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山谷部落的有机生态实践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15-08-27     阅读:3121 次
食物主权按:虽然大家都知道农药化肥对健康与环境的危害,但一提到有机农业,很多人都没了信心,觉得很费人工又难高产,而台湾新竹县石磊部落的徐长老却认为,有机农法“一点都不难”。通过数年的学习探索,徐长老不仅除草除虫有一套,而且找到了适合山区的有机农法,让现在的有机作物产量直逼惯行农法,同时节省了成本。  石磊部落自从使用有机农法耕作之后,许多失去的生态渐渐回来了,萤火虫从四月到十月都轻易可见,蛙鸣声更是充满整个晚上,加上部落周遭布满溪流、山豁,使石磊成为一个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徐长老说:“透过有机耕作,让大家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也透过有机耕作,让我们学习观察大自然,例如:雨水、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有机资材的适量使用,都让生态环境更加健康。”

位在大汉溪上游,雪山山脉深处,新竹县尖石乡通往桃园北横公路的玉峰村,从玉峰大桥转进,在海拔八百多公尺处,有一个施行有机农法的泰雅族部落–石磊,泰雅族语名为「Quri(谷立)」,意为「山凹下去的地方」,亦即「鞍部」、「山谷」,这些地名正说明了石磊部落的地形。

石磊部落的有机农业发展,得从2004年的「艾利风灾」谈起。这个八月的中度台风轻轻略过北台湾,却为北部山区带来大量降雨,也带来巨大伤害,发生严重土石流,让原本就崎岖难行的新竹山区道路更因此柔肠寸断。风灾过后,石磊部落族人痛定思痛,力图振兴部落产业,当时的基督教长老–徐大卫,正任职「谷立部落文化观光生态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已经从事自然农法十多年的他,决定带领部落一起朝向有机生态村发展。
 



徐大卫长老从退伍后就回家乡耕作,如同大多数农人一样,先是采用惯行农法,三年后,有位台北友人来访,跟他谈起改用有机农法的重要性,因为石磊部落位在大汉溪上游,也就是淡水河上游,农药与化肥渗入土壤后,就会顺着地下水污染水源,而许多族人,包括自己的小孩,都会到台北就业或谋生,如此一来便害到了自己人。徐长老听完此番道理,便决定停用农药与化肥来耕作,但一开始因不谙有机农法,也没经过验证,产量与销路均不佳,幸好当时务农只是他在土木工程以外的兼职工作,所以他并不以为意,直到艾利台风之后,为了族人的发展,他才前往国外取经,现在已成为台湾世界展望会的种子教师,到许多部落去教导有机农法,例如附近的抬耀部落也是在徐长老的指导下,有机农业发展丰硕。

徐长老先是透过教会,到韩国与日本学习自然农法,回到部落后,因为台湾的地质、气候条件与日、韩不同,所以自己又做了许多试验,经过三年多的土质改良与失败,终于找到适合新竹山区的有机农法,以各种农业废材、树叶等等作为有机质堆肥,并自制液肥、培养益菌,让现在的有机作物产量直逼惯行农法,并节省了资材成本。在增产、低成本,以及高利润的诱因下,使许多原本不看好有机农法的族人纷纷加入,现在的石磊部落从2006年开始,已有十几公顷农田陆续取得有机验证,面积超过全部落耕地的一半,作物以四季蔬菜为主,也有一些水蜜桃、甜柿等果树,收成之后一部分以谷立有机农场做联合营销,一部分依个人农场意愿自行寻找通路。

现在的徐大卫对有机农法充满信心,他说:“一点都不难。”问起许多有机农人最困扰的“除草”,徐长老也说:“用割草机除草,而且只在作物幼苗时除草,所以也不花太多人工。”至于除虫他则利用无患子、莿葱、蓼荞、香茅、薄荷等味道较重的植物,放在瓮里发酵三个月,使用时加水稀释1000倍,喷洒于叶面,只要不遇到下雨天,喷一次可以持续一周,让虫的嗅觉被干扰,就不会去吃作物,这方法用在较冷的山区很有效,夏天喷一点做预防,冬天则没什么虫害。徐长老同时也分享了许多有机果农最头痛的果蝇防治方法,他说:“将蛋壳压碎炒熟,加入糙米醋,利用酸性萃取钙质的原理,做成液体状之后,既可当液肥直接喷洒于叶面来补充植物钙质,又可用容器装起来之后打洞,吊挂在果树周围诱捕果蝇,因为醋香会吸引果蝇而使牠淹死,这是我实验多种材料之后所得到的最有效配方。蛋壳也可以用较硬的动物骨头取代,例如:牛骨、羊骨等,骨头要炒成白色以去油脂,再切碎并用醋去萃取,效果一样好。”

徐大卫又说:“一开始我们的定位就是有机农业结合生态观光,来带动石磊部落的产业,促使年轻人回乡就业。”石磊部落有了这样的共识之后,许多族人纷纷捐出废耕多年的土地,成立“谷立有机农场”,以共耕共营的方式,提供族人利用闲暇时间来耕作;后来因为族人的有机技术渐渐成熟,便纷纷将农田取回自行耕作,但仍继续使用有机农法。虽然现在的谷立农场已成为徐大卫的个人农场,但仍帮忙部落做营销,有了盈余也会回馈部落,例如每周煮一餐来提供单亲家庭与老人用膳等。




1972年生的罗锦山,便是在徐大卫带领部落发展有机农业之后回乡的青壮年之一。原本在新竹科学园区当技术员的他,2007年回到部落,来年开始在自己的农场从事有机耕作,一甲地种已通过验证的有机蔬菜,三分地种无验证但做有机管理的果树。他认为有机耕作是未来趋势,也是在山上可以永久性发挥的产业,又可以照顾到已经年迈的双亲,闲暇之余还可以到城市兼差做其他工作,所以从事有机耕作对他来说一举数得。

罗锦山也分享了他种有机作物的心得,他说:“刚开始我采用自然农法来栽种,没什么施肥,以为土壤本身就有足够养分供作物生长,后来发现还是要适当补充营养才能让作物长得好,因为土地的养分也是会用完的。”相对于徐长老喜欢自己堆肥做植物养分的方式,罗锦山则较少自己做堆肥,因为他说:“大量堆肥需要场地和推土机、遮雨棚等设施,我没有做这样的投资,所以目前还是买现成有机肥来用;如果蔬菜遇到虫害,就用苏力菌来对抗。”




石磊部落自从使用有机农法耕作之后,许多失去的生态渐渐回来了,萤火虫从四月到十月都轻易可见,蛙鸣声更是充满整个晚上,加上部落周遭布满溪流、山豁,使石磊成为一个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徐长老说:“透过有机耕作,让大家了解到生态保护的重要;也透过有机耕作,让我们学习观察大自然,例如:雨水、气温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有机资材的适量使用,都让生态环境更加健康。”

石磊部落也用心规划生态导览行程,让族人可以藉由带领游客导览与体验而赚取外快,希望借此让更多人愿意留在家乡发展。徐大卫的父亲–哈勇古赖,除了在农场种植蔬菜、水蜜桃、椴木香菇之外,也常帮忙接待游客做部落生态导览,并将原本的泰雅族榖仓改装成民宿,成为石磊部落少数供游客下榻的地方之一。




种有机也很有经验的哈勇古赖长老又说:“一方面我们的有机田种两年就休一年,让土地修养生息,休耕的土地让杂草长高之后就砍一砍再烧一烧,一方面较容易腐烂变成有机质,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虫害。而且我们都是自己堆肥,只要充分发酵就不会发臭;而液肥原料则依各种作物需求而调配,就像人吃药要依症状给药方一样,所以病虫害都可以克服,只是人力付出较多。种有机最怕的是遇到连日豪雨或台风,因为我们都是露天栽种,作物会因雨而腐烂死亡,损失就会很大。”

石磊部落的生态导览路线与解说内容,透过部落族人的共同讨论,以及耆老的知识传授,结合部落文化、有机体验等行程,使这里的生态导览行程充实,而这个未经雕琢的山谷部落,正等着更多游客前来发掘她的美丽与奥妙。
 
文章来源:上下游【公民写手】贴文 :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74747/#resp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