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赋能失败,脱贫还需再组织起来!
来源: 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9-04-18 阅读:2268 次
导语:在少数扶贫项目中,贫困小农户仅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而非发展的主体参与其中,贫困户其实只是在出卖劳动力而并非在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如此扶贫,小农户不但没有富起来,反而越来越贫。
吴重庆丨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吴重庆简介: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宗教、华南乡村社会变迁、底层社会、社会主义新传统。
3月30日-31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食通社主办,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协办的“小农户的市场对接:新机制、新实践、新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会上,中山大学的吴重庆教授提出,一些小农户在扶贫项目中,不仅没有被“赋能”,反而因为项目的发展而变得丧失了生产和销售能力,转变这个情况,需要小农户成为发展主体实现“再组织化”。
辣椒扶贫夭折 农户种回土豆玉米
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2.3亿小农户,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随着国家的扶贫政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力度的加大,大量小农户正充分被“赋能”,但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重庆看来,事实却并非全是如此。
西南地区某县是当地的特困地区,吴重庆在此地调研时发现,当地曾把种植辣椒作为扶贫的途径之一进行推广,当时辣椒价格高,的确一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不过当地农民如今又自主选择重新种回土豆和玉米了。
吴重庆分析说,辣椒的种植严重影响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在耕地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因为种植辣椒,大批挤占了种植土豆和玉米的面积,导致农户余粮不足,难以继续饲养牲畜。”由于当地人在婚丧嫁娶和人情往来中对鸡鸭牛羊的需求量很大,日常也需要食用肉类,在没有足够牲畜的情况下,村里人还需要额外花钱购买肉类,因此种辣椒不但没能使当地人增加收入,反而带来了许多麻烦,最终农民放弃了辣椒扶贫的模式,回到了传统的生计模式。
有些大项目导致小农户“去能”
吴重庆表示,贫困小农户正在因为所谓的“能力问题”而受到排斥,越来越不被作为发展主体,扶贫产业发展有时会出现与小农户需求“脱轨”的状况。
一般来讲,各地农民都会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传统习惯、气候条件等因素,在有限的耕地上进行多品种、小规模的农产品种植。这种耕作传统被当做是低效的、阻碍增收的,取而代之的是,部分涉农部门都只关心大项目,把一些重要资源投向龙头企业,出现扶大不扶小、扶强不扶弱的现象。
吴重庆指出,在大的扶贫项目中,贫困小农户经常是作为被企业带动的客体存在,他们参与的扶贫项目,往往架空于当地的传统饮食需求,小农户不得不发展自身陌生的“大产业”,导致他们面临“去能”的状态,“公司往往选择那些适宜在当地种植但又不为当地市场接受、或者不属于当地人群饮食习惯范围内的外来农产品或者中草药,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小农户的自主销售。”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农户愈发依靠公司的市场渠道和销售能力,小农户既没有种植经验也不知道销往何处。吴重庆认为,这样的模式不仅导致开发扶贫的“造血”功能被大打折扣,还导致贫困小农户因无法“赋能”,贫困地区的社会分化加剧,社会生态更加脆弱。
小农户脱贫需“再组织化”
“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将开发扶贫的模式从公司带动的产业化扶贫扭转到组织贫困户、发动贫困户、依靠贫困户,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吴重庆认为,在贫困村发展新产业的过程中,政府和组织应该认识到小农户发展的困境,让扶贫的主角真正成为小农户。
吴重庆建议,政府应该以手中掌握大量资源为契机,既致力于提高小农户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激活小农户的主体性,以扶贫工作以及乡村振兴作为杠杆,通过对小农户的发动组织,推动乡村的社会建设,“小农户的再组织化是政府在扶贫以及乡村振兴中最大宗、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
同时,他提议在贫困村中成立合作社,由驻村的扶贫干部充当首任社长,并慢慢从贫困户中培养接班人。此外,扶贫资金应更多地投向促进小农户之间农业生产合作上,比如给小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农技服务、优质农产品认证服务等,真正将贫困小农户组织动员起来,激活小农户的主体性,推动乡村小农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