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靖 | “一村一品”还是“一村多品”?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20-12-12     阅读:1431 次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同时宣布2021年4月将在中国的昆明召开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这标志着中国将会前所未有地重视资源、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这实际上也对我国的“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全国各地的村庄也应该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保护、发展承担重要责任,而且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乡村,是一个由土地资源、物种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构成的庞大的自然资源的整体,同时也是现代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但是,资源与产业,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各自有其发展的规律和目标。在市场的大环境中,若混为一谈,就很容易将产业政策误解为生态政策、资源政策,或者将产业政策凌驾于生态政策、资源政策,从而引发生物多样性的危机。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专业化、规模化常常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只有如此才能节省成本并获得规模经济。

为此农业部和各地政府提出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比如2017年农业部就公布了全国300个“一村一品”的示范村镇名单,要求“宜茶则茶、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不可否认,在一些地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一些农民也因此富裕起来。

但是,“产业兴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乡村的生物多样性会得到妥善的保护、维护。相反,在一些专业村、专业镇,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非常容易被忽视、被破坏,“一村一业”往往是与化肥、农药、除草剂、抗生素等的大剂量、大面积使用连带在一起的,由此导致很多村庄土壤、水源中的动物、微生物纷纷灭绝、消失。

在广东、广西的一些山区,漫山遍野的澳洲桉的种植,使得森林中的昆虫、禽、兽纷纷消失。森林已经不是“寂静的春天”,而是“寂静的四季”,这是一种严重而又隐蔽的乡村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给农业的可持续性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也恶化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这就足以说明目前的“一村一品”政策必须得到深刻、正确的解读。


第一、“一村一品”应该是在村庄生物多样性得到不断巩固的前提下的一种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一个村庄,资源禀赋可能非常适合发展某种农业项目,比如茶叶,为此就可以因地制宜,建立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一村一品”模式。但是,这种产业化的方向并非一定是要挤压、消灭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空间,更不能理解为全村就一个物种有发展的价值,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村庄生物物种结构或种群结构。以某一物种形成专业化、产业化,同时保护、维护其它生物物种的存在,这种“生物多样性+专业化”才符合农业的规律,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道。

由此,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就必须对村庄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时刻的关注、监控,防止“一村一品”的政策走偏,这是一个新的任务、新的课题。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样是“硬道理”。

第二、“一村一品”与“一村多品”并不冲突。

一个村庄,即使是在平原地区,往往也会具有多种农业资源,它们都各自蕴含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而且,村庄的大小也不同。有的村庄较小,只有几百亩,有的村庄较大,有几千亩甚至上万亩。所以,一个村庄,根据资源的多样性特征,完全可以有多个农业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这就是“一村多品”的必然性。没有必要削足适履,非得将“一村多品”强制规划为“一村一品”。

比如在广东农村,丘陵、坡地适合种植果树,就可以成立果树专业合作社,平原的耕地适合种植水稻、蔬菜,就可以建立水稻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山地上还可以养高附加值的走地鸡,就可以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在大多数的村庄,多个专业合作社并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各个“专业”之间不仅不会构成资源的相克,而且还可以真正做到相互滋润、地尽其用。这就进一步要求,一个行政村应该有一个综合社,以统筹发展各个专业合作社。

第三、生物多样性作为重要的乡村生态,一般是不能交易、不能移动、不能破坏的,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和秩序,而不是资本的规律和秩序。

对此,产业政策不能有理论基础的错位,不能以“产权明晰”为由对村庄生物资源的整体性进行人为的产权分割,产权理论不能乱用。这种对乡村生态的述求并非要遏制村庄的发展,相反,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种特别的资源,完全可以延伸出新的发展机会,让村庄的发展看到希望,典型如以度假、观光、休闲为特征的乡村旅游业。

比如在南方的丘陵、山区,一个村庄有5000亩的山地资源可用于封山育林、培育生物多样性,这是集体所有的资源,必须由村集体进行长期、稳定的生态环境治理。山下的200亩的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就可以发展民宿、度假村等旅游业,城镇居民在这里可以充分享受城市里没有的田园景观、洁净水质、清新空气、新鲜食材。由此就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生态林发展越好、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则宅基地、民宿等的收益和“租”就会越高,村民就有就业机会和致富机会。“绿水青山”就可以顺利转化为“金山银山”。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各个村庄的这种发展机会会越来越多。

所以,“一村多品”才是大多数村庄的产业发展方向。这种“生物多样性+乡村旅游产业+农产品”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可以纠正一些村庄盲目追求“一村一品”的杀鸡取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