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农村的呼喊:老百姓对新农合有怨言了!

来源: 不死的明德     发布时间:2019-09-27     阅读:1978 次
导语:
新农合问世已经十多年,最初农村老百姓对此是鼓掌欢迎的,可是最近几年,农村断保的农民数量却越来越多,并且有了怨言。新农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农民缴费提高了,新农合的资金却不够了,看病更困难了!对此作者认为,基层医疗部门有自己的困难,但若资金困难,就更应做好百姓的解释工作,并提出调整资金比例的建议,好让大部分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


早些日子,回了一趟老家,颇有感触:老百姓对新农合已经有怨言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俯下身子做好调研工作,莫要等到民怨积聚到爆发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 

十多年前,新农合刚问世的时候,农村的老百姓是鼓掌欢迎的,可是最近几年,农村断保的农民数量陆续多了起来,因为它的缴费提高了:像我的老家,每个人220元,其中90元属于新农合的部分,130元属于大病医保;一个四口之家,每年880元,也算不小的负担。 

原本国家的政策是好的,有了新农合和大病医保,让农民看得起病,这是国家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可遗憾的是,现在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 

新农合的资金不够了!

这次我回到老家,跟一些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同学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惊讶的发现,现在基层的新农合政策竟然是实行“配额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县医院,算是当地好一些的医院,要求你新农合的总花销不能超过5000元;次一点的医院,不能超过4000元;再差一点的医院,不能超过3500元等等(为了保护我的“线人”哈,这几个数字是不准确的,但比较接近了);于是有朋友会问了,超过怎么办? 

超过的话,那就扣医生的工资呗!(我不晓得是不是同学的戏话,这个我没有证据哈~) 

此外,每家医院都配备有一个总额度,但是坦率说,这个额度是不够用的,所以大家的办法就是层层设置额度,就有了上面每个人花销不能超过5000元的限额了……

据说去年的时候,我们临县有家医院,八九月份的时候就把全年的额度用光了,于是这位院长就向医疗主管部门申请提前拨付一些额度救救急,当然,最终是拨付了的,但是第二年,这位院长就因为犯了事被拿下来了:是不是因为敢吃螃蟹被拿来祭旗,我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只是传闻……

为什么新农合的账户缺钱了呢? 

答曰:农民交的220元中,只有90元进了新农合这个专项账户,实际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要拨付一部分财政资金,但是这些年来医疗改革,越改革、看病越贵,你比如这个药品不加价,看似药品便宜了,实际上更贵了——因为有些药品统一采购之后,主管部门的定价,反而高于之前市场化的价格,即便不加成卖给老百姓,看病成本还是提高了的。所以新农合的金额不够用也情有可原了。 

但是那130元,却是进了商业保险公司的账户,坦率说:商业保险公司敢于承接,就因为有利可图,而且据说今年这部分还要继续涨。说老实话,虽然这部分最多可以报销30万元,但是在农村,即便是天大的病,也很难花到这么多,10-20万就撑死了。 

事实上,新农合的初衷乃是让大部分农民看得起病,从来没有说让所有的人看得起病,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一来是国家的财力无法支撑,二来是人性决定了免费的东西必然会导致过度需求。 

所以当前老百姓对新农合的确存在一些怨言,主要为二: 

其一是交费太高。现在已经是每人每年220元了,实际上还在逐年上涨,对于普通家庭倒没有什么,对于经济较弱的家庭,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其二是看病有点困难了。因为新农合的金额不够,一些医院的额度一旦达到,就会想办法让病人转院,或者建议病人选择门诊而不是住院,因为门诊是自费,住院可以走报销;如果是病人上半年来医院,还相对较好,但倘若到了年底,就有不少的困难——甚至是,你若想住院,还要找熟人、靠关系,这就是眼下基层老百姓就医的现状。

那是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呢?也不是! 

虽然我理解当地医疗部门对待新农合实行“配额制”的初衷,但是说老实话,倘若新农合资金有困难,那就应该做好老百姓的解释工作,提高起付标准、或者合理加收新农合资金,但倘若一方面硬要撑着脸面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又要用客观条件限制老百姓看病,这只会加重老百姓的不理解和抱怨。 

此外,对于大病医疗部分,我个人有些看法,也许说出来会被朋友们骂,但我希望能够降低大病医保的保额,比如将30万降低到10-15万,而将这130元保费的一部分,比如70元挪过来补充新农合统筹账户的资金,并将新农合统筹部分的上限从10万抬高到15万左右,如有可能,最好把大病医保的资金划入新农合专项资金并由国家统筹管理,而不是交给商业保险公司。 

如此一来,虽然老百姓的负担没有加重,但是比例调整了,新农合资金不至于捉襟见肘,普通的病就可以顺畅的入院接受治疗了;而对于大病部分,虽然总的保额降低了,但实际上,真正用到30万大病医保保额的毕竟是少数,退一万步说,真碰到了要花费30万以上来看的病,治愈的希望也是渺茫了,与其大包大揽,不如保障更大多数的农民可以顺畅的看病。 

这是回乡的所思所想,也许有太多不成熟的地方,但从来没有指责基层医疗机构、指责基层医疗主管部门的意思,其实他们也很不容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呐——写这篇文章,只是希望上面的有志之士,能够俯下身子听一听老百姓的抱怨,让大部分老百姓在看得起病的前提下,至少先看得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