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一年产蛋量从10多个到300个,是进步还是倒退?
来源: 食物知情权 发布时间:2019-07-19 阅读:1650 次
导语:工业化养殖让母鸡产蛋量大幅度提升。在我们的生活中,鸡蛋也随之变成了一件随时随处可见的商品。然而,你知道人们将要为这种“便利”付出什么代价吗?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正文:
母鸡由在野外生活,到被工业化养殖以后,产蛋数量如何能提升足足20倍之多?单看数字的话,真不得不惊叹近年科技发展之神速;可是鸡并非冷冰冰的产蛋机械,乃是血肉之躯。现在我们不用等院子里的母鸡下蛋,想吃炒蛋、煎蛋时只要在超市购买便可,一年四季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到。我们比上一代多吃鸡蛋,享受这种“方便”的同时,背后母鸡的痛苦及人类付出的代价多大,你又知道吗?
图片来源:食物知情报
在野外
野外鸡,即“原鸡”,是我们所认识的鸡的祖先,家鸡及商业蛋鸡就是古时将原鸡驯化得来的品种。原鸡每年大约生12至15只鸡蛋,并只在春天生蛋——这时,他们会筑起一个隐蔽的巢穴,在里面产蛋及孵蛋,并养育能成功孵出的小鸡,直到它们自立为止。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原鸡会在一年内两度产卵,在夏天又生十多个蛋。
原鸡 | 图片来源: Texaspeafowlfarm
传统农场
记载显示,约2000年前的家鸡每年最多能生60只蛋。之后的上千年,人类不断尝试通过人工配种以强化鸡的产蛋力,使母鸡早在1900年时已经能生100只蛋。母鸡的生蛋期在春季和夏季,到了秋冬季它们就会停止产卵,让身体进行重要的自我修复,让生殖系统得以恢复过来。这一时期的母鸡跟原鸡的自然生殖周期仍然十分相似。直至1940年前,这些母鸡大部分仍然在户外生活,之后因为种种因素,它们被移到室内饲养,住在狭小的笼子内。
1900年代加州佩塔卢马的鸡场 | 图片来源: UC Santa Cruz
商业产蛋工厂的来临,“超级鸡”的出现
今时今日,母鸡被迫以极快的速度生蛋,产蛋力为100年前的 3 倍!作为商业蛋鸡,它们一年平均生280只蛋,有的甚至超过300只,即差不多一天一只!产蛋量急升主要是因为近年所谓“超级鸡”(Superchicken) 的出现,即借助基因筛选技术对蛋鸡进行系统化的育种,当中只考虑鸡的生蛋率而忽视其他条件如鸡的免疫功能等,令新品种蛋鸡产蛋率直线上升的同时,却让它们更易受到病毒感染。
终生困在格子笼内 | 图片来源: Farm Sanctuary
强制换羽——停止喂饲去操控生殖周期
这些鸡产蛋 8 个月后,产蛋量开始下降。蛋商为提升它们的产蛋力往往实施不人道的“强制换羽”,即让蛋鸡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绝水绝粮,使其开始换羽(甚至被人工拔羽),当中没被饿死或渴死的鸡,内分泌开始变化,暂停产蛋近两星期,期间它们的产蛋力得以迅速恢复。
被强制换羽折磨的鸡 | 图片来源:all-Creatures.org
寿命减最少3年——失去利用价值即被屠宰
到了不足两岁之龄开始逐步丧失产蛋力之时,它们就得面对被屠宰的命运。其他非生而为人类产蛋的同类,一般可活5至30年,相比起来商业蛋鸡真可说是命运坎坷。
图片来源:sebiananimalsvoice.com
对鸡对人皆致命的养殖方式——禽流感的帮凶?
超级鸡缺乏生物多样性,加上商业产蛋工厂高密度的养殖、不卫生和缺乏阳光的工业化产蛋方式,与疾病的滋生和蔓延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令人闻风色变的H5N1禽流感;对鸡的健康来说亦是灾难性的,生殖器官受损、骨折、骨质疏松症以及加速老化等等都是商业蛋鸡的常见疾病。
其实光是购买鸡蛋,就等于给予这些食品大企业借口,扭尽六壬试图增加蛋鸡的生产力,甚至更进一步研究以基因工程去改造出比“超级鸡”更厉害的蛋鸡。科技大进步同时,动物福利及人们的同情心却大倒退,两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成了反比?企业往往高举神圣的旗帜,以“用更便宜价格,提供更多食物去喂饱人口”的伟大使命自居,尽情剥削其他动物,实际是替自己谋取暴利,视动物不如生命,只是机械而已。
当你选择把那盒又圆又大、标示着“优质、新鲜”的鸡蛋放进购物篮时,别忘记你正鼓励企业们剥削鸡的生命。
被强制换羽至濒死边缘的鸡 | 图片来源:On Nonhuman Slavery
参考资料:
1.美国人道协会报告 “Welfare Issues with Selective Breeding of Egg-Laying Hens for Productivity” (2007)
http://animalstudiesrepository.org/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19&context=hsus_reps_impacts_on_animals
2.美国人道协会报告《集约化家禽养殖生产与禽流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008)
http://www.hsi.org/assets/pdfs/avian-influenza-traditional-chines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