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寻找美国替代就能解决危机?
来源: 微信公众号“草堂醒语” 发布时间:2018-08-12 阅读:2727 次
食物主权按:
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特朗普政府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一方面,作为反制措施,中方先后公布了两批进口美国商品的加税清单,共涉及近1000项农产品。而大豆作为中美贸易中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首当其冲,自中方7月6日对美大豆加征25%关税后,中国企业已基本不再采购美国大豆;此外,受到类似冲击的,还有谷物、乳品、肉类等依赖中国市场的农产品。另一方面,作为美国替代,巴西等国家被中国视为取代美国在华农产品市场份额的希望,因此中国对拉美经济体投资随之增大。
然而,美国市场收益空缺不易弥补,中国在亚洲地区也面临着巨额贸易逆差,因此简单的美国替代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贸易战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不应把希望寄托在海外投资,而应加强本国的农业生产能力。正如中兴的教训所示,核心技术必须要自主研发,贸易战也给中国农业一个警示,农产品也更应该自主地生产。
受贸易摩擦影响,美国肉类产品滞留仓库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7月23日表示,将就价值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问题在7月24日与25日召开听证会【编者注:据新华社消息,该机构已于8月7日宣布从8月23日起开始实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声称,这次征税的原因是中国在科技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上的不公平行为。美国已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了关税,新的征税提案使得加征关税的中国产品将达到500亿美元。而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提出,可能会对每年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作为报复性措施,中国威胁对美国对华出口商品的五分之二(每年6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
目前为止中国公布了两批对自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第一批是6月15号中方发布公告对美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517项农产品,包括大豆,谷物,棉花,肉类,水产品,水果等;第二批对美征税清单涉及387项农产品,主要包括生皮,植物油,蔬菜,咖啡,可可等。
美国肉类产品依赖出口,对中国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导致这两大肉产品进口商对美国猪肉加征关税作为报复,美国肉类食品产业受到重大冲击。
受贸易摩擦影响,美国冷冻仓库储存的各类肉品堆积如山。7月23日公布的美国联邦数据显示,牛、猪、禽类等肉品的库存量将升至创纪录的11.4亿公斤。
美国主管肉产品出口的官员表示,该国的火腿、排骨和猪肝在中国和墨西哥的销售价格飙升,销量降低。肉产品库存增加虽可降低美国国内零售价,但会威胁到肉产品加工企业的利润。基于此,美国一些猪农和猪肉加工厂已开始退缩。美国一家养猪企业马斯霍夫(Maschhoffs)近期叫停一项3000万美元的投资计划,并开始减少工时。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8年的肉产品产量将达到466亿公斤,但中国在4月对美国猪肉产品加征第一波25%的关税,7月再次加码至62%,使得销往中国的猪肉产品下跌18%。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猪肉产品在中国的单周销量已经降为零。
中国寻求其他农产品替代国,对巴西投资范围扩大
随着中国和美国在贸易问题上持续对峙,中国已经调整策略寻求新的大宗农产品替代进口来源,在大豆方面日益寄望巴西填补空缺。同时,中国在巴西还进行了多元化投资。
在2010年之前,中国对巴西的投资主要为确保巴西对中国的粮食和能源供应。巴西是中国大豆和铁矿石进口的重要来源国。近年来,中方投资范围不断扩大,已将电信、汽车、再生能源和金融服务等领域涵盖在内。
随着中美之间贸易关系持续紧张,中国着手应对美国不断挑衅使事态升级导致的贸易风险。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是重要举措,同时中国作为金砖五国的组成部分之一,将目光转向拥有诸多共同利益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应有之义。目前,中国增加了对俄罗斯天然气、粮食等方面的采购,与印度就药品和科技领域达成协议,此外中国还大幅增加了对巴西的投资。
金砖五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
中国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根据巴西计划部数据,自2003年到今年6月,中国企业已对巴西大约100个项目投入了将近540亿美元的资金。仅在2017年,这个投资金额就将近110亿美元。由于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上半年中国对美投资额度下降90%。
而巴西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在2015年和2016年遭遇史上最严重经济衰退,债务增加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投资对巴西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美国市场空缺短时间难以填补,应做好通盘考虑
1996年,孟山都公司的耐农达大豆正式上市,随即席卷全美豆田。如今,美国几乎所有的豆农都采用这种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种子——我国那些来自美国的大豆,也绝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在同一年,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大豆净进口国。直到今天,国内大豆的市场需求85%以上依赖于国际市场,最主要的便是巴西和美国[1]。而美国大豆的对华出口,竟占据了美国大豆总出口量的62%。
由于美国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顺差来源国,一旦中美经济“脱钩”,目前中国寻求替代国的做法仍不足以填补美国市场的收益空缺。例如,在农业领域增加对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仅仅是规避风险的止损行动。中巴、中俄以及中印之间的年贸易额均不超过1000亿美元,与中欧、中美之间超过4000亿美元的贸易规模无法相提并论。
虽然每年中国从美欧收获顺差,但在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上却处于年年巨额逆差的境地。因此,为了应对中美经济关联“脱钩”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中国除了农产品外还应做好通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