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议题

土地流转不付地租?

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14-12-16|阅读:1826

作者虽然反对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土地流转,但是却支持亲友邻里之间的“自愿流转”,甚至号召政府为“无人耕种”的土地支付租金,而使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免于支付地租。照此政策,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是否会迅...

千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农民为何难以受惠?

来源:新浪财经|发布时间:2014-12-16|阅读:2171

央视的这篇报道点出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问题所在,就是农民难以得到应有的好处。但是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还值得再追问。

读者来信:读《何平同志致陈锡文的公开信》后向党中央的呼唤

来源:乌有之乡|发布时间:2014-12-15|阅读:1802

一个农民朋友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农村的出路在于集体经济。

致陈锡文同志:坚持三条底线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四地”问题

来源:乌有之乡|发布时间:2014-12-13|阅读:2220

土地承包权确权颁证进一步虚化村集体的所有权,强化承包人的支配权,势必推动土地私有化,将土地流转转到极少数人手中,从而导致全民危机。解决当前土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新型集体化。

土地流转不能沦为“新圈地运动”

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4-12-13|阅读:1481

土地流转也不能一转了之,后续还要建立退出机制,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只有做好这些功课,才能保证耕地红线不突破、避免农民利益受损。

警惕资本下乡炒土地

来源:环球时报|发布时间:2014-12-13|阅读:1502

鼓励资本下乡,要警惕资本炒作土地,加强监管,不要让资本下乡变成资本的盛宴。

如何保证国人能吃上非转基因大豆?提高补贴势在必行

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4-12-11|阅读:2790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销售的时候常常无法与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区分开来。因此,国产大豆价格往往被进口大豆牵着鼻子走。尽管国家出台的每吨4800元的补贴价格,东北的农民仍然觉得种豆的效益不如玉米和水稻...

中国的农地制度已趋定型——回乡杂感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发布时间:2014-12-10|阅读:1775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和核心的中国农地制度、或者说中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已经趋于定型。

土地私有能带来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发布时间:2014-12-10|阅读:1817

本文作者经济学家华生专门撰写万字长文赐稿观察者网,抛开意识形态争议直面土地私有化,从关系你我的房产以及农民利益的实证角度分析,土地私有化究竟能给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带来什么?

东北稳产增收遭遇多重瓶颈 黑土地一年退化一厘米

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时间:2014-12-09|阅读:1799

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的“大粮仓”,但现今肥沃的黑土地正不断的退化,这或许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不小的影响。

东亚成功转型源于土地私有?

来源:观察者网|发布时间:2014-12-09|阅读:1714

作者分析了他与周其仁、许成钢、文贯中等学者的分歧所在,并从东亚国家城市化转型成功的案例中得出结果,东亚国家的成功转型并不是得益于私有化,相反是来自于土地收益的公共性上。

农区农地经营权入市流转方式观察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发布时间:2014-11-16|阅读:1237

当前农村地区土地经营权流转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农民自主流转、社会中介流转、乡村组织主导流转、农民股份合作社对内对外流转。各式流转方式的兴起,建立了或公开或隐蔽的土地市场,这或许会促进中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