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功臣杨贵与世长辞,人工天河红旗渠福泽万代

来源: 石家庄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8-04-11     阅读:5288 次
食物主权按:

提起红旗渠,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历史上,林县是一个极其缺水的地方:民国时,林县有一个新媳妇,因为不小心把公爹在几公里外的小山泉排一天队挑回来的一桶水撒了,就愧疚地自杀了。建国后,一穷二白的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不怕艰难困苦,穿山越岭修建了红旗渠,从山西漳河引来了水,才解决了林县的缺水问题。

享誉世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的吃水用水问题,还是毛时代集体智慧和劳动的象征。昨日凌晨,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的杨贵同志溘然长逝,谨以此文通过回顾其传奇一生与红旗渠的修建历程,对以杨贵为代表的治水功臣及其所承载的红旗渠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怀念。

1960年,杨贵走在修渠大军前列(魏德忠 摄)

原河南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2018年4月10日0时48分逝世。


杨贵,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1928年出生,河南卫辉人,其在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主持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杨贵在群众中

怎样的传奇一生?

治水功巨,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28年10月10日,杨贵出生在河南卫辉市罗圈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14岁参加革命工作,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2月,杨贵被调到安阳地委任办公室副主任。1953年夏,林县县委书记因病住院,杨贵受地委领导的重托,带着一个工作组前往林县,协助林县县委开展春耕春种工作。年轻的杨贵万万没有想到,当他的双脚踏上老区那片贫瘠的土地时,其命运便和林县人民紧紧维系在了一起。

地处河南北部太行山区的林县,当时还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那里地少山多,资源奇缺,历史上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群众吃水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据史料记载,从明代以来,因为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出现人吃人的惨景就有5次。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群众的生活依然相当困难,乡亲们还住着年久失修的茅草房,一家几代人盖一床被子、穿一条裤子的现象屡见不鲜;那时的林县没有一条公路,崎岖的羊肠小道只够独轮车行走;全县没有一项水利工程,90万亩耕地只有靠天吃饭。最让人揪心的是农民的饮水十分困难,方圆几十里地才有一口水井。遇到天旱时水井时常干涸,无粮无水的人们只好拖儿带女,乞讨为生。由于缺水少粮,生活贫困,这里的乡亲们都患上了一种“大脖子病”(医学上称为甲状腺肿大),因无钱医治,只好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翻拍林县缺水的老照片

看着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林县人民,杨贵的心被深深地触痛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率领林县人民改变贫穷的山区面貌,让饱受苦难的乡亲们过上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1954年5月,河南省委任命年仅26岁的杨贵为中共林县县委书记。走马上任之后,杨贵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里跑遍了林县一半以上的村庄,初步摸清了全县的基本情况,找出了林县贫困的症结:一是严重缺水,二是交通不便,三是地方病肆虐,而缺水是林县贫困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为了早日摆脱缺水的困扰,杨贵迅速发动全县人民,打响了修渠治水、兴修水利的第一枪。他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班子研究磋商,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打井挖泉蓄水计划。一时间,太行山区人声鼎沸,炮声隆隆,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打井蓄水工程建设。经过3年多苦战,将全县境内所有能利用的水源通过蓄、引、挖、节等手法充分利用了起来。截止1957年初,全县共打井、修水窖、挖山泉7000多(口)眼。自古以来困扰林县人民的缺水干旱问题得到解决,旱情暂时得以缓解。令林县人民苦恼不已的大脖子病,也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基本得到了遏制。

1957年夏,林县再一次遭受旱灾威胁,杨贵带领全县群众挖的7000多眼旱井和水窖,因蓄不上水而干涸见底,人畜饮水极度困难。严重的旱情,让杨贵坐卧不安,同时也使他意识到仅靠挖井蓄水还不能彻底解决林县的缺水困难,他开始广泛发动群众,献计献策,随后又召集县委一班人详细调查研究,最后决定在林县淅河上开凿一条水渠作为试点,先把这条河下游村民的缺水困难解决一下。就在淅河渠引水工程开工的同时,下游乡村建设支渠的配套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58年5月,淅河渠正式建成,世世代代为吃水发愁的沿渠群众,看着淅河水缓缓流过家门口,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也极大地鼓舞了林县人民修渠治水的热情和斗志。紧接着,杨贵带领县委一班人,发动群众,先后在林县境内的几条河流上修建了天桥渠、淇河渠、英雄渠,又相继建成了要街、弓上、南谷洞几个颇具规模的大中型水库,改变了全县的水利条件,有了水的滋润,从前只有靠天吃饭的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杨贵带领林县群众建成中小渠道1364条,水库36座,池塘2397个,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条,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比5年前增加了近20倍,干旱缺水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1957年11月上旬,杨贵接到河南省委的通知,要他和省委副书记史向生一起去北京参加中央召开的山区工作座谈会。11月10日,在全国山区工作座谈会上,杨贵作为河南山区县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他详细汇报了几年来林县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人民修渠筑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具体事例,内容详实,事例感人。会议原本规定每位代表发言时间为1小时,而主持会议的邓子恢副总理一再示意杨贵讲下去,结果他在会上足足讲了3个小时,会后还发了简报。3天后,国务院办公厅的一位同志找到杨贵说,周总理看了会议简报,希望杨贵具体谈谈林县干旱缺水、交通不便和地方病的情况。杨贵没有想到,一个山区小县的具体工作会得到周总理的高度重视。
 
全国山区工作座谈会使杨贵受到巨大鼓舞,更加坚定了他扎根山区为林县人民办实事的决心和信念。回到林县后,他立即召开县委重要会议,并作了《全党动员、全民动员、苦战5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报告,掀开了林县人民“愚公移山,改造山河”的新篇章。

1958年11月1日,是杨贵生命中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杨贵在新乡参加地委召开的县委书记会议,刚吃过晚饭,地委书记耿起昌急急忙忙地找到他,兴奋地说:“杨贵同志,毛主席的专列到了,毛主席要接见你,要你当面汇报林县治水防病的先进事迹。”听说毛主席要接见,杨贵万分激动。随后,他和耿书记一同来到毛主席的专列上。杨贵个子高,当他低着头走进车厢时,抬头一看,只见毛主席穿着灰色中山装,正笑容可掬地站在他面前。

1958年11月,毛主席接见杨贵

毛主席长得高大魁梧,但与杨贵站在一起,个子还是显得稍矮了些,他握住杨贵的手,抬头慈祥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用他那特有的夹杂着湖南味的普通话,风趣地说:“哦,河南林县的杨贵,我知道你,听说你治水很有一手的嘛。”杨贵谦虚地说:“主席,我做得还很不够,仅仅搞了几条小渠,修了几个小水库。林县缺水严重,目前还有很多群众吃不上水呀。”

毛主席皱了下眉头,接着向杨贵询问了林县目前群众的生活状况,并关切地询问山区人民地方病的防治情况,杨贵一一作了回答。当毛主席问到林县大炼钢铁的情况时,杨贵顿时紧张了起来,当时党中央号召全国大炼钢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大炼钢铁的洪流中,而杨贵为了解决林县60万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作为主抓全面工作的县委书记,他冒着犯错误的危险拍板决定兵分两路,一部分群众修水利,另一部分群众炼钢铁。此刻,他应如何向毛主席汇报呢?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向毛主席如实汇报:“地委让我们炼钢铁上15万人,我只上了5万人,其余的都在兴修水利。”看到毛主席并没有责怪的意思,杨贵继续向毛主席汇报:“经过这几年兴修水利,林县严重缺水的状况基本得到了改善,修了水库和引水渠的流域,庄稼得以灌溉,长势非常喜人,可惜就是收不回来。”毛主席不解地问:“庄稼收不回来,那是怎么回事啊?”杨贵对主席说:“一些年轻体壮的劳力都上山砍树大炼钢铁去了,有的村子甚至家家户户全部出动,庄稼自然就无法收回来了。”听了杨贵的话,毛主席深思了一会儿,对杨贵和河南省委的领导说:“林县人民好不容易修了渠,有了水,庄稼有收成了,却没有人收割,粮食糟踏在地里,这可不得了,你们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把炼钢的群众撤回来,一部分收庄稼,一部分修水渠,水利可是农业的命脉呀。”

听了毛主席的话,杨贵的心里说不出有多激动,长期以来凝结在他心中的愁云顿时烟消云散。由于杨贵的直言,林县参加大炼钢铁的5万多民工又回到了兴修水利的工地。

英雄落难,牵动了周总理的心

1959年,多灾多难的林县又迎来一个干旱无雨的夏季。从5月初到6月底,老天爷滴水未降,整个太行山区庄稼干枯,刚刚抽穗扬花的小麦被旱死殆尽,田野龟裂出一道道缝隙。杨贵带领林县人民修的几座水库干涸,水渠断流,连境内的几条小河也被晒出了河底,整个林县的人畜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

如此巨大的旱灾使杨贵清醒地意识到,要想解决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的缺水困难,必须走出太行山,到林县境外去找水。县委决定由杨贵带领一班人到山西省平顺县的漳河调查。他们来到漳河岸边,看到水流湍急的漳河水,杨贵的眼前为之一亮,经向当地水利部门的同志了解,得知漳河水源充足,常年流量每秒25立方米左右,即使在枯水期每秒流量也在10立方米左右,杨贵激动不已,当即拍板:“就引漳河水。”
 
1959年10月4日,林县县委扩大会议通过了上马“引漳入林”工程的决定。他们把这一项工程计划向安阳地委和河南省委作了请示,上级很快作出了同意修建的批复。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困难,批复上注明,修渠引水可以,但国家拿不出钱和粮食支援。

那时候,每人每天只有6两粮食。就是在这种吃不饱肚子、一分钱外援都没有的情况下,杨贵毅然决定立即上马“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11日,在前期勘测工作结束后,红旗渠工程宣布正式动工。就在发布动员令的第二天一大早,37000多民工迅速从全县各个村子汇聚到太行山中,开赴建渠工地,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特殊战斗打响了。

林县人民移山填谷修建红旗渠

凌空除险石

根据土专家的勘测,杨贵将渠首到分水岭的70.6公里定为总干渠,这是整个“引漳入林”工程的难关,也是最难挖掘的地段,因为这70多公里几乎全是悬崖峭壁,位于太行山的山腰上。巍巍太行,山势险峻,岩石坚韧,许多地质都是花岗岩结构,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3万多群众在太行山的峡谷里摆开长蛇阵,使用钢钎、铁锹、独轮车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开始了不可思议的水利工程。在红旗渠的建设中,中国农民苦干实干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建设者们随时都面临着塌方、摔下悬崖的危险,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层出不穷,劳动模范任羊成在一次除险中被落下来的岩石砸掉了三颗门牙,吐掉碎牙,他又在空中连续工作了6个小时。不仅男同志是这样,姑娘们也个个奋勇争先。施工工地上活跃着一支支铁姑娘突击队,她们抡锤打钎,样样都干,比男同志毫不逊色,正是凭借这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住山洞、吃野菜,冒着生命危险开山凿石。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1960年10月1日,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英雄的林县儿女用顽强不屈的创业精神和勤劳的双手斩断了45道山崖,搬掉了13座山头,填平了58道沟壑,凿透总长600余米的隧洞7个,建筑渡槽、路桥、防洪桥等大小建筑物56座,共完成土石方445.65万立方米,砌石42.86万立方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19公里长、8米宽的盘山渠。

工地铁姑娘

10月17日,杨贵下达红旗渠总干渠第二期工程河口至木家庄全线开工的命令。工程移师林县境内,修渠的民工们劲头更大、热情更高。当时,全国大面积持续自然灾害,加之“共产风”、“浮夸风”刚刚刮过不久,一些地方连续发生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等严重事故,党中央于11月底发出通知,要求“全国百日休整”,保证全国不(非正常)死人,保证农畜不饿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牵挂着红旗渠工地上的数万名民工,在庐山会议上,他对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说:“林县修建红旗渠是件好事,你们省委应该多支持一下嘛!”正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河南省委在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为林县拨出了200万元的修渠专款。

干部亲自开山凿洞

1966年4月,红旗渠三干渠工程告竣。4月5日,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站在红旗渠畔,用喜悦自豪的声音高声宣布“开闸放水”。霎时间,波涛汹涌的漳河水从总干渠奔腾而下,山谷里一片欢腾。年轻人随着飞奔的渠水奔跑着、狂喊着,姑娘们敲起了腰鼓,舞起了彩带,老人们用绳子系住茶缸从渠里舀起一缸缸清凉甘甜的渠水……,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上分不清哪是浪花,哪是泪水,甘甜的渠水滋润着人们苦涩的心田,喧天的锣鼓震憾着巍巍太行,震憾着古老干涸的林县大地,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渴望引漳河水灌溉家园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一年,年轻的杨贵书记才37岁。

通水典礼

1966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社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记河南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胜利》。这篇社论对红旗渠的高度肯定,使林县红旗渠和修建红旗渠的林县人民很快名扬神州大地。

然而,就在年轻的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人民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修完红旗渠的配套工程时,一场史无前例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带领全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首当其冲受到迫害,他作梦也想不到自己一夜之间会沦为专政对象。在那黑白颠倒的日子里,(安阳)地委那些曾经反对修红旗渠的人,公开纠集“造fan派”四处造谣,什么“红旗渠是刘少奇唯生产论的活标本”,杨贵是“只抓生产不突出政治”,是“修黑渠的典型”,是“地地道道的走资派”,“杨贵不顾群众死活开山修渠,比秦始皇、隋炀帝还残忍”。他们将杨贵五花大绑进行批判,凡是支持杨贵、与杨贵一起建造红旗渠的劳模干部及村民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殃及和摧残。(编者注:当时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真假造fan派,林县也不例外,假的一派主要由安阳地委焦祖涵等领导支持,后由林彪在河南省军区的代理人王新支持,主要有一中红卫兵、“人造”、“革造”、“反修”等团体,攻击杨贵抹黑红旗渠,并发起了武斗。真正的造fan派是“工农商学各界Ge命造fan联合总部”,是支持杨贵和修建红旗渠的,为方便区分理解本文把假造fan派统一加双引号。)

杨贵被批斗达200多场。在批斗会上,“造fan派”将一块60多公斤重的巨石用粗铁丝吊着,挂在杨贵的脖子上,他们还用一瓶瓶开水从杨贵的头顶往下浇,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虽是严冬季节,杨贵穿着大衣,带着棉帽,但浸透的开水在他的头顶、脖子、身上烫出一个个大水泡,杨贵的双臂被严重扭伤,受到许多非人的凌辱。在林县批斗一段时间后,“造fan派”又把杨贵拉到安阳批斗,并把他关在地委的一个小屋里。林县人民看到自己的好书记遭到这么多不公平的待遇,一个个义愤填膺。杨贵在台上挨斗,群众在台下悄悄地流泪,在杨贵深陷囹圄的日子里,林县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将他的家人转移到安全地方,杨贵的老母亲和两个小儿子被转移到山西省平顺县,躲在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的家里,他的夫人韩小信被藏在林县城关东边的蒋里村,大儿子被藏在林县南关粮库,女儿被辉县一个可靠的老百姓收留。

尽管对杨书记的家人做了妥善安排,但林县人民最牵挂的还是他们的好书记的生命安全,他们经过秘密磋商,决定从“造fan派”的手中抢出他们的杨贵书记。1967年5月10日中午,看管杨贵的几个人正在睡午觉时,被几个陌生的蒙面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制服了。他们砸开杨贵囚室的门,架起杨贵,连拉带拽地推进停在院内的一辆吉普车上。傍晚时分,车子停在了山西省平顺县的一户农家小院旁,杨贵便在这里住了下来,开始了他那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

1968年初,敬爱的周总理得知杨贵被打倒的消息后,当即打电话给河南省委。此时,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也恢复主持省委的工作,在他的亲自安排下,杨贵又回到林县担任县革命委员会主任,重新主持县委工作。
 
上任伊始,杨贵迅速动员上万名村民,拉开了修建红旗渠支渠的序幕。尽管主干渠已经修好,许多村民解决了吃水困难的问题,但如果支渠修不出来,那么仅仅是干渠流域的村民能够受益,只有把支渠修建完毕,整个林县才能形成系统的灌溉网,红旗渠才算大功告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才能发挥出来。杨贵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抓紧时间把支渠的配套工程修建起来,一旦形势有变,自己再次成为专政对象,支渠恐怕又得下马,那样的话,何年何月才能让红旗渠全线完工啊!

翻拍当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这年7月,杨贵又率领3万多村民,打响了修建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的攻坚战。虽然村民们换了一茬又一茬,铁锤换了一把又一把,但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热情不减。又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奋战,杨贵带领英雄的林县儿女又挖平了1004座山头,跨越了850条沟壑,修建渡槽90多座,凿通大山隧洞70多个,共修建了41条支渠,完成了3000华里建设的任务,终于使红旗渠工程彻底告竣。

军民同修渠

红旗渠从1959年10月破土动工,至1969年全线工程告竣。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杨贵带领10万大军,修建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10年苦战,英雄的林县儿女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0座,完成工程土石方1640万立方米。经过10年的艰苦奋战,林县人民千年想、万年盼的漳河水终被引入林县,红旗渠干、支、斗渠星罗棋布,蛛网全县,渠、库、塘相连,引、蓄、排、挖结合,使全县灌溉面积由解放前的几百亩扩大到64万亩,解决了50余万人和3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林县的山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渠水,万担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教授谢新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红旗渠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考虑饮水灌溉的问题,而且要考虑防洪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它泥沙淤积的问题,然而,林县人民在没有专家的指导下,凭着劳动人民自己的智慧,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迄今良性运行了40多年,现在还在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毫无疑问,这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宠辱不惊,高风亮节励后人

河南林县红旗渠建成后,每天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有近万人来林县参观。与此同时,电影《红旗渠》也开始在全国放映。1970年底,周总理在接见外宾时非常自豪地介绍说:“当代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河南林县的红旗渠。”他还不断鼓励中央领导及来华访问的国际友人去参观红旗渠,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林县人民的伟大壮举。

1974年4月6日,邓小平副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中央决定让代表团带10部中国影片去联合国放映,第一部电影就是新闻纪录片《红旗渠》。
 
《红旗渠》于联合国的首次放映,在160多个成员国中引起了巨大轰动。这是20世纪70年代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中国人又筑起了一条水长城!世界各国的政要们在发出惊叹之时,各国主要媒体纷纷以《中国建成了一条水长城》为标题报道了这一震撼世界的宏伟工程。各种肤色的人们为悬挂在巍巍太行山峭壁上的“人工天河”惊叹不已,为红旗渠巧夺天工的石匠艺术和浩大工程而折服,被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披绿装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所震撼!红旗渠开始在世人面前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林县人民张开友谊的臂膀,迎接着来自祖国各地和五大洲的国际友人们。

然而,此时,杨贵却被安阳地委调到洛阳,任地委常委,这样做的目的实际是把杨贵和红旗渠彻底分开。同时,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还向洛阳地委转去“造fan派”诬陷杨贵的黑材料,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继续批判杨贵。

杨贵调离林县,对林县人民来说损失重大,刚刚建成的红旗渠将再次面临霜季。对杨贵来说,他的心情更加酸楚。1972年10月,全国妇联副主席康克清来林县参观考察。长期深入林县山区体验生活的新华社资深记者华山给康克清写了一封长信,全面反映了杨贵受迫害的情况。康克清看过信后,顿感问题严重,于是在华山的信前加了一段批语,并派专人紧急送交周总理。

1972年10月18日,中央召集河南省委常委、省军区党委常驻河南部队的三军首长,在北京京西宾馆参加批林整风汇报会,解决河南问题。在周总理的提议下,正在洛阳农村搞调查研究的杨贵也火速赶到北京。在一个能容下40余人的小型会议厅里,大家自由交谈着,等待着首长的到来。这时,李先念副总理走进来,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巡视着会场问:“杨贵同志来了吗?”杨贵忙从后面走过来。李先念上下打量着杨贵,紧握着杨贵的手说:“华山同志的信,我们都看了。总理看了两遍。他们把你整得好苦啊!”长期忍辱负重的杨贵,听到中央首长关怀的声音,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激。
 
11月2日晚,周总理在京西宾馆接见河南省参加批林整风汇报会的同志,并就红旗渠与杨贵、河南省当时的政治斗争形势做出重要指示。
 
汇报会后,中央下发了毛主席圈阅“同意”的中共中央42号文件,彻底清算了林彪集团及其代理人在河南犯下的严重罪行,推翻了他们强加给林县和红旗渠的莫须有罪名。根据周总理的提议,中央决定由杨贵担任河南省委常委、安阳地委书记及林县县委第一书记。
 
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杨贵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0月,杨贵作为中央候补委员的首批成员到北京参加读书班的学习,这位心系百姓、为民造福的县委书记又迎来了他政治生命的春天。
 
杨贵在北京学习期间,周总理再次提议任命杨贵为公安部副部长。1975年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命运多桀的杨贵不断受到冲击,直到1979年初,经当时中组部部长胡耀邦批示,杨贵才又重新出来工作。6月10日,中央决定调杨贵到五机部工作。在此期间,他还一直兼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安阳地委书记、林县县委第一书记。
 
1979年7月,杨贵奉调兵器工业部工作。1982年12月,中央调杨贵到农业部工作。随之,他被任命为国务院“三西”领导小组办公室顾问。1985年,杨贵调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办公室主任。为了把全国贫困地区的状况了解清楚,以便国务院正确制定扶贫政策,已近57岁高龄的杨贵离开北京,到全国各地开展调查工作,几年来,他走遍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贫困之地,累计达20多万公里,向国务院呈交了几十万字的调查报告。
 
1990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在信阳大别山区召开扶贫会议。杨贵回到了河南,当他的双脚一踏上故乡的土地时,心中便再次萌发了对林县那片热土强烈的思念。会议结束后的5月9日,杨贵坐车悄悄回到了林县。当他看到当初一穷二白的林县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繁华热闹的街景时,涌上老人心头的是无限的欣慰。故地重游,追忆往事,此刻,杨贵最想见到的是和他一块浴血奋战在红旗渠工地上的英雄和功臣们。

杨贵首先来到合涧镇东三羊村,这里是已经退休回家的原红旗渠第三任工程指挥长马有金的家。故友重逢,惊喜与激动席卷了两位老人的身心,他们紧紧地拥抱着,禁不住失声痛哭,那是一种在苦难岁月里结下的比金子还要珍贵的真挚友谊啊!随后,马有金又陪同杨贵去看望红旗渠8位特等劳模中的4位幸存者,久别重逢的战友,又是一番拥抱感慨,叙不尽的别离情,忆不完的当年事。

杨贵本打算一个人悄悄地来,再悄悄地走,他的到来还是让县里知道了。当天晚上,林县县委紧急安排了一场《红旗渠之歌》文艺晚会,来欢迎这位尊贵的客人。演出结束后,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都含着激动的泪水起立鼓掌,一声又一声地呼唤:“杨书记,杨书记,我们想念您,您终于回家看我们来了。”整个剧场的掌声、欢呼声、哭泣声汇聚在一起,久久回荡在林县的上空。杨贵两眼含着泪花,不断地向爱戴他的林县人民合手致意。

1991年1月25日,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红旗渠题词:“发扬红旗渠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月20日,河南省委书记侯宗宾、省长李长春特派水利厅副厅长李富中赶到北京,邀请杨贵去林县参加为李先念主席给红旗渠题词的揭匾仪式和河南省红旗渠杯竞赛表彰大会。

杨贵接到这个邀请,眼圈湿润了。早在1974年2月25日,李先念副总理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来林县参观红旗渠,奉调北京工作的杨贵陪同前往。李先念和卡翁达兴致勃勃地登上百丈高的悬崖陡壁参观青年洞,看着脚下缓缓流淌的红旗渠水,李先念感慨地说:“百闻不如一见,看过红旗渠的电影,也听人讲过红旗渠,总的印象不错,今天来红旗渠一看,更感到工程宏伟,不要说红旗渠是在三年困难时期自力更生兴建的,就是在丰收年,靠林县自己的力量建成这条渠也是不可想象的。”卡翁达饶有兴致地说:“我感谢毛主席和周总理给我安排这样好的参观项目,我建议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来这里参观学习,回国后,我要号召赞比亚人民向英雄的林县人民学习。”


随后,有不少的外国友人前来参观红旗渠。在李先念副总理的建议下,林县还专门成立了外事接待机构,一向信息闭塞的林县街头开始经常出现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从没走出过大山的林县人直勾勾地盯着人家,像是开了眼界,其实外国人才是真正开了眼界,因为世界上只有一条人工天河,而修建这项伟大工程的就是英雄的林县人民。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先念还牵挂着林县,还惦记着林县的红旗渠,这怎么不让杨贵深受感动,他非常郑重地接受了邀请,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又一次回到了林县这片热情的土地。

1991年4月27日,大会如期在林县体育馆举行,近50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杨贵以特别嘉宾的身份被安排到主席台的第一排就座。当主持人介绍杨贵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杨书记、杨书记”的呼喊声。

杨贵,这位久别的游子,又重新回到林县母亲的怀抱,以后每隔一年半载,他总要带上夫人韩小信回林县看看,而且每次回林县都如同当年下乡一样,走过一村又一村,看了一户又一户,人们仿佛又看到了20多年前那位艰苦朴素、体贴民情、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杨书记……

1996年6月1日,中共中央zong书记江泽民,视察红旗渠,面对如此宏伟的水利工程,zong书记不禁连声称赞,他说:“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山中岁月,洞中岁月,不要忘记当年那些修渠的人们。”在听取河南省委、林州市(原林县)委的汇报后,江泽民zong书记进一步指出: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财富。随后,江ze民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到红旗渠视察。1998年10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连续剧《难忘的岁月―――红旗渠的故事》。这是继电影纪录片《红旗渠》之后,又一部讴歌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精神的经典剧作,林县人民在那极其艰难的岁月里“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英雄气概,再次震憾了人们的心灵。

“红旗渠精神展”在北京展出期间,被誉为“人工天河”总设计师的杨贵一次次亲临现场,人们再次用热情包围了这位为民造福的好书记。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杨贵深情地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民的公仆,这一生我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做这么一件大事,造福一方百姓,我没有愧对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重托,没有辜负毛主席和周总理对我的关心。”

红旗渠一览

红旗渠静静地流淌了40年,红旗渠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1970年纪录片:《红旗渠


(时长约40分钟,手机上网请注意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