城市中转冷库建设用地的规划,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匹配、满足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

文章来源:食品观察家,给原文小标题加了序号;
原标题:6个提案5个涉农,刘永好26年上"两会"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