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海寻活水——以色列三农调研记录与反思

来源: 《青芽儿》第89期     发布时间:2020-03-12     阅读:2432 次
导语:
对共同体精神的实践,集中体现为以色列人对于自然资源的敬重。事实上,这种对水源、土地和本土传统物种等自然资源的珍视态度,成为了他们可持续技术选择背后的动力根源。

作者|方平(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转载编辑|天一
后台编辑|六韬

正文:
资料上显示,五月的以色列并不算太炎热。但当我们真正置身其中时,车外动辄50摄氏度的高温告诉我们,这应该不仅有资料里说的地中海气候,还有沙漠气候。

以色列,怎么能在如此干旱和炽热的自然环境中,成为欧洲的农业后花园?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这个死海之畔的国度,观察以色列的水源、技术,以及共同体的营造;对于其农业和食物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讨论当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展开了对活水的探寻之旅。

一、水源

探寻以色列的水源,必须先来到位于以色列最北部的黑门山(Mount Hermon)。山脚下,肥沃的良田,以及大型的灌溉设备,跃然眼前。

五月的黑门山,山顶还有厚厚的积雪,而山脚下,环境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第一季的麦子,已经被大型农机收割完毕,肥沃的土地,在等待第二季的耕作。| 图片来源:方平

再驱车向前走半个小时,就能来到边境的但城(Tel Dan)自然遗产国家公园。这里有以色列最大的瀑布。在茂密的树林,上溯瀑布的源头,陪伴一路的是奔涌的山泉水;它们是由黑门山的积雪融化所形成。冰凉而清澈的山泉,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水源,能够滋养一方土地。正是它们,带来了我们在山脚下看到的那一片现代化的农业图景。

黑门山的冰泉水活泼热烈,沿途滋润了无数生命。| 图片来源:方平

向南驶去,来到碧波荡漾的加利利湖畔。这里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淡水湖之一,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它养育着湖畔的人民,让他们能够在数千年前,就在此栖息繁衍。同时,加利利的透彻湖水,塑造了诸多重要的文明形态,诞生了一系列闻名西方世界的“神迹”。我们追随著“五饼二鱼”的传说,在湖边的月色下,品尝了一餐加利利鱼。

加利利湖畔的夜色、美味且昂贵的加利利烤鱼和我们付出的高价小费,是那天夜里最值得回味的记忆。| 图片来源:永清老师

这鱼的鱼片已经被煎至酥黄,鱼肉煎得分外诱人。难得的是,吃起来还能感受到肉质细嫩;点上柠檬,配上当地特产的酱汁,显得鲜香不腻。当然,吃完之后的价格,和服务员“强制”收小费的方法,同样令我们印象深刻。我们后来才发现,在以色列用餐期间,但凡有服务员主动上前询问用餐舒适与否,实际就是在强调“请各位记得付小费”。对食物的介绍,甚至说话本身,在犹太民族看来,是一种理应得到商业回报的工作。(编按:看到这里,想到很久前读到的一则笑话。有游客到加利利湖,想搭船在湖上游湖。船夫开出价钱。双方争了半天,游客决定不坐船了,跟船夫说:价钱这么贵,难怪耶稣也不想搭船,要在湖上走。) 

以色列控制着加利利湖的西岸,那里有大片生机勃勃的橄榄园。| 图片来源:方平

在北部穿行三天,我们体验了一个水源丰沛的以色列。但是,逐渐向南下沉的地势,以及数百万年的干旱和蒸发,最终形成了死海。以色列的中部和南部,早已经变为广袤的荒漠。在这里,农业,原本是无以为续的。

从加利利湖再向南驱车2个小时,就能来到死海之滨。伴随著海拔的下降,以及淡水的消失,这里的一切,逐渐失去生机。沙漠和荒芜,有机会展现它特有的威力。

沿着海边的盐碱地,依然有农业生产。然而,围绕水源所形成的一切农业生产必须的要素,包括作物选择、技术使用、组织形式,都已经和黑门山地区的截然不同。我们很难看到大型的露天灌溉设备,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单一物种的农场,包括:椰枣林、香蕉林,以及就相比无边的荒漠而言,非常有限的麦田。在这些农场地下覆盖的,是非常繁密的滴灌网路。水,在这里以特殊的存在形式,依然帮助人们生产食物。

从昆兰(Qumran)国家公园眺望死海,能看到在那沿着海边的盐碱地,
依然有农业生产(图中间的黑色和白色塑胶棚处)| 图片来源:方平

然而,从死海再向南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已经置于沙漠当中。生命以非常特殊的形式,在完全没有水的空间里延续。

马萨达(Masada)古战场国家公园位于裘蒂亚沙漠(Judean Desert)的边缘。
从希律王所修的北宫遗址望去,只能看到无尽的荒芜。| 图片来源:方平

二、技术

以色列人通过先进的技术系统,在沙漠中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还能大量向欧洲出口蔬果和花卉。但经过实地观察,在宗教、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整个地区(以色列控制区和巴勒斯坦控制区的总和)的农业和食物体系,远非生产和消费这么简单。讨论技术背后的故事,才是我们的本意。

内盖夫沙漠(The Negev Desert)边缘地区,有一处著名的阿拉瓦(Arava)农业研究中心。我们到访此处,着重在了解与思考以色列农业科技,如何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遇。在历经绿色革命的“洗礼”之后,全球的小农生产,已经学会了对“现代技术”保持警惕。舒尔茨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已经变成了改造“现代农业”。但通过对以色列的农业技术体系的观察,则让我们对“现代农业”又有了新的认识。

进入研究中心的展示厅,我们体验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互动沙盘。沙盘主要用于青少年生态知识教学,“玩法”有四步:首先,需要把沙池里的“地形”一步一步塑造好。其次,投影机器会根据被塑造出来的“地形”,测出等高线,并投影出来;高处为浅绿色,低处为深绿色。第三,按下右侧的开关,沙池的最低处将会被注入蓝色光,代表水源已经在低洼处形成。第四,这些代表山峰和水源的光影,能够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即时变化。比如,若在一高一低的两个洼地之间,轻轻用手把沙子划开,蓝色的光就会从高处“流向”低处,将两个洼地连通,形成一条虚拟的“河流”。

互动沙盘的展示技术是为了炫技吗?应该不是。节水的意识,通过技术,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阿拉瓦地区(一路驶来,车外温度最高到达65摄氏度),用真正的水,做沙盘教学推演,才是奢侈。| 图片来源:方平

互动沙盘能用非常生动的方式,让前来参与的孩子们了解到,地势的演变、水源的形成,对于生态环境具有基础的价值。科学技术,在这里首先被赋予了教育的功能。教的不是提高产量,而是对自己置身沙漠的事实有基本的认知:要生存下来,首先要学会了解和尊重自然,珍惜和善用水源。

展示中心的管理人员约翰,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技术,对于以色列人的生产而言,提升产量从来不是唯一的目标。首要目标,是形成基本的农业生态环境,在沙漠里生存和生产。其次,是形成稳定的社区和适宜生活的环境。再次,利用本地资源,形成回圈农业生产,将资源的利用率提到最高。他说:“最初,我们选择在这里生产和建设,是因为‘沙漠是所有人的敌人’。正因如此,英国管理者和阿拉伯人,都不会对我们的建设进行干涉。于是,我和我的同伴们坚守了下来,一干就是50年。”

在对约翰的访谈中,他说:“生活,不是向沙漠索取什麽,而是在沙漠里,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 | 图片来源:方平

技术,在这里成为让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所观察到的先进农业技术,多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为核心展开,体现了基于当地自然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便背后有雄厚的国际资本,但科学家研究的内核,依然是对生态的尊重与对生活的关怀。

在以色列国家博物馆,传统作物种子的展示,说明该地区早在两河文明孕育之初,
就已经有先人进行农作物的耕作。| 图片来源:方平

从以色列地区的历史来看,耶路撒冷能够发展为圣城,根基在于周围的农牧民,能够向城市供给大量的食物。当时的农业和游牧业经营,对于形成文明非常关键。然而,这种经营具有很强的不可持续性。低水准的农业生产,不当的灌溉方式,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水分蒸发;长此以往,土地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将不可逆转。

人类如果向水、土地和自然索取太多,或者利用不当,生态和生产的可持续性必会下降。在这片土地的历史中,生态的不可持续,是战争兴起和文明衰落的导火索。因此,以色列重新复国之后,生态的可持续性,成为犹太民族思考的重要问题;对于水资源的有效使用,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我们在阿拉瓦农业研究中心看到的另一个例子,是沙漠种养循环系统。整套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养鱼用的水资源,进行再处理。一方面,建立海水淡化和地下水提取系统,养殖足够的鱼苗。另一方面,利用技术,集中转化掉其中的富营养物;让养殖用水不直接排到自然环境当中,而是用作下一步的作物灌溉。这套回圈农业的理念,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防止灌溉不当造成的土壤盐碱化。从产出的食物看,一方面提高了蛋白质食物的供给,一方面提高了谷物作物和蔬菜的供给。

阿拉瓦农业研究中心的汤姆博士,向我们展示他带来的技术团队开发的回圈种养系统中的鱼池。| 图片来源:方平

节水技术的运用,是以色列农业能够成功的关键。滴灌,则能将以色列人对于水和生命的敬重,展现在一种先进的技术形态之中。这次访谈,所呈现出的技术、生态与生活的联系,让我既惊叹、又感慨。

种养循环系统,能利用微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将养鱼用的水转化为种植用水。温棚中的绿色塑胶桶装的是南瓜,用于测量水体营养与植物生长效率之间的关系。每条管子都能精确控制水源内的营养物成分,这样,就能通过观察南瓜的生产,找到最佳的微生物配比和使用方案。| 图片来源:方平

惊叹的是,以色列民族对于水的珍视。我来自中国南部,农业生产资源非常丰富,从未面临过系统性的缺水,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水源获取和利用,居然需要付出这么多。

以色列创立和维持这套以高效利用水资源为中心的技术体系,需要承担高昂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技术系统创立时,大量的知识,不仅来自以色列本土,还包括全球,尤其是西欧和美国的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之初,养活这些知识背后的“拥有者”并不简单。而随着生产的扩大,淡水已经不足以满足农业生产,海水淡化系统应运而生。

另方面,这个系统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虽然中东“遍地”油田,但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禁运石油。因此,以色列只能舍近求远,从南美进口;到了市场,石油的零售价已经是中国大陆的2倍左右。

同时,海水淡化,实际上还对物种本身的适应性提出了要求;农业科技需要致力于培育能适应较高含盐量水源的品种。

相比之下,在巴勒斯坦的控制区,虽然当地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准很低,甚至一路上几乎看不到良田,但周边国家对他们积极地支援,让当地食物、水源和能源能够基本满足需求。自此,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局面:以色列的食物生产,能力强,但食物价格偏高,果蔬大约是中国大陆的2-3倍。而巴勒斯坦缺乏连续且系统的农业生产,但食物价格较低。

作者在耶律哥(Jericho,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留影。蔬果和主要食物的价格,约是以色列的一半。
廉价的背后,是宗教纷争和地缘政治角力,而非生产能力。| 图片来源:永清老师

感慨的是,原来,我们就是那些整天“捧着金碗要饭吃”的人。在我的家乡,拥有远比以色列丰饶得多的自然生态条件。同时,大量的耕作传统、土生食材,饮食文化构成的农业与食物在地化知识(local knowledge),蕴含了大量对天、地、人的关怀。可惜的是,对市场和技术的误解,却让农业生产者分成了截然对立的两派。一派空怀理想,只顾着“传统”、“生态”,对任何“现代农业”都嗤之以鼻。另一派,则只偏爱那个盲目追求以产量为唯一目标的所谓“现代农业”;不惜用祖祖辈辈留下的大好河山,换取眼前的 “蝇头小利”。最终,两派都不得不陷入“捡了芝麻丢西瓜”的处境。

在伯利恒(Bethlehem,巴勒斯坦地区)的“大餐”,包括烙饼、烤羊排、牛肉粒,各色沙拉。
人均消费只有在以色列的三分之一。| 图片来源:永清老师

以色列人能将自己的环境和技术有机整合,终有产出。我就在想,若能恰当结合现代的行销方法和生产技术,而非只要“生态”,不要“技术”,或只要“市场”,不要“(生态和道德的)底线”,则我们的在地化知识,多数能在这个大打“生态牌”的时代,对市场形成重要影响。回圈农业与可持续生产模式,如:基塘农业、稻鱼农业,有机会通过体现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实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让捧着金碗的人,最终吃上好饭。

很难想像,虎皮兰、鹅掌柴、绿萝、散尾葵、一叶兰等常见于中国南方的亚热带植物,能被以色列的农业高科技展厅视为重要展品。但正因为它们的出现,才标志着在改造沙漠生态的过程中,开始形成非常适于农业耕作的微观环境。| 图片来源:永清老师

当我们从沙漠中汲取了技术与环境可持续的思考,再回到死海边上,重新去看待之前我们住过的拿撒勒村和基布兹社区的时候,我们对以色列三农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脉络:在这两个共同体的形成和变迁过程中,可持续技术体系建设的背后,那种犹太民族特殊的文化与精神,渐渐跃然脑海。

三、共同体的形成:拿撒勒村

拿撒勒村(Nazareth Village)的共同体设立,是为了通过再现西元一世纪前后的生活场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当地的食物生产和农户生活情况。来到这里,我们仿佛搭乘了一台时光穿梭机,回到西元一世纪。

共同体提供的食物,极具当地特色。有小麦做成的烤饼,应季蔬菜做成的沙拉,醃制的橄榄,以及特色的鹰嘴豆泥等当地食物。鹰嘴豆泥是一种中东地区常见的酱料,味道相当浑厚。而如蜂蜜一样的椰枣泥,作为特色酱料,鲜甜醇厚,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食物背后的生产和消费体系,就是一幅当地农业的画卷:主要的食物都产于本地;朴实的农牧民,围绕著小麦、鹰嘴豆、椰枣、橄榄、牛、羊的生产和消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编织着自己的平凡生活。

拿撒勒村的午餐,囊括了鹰嘴豆泥(中间的大盘子)、
醃制橄榄和椰枣泥(最上方的小方形碟子)等特色食物。| 图片来源:方平

饭后,我们走进村庄,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生活面貌,包括:游牧、纺织、建造,以及居住环境。当时的气候条件,与现在亲历的很接近。人们主要从事游牧业和旱地农业。牧民放养绵羊,并从羊身上获取羊毛----这是他们最主要的纺织原料。

拿撒勒村对当时共同体生活的复原,有助于我们了解共同体形成的过程。首先,食物作为连结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媒介,对形成社群交流起关键作用。集中的橄榄油榨油坊和小麦磨坊,让各家各户能集中起来,统一进行食物加工。由此,逐渐形成了交流、交换和后来的集市。

拿撒勒地区盛产橄榄,种植户在丰收时,会将橄榄运到榨油作坊。设备的原理是利用杠杆,
用近端的石块重量,去压榨远端的橄榄(一般装在麻绳编制的袋子裡)| 图片来源:方平

其次,在家户间交流的过程中,共同体的精神凝聚力能够慢慢形成。在集市里设立的原始会堂,能让重要的神职人员在这里布道,把村民和流动的牧民、以及来自远方的商人都集合起来,启示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换句话说,形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是市集和会堂的出现;它们有助于增强共同体凝聚力。这种凝聚力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日常交流;另一方面则是会堂辩论,它能形成最主要的社会舆论,帮助人们实现最基本的共同体价值认识。

最后,成员们对共同体产生进一步的认识。比如,通过创立宗教,对天地形成敬畏之心。这种认识,反过来指引自己的家庭和基本的农业生产生活,进一步巩固了共同体。

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很接近中国传统村落中的市集或庙堂。在食物的交换过程中,市集的发展,有助于形成更大的村镇。这时,更大的庙堂应运而生,人们通过对先祖和自然(如龙王庙、土地庙)的敬拜,形成了大范围(一般情况下,超越了宗族关係)的价值观共识。

这对于我们的启示在于,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成员之间在价值观念上的共鸣必不可少。在我们的文化中,这种共鸣尽人皆知。对于天地的敬畏、对于自然的敬重,以及对于长辈的敬孝,能够成为华人重新认识可持续农业,构建可持续共同体的基本价值。

四、共同体的变迁:基布兹

以色列的基布兹(Kibbutz)共同体,是犹太复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汇的成就。在1948年以色列复国之前,基布兹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英国控制时期,当地出现了对于房屋财产的保护法。只要房子盖好屋顶,任何人没有理由把它推翻;这个房子实际上就被赋予了合法地位。利用这一道法令,以色列的基布兹组织,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建成了许多重要的定居点。

以色列的基布兹,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人民公社。两者在共同生产和共同消费的行为特点,及其背后的集体经济运行逻辑,都有非常明显的相似性。但我们还是能看出,这类以集体经济形式存在的共同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它们最终的生产力水准。

从运行的过程看,设在乡村的人民公社,更多的是利用农业生产的剩余,为中国工业化进程铺路。即便其生产力,足以让共同体内部形成积累(有研究表明,人民公社的内部生产和监督效率并不低);但是,国家对于乡村的系统性抽取,让集体生产的积累更多地流向外部。反过来看,若是国家有能力反哺共同体的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依然能够形成一定的内生的发展动力(比如,中国贵州的塘约)。

而以色列的基布兹,内部的经济循环系统做的更为出色,让其能自主维持和发展至今。他们的管理组织,有相对更大的独立性和决策权,成员对共同体有内生性的归属感。这让他们能够在关键的节点,对基布兹的个体发展路径、和整体组织形态,进行更有效的调整。

节水灌溉的尝试并非一蹴而就。防渗膜的材料选择,滴灌的铺设长度和出水的频率,水肥一体化,以及物种改良,阳光直射时间、角度和室内问题控制,都是基布兹共同体及其技术团队,基于本地环境,多年探索和改良的成果。| 图片来源:方平

从个体来看,每个基布兹都能赋予成员自由加入和退出的权利。同时,成员可以决定积累分红的比例,并拥有在市场化背景下,及时吸取市场的资源,甚至按照市场逻辑进行经营(将资源向共同体外的成员开放)的管理权。

而从全国范围的基布兹组织来看,他们能够决定是否需要国家对自己的生产行为进行帮助,还能够与军队进行合作(在上世纪70年代的战争时期,基布兹成为以色列巩固国防和推动战争攻势的重要力量)。在军事热点区域的基布兹,能够看到以色列国防军官兵驻扎。

在全球的社区共同体营造历史中,基布兹是非常经典的例子。它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白手起家。早期基布兹在定居点生活的方式,是一种接近经典共产主义的方式。定居者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凭借有限的生活资源,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共同建设,甚至共同养育自己的孩子。

第二个特征,是它们拥有非常坚定的信念、和能够长久维持的组织框架。坚定的信念,是指对于通过共同体模式,能够改变以色列原本艰苦的生活环境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身处艰苦环境中的基布兹的成员,推进了沙漠的改造,让这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绿洲。

早期的基布兹主要是以生态建设为主,大家能在沙漠维持生活,关键就在于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节水灌溉,物种改良,建立“凉室”等方式,发展和推动生产。

“凉棚”是我们对以色列“温室技术”的直观感受。我从未进入过如此清爽,如此鸟语花香的温室。同样的技术,中国寿光的“温棚”,则会让人感觉热浪滔天(2015年和2016年的初秋,作者曾在寿光调研,正遇上“温棚”在一年中集中堆肥的阶段)| 图片来源:方平

长久维持的组织框架,则体现为对于共同体与每个参与者的关系。共同体里的人,没有私有财产,工作没有工资,衣食住行和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外人可以自愿加入,里面的成员也可以自愿退出。退出的时候,可以领到一笔退出费,以回报对共同体的贡献。

以色列国家博物馆里的六幅刻板画,生动地展示了基布兹当时艰辛的生活状态和饱满的奋斗精神。| 图片来源:方平

范围经营和内部分享的理念,长期在基布兹得到延续。我们在黑门山访问时路过的基布兹,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共同体。当时我们的汽车已经接近没油,在谷歌地图中发现了这个基布兹加油站。但来到之后,却发现它不对外售油,加油站仅供自己的社员刷卡消费。好在,我们遇上了乐于助人的一位社员。我们付给她现金,请她帮忙用她的卡片帮忙加油,方才化解了这个燃眉之急。

第三个特征,是它们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的组织。在市场化的环境下,完全封闭的共同体很难生存。怎样让这些基布兹共同体,从形态到理念,越活越年轻? 这成为了摆在大多数基布兹面前的问题。

目前,四分之三的基布兹实现了更新,它们把多数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对外开放,每年能吸引大量全球游客聚集在此;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的旅游观光产业。而我们有幸参访的卡丽亚(Kalila)和隐基底(En Gedi)两个基布兹,就属于更新成功的典范。

这幅相片是在我们居住的小房子门外所摄。很难相信,
这里在上世纪40年代,卡丽亚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沙漠。| 图片来源:方平

卡丽亚基布兹位于约旦河西岸地区,于1929年建立。但在1948年遭到约旦人的占领和破坏,再于1968年六日战争后重建。2017年人口为399名成员。通过两代人的努力,卡丽亚基布兹,现在已经成为了裘蒂亚沙漠中的绿洲,并在10多年前,成功转型为一个旅游景区。

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产业融合发展,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了反思的对象。很多的商业资本涉足传统社区,往往会划破当地的平静(如广西桂林、云南丽江、台湾阿里山……)。但至少我在以色列看见,当地没有所谓的原住民(超过5代人以上),更多的是对于犹太民族经典文化的记忆与传承(比如犹太教的《托拉》)。所以,似乎吸引年轻人,才是基布兹发展的重要目标。

另外,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需要一种现代化的状态,而完成更新,才能释放出它应有的影响力。全球各地的成功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案例,无不指向最背后的商业与市场逻辑。也许这是一部分人不喜欢的。但关键应该还是回到文化和知识,以及背后的价值传承上。如果基布兹因为经营不善,而进入了历史博物馆,那么谁将为他的逝去而负责呢?(当然,另外一派的思考将是,如果基布兹丧失了它的内在价值,那么它跟进入博物馆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所以,如何让商业开发服从于文化(及其内涵的价值)的传承与发展,考验着所有乡村振兴参与者的智慧的关键。我们在走访这两个基布兹当中,能看到一种相对合理的制度设计。

傍晚,隐基底基布兹的游泳池和阳光浴场人头攒动,这个坐落在死海的西岸,
于1953年成立,2017年的成员为589人。| 图片来源:方平

基布兹的内部管理机制创新,能处理好社员与游客的关系。我们从共同体对于游泳池的管理过程窥见一斑。以色列的天气非常炎热。在白天,社员和他们的家庭,并不参与游泳池的活动;而这个时间,恰恰能满足来自欧洲游客对于游泳池和炽烈阳光的迫切需求。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共同体的成员可以在日落时分,享受这个游泳池。这意味着,共同体可以与市场在同一空间内相互协调,既让游客更好的享受和消费,也可以有对内部社员有更好的共同时光,形成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在基布兹的建立之初,强烈的犹太复国主义,对他们的精神认同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当这种精神遭遇了现代化市场的冲击,基布兹社区完成了核心的转型,从一个封闭的共产主义式生产小组,逐渐向市场开放。难得的是,这种开放,没有与他们对犹太民族自身的认同感产生矛盾。当地还有很多的基布兹成员,在共同体当中生活。相比游客,他们对于基布兹生活空间的优先使用权,是体现共同体成员权利的重要依据。而基布兹内部的管理机制,由强烈的共同体认同作为支撑。

可见,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在一个自闭的教条中进行。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实现有效的市场化制度和规范,在提升经济可持续性的过程中,才能让共同体的理念越活越年轻。

五、小结

通过对拿萨勒村的了解,以及对基布兹社区的观察,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进一步谋求市场生存空间的压力之下,共同体的价值形成和变迁,能将时代的变化,嵌入日常的生活制度和管理规章当中。由此,完成共同体价值的再创造,进而维持共同体的正常运作。这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可以保留共同体的精神实质。

以色列共同体内在的精神,或者说价值共鸣,源于对犹太民族的强烈认同,以及对犹太人生存空间的急切要求。它与每个人在共同体当中的行为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现代市场社会中,共同体的认同与价值,通过具体的制度和规则来实现,并改变了每一个共同体成员,乃至全体以色列国民的实践行为。正如我们之前谈到的游泳池管理一样,基布兹的更新,体现出了很好的理念和执行力;因此,让共同体的生活氛围,看起来还是那样的典雅,且充满活力。

对共同体精神的实践,集中体现为以色列人对于自然资源的敬重。事实上,这种对水源、土地和本土传统物种等自然资源的珍视态度,成为了他们可持续技术选择背后的动力根源。以节水技术为最重要的成就形态,以色列人利用先进的科技,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了可持续的关系。反过来,这些努力与尝试,对于共同体精神来说,又恰恰是一种保护和发扬的过程。

至此,我们才算是寻找到了以色列最底色的滋味。原来,在死海这般荒芜的环境之中,的确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活着的水源,会涌现一批又一批可持续的技术,会形成一段又一段不断年轻化的共同体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