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生态农业技术及推广模式探索系列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17-10-28 阅读:9837 次
食物主权按:
近几年,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成为热门,搞生态农业的、消费生态产品的一下子高大上起来了,但归根结底为什么要支持生态农业?什么才是生态农业?袁勇老师认为,与万变的农业生产技术相比,这些问题才是做好生态农业的关键。本系列分为四期,将从什么是生态农业讲起,讨论生物多样性和杂草的管理,养分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等,最后延伸至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农业发展中来。
讲者介绍:袁勇,四川简阳市东溪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四川省劳模,四川省党员培训师资库入库教师。对三农情有独钟,在乡镇从事农技推广24年,善于思考和创新,致力于推行农民教育、推动农民合作、推广生态农业。2010年推动成立“简阳市新天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什么是生态农业?
现在做生态农业的很多,不管是农民还是农民合作社,很多企业也都在做,但真正做得好的不是太多,这是因为做生态农业的目的还没理清楚。我觉得做生态农业一定要把初衷搞清楚,就是为什么要做生态农业?
我们现在面临食品安全和各种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气候变化等等。这几天看新闻,有的地方非常干旱,像我们简阳,连续两个月没有下雨,有的省份却是暴雨,这些都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的。还有物种的消失,每24小时就有150-200个物种消失,现在消失的速度远远超过新增的速度,这样下去会严重破坏地球的平衡。我们还面临能源耗竭,地球几百年形成的石化能源,这一年就用得差不多了。
以前我觉得大气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等工业造成的,但调查下来发现,农业面源污染占水和空气污染达70%之多。我们很多污染都几乎与农业有关系,所有很有必要重新审视石油农业体系。正是因为这个体系是有问题的,我们才要做生态农业。那么石油农业体系有什么特点呢?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投入品是化学化,另外它是鼓励搞设施的,设施化,还有一个特点是石油化,即它是高度依赖石油的,不管是农业生产运输还是化肥农药的使用等等都离不开石油,机器一开动就需要石油。这就带来几个问题: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同时它受市场风险和自然影响非常大、受自然影响,所以也是高风险的。石油农业唯一一个感觉好的是高效率,相比人力去挖地、收获,似乎机器的来得更快。这个高效率我们有没有去仔细分析呢?比如耕地机,我们有没有考虑制造这个机器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成本都到环境里面去了,我们考虑效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转嫁到环境的成本,如果把这些都算上,我估计机器耕一亩地还没有人工效率高。
我们有的人觉得,既然你说这多问题,为什么西方国家石油农业还搞了这么多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因为背后有一些不得已条件。西方国家人少地多,一个农场主管理几千几万亩。他要机器化。他的产品高度商品化,所以他要尽量降低成本,不依赖人力,靠机械化。这样就形成了单一种植模式,就违背了自然规律,从而导致病虫害爆发。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用飞机喷农药。所以这套体系是因为他们人少地多,全是市场化、产业化,它这个条件没办法才这样做。我们不懂就会觉得是不是它比我们先进?但也是正因为它人少地多,资源丰富,就算这片地经过二三十年毁了,已经不能耕作了,好办没问题,我就重新开发一片土地就行了,它可以休耕,而我们有没有这个条件。我们现在就是领导看到一些荒地他心里就发慌,我们这么多人要吃粮食,又没有土地,没有新的土地可以开垦。西方搞这体系有它的特殊条件,我们不要误认为他们就是先进发达的,其实它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生态农业,首先必须重新审视石油农业,认识到它是西方特殊条件下的产物。针对石油生产体系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条环境友好的模式,也就是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尽量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假如哪一天没有石油,这套生产体系还能不能维持呢。
2. 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现在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常规解决办法是覆盖地膜,你有没有想到你覆盖地膜的同时,其实就在制造更严重的干旱。因为地膜是石油产品,生产不仅耗能,而且利用同时就会产生更多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异常。所以我们用地膜解决干旱就是在用制造问题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 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比如化肥,感觉是在增加养分,其实在破坏微生物。
4. 尽量减少对水的污染。不要投入更多化学的东西。我们只有通过这种友好方式,才是可持续的,才能解决食品安全、大气污染等问题,根本不需要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的督查。
接下来我们将分四期探讨生态农业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推广经营模式。第一期主要将讨论什么是生态农业,为什么要做生态农业,其中会涉及到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几个概念的区别,让大家有一个整体的、概括的认识;第二期将讨论生态农业的技术问题,重点讨论生物多样性和杂草的管理;第三期讲讨论养分管理和病虫害管理;第四期将讨论生态农业推广和经营模式。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首先讨论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会被大多数人看做是一项技术,认为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就是生态农业。其实,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甚至是一种哲学,生态的技术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广义的生态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技术人人都会,只要谦卑地向自然学习,向老农学习,就会学到很多技术。因为生态条件各不相同,技术没有普适性,没有四海皆准的技术。
虽然我认为生态农业没有一个标准概念,但百度百科给出这样一个说法: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这里面有一点很重要,有些人提到生态农业,就质疑是不是回到原始社会了。其实生态农业不是反科学,恰恰是最科学的,因为它遵循自然规律。我们之后还会谈到对生态农业的误解。
(二)生态农业的原则和特点
我们接下来探讨生态农业的原则。生态农业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不管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条件,降水量多少、光照多少等等都不重要,这些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第一个原则是生物多样性。从技术上说就是间套作,不要单一大规模种植,这违背了自然规律。我们可以想想路边杂草,这些杂草有没有人给它施肥、打药、松土?没有!反而我们还在打除草剂。结果今年打了,明年还有,并且这些草从来没有爆发过什么病虫害。什么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生物多样性。我们做过调查,一个平方的杂草,它的品种可以达到31种,这说明什么问题?草的种类多,昆虫种类就多,因为不同杂草会吸引不同的昆虫,不同的杂草可能会吸引不同微生物,土壤里面的微生物种类也多了,杂草有了,生物有了,天敌多了,它自己就形成一个相生相克的系统,有所谓的害虫就一定有它的天敌来。这就是生物多样性。我们一般见到的产业化基地。农药使用量是非常大的。它没有隔离,物种十分单一,吸引的天敌很单一,微生物也单一,一旦有病虫害发生,就很容易蔓延和爆发。在这种情况下,你不用农药,那简直没办法控制。所以我们生态农业里面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生物多样性,具体操作上就是合理间套作。我们第二期会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第二个原则是保护性耕作。具体操作上,最彻底是免耕,不仅仅是不用机器,连人工、牛都不用。当然你刚开始你不能做到,因为生态还没有恢复,那就尽量少耕、浅耕。
第三个原则就是不使用大棚和地膜,也就是说不搞反季节。因为这样顺应自然的话,它自身抵抗力才是最强的。
第四个是不使用化肥、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的东西。
第五个原则是不使用除草剂,并且尽量不除草。这个环节我们也会有专门的讨论。
第六个是不使用化学农药,在真正的生态农业里面,应该是不打药,不管你是化学的、生物的还是物理的,都不用,完全不要人为地去控虫,打虫,杀虫,最根本的是让它形成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不要人为地控制它。
第七个原则是不使用转基因的产品和技术。这个争论是很多的,我们做生态农业的,肯定是反对转基因的。我们且不说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怎样,有没有定论,有一条就可以判它的死刑。它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就这一点,早晚会出问题。就像我们当初的农药化肥,最开始使用的时候也觉得这是好东西,增产效果很好,结果呢,现在全世界面临这个问题。这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管现在有没有定论,我个人是觉得要杜绝的。
最后一个原则是在地化的生产和消费。因为生态农业宗旨就是保护环境嘛,你还在全球消费,飞机运来运去的,我觉得也不太生态。
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知道生态农业的特点。我们向农民讲到生态农业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你这个东西不打农药,我会不会天天去捉虫,我不用化肥,我会不会天天担农家肥去施?这个会不会很累,很麻烦?其实我们从上面几个原则来看,生产过程是最简单的,因为它不耕地不除草不打药。第二个,它也是最安全的,它自己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当然这一般需要3年左右的转换期。转换期过了之后,它形成自己系统之后,一般不会爆发病虫害。只要你真正做到这些技术的话,你可以安心在那打麻将,我们四川人喜欢打麻将嘛。从产品来看,它是最健康的,不说营养价值,至少它是没有毒素的。这个我们的农户都深有体会。推广生态农业之前,他说,我到街上去买菜,我自己吃都提心吊胆。现在可能因为干旱,水田没种了,就要到超市买大米,结果他发现超市大米打开了放半年不会生虫,而之前他们自己种的大米,夏天一两个月都长虫,他们说这种虫都不敢吃的东西我们敢吃吗?做了生态农业之后,他们觉得吃得很放心,没有心理压力了。我自己也有深刻体会,生态粮食的能量很高。吃一小碗生态大米,到中午感觉不到饿,如果我要下乡或者出去在餐馆里面吃,我要吃两三碗,吃很饱,估计三小时左右就饿了。常规农业虽然产量高,但没有能量。从环境上看,生态农业最环保,最有利于生态恢复,没有农药,减少去石油依赖,气候方面也会慢慢好转。综合来看,它最大好处就是可持续的。
(三)区分几个相关概念
有些人会问你,为什么不谈有机农业,非要谈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等这些概念在网上我们都能查到,我说下区别。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都是一种标准。它的侧重点在产品,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健康。而且这三种都需要认证。生态农业不需要认证也没有标准,它就几个基本原则。生态农业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人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满足我们可持续生产。
绿色食品同样是一种标准,与有机农业相比,它会放松一点,它允许使用一部分化学农药和肥料,只要不超标就行。绿色食品也杜绝转基因。无公害食品我们笑称“三不倒”,只要你吃了不倒下就可以,这是开玩笑,但就是说它只是杜绝高毒剧毒的农药。这个我觉得是有问题的,我觉得现在低毒农药说不定比高毒的更大。因为我们高毒农药中毒了会有反应,你会马上去医院,而低毒农药对人体影响是潜在性、隐蔽性的,并且是积累性的。因为有的含重金属的,积累到一定量就会非常有害。你可能十年二十年没问题,但三十年二十五年,一旦爆发,就是癌症。
下面重点探讨一下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从有机农业认证的条件来看,有机农业是可以使用农药的,可以使用物理的生物的方法,比如杀虫灯,黏虫板,性诱剂、防虫网或者生物农业包括矿物质的农药。而生态农业没有防虫的想法,没有害虫益虫之分,关键是让它自己形成平衡系统。
有机农业允许使用大棚和温室的,因为它对这个没有检测,而只是检测你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有没有超标。所以说有机农业不反对反季节。生态农业不允许反季节,因为它违背自然规律,就像人一样晚上该休息的时候我叫你去上班,白天睡觉,这样肯定会出问题。有机农业可以使用机械,包括设施,甚至有人觉得这些是高大上的,好的东西,一看到这些就觉得你搞得好,是有机农业。我们做生态农业的,至少是不鼓励用这些机械和设施的。
另外,生态农业鼓励尽量用原生种,因为它在一个地方经历了几百上千年适应过程,经历过很多种极端气候,说明它的适应性和抗性是非常强的。而有机农业它不回避这个问题,不管你什么种子,只要不是转基因的,杂交的都可以用。我们知道杂交是短期内育出来的品种,它适应性和原生种相比,毫无疑问,肯定差很多。
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有机农业有什么特点,跟石油农业相比,它根本的东西没有变化。石油农业的世界观认为人是可以控制大自然的,所以有虫之后,它就觉得人可以控制它可以杀它,有机农业同样是这种观点,只是我不用化学的东西杀,我用化学的生物的,人和自然还是对立的,人可以控制大自然,它始终是向外求,它也是依赖能源的,排放还是存在。比如你用机械,用大棚温室,都在耗费能源,不能解决大的环境问题。所以全世界的环保做了几十年,成效都不太显著,实际它都是在按照旧的理念,世界观没有改变,治标不治本。另外它追求物质,还是要产品,就缺少灵魂,没有对土地的感情。
有关石油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区别,见下表:
(四)做生态农业的动机和目的
任何事情,“为什么”往往比“怎么做”更重要,为什么决定我们怎么去做,对生态农业而言,动机和目的同样比怎么做更重要。以我了解,政府去推生态农业,给农户都是说产品可以卖到多高价钱,看重市场需求,看重生态农产品带来的商机,用经济效益去刺激农户。根据我的教训,这恰恰是最危险的。因为一旦单一为了金钱,就很难保证它的质量。
我们可能还要反思一个问题,农业的功能是什么?做农业到底能不能赚钱?
首先农业的经济功能本来就很弱。这是普遍现象:全世界的农业,在生产环节,哪怕在土地资源非常丰富的西方国家美国,我听说规模越大亏得越多,农业也是全靠国家的高额补贴。不说远的,就看我们国家,小农户自己耕种的,计算过一般种水稻利润200-300块钱/亩,前提还要气候正常,如果遇到灾害气候减产还会亏本。在农民自己的人工土地都不算进去的情况下,还不赚钱,那老板流转会赚钱吗?大公司运作中的人工成本是没法控制的,就算你用机械,可能人工节省了,但病虫害会增加,化肥会用得更多。更别说老板的技术没有农民技术高。就算请什么专家,有用吗?农业重要是靠实践。农业主要投入是太阳能,这都是不要钱的。另外,雇佣农民给老板干活跟农户干自家活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农业的经济功能是很弱的。除非是种一些特殊的东西,稀有的东西。但我们都大面积种了,市场也就饱和了,大家还可能赚钱吗?
另外,农业和工业有本质区别。现在流行说“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我不懂为什么可以怎么说,可能他们觉得这样对农民有利?但农业是有生命的,你把没有生命的体系运用到有生命的东西上,可以吗?举个例子,我们工业生产一台汽车,可以在一个车间生产轮胎,另一个车间生产方向盘,再一个车间生产发动机,最后我们组装起来,是一台汽车吗?没问题!我们想想,我们能不能在一块地生产稻穗,一块地生产根,一块地生产茎,我们组装起来,是不是一株水稻?我想不会吧。我们农业是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工业产品如果市场行情好,只要有钱,我们可以赶工生产;而我们的农业,比如遇上梨行情好了,我们能不能加班加点赶出来?没办法,挂果你至少需要三年,等到三年,大家都生产出来了,已经烂市了。有生命的东西跟没有生命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如果你真的用工业理念来指导农业,结果会怎样?我们现在很多农业危机就是用工业理念在指导惹的祸,包括化肥的使用,把土壤看成元素,缺什么补什么,当成零件来看。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农产品和对工业产品的消费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业消费可以是无限的,没钱的看黑白电视机,有钱的可以看彩色的,再有钱的买个大的。农业可以吗?你不能说我没钱就一天只吃1顿,我有钱就一天吃5顿,我再有钱就一天吃8顿,可以吗?不管你的东西好不好,价格高还是低,我们对它消费是刚性的,总量基本是不变的。你想靠价格靠规模来增加收入,天方夜谭。
所以我们懂得了靠农业是不能赚钱的。那么它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是让我们有吃的,吃的健康。所以以后我们去推动生态农业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我做生态农业能赚到多少钱,能赚钱是在它后期搞加工,多功能拓展,什么休闲教育,生产只是一个平台。
如果我们单一以经济利益驱动,很难保证质量。如果只注重增收,我们只看见产品,目的是一定要卖掉产品,那么不管卖不卖得掉产品,都是不容易维持下去的。产品好卖了,有什么后果?生态产品肯定比一般产品高几倍,这种情况下,你能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不作假,或者一个人永远都不作假,这个很难,这对他的心灵要求很高。一旦有一次出现问题,被消费者发现,你就永远抬不起头来。如果卖不掉了,生态农业就更没有优势了。
我们四川有一个村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地生态环境非常好,山上出产一种野生魔芋,之前当地农户说是漫山遍野很多,经常自己采来吃,满足自家需求。后来被政府发现了,政府觉得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途径,所以政府就组织农民去采收野生魔芋,给他们找销路,这下好了,感觉可以赚钱了,大家为了赚更多钱,就每一窝施化肥,两三年后魔芋就患了什么病,现在导致整个山上一株魔芋都没有了,绝种了。这就是经济利益驱动。
那么我们要以什么驱动去推动农民做生态农业?总不能说什么好处都没有吧?我们要跟农民一起去探讨现在的石油农业体系有什么问题,让他们意识到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健康。这方面很容易跟农民沟通,让他们回忆,在三十年以前,癌症或者各种慢性病有没有现在这么多?那些去世的都是什么原因去世的?我们给他说农药除草剂有多毒。这个马上他们就能体会到。有很多农民自留地里是不用农药化肥的,但是他们以为自留地不用就安全了,他不知道农药化肥一放出来就是魔鬼,是循环的。我们问他这些农药到哪里去了?他们会说到地里面啊,没到我嘴里面啊,好,下雨以后,一部分没有被作物吸收的,它会到哪里去?到土壤里面啊,然后呢?还回到地下水啊。然后问他你们喝的什么水?剩下他就明白了。不管你在哪个地方打的农药,最终自己都喝进去了,同样你的水、食品,虽然自留地没有用农药化肥,但是水被污染了,还是避免不了。还有土壤的退化,如果继续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可能十年二十年之后,土壤生产不出任何东西。
我觉得重要的是给农民讲清楚我们现在这套石油农药体系的危害,而不是给他说生态农产品价格有多高。真正技术层面的东西反而问题不大,只要一点拨,他们都懂,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实践,他们也最熟悉自己土地的环境。我们开玩笑说,不要用钱来勾引农民做生态农业,否则会把他们带入歧途。
做生态农业目的是什么?有些人认为生态农业都是有钱人的游戏,他们为了自己生活质量更高。我要说这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而是我们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土地能持续生产,环境越来越好,这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说生态农业首先是为了我们的生存,而不是提高生活质量。第二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第三才能谈到增收。我们虽不能用钱刺激农民做,但不是不让大家赚钱。恰恰相反,让大家把钱赚得可持续,真正用心做好生态农业之后,钱就像结的果子,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生物多样性原则和杂草管理
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比如我们说病虫,可能它和土壤养分、栽培的密度和品种都有关系,如果我分开来讲的话,很可能就会对大家的理解造成误解甚至是错解,所以说我想在正式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做一些简单的声明:
第一,我不太习惯分开讲,这样很容易给大家造成一些理解上的问题。
第二,因为我是做技术的,技术一般只是教我们怎么做,但是我现在觉得很多技术的深层次的东西,你要探讨里边的为什么,那么就不得不涉及到一些哲学类的东西,因为哲学就是回答为什么。其实我不觉得这是一些虚的东西,确实很多看不见的东西它决定了我们看得到的东西。包括我们今天的技术,其实它后边只要一分析,它都有它的哲学。
第三,我所给大家分享的这些技术,它只是代表我个人的一些特殊的经历,包括我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工作环境,等等,它会受到这些影响。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生态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可能我讲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更不一定是适合每个地方,这个几乎不太可能。我也不觉得有哪一种模式或哪一种技术可以一统天下,它本来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东西,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在实践中自己去总结对比。我们每次给农民培训以后,都会提醒他们,不要迷信我,也就是说我讲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每个人他有局限性,就是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任何人。大自然才是最公正无私的老师。
在第一期直播里,我们大概知道了生态农业基本的概念、做生态农业的动机,以及生态农业的几个原则,今天我们就开始正式地谈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我大概分成四个版块:第一个是生物多样性,也就是合理间套作;第二个就是合理管理杂草;第三个是说土壤,也可以说是养分管理;第四个部分就是病虫害的防治。今天我们就谈前边两个问题,就是生物多样性或者叫合理间套作,和杂草的管理。
(一)合理间套作
我们会经常问农户,让他去对比、反思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我们人为地种植的一些农作物,比如说水稻,我们会精心地呵护它,给它“吃”好,给它各种的肥料,然后稍微有一点病虫害,我们就会给它去打药,有草我们还会给它除草,甚至打除草剂,就是说有很多措施我们都会去保护它去呵护它,结果每年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虫害,甚至有的会爆发。而我们再去看看随便那条路上或者说山坡上的杂草,它是任人践踏的,从来没有人给它耕过地给它松过土,从来没有人给它施过肥,也没有人给它打过药,甚至我们还会打除草剂,结果今年打了除草剂明年还会再长起来,但是我们有发现杂草爆发过病虫害吗?几乎没有看到。我们去做过调查,一个平方米的杂草,它的品种的数量,我们调查过的最多的达到31种,一般情况下都是十几种,接近二十种。这个就给我们揭示了,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为什么生物多样性以后它就不会导致病虫害的爆发,这就是自然规律,后边我们会详细讲。
生物多样性,它的物种越多,种类越多,那么它的平衡性就越好,越不容易被打破。其实大自然,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包容。生态农业首先一定是有包容性的,它是多元化的,因为在大自然眼里没有什么喜好,不会说认为杂草是好的,作物是坏的,没有好坏之分,对它来说都是平等的,这就是我们的自然规律。但是在我们常人的眼里,每一个人都有喜好,我们往往就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去评判。比如说我们要么是种好看的,有的人喜欢花的,他会觉得花好看杂草不好看;有的他会为了经济效益来种,他会根据市场来确定种什么,比如说我们今年的葡萄价格高,可能明年大家都去种葡萄了。他会有自己的价值观,不是说这个不好,但是前提条件一定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出问题。
我们也知道,现在很多产业化、规模化的这种基地,它的经济效益确实不错,那么我们有没有看过,有没有反思过它的代价。大家可以去观察,凡是单一规模化种植的基地,它的病虫害,这个不用什么数据,不用去调查研究,就根据大自然的这条原则,我判定它的病虫害绝对比农户多样化种植的病虫害严重得多。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家都知道农药化肥的危害,那么咱们农民的自留地里种很多蔬菜他是供自己吃的,那么在这里边咱们去调查,一般不会用农药,化肥绝大部分也不会用,但是你会发现这里边基本没有什么病虫害爆发,它会有一点,但绝对不像我们单一规模化种植的基地,一旦有一株树或者一棵苗上有虫或者是有病,很快整个园区会爆发。这个大家很容易想象。首先它没隔离,比如说我们这一片全部种了桃树,那么这上边有一只虫,那么整个这一片都是它免费的餐厅,它会很快繁殖,而如果我们中间种了一些它不喜欢吃的其他作物,它可能就没法蔓延,就会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为什么多样性就能抑制病虫害的爆发?因为它还有一个作用,比如说刚刚我们谈到杂草种类很多,原因在于它可以吸引多样化的昆虫,。我们有的人可能会担心,这个杂草会不会本身又吸引虫来,或者是它本身会不会带一些病菌来,这个不用担心,大自然是平衡的,只要它里边有所谓的害虫来了,这个生态链很快会形成,一定有它的克星天敌来。也就是说杂草越多样,它吸引的昆虫种类也是越多样,这个是地上部分看的见的昆虫,那么昆虫多了以后,它自然就形成一个相生相克的系统了。
还有一个是我们看不到的地下部分,不同的杂草它可能会吸引微生物,就是说杂草越多样化,它相应的微生物种类就越多,包括里边可能还会有很多地下昆虫,对整个土壤的改良就越好。因为微生物的功能相当强大,它就会促进土壤的一个活化,对土壤就会越来越健康,我们下一节会讲这个事情。
所以说作物种类越多,相应的昆虫种类就越多,但是大家不要怕,不仅仅是吸引所谓的害虫,益虫、天敌都会来,地下的微生物种类也会更多,那么它就会逐步形成一个复杂的、平衡的系统。生物多样化是生态农业里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但是相对来说它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简单就是多样化种植。那么怎样体现多样化,用我们的专业术语就是合理间套作,也就是说你这一亩两亩或者说十亩一百亩,不要只种一个品种,像我们四川在玉米地里种红薯,我们的红薯基本不得病,从来不打药,其实它一直都在玉米下边生长,玉米就是它的隔离带,这个就是非常好的一个生物多样化的实践。
油菜行间套作的土豆色泽好,个头大小均匀。(袁勇)
合理的间套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从理论上来说它的种类越多样,平衡性越好,越不容易被打破,也就是说越没有什么病虫害。但是我们不可能说这一亩地种十到二十个品种,我怎么管得下来?所以我们第一个原则是管理成本,就是说在保障基本的多样化的情况下,要考虑到我们的管理成本。如果你这家人的劳动力很多,你可以种三样、四样来间套作,如果你劳动力少,至少可以一分地两分地或者五分地种一个品种,然后另外的地我种另外一个品种,这样来间套作。当然具体的大家可以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间套作,反正原则上是越多样越好。我们现在种的生态蔬菜,一般都是一个品种种那么两到三行,就是一亩地就种三到四个品种,大概就这样来规划,当然还得看你的管理成本,就是说多样化一定要结合管理的成本。
第二个原则是合理间套作一定要结合作物的特性。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相生相克,相生的共生的这种作物是最好的,我们也要考虑趋避和标靶。什么叫趋避,就是说有的作物它会散发出来一些气味,有的所谓的害虫它就不喜欢,所以如果要种其他作物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地给它套作一点这种趋避的作物,比如说葱、姜、蒜,还有香草类的,比如薄荷、香茅等等,这些它就有趋避作用。就算我们不是以种这些香草、葱姜蒜为主,而是要种其他的蔬菜,但是为了减少你的虫害,你可以适当地种一点,这个趋避作物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了。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标靶,所谓的标靶就是靶子,就是专门用来打的。因为一些昆虫它就很喜欢一些作物,比如说蚜虫就最喜欢十字花科类的,像我们油菜的蚜虫是很严重的,包括一些菊科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种植其他作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这种作物的边界,也就是说在地边,比如说路边或者田埂上,我就种上这么一些标靶作物,然后就吸引我们所谓的害虫到它身上,这样我们种植的作物就可以避免虫害,这也增加了我们的多样性。
第三个原则肯定就要考虑到季节了,首先就是要当季,第二个你还要考虑你的茬口的衔接,就是说上季下季一定要衔接好。这就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也就是合理间套作,就这么简单。
刚才就说了,合理间套作的重要性在大自然里边我们就学到了。不仅我们说的杂草,就包括我们随便哪一座树林,像我们的薪炭林,我们四川叫柴坡,这些山坡上种的这些杂树,这些野树,包括各种野草,也是从来没有人去管它,从来没有人给它施肥、打药、除草,但同样地没有什么病虫害,就是生物多样性这个原因。
(二)科学地管理杂草
这个问题可能会稍微地复杂一点,但其实也不复杂,主要是它和我们的习惯有关。在一般人的眼里,杂草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东西。那么今天我们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除草?这个问题咱们农户往往这样回答:第一个它会跟我们争养分,抢我们的养分;那么第二个,会跟我们争水分;第三个,还会给我们遮光。
咱们先来探讨第一个答案,就是争养分这个事情。当农户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通常会问他们,杂草把养分争到哪里去了?有的人或许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你这个是什么问题啊,不就是争到它身体里边去了,它自己吃了。这个回答正确,那么我们接着会问第二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杂草会怎么样?这个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杂草不是老妖怪,哪怕多年生的杂草,它一定会死,就是这个多年生的到冬季,它会一边死一边又长新的。那么我想请问大家,当杂草死了以后,它所争的养分到哪里去了,就全部又还到土壤里边了。并且还有一个问题,它不是吃多少还多少,特别是一些一年生的杂草,它到冬季会枯萎了,大家有没有想到,它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怎么样?我们的杂草都是绿色植物,它有叶绿素,然后会进行光合作用,会把无穷大的太阳能转化为养分,然后再还给我们。就是说不定它吃了你一斤的养分,最终会还给你两斤甚至三斤的养分,当然这个数据我们没有专门做研究。杂草应该是土壤养的儿子,土壤也担心自己的养分被耗尽,它就会通过杂草帮它转化光能,杂草其实就是转化太阳能来制造养分的。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有一个时间差,就像我们小孩小时候,我们会无偿地给他付出,如果你没有前期的付出,你后期就无法让他回报你,因为他都没有成才。当前期刚刚开始做生态农业,我们说不除草,也知道这个杂草在帮我们生产养分,但不是说一开始就可以,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它只是消耗,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还会增施一些有机肥,那么时间长了比如说两三年以后,实际上当它死的时候,它就会把养分还给我们。对土壤来说就相当于它在存银行,第二年我就可以用它第一年存的养分,包括第二年杂草自己也会消耗养分,没关系你消耗,反正第一年你已经回馈给我们,那么越往后走,它积累的养分越多,它吸收的越少,付出的越多,所以说这就有一个时间差。在前期刚开始做生态农业的时候,可能会需要补充一点来喂养我们的杂草。
第二个我们担心的是,抢水分。这个问题根本不用我多说,咱们到干旱的时候,就是说出大太阳的时候,随便找一块有杂草的土壤,然后你再找一块没有杂草的土壤,你就看一下哪个里边是湿润的就行了。这个我们是看过很多的,只要有杂草的,随便你怎么干旱,杂草下边基本上都是湿润的。不要说杂草在跟我们抢水分,应该说是在下暴雨的时候给我们缓解水分,当干旱的时候它在释放水分,在帮我们保水分。所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纯粹是我们脑袋里边想出来的。
那么第三个,遮光。这个回答才是最有意义的回答,也就是说杂草真正的危害,不在于争养分,不在于争水分,而在于争光,不是为国争光,它就是给我们的作物遮光了,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一旦杂草的长势比我们作物的长势还要好,高度超过我们作物的高度了,并且遮光了,这个才是它的唯一的危害。
其实我们可以说的夸张一点,生态农业能不能成功,你是不是真正做的生态农业,就看你的地里是很难看到草,还是至少我能看到有杂草。当然也不是说遍地杂草,我们也不是说走极端。因为我们根据它的第三个原则——遮光,我们就要根据这个为指标,来进行管理。
1. 杂草好处多
杂草除了增加养分之外,还有很多功能和作用,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杂草的作用。之前我们是真的把杂草给误解了,包括这个杂草的“杂”字,本来说它的品种是多样化,不同于我们自己种的作物就叫杂,但是我们一说出来这个杂草的时候,我们一般都带有歧视性,就认为它是有害的。其实杂草我觉得最重要的作用还不在于它能够制造养分,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我们刚刚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生物多样性。我们试想一下,自然界的杂草一个平方就可以达到30种以上,当然我们也没有做过实验,就是说在多少的面积一定要有多少种作物才能保持好这个平衡,但是至少我们知道越多越好。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你说如果我们多样化种植,我一块地你叫我种十样二十样东西吗?绝对不可能,但是说我种不了这么多的话,可能说这个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那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就依靠杂草!试想一下我们这一块地,比如说我这1亩地,全部是种的水果,你要多样化已经不可能了,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果园生草,让它长杂草,它这个多样性一下就起来了,然后它就帮我们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就能自己保持一个平衡,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杂草最大的一个功能。
第二个作用它可以保持水土,在我们做生态农业的眼里,土壤是不能裸露的,就是说一定得有覆盖,不管你是用秸秆覆盖还是杂草覆盖,就是说一定不能裸露,就是要穿衣服,我们的土壤还是害羞啊(笑)。为什么要覆盖,这个可能会在下期直播里讲得更详细,因为土壤它是有生命的,它一定得穿衣服。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说没有杂草,比如说现在这个天气温度很高,太阳光直射,土壤会怎么样?然后我们如果说是下暴雨,土壤没有覆盖,又会怎么样?肯定很容易淋板结。再加上如果我们的地是耕了的,就是说被翻耕了,又没有杂草,一吹大风,一下暴雨,一出太阳,都会导致土壤被破坏,甚至会导致水土流失。平地还好,如果说稍微有一点坡度,或者说是一些丘陵区、山区,你这样耕作,你这个土壤维持不了几年。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杂草的,光秃秃的山肯定会很容易滑坡,如果我们长满杂草,这个肯定没那么容易滑坡,它就在帮我们保护水土。
第三个作用,就是我们刚才说了的培肥土壤,因为杂草它其实就是一个太阳能的肥料加工厂。
第四个作用,它能够保湿、恒温,是我们的自然空调。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如果遇到干旱的气候,只要你这块地里有杂草,就不至于减产那么厉害。如果没有杂草的话,太阳一晒,肯定很干旱。还有一个是它对土壤的温度有调节作用,冬暖夏凉,它就是一个自然空调。
杂草的第五个好处就是改良土壤,这个其实也是要了解了土壤以后,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这个功能。因为我们下期会讲到,土壤最核心的东西不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一些——我们四川话叫泥巴,泥巴就是一个矿物质而已,和沙漠的成份没有区别。土壤里边核心的东西是微生物,微生物的功能非常地强大,我们所有土壤管理的目标,一定是要围绕保护微生物。而微生物怎么去保护它,除了我们不要用有毒的东西去杀死它之外,还得给它提供食物,而杂草死了以后的根、茎、叶,就是微生物的食物,也是蚯蚓的食物,这些都是土壤的好朋友。所以说杂草多了它就会给更多的微生物提供食物,然后微生物吃好以后它就会安心的工作,就会帮我们管理好土壤,帮我们松土,帮我们培肥土壤。所以说杂草可以改良土壤。
另外一个,杂草还是我们的昆虫家园。这个昆虫不仅仅是指害虫,也不仅仅是指天敌,害虫益虫都有。我们设想一下,一块果园如果没有杂草,那么害虫来了它就在树上安家,它吃什么,就吃我们的果树——果实、树叶。那这个时候一般的天敌,它是喜欢在杂草里边安家的,你这个地里一点杂草都没有,请问它在哪里安家?它的家都没有你还指望它来帮你吃害虫吗?不太可能。所以说如果有杂草那么这里一定会有昆虫,各种昆虫都来了,这个时候你也不用担心会不会给我招来很多虫子吃我的果树,有害虫一定会有天敌,只是可能会有一个时间过程,不是说马上它就达到一个平衡,但是我们也不要急,因为来的快的去的可能也快。
杂草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减轻病虫害。这个大家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对我们一般的人来说,说不定有的专家还研究过,你这个杂草多了会不会导致虫害也越多,你怎么说还能够减轻我们的虫害?
其实我们很多所谓的害虫,首先它是杂食性的,它不是说就注定非要吃你的作物,当然可能有的它会更喜欢一点,其实很多昆虫也会吃杂草,但是如果说你很痛恨杂草的话,把杂草除的干干净净,请问这个时候它还有一个取食的选择吗?没有,它只有吃你的作物。所以说如果我们满地都有杂草的话,一个是有天敌会在里边生存会去吃它。另外一个它也有选择性,可以不吃你种的作物,可以吃杂草,里边杂草种类很多,说不定还有它更喜欢的,比你种的作物还喜欢。其实还有一些原理,比如说杂草它可以把我们土壤里边一些多余的养分给吸收了,一旦土壤里边没有多余的养分,然后我们的作物没有多余的养分,那么昆虫是不喜欢吃的,这一点到后边也会探讨。
所以说真的有杂草不会像我们想象的会带来更严重的病虫害,恰恰相反,它会减轻我们的病虫,这个我们有很多案例。湖南有一个生态农友,也是在四川搞培训的时候认识的,他主动分享他的柑橘园,他的柑橘园其实还是有问题,就是单一化种植,几十亩地都是种的柑橘树,但是他说他的柑橘园基本不会爆发病虫害,有病虫但是一般不会爆发,包括什么红黄蜘蛛,红黄蜘蛛在柑橘上是一个很头痛的虫害,但是在他的果园里边,他根本不担心,不用什么生物农药或者说土农药,因为它根本就不会爆发,他说有是有,但对他的果树根本没什么影响。然后他发了他的照片给我们看,也分享了满地都是杂草。
然后还有两个案例,是我亲眼见过的。
一个是我们镇的葡萄基地,那一个村一百多亩的葡萄,有一户人我们多年以前就在教他不除草,当时还没有教他完全按照生态的做法,就教他保留好杂草,反正随时去看园子里都是杂草满地,结果他的葡萄他自己说的产量比别人的高。他的葡萄叶子非常健康干干净净,而周边的老百姓葡萄病叶非常之多,然后他的口感就是说品质比别人的好,特别是他每斤葡萄比别人多卖五毛钱。其实这个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杂草没有被除掉保留了,最初别人还在骂他说他闲话,我们就给他打气:不要怕,那些没有福气的人没办法,他们不相信就算了,反正你自己先做。
还有一个是我的亲哥,他也是非常犟的一个人,他很不轻易相信一个人给他说什么。之前我就给他说了,因为他也有一片果园,当时是种植了有三十亩桃树,六七年前的事了。当时他在喂鹅,我就给他说,这个杂草你千万别把它除掉,他始终不相信,我就说你拿一小块地来试一下。就是他喂鹅的那片地方,凡是有鹅的地方,那个杂草干干净净的,土壤也很板结。在我们那来说可能杂草除掉了还是一个好办法,果园养鸡鹅,这个鹅粪就是肥料,循环了。但是我就跟他说,你就拿一小块把它圈起来不让鹅进去,结果那一年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年是爆发介壳虫,整个园子他的损失非常严重,而恰恰没有养鹅的那一小块,估计有十来棵树,那个树干干净净的,非常健康,而下边杂草非常的多,当时他就觉得怎么这么奇怪,确实这么神奇。然后第二年他做了一个相反的事情,他把第一年长杂草的地方又圈起来养鹅,第一年养鹅的部分就是说他不养鹅了,又让杂草长起来,结果说第二年相反,凡是有杂草的地方就没有介壳虫,而养了鹅的就是说第一年没有长介壳虫的这一年就长了,后来他就完全相信了。现在他走到哪里,凡是有人跟他谈到杂草的事情都说,你们一定要相信大自然的力量。
这些就是杂草的作用,我们接下来就会讨论,到底怎么来管理这个杂草。
2. 如何管理杂草
因为我们说到,杂草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也有它致命的问题,就是遮光。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一旦它把作物的光遮住了,那么这个作物基本上就没戏了,所以我们管理杂草的一个目标,就这一个是不遮光,我们就根据这一点区分是恶性杂草还是一般杂草。当然这里我们把入侵性杂草排除在外,因为它是没有克星的,只得靠人工把它除掉。其他的杂草,不是分品种,而是看它的长势和高度,甚至还要看它的时期,是不是已经超过了我们种植的作物的高度,并且形成遮光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管理控制,那么管理或控制的办法和目标是什么?就是控制它的长势和高度,下面说下具体的办法。
第一个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剪草机或者说我们人工的修剪园艺的剪刀,那种大的剪刀可以把它剪短。第二个办法,我们可以用人或者其他一些工具去碾压,就是把它碾压到地上,然后不遮光就可以了。第三个办法,这个会花工一点,但是它的好处更大,就是覆盖,秸秆覆盖,这个办法特别适合于我们的苗期。当然这个还要看作物,比如你种植了蔬菜或者说矮秆作物,那么在苗期,一定要做好控草的工作,那么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秸秆覆盖。这个秸秆的种类我们要选择好,就是相对来说它要遮光效果好的秸秆(遮光好可以减少杂草生长),比如说你用玉米秆或者说油菜杆,这个遮光效果不太好,因为它很粗很长,它的空隙很大。可以用菜籽壳,就是说打了油菜籽的那个壳,或者说我们收了小麦的那个麦糠,不一定多厚,一公分两公分都行,并且不是说整个行间全部覆盖,就覆盖它的根系的旁边就行了,这个杂草的控制对矮秆作物特别是对蔬菜来说就相对麻烦一点。
如果说你是高杆的,比如说小麦、油菜、玉米还有果树,这些作物基本上不用怎么管理,本来他们的行间距比较大,那么随便它怎么长。当然以后我们会谈到一些具体的技术,还是会有覆盖,像这种高秆作物,哪怕你不覆盖,草对它的影响作用都不大。特别是我们的果树,什么秸秆你都可以往里边堆,都可以覆盖,等秸秆腐烂了以后就是非常好的肥料。因为我们有句老话叫落叶归根,我们也不要担心,秸秆覆盖下去会有什么问题,我们随便哪一座山,它掉下去的枯枝落叶不就是秸秆吗,那么我们有没有发现它的病虫害爆发了?以后我们会探讨,为什么秸秆覆盖,有的地方实验会出问题,它的原因不在于秸秆覆盖而在于其他原因,我们下一期,谈到土壤的时候会谈到这个问题。
总之,对于恶性杂草的管理我们一个要看时期,第二个就是看它遮光不遮,不是看它的品种。对恶性杂草我们就可以控制它的长势和高度,那么对于一般的杂草——只要不遮光的杂草,随便它怎么长,并且杂草的种类越多越好,因为它越多就越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的系统,然后它吸引的微生物也会越多,等等,一系列的好处都有了。
对于杂草的管理我们谈到两个方面,对恶性杂草和一般杂草的管理办法,其实是一个办法,就是对所谓的遮光的恶性杂草,控制它的高度就行了。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点,有的如果确实是长得很快,哪怕我现在把它剪短了,它马上又长出来超过我们的作物,这种作物你可以把它连根拔起,但是连根拔起以后你都不要把它扔到地里以外,因为我们说争养分争养分,只有你把它扯下来然后扔出你的地里边了,这个才叫争养分。因为它的身上都是养分,你没有让它回到你的土壤里边,就等于争你的养分,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些恶性杂草除了以后,我们同样应该把它还到地里边做覆盖。
3. 杂草会不会越来越多?
大家可能就会有一个问题,这个也是我们老百姓经常问的一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你说这个杂草确实有很多好处,那么我们就不管了不除了,然后就是我们的高秆作物我都不用管,但是它会长大会结种子,那么今年一棵草可能会结十颗二十颗种子,明年会不会长出十棵二十棵草,五年十年以后我这个杂草会不会像森林一样,他就担心这个问题。其实大自然真的是非常的公平非常的讲道理的,《道德经》里边有一句话,叫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就是大自然绝对不允许一个物种过于强势,恐龙太强大结果就灭绝了。因为这个自然界,它是要寻求一个自然平衡的。其实我们现在的草比以前没有用除草剂的时候,它会有个别品种爆发比以前更厉害,这个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杂草也会维持一个品种和数量上的平衡,它怎么来维持?不同的杂草它会分泌出不同的气味,而这些气味它可能就会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如果我们用除草剂——有的除草剂它是有针对性的就是特异性的,它只除某一种草,对其他草不起作用,说不定我们除掉的某一种草就是剩下的某一种草的克星,当我们用除草剂把这种草打死以后,那么剩下的草它没有克星了,就像小偷没有警察管他了,结果TA就会爆发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今年是这种草爆发,明年是那种草爆发,就是因为我们在打不同的除草剂,破坏了它的一个平衡。这是一个维持包括种类和数量的平衡状态的自然界的一个规律。
还有第二个原因,昆虫、鸟类、鼠类等很多动物都是以杂草的种子为生,所以说你不要担心今年这棵杂草有十颗种子或者说五十颗种子明年就会发五十颗起来,这些动物会把它解决一部分。另外一方面,杂草虽然不会爆发病虫害,但是它还会有一些病害,就是说种子它也会生病,比如它有十颗种子,不一定都是健康的都有发芽能力,所以说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自然灾害也会控制,这个就是自然规律,它一定是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其实这个也是大自然已经告诉我们的。你看很多山坡或者说路边,长年累月都那么多,按照我们老百姓的想法,如果说我今年不除草,那么明年会更多,杂草就会一年比一年多,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随便哪一个山坡哪一个路边,你看它的杂草基本上是稳定的,至少说数量是基本上稳定的,它的种类可能会有些变化。
其实现在我们观察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说它的种类和土壤是有关系的,这个是指土壤的养分。一般情况下我们发现越肥沃的地方,它的杂草的种类越多,然后比较矮的杂草越多,那种恶性的长的很高的杂草会比较少,而恰恰是一些比较贫瘠的土地,它的杂草比较高。其实后来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杂草是什么,它是活化我们土壤的好朋友,因为长的高的杂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一个相关性,它的地上部分长的越高它的根系就扎得越深,而根系扎得越深它活化的土壤土层就越深。因为活化土壤首先就是从根系旁边的土壤开始,它会和土壤里边的微生物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发生一系列的能量的交换、物质的循环,就是在帮我们活化土壤,所以说高杆的杂草只能说明它在帮我们活化土壤。如果说你这个土地荒了纪念后你会发现这个杂草品种在慢慢地变,就是说从高杆的逐步变为矮杆的。当然这个只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发现而已,还不一定真正就是这么回事,这只是我们的前期的一个观察。
我们分享的生物多样性就是合理间套作和杂草的管理大致就这样,大家看有什么疑问、有什么想不通的或者说有什么感受可以谈一谈。因为杂草这个东西确实有一点打破我们的思维,大家有问题都可以随便提。其实这些问题也不太好提,因为讲的这些和后边讲的包括土壤、包括病虫害它都有相关性,就是这个东西你还没听完,可能你还不知道,说不定你现在觉得有问题的等后边两期听完了你就觉得好像没什么问题了。不过没关系,现在大家有什么想不通的,或者有什么疑问的,都可以随便提。最重要的还得靠大家在实践中去检验,因为我觉得大自然是真正无私的也是最公正的,它不会受自己的任何习惯影响,只要我们能够放下我们的一些惯性的东西,放低我们自己,真心地去——用一种敬畏的心态去观察大自然,你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们经常跟农户说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老师,大家也不要迷信任何人。
(三)问答环节
某听众:水稻田的草都怎么管理?
袁勇: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如果照我们以前的习惯,大家可能会问,水稻田里的草该怎么除,现在已经改变成说“管理”了。我首先给大家说一个案例,应该是四年以前指导的一个生态农友,第一年我也是教他稻田里要覆盖秸秆,因为你覆盖了秸秆以后,它后边的草会有但是不会太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再管它了。在我们这个地方因为种水稻的地方上一季就是种了油菜,大部分都是油菜,所以我们一般就会用那个菜籽壳来覆盖,覆盖了以后就基本上很少有杂草。但是当时我们这个农户因为他是流转的土地,差不多有二十多亩,那么他就没有这么多秸秆,并且他那是冬水田,里边都是水,有水的情况下是不能覆盖秸秆的,因为它会浮上来形成一个隔热层,反而会导致低温作物减产。所以说我们任何技术都是系统的,不要单听一方面。当时他一个是秸秆不够,第二个是冬水田水放不走,他就没办法覆盖。加上他种得面积比较大,没办法去除草。但是他也人工除了一些,之前我是让他不要除的,不过他还是不放心,就除了一部分,有一部分他没有除。结果后来他告诉我,反而是没有人工除草的那一块田,它的病害更轻,它会有一点但是基本上很干净,当然他说产量上他感觉两边是一样的。另外一个他感受到好处是什么呢?就是遇到大风了,除杂草的那一块倒了一部分,而没有除草的那一块完全没有倒伏。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案例。
所以说真正的稻田里边的杂草,当我们满田都是水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做一些实验。首先我们来看你这个水是不是完全不能排,因为你这个如果满田都是水并且又排不掉的话,对你水稻生长是有问题的,会不利于水稻生长,所以说我们首先想到的办法应该是把水排掉。如果确实排不开,那么这个覆盖确实没办法。刚才我们提到,秸秆会浮在水面上,那么在前期——特别是苗期浮在水面上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就是说太阳光一照下来,它会照到秸秆上而水得不到阳光,水温升不高反而会降温,而前期的——特别是苗期的本身气温就比较低,土温比较低,水温就比较低,你加上覆盖了,这个水温会更低,那么肯定会导致低温坐蔸。至少在我们四川丘陵区是这样,如果在一些热带地方,这个我不敢说,这个没有亲自实践过,反正你就要考虑到它会不会。因为它有水的时候覆盖,一个问题就是遮光,就是形成一个隔热层导致低温坐蔸,这个是有问题的,所以说我觉得治本的办法还是应该把水排掉,因为这样你的水稻产量才有可能提高。我们之前也遇到过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四川丘陵区干旱比较严重,当时我们一个人员就是说,如果我把这个水排掉以后,我后期干旱怎么办?你排水以后要干湿交替这个水稻肯定是最好的,当时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具体就是说我们会进行陇作,我们叫开厢,每五尺会开一条沟,然后我们是保障沟里边有一点水,然后这个我们叫它厢面,就是我们种的那个陇上,它是没有水的,这个上边就可以覆盖秸秆了。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你整个田里边没有淹水,其实它沟里边有水,然后加上它的厢面是有覆盖的,它的湿度是能有保障的,在这种情况水稻的产量反而比满田都是水的产量要高。我觉得这个我只能给这个答案了,那么你可以自己去做一些实践,就是说至少要保障干湿交替,然后有覆盖,然后也要让它适当地有杂草,因为我们刚才谈到了杂草它的唯一的危害就是遮光,当然可能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有的稻田里边的杂草确实非常厉害,那么这个估计就只有人工了。特别是前期只要把它控制好,那么后期你就不用怕了,因为后期水稻长出来后它会遮光,所以说以后杂草它会在水稻的荫蔽之下,一般情况它长不过水稻,所以说关键要掌握好一个时期就是前期要控制好。如果你没有水就很好办了,就搞覆盖,如果你有水的话,首先想能不能排水,确实排不开,那么只有笨办法,人工除草,大概就这样。
某听众:你对自然保护地周边发展生态农业有什么建议?规模化农业是不是很难适应于发展生态农业?
袁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先回答后边的问题,是很难适应在单一化基础上的规模化,我们生态农业不是去回避规模化,其实这个不存在规不规模的问题,这个规模如果现在理解的是单一的规模化种植,绝对是反生态的,肯定有很多问题。凡是单一规模化种植的基地,它的病虫害绝对会非常的严重,毫无疑问。这个答案就是单一规模化不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最基本的原则一定是生物多样性,所以这个我们会在第四期的推广模式上谈到。大家可能有很多疑问,比如我不可能这一小块地种几样,那一小块地我又种几样,这个确实没办法种,那么我们后边有办法。
然后前一个问题,对自然保护地周边发展生态农业有什么建议。我觉得不管在哪个地方发展生态农业,大家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农户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不管发展什么农业,一定要解决农户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他实际上的,不要听他口头说“我缺钱我缺钱”。说老实话现在很多农民比我有钱,我的卡上的存款很难超过一万,我觉得我们农户真正缺的是自信,然后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健康的问题,只要我们给他说清楚你的健康是钱买不来的,我觉得他不会介意我生产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卖掉。这个我是有亲身体会的。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凭自己在为农民着想,觉得农民缺钱,我们做这个如果卖不掉就害了农民。但如果你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你去教他用农药化肥你才是真害了他,到时候如果他大病爆发了,他那一点点家产交给医院根本不够。所以我们要和他一起探讨什么才是他真正的问题,什么才是他生产上的需求,包括他的隔代教育的问题。第四部分我们还是会讨论推广模式的问题,这个不仅限于自然保护地,其实对很多农村都适合,包括我们保护地的周边。我们要让农户意识到,保护地其实不仅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这个问题大概就这样,不知道大家满不满意?
三、让土壤绽放生命之花、与病虫共舞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不用化学农药会不会导致病虫害的爆发?不用化学养料会不会导致作物减产?
(一)让土壤绽放生命之花
首先讨论养分管理的问题,养分是来自土壤,所有的作物必须依靠土壤,土壤的好坏会影响作物的好坏。
我们需要认识土壤。那什么是土壤呢?大部分农户知道土壤里面有生长元素,有养分,有昆虫,有水分,有机质。很多农户却不知道里面有微生物,因为微生物太小太小,肉眼无法看见。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生态系统,不是简简单单的泥巴,是不能用其他东西毒害它的。1克肥土中可含5亿个小动物,25亿个细菌,40万个真菌,70万个放线菌,5万个藻类、3万个原生动物。(数据来源:《环境土壤学第二版》,2016年化学工业出版社)总之里面的微生物数量是相当巨大的。拳头大土壤里面微生物的数量可能有几百亿个微生物。
图一、土壤的成分
那么,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功能是什么呢?对我们农业生产的作用是什么呢?大家不一定记住,有这么个概念就行。土壤微生物中有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土壤藻类。首先是细菌,细菌的特点:个体小,数量庞大,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变异性与适应性强。它能对土壤中污染物的转化起重要作用,分解有机物和纤维素,固氮、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即细菌对土壤元素的循环起主要作用。土壤里面没有这些微生物,作物很难吸收营养。有的农户买的肥料太纯,导致土壤里面的酸碱值失衡,杀死了土壤里面的细菌,从而导致作物很难吸收肥料。
真菌特点:数量少,但个体庞大,1公顷表土中真菌菌体质量可达500-5000公斤,适宜酸性的环境,好氧,在土壤的表层多,下层少,以氧化含碳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它的作用是分解含碳有机质,是土壤中糖类、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等含碳物质分解的积极参与者。具有养分分解的功能。
放线菌的特点:数量较大,生物量与细菌相当,数量是细菌的1-10%。它的作用:参与有机质转化;促进作物生长。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中,产生生长刺激物质,维生素等;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减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危害。产生抗菌素及挥发性物质。土壤的放线菌可以帮助病害的危害,增强作物的抗病性。
土壤藻类特点:个体微小,大多数为无机营养型,可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分布在表层。也有少数分布在较深的土层,通常为有机营养型,以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为生。作用:其一,加速土壤形成。能和真菌结合成共生体,在风化的母岩或瘠薄的土壤上生长,积累有机质,活化土壤。其二,增加土壤矿质元素,也是分解。有些藻类可以直接溶解岩石,如硅藻可以分解正长石、高岭石,补充土壤钾素。其三,改良土壤结构。许多藻类在代谢过程中,要分泌出大量粘液,从而改良土壤结构,变成团粒结构。不耕地中,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其四,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气体的循环,从而改善通透性。
土壤本身已经具备很多功能:疏松、造肥、解毒、抗病、保水、促进生长,保护好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目标。土壤的功能是有限度的。地球是满足人类的生存,满足不了人们的欲望和贪欲,以我们的标准判定食物的好处,如反季节等等。只要我们人也追寻自然规律,土壤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的。土壤的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好土壤微生物。
那么如何保护土壤微生物呢?我们要了解土壤微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生命、好氧、厌氧、ph值、光照等等,我们不一定全部研究,土壤会根据自己的习性选择合适的土壤微生物。那么,破坏微生物的生产方式有:有毒的投入品:农药、除草剂可以直接杀死土壤微生物;影响ph值的投入品:化肥、农药(酸性)。改变土壤空气和光照的耕作方式:覆盖农膜(温度、湿度、空气)、大水漫灌、耕地,耕地会导致微生物遭遇到地震一样,给微生物带来危害,好心做了坏事。破坏超过土壤的恢复程度,会导致土壤的沙化。而例如秸秆焚烧(烧死微生物)、土壤裸露(晒死、饿死、淋死、冷死、热死也会导致微生物死亡),所以土壤需要覆盖些东西。
蚯蚓的功能和作用,平均最高每平方米蚯蚓可达170多条,一亩14万条。10年时间,蚯蚓可以增加腐殖土的厚度在0.83英寸(2.1cm)~2.2英寸(5.6cm),腐殖土这么多,就相当于给土地每年施3000公斤上好的有机肥。一条陆正蚓可深入地下2.4米,寿命6年,一年迁徙几公里,帮你疏松土壤。一条健康的蚯蚓一生所搬运的土壤总量将超过7000斤。蚯蚓粪钙含量高,能避免很多植物因缺钙引起的各类病害。蚯蚓以有机质、微生物、矿物质、脂肪、肉类为食,并且使微生物(真菌、细菌等)数量发生数量级的变化。在土壤中加入一些蚯蚓粪可有效地预防病虫害,减少植物的发病率。一种寄生于地老虎的线虫常以蚯蚓腹中的微生物为食并在蚯蚓体内大量繁殖。蚯蚓与地老虎是在一个体系里面。土壤里面加入蚯蚓粪会使得作物的病害降低。蚯蚓的食物为杂食性的,泥土、半腐败的植株、鲜叶、沙塘、肉类。
我们要保护蚯蚓需要了解它的生活特点:其一,畏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据阳光照射试验,蚯蚓进行阳光照射15分钟66%死亡,20分钟则100%死亡。其二,畏震,蚯蚓对振动和接触敏感, 要求噪音低,喜欢安静环境。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其三,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其四,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其五,喜安静,远离工矿业和主要交通干道(机械)。其六,喜温暖,蚯蚓尽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欢比较高的温度。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其七,喜酸甜,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尸体、虫卵、土壤微生物都吃。喜甜食和酸味。其八,喜独居,蚯蚓具有母子两代不愿同居的习性。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
图二、蚯蚓
科学的土壤管理。土壤管理的核心目标在保护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昆虫(蚯蚓):有命、有家、有食。蚯蚓生活的好了,土壤自然好了。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盖膜、秸秆焚烧、耕地的行为。因为化肥会改变土壤ph值,水溶性肥料导致作物无选择的吸收,作物的增蓬作用,骤饱骤饿;用化肥相当于输液而不是吃饭,导致作物自身的功能减弱。专家研究显示,免耕地的速效磷比翻耕地高出 1.1倍,速效钾比翻耕地高出 34.3%。因为免耕地的微生物比翻耕地的多100倍。(《自然农法》,顾克礼著)保护了土壤微生物。免耕需要注意的是排水不畅,免耕需要注意在平地和低洼地,一定要开沟排水,垄作。
哪些应该做呢?土壤覆盖,为什么要覆盖呢?落叶归根,土壤是地球的皮肤,大自然里,凡是有土壤的地方,都有植物覆盖,植物和土壤是共生、依存关系。覆盖的好处呢?保护土壤微生物和昆虫,腐烂的秸秆是微生物和有些昆虫的食物。抑制杂草,杂草无法见光,在一定程度控制杂草长势。土壤保湿,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调节土温,使土壤冬暖夏凉,相当于自然空调。增加养分,秸秆腐烂后,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改良土壤,通过微生物和昆虫的作用,改良土壤结构。保持水土,避免土壤被阳光暴晒、被暴雨冲刷,避免水土流失。
覆盖的方法和原则:土壤不能裸露,所有绿色植物,不管是作物的秸秆,还是路边的杂草,都可以用来做覆盖物;任何作物都可以覆盖。最好完整的覆盖,而不用打碎,更不能用机械还田。两种覆盖模式:秸秆和生草,有机结合。
改良土壤的其他办法:增施有机肥,菜籽饼、最好是自家生态养殖的农家肥、泥杂肥、堆肥,切忌使用规模养殖场的鸡粪。放养蚯蚓,最好是本地蚯蚓品种。一般情况不用专门去放养,只要保护好土壤,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会自然恢复。培养土著微生物,酵素、生物肥要因地制宜,注意肥源。套种绿肥,最好混播,绿肥、生草间隔。
(二)与病虫共舞
重新认识害虫和益虫。鸟和菜青虫的故事:鸟儿是益虫还是害虫?菜青虫呢?昆虫是大自然派来的信使,向人类传递大自然的信息;昆虫和人类一样,是大自然平等的一员。比如预警干旱的蚜虫;疏花疏果的花蕾蛆;帮助修建的金龟子等等。
菜青虫和萝卜的故事。菜青虫要吃萝卜叶,萝卜要传宗接代,就需要授粉,那靠谁授粉?萝卜的主要授粉昆虫是蛾,而蛾就是菜青虫成长化蛹后的成虫。所以,不是菜青虫想吃萝卜,而是萝卜为了能生产种子,能传宗接代,故意邀请或喂养菜青虫的。夜间开花、白色或淡色、有气味的植物是专门靠各种蛾类授粉的,如夜来香、月见草、昙花、烟草、丝瓜、桂花、睡莲、玉兰、七里香等等,也即,大部分所谓的“害虫”都是有的植物的授粉专家。
神奇的植物防御(免疫)系统:当植物被“害虫”危害时。大自然进化了几十亿年,植物完全没有人和动物的防御措施,面临各种狂风暴雨、高温酷暑、低温雪灾、害虫肆掠、病菌侵染,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不能移动,不能抵抗,试想,如果没有独特的防御办法,不早就灭亡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植物被毛虫取食时,会在体内产生有毒酚类和单宁类物质,这些物质能阻碍毛虫的生长,并使味道变差;会释放挥发性物质,警告周边的同类植物。被细菌侵害的叶子会释放水杨酸甲酯(解热镇痛,用于制造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气体,被昆虫取食的叶子会释放茉莉酸甲酯(能够激发防御植物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的化学防御)的气体;收到警告后,植物会启动防御系统,要么杀死细菌,要么阻止细菌扩散。比如有的植物会在感染区域周围构筑一道由死细胞组成的壁垒。其实,在平衡的系统内,当植物受到胁迫时,就马上启动防御系统,使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而当我们一发现有病虫时就人为去保护,可能就让植物形成依赖,或者这些药本身就会减弱其自身的防御功能。
天敌的力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只蜘蛛大概一天能消灭害虫20只左右。一只瓢虫平均一天能够吃掉一百多只蚜虫,七星瓢虫近80天的生命期可取食上万头。一只青蛙一天大约能吃70多只害虫,一年下来一只青蛙能吃15000多只害虫。麻雀:每天约15~20只喜鹊:每天约19~38只,燕子:36~46只,山雀:34~56只。
图三、虫害发生的根源与防治的方法的关系
图四、病害发生的根源与防治办法的关系
转换期的应急办法,可以运用沼液综合利用。正常产气2个月以上的沼液,含有各种水解酶、B族维生素、氨基酸、植物激素、抗生素类、氨和铵盐、腐植酸、大量矿质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既是很好的肥料,也能起到很好的防病治虫的作用。
使用方法也简单,浸种、浇施、根外追肥结合,每隔15天即可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重点喷施叶背面,因为叶片的气孔,就像人的嘴巴,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叶背。注意,在叶片转绿前沼液要稀释50%,叶片成熟后方可用纯沼液。还有,千万不要在高温下使用,以免烧叶。我们现在试过效果最好的方法,劳动力也不会增加。
除了以上技术,还可采取制作堆肥、冬闲种植绿肥、施用饼肥等方法改良和培肥土壤,解决土壤养分的问题;可以合理调整播栽时间,适当提早或延后播栽期,避免和大面积重合,可以减轻季节性病虫的发生;品种尽量本地化,避免使用杂交种,可增强作物抗性和适应性,减轻病虫危害。
石油农业生产体系病虫害防治的优缺点:来得快,效率高;杀死天敌,破坏平衡;帮助病菌和害虫优生优育和进化;伤害作物,减弱抗性。生态农业的高明之处在于不让作物爆发病虫害,而不是让病虫害爆发后再去研究怎么防治。石油农业只是治标,而生态农业更在于是预防。对待病虫害的错误的态度是,恐惧、对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所有的病虫害都是人为破坏自然平衡导致的,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提醒我们该做出改变了,应该感谢大自然的提醒。对待病虫害错误的行动是,急于寻找快速解决的办法:打药,治标不治本,欲速则不达,问题永远存在。正确的是,观察自然,分析问题的根源原因,并做出相应的改变。一劳永逸,轻松安全。
四、回归根本,开枝散叶:生态农业如何推广?
今天是生态农业系列分享的最后一期。前三期分别讨论了生态农业的概况,包括杂草怎么管理、生物多样性,怎么间套作,怎么管理土壤和病虫。今天这一期分享的题目是“生态农业的哲学基础及推广模式”。大家不要把它看得太深奥,其实我们所有的事,里面都有哲学基础,只不过我们人为的把哲学看得太高大上了,太理论化了。我们还会探讨生态农业到底应该怎么样来推广。
回顾与总结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今天首先回顾一下前面三期的内容,把整个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简单梳理一下。
首先从种植来看。种植的结构一定是多样化的。这个是生态农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后面的都免谈。如果是单一化、规模化种植,要按照生态的、有机的来种,基本上不太可能,因为已经违背了大自然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所以说种植结构上应该是多样化的,合理的间套作,绝对不能单一化种植。我们在考虑结构的同时,最好利用一些趋避的作物,或是标靶的作物,这样从开始就可以避免病虫害的爆发。
种植时间应该是顺应季节,生态农业是比较反对搞反季节的。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如果气候允许,不是太北方或者太南方,一般都不要做反季节的,但是在季节期间可以适当的提前或者缩后,这样可以避免病虫害的高发期。大棚是做生态农业非常反对的。
从种植密度来看,原则上生态农业的密度最好小于常规种植,这样才能保证通风、透光良好。一定要保证通风透光良好的前提,这样作物才能健康生长,它后期的抵抗力才会增强。
种植品种尽量选择本地的原生种,尽量不用杂交种,更不能盲目去引种。生物入侵就是以前不科学的、盲目去引种,只把这个品种引回来,没有把它当地的克星引回来,所以它就爆发,成为生物入侵。
第二个板块是土肥水的管理。从土壤来看,对土壤实行免耕。肥料这一块体系比较多,各种农法,比如自然农法、食物动力、活力农耕,等等。自然农法又分几个流派,有的是一点肥、有机肥都不用施。如果我们自己有这种理念,不施任何有机肥都无可厚非,是可以的。但是作为大面积推广的话,肥料上只允许使用农家肥,并且最好是生态养殖的农家肥。还有就是沼肥(沼液、沼渣),还有油枯、泥杂肥、厨余垃圾、草木灰等等,这里首推油枯,就是菜籽饼,它的肥效相当高,如果是生态种植的油菜,然后自己去榨油的话,原料至少不花现金去买,也能够保证它是生态的。这里提醒大家,对一些商品有机肥,如果不知道它的来源,它的原料到底是怎么回事,建议不要去购买。因为很多商品有机肥的来源都是规模养殖场的,重金属含量相对来说比较高。土壤的管理,另一个是覆盖,生态农业推广秸秆覆盖,尽量使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这两种覆盖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坚决不能使用地膜覆盖。
第三个板块是杂草管理。我们的方式方法是首先针对不同的杂草类型。第一类是生物入侵,在当地还没有发现它的克星的时候,只有采取人工清除,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也可以采取以草制草的方式,比如栽一些三叶草,其他豆科的绿肥,就是长势比较强、比较旺盛的,可能会抑制生物入侵的生长。针对普通的杂草,也分所谓的恶性和一般的。所谓的恶性和品种没有关系,就是看它的高度和长势,这个要看时期。比如在作物的苗期,当杂草的长势已经远远超过作物的时候,杂草就应该合理的控制,控制的目标是不让它遮光,不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对于其他类型的杂草,只要不影响光合作用,哪怕高度超过一点,荫蔽的不是太大,都可以保留。
第四个板块是病虫的管理。对病虫的管理,首先要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害虫和益虫之分。我们应该包容所有的生命,大自然本身就是允许所有的生命都存在,但是她决不允许某一种物种过于强势。大家看到病虫不要慌、不要怕,正确的态度是感恩病虫,它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给我们一些信息,是我们生产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我们的管理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我们也要正确认识病虫,不是所有的病虫都是有害的,这是作物自我调控的一种手段。比如长得太密,枝叶太多,病虫就是在调节它的枝叶不要太密、太多,在控制它的长势。我们这样来思考问题的话,一旦看到病虫发生,心里不至于太怕太慌,然后马上就可以买药。
在行动上,我们应该首先分清病虫的根源在哪里,就像我们之前分享的从环境的、养分的、土壤的、气候的等等,各方面分析到底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针对根源找到一些解决办法,这样才不会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我们常见的一些管理的技巧,比如在地里修建一些小型的土水池,里面可以蓄一些水,让它长一些杂草,作为昆虫的别墅。我们也要尽量保留好田埂或者路边的杂草,因为完全做到大自然这样多样化种植,几乎不可能,只有靠杂草增加我们的多样性。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在转换期,就是生态环境还没有恢复的时候,如果我们不采取一点办法的话,那么农业损失就太大。这时候有一个救急的办法,就是使用纯沼液,夸张一点说,纯沼液可以取代几乎所有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对虫害来说,百分之八九十都能够搞定,病害几乎也都可以搞定。但是一定要是正常产气两个月以上的沼气池,它的沼液才有这个效果。在使用时要注意时间、浓度等等。纯沼液一定是叶片已经老化了,如果叶子还在新叶期,这时候要稀释50%左右。在转换期也可以采用一些土办法,比如土农药、频振灯,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到这些还是一种外部的力量。两三个月以后,当我们的生态环境逐步平衡后,我们一定要把外部力量去掉,否则它自己的平衡系统永远建立不起来。
这就是整个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最主要还是科学的多样化种植,把土壤和杂草管理好。只要把这三点做好了,做到了,病虫基本上就没问题了。病虫肯定是存在的,但它之所以病虫害爆发,就是我们没有多样化种植,破坏了土壤,破坏了土壤微生物,也把杂草当做敌人消灭的干干净净。
推广生态农业要注意的问题
推广生态农业的这些技术每一步都重要,因为农业生产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效果,一个体系。就好比我们之前分享过的,土壤的孽根,如果仅仅是免耕,不去耕它,但是你不去搞秸秆覆盖,不搞生草覆盖,土壤一定会板结。所有的技术都要系统的运用,当然这里的技术不是说照搬,因为每个地方有不同的生态条件,我们在把握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具体操作可以因地制宜,灵活的处理。
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技术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它就是一个整全的系统,单一的技术可能会失败。第二个我们对这些技术,一定要因地制宜,比如生态农业里边没有害虫和益虫之分,就像刚才说的,如果我们在转换期,不采用一些物理的、生物的、或者是一些土办法,去防治所谓的害虫的话,那对农业的损失就有点重了。所以在转换期,我们还是可以用一些物理的或者是土办法来防治病虫。比如免耕,在前两到三年,可以采取适当的浅耕或者少耕,等土壤慢慢的自我完全疏松以后,再完全的不耕。
所以我们觉得生态农业,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态的调整。
对“生态”的理解
对“生态”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个就是对生命的态度,它应该是平等的,天人合一的。大自然所有的物种,每一个元素都过得好,我们人类才会好,这就是天人合一,而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对立的关系。不是说草必须除掉,人才能生存;虫必须除掉,人才能生存。反而是把草除了,把虫除了,人才会有问题。
第二个应该是对生活的态度,它应该是一种知足的、平和的付出。知足才是最大的幸福,不要想到做这个农业,我付出了一天劳动,今天就要得到多少钱。现在农户说的用农业机械,感觉是在帮农民解放劳动力,这样人就少付出了,土壤很快疏松了,东西很快就收获了。但是细想一下,农用机械用多了以后,对土壤的破坏,这个成本怎么算。导致了气候变化,比如干旱。当然不是说一天两天的机械,就能导致气候变化,但是如果我们长期推广这种技术,感觉是在为老百姓好,最终会害了他们。所以我们要知足,土壤能够给我们提供多少,我们就坦然的接受它,不要一味地去追求高产,追求高回报。
第三个是对生产的态度,重点是对劳动的态度。现在我们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就是人劳动是应该算钱的。我认为劳动应该是人的特权,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你有劳动的本领。劳动是创造生命价值的,它可以疗愈、锻炼人,如果我们把它仅仅是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我们就会老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劳动,而不是一种疗愈,一种生活。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
最初的有机农业的核心理念,和生态农业差不多,只是现在把它标准化了。它还是以人类为中心,向外求的,它看待问题是割裂的,分专业。比如病虫,还是只看病虫,还是在想是用黄板,还是用防虫网。没有考虑到能不能从整体建立一个平衡的系统,并且它还是把整个自然界看成是没有生命的。这就是有机农业,总的还是源自西方科技。
而生态农业是源自东方的智慧,是要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是向内求的,要找我们自身的原因和心态,欲望是不是太强了,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大自然能够给我们的东西了,它看问题是一个系统的。我们发现了病虫,不会找病虫本身,而是找土壤的原因,会找我们的密度是不是太大了,找我们的养分是不是失衡了,甚至我们人自己欲望的问题也会看。它是把自己的系统看成是有生命的,比如土壤,生态农业之所以讲免耕、覆盖、生草,就是因为考虑到土壤里有微生物,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而我们在包括石油体系里,它就觉得土壤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少了这种元素,就补充这种元素,根本没有考虑到生命,他们没有研究出土壤有微生物。
这里提醒大家,不要用石油农业的标准,来评判生态农业。有些人刚开始做生态农业的时候,就觉得我的蔬菜长得不怎么样,比较偏黄,或者是看起来比较老,不像市场上卖的很嫩绿;或者是我的个头没那么大,比如水果个头看起来个头就二、三两,而同样的品种在市场上卖的可以达到半斤,就觉得我们这个是不是太差了。其实这是一个标准的问题,我们提到的颜色问题,是把石油农业的颜色作为好的标准来评判,把用了农药、化肥的水果个头作为标准。
生态农业是回归到它本身的个头大小。因为有的人没做过生态农业,他不知道生态农业是回归到本来的个头、颜色、大小,等等。他就觉得做出来我们的这个效果不好,所以做生态农业,在产量方面不是越高越好,生态农业是回归它本身的产量潜力。
第二个从长势来看,不是越绿越好,它本来状态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外观也不是要非常的整齐光滑漂亮,关键是以什么为漂亮。它本身就有一层表皮作为保护的东西,不是很光滑,非要把它搞得很光滑。包括套袋,如果我们追求水果的颜色去套袋,它的营养价值会降低,因为水果本身不会进行光合作用,它里边的钙质会减少。
第三从个头上,也不是一味追求大。现在市面上大的水果,我都不敢买,肯定是一些激素催出来的。
生态农业的认识误区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误区。因为对生态农业毕竟实操的人不多,大家都是在实操之前,就觉得生态农业不行,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就在脑袋里边想到很多问题,比如产量会降低等等。
第一个生态误区就是,很多人都觉得生态农业就是回到原始社会,是一种倒退,其实真正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的,这个才是真正的科技,才是最高层次的科技,是真正的进步。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生态农业会导致严重减产。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很多专家或者政府领导都会说,如果我们中国人全部做生态农业,会饿死一半。这个我也开过一个玩笑,如果我们不搞生态农业,全中国人都会饿死,其实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因为继续用现在这一套体系的话,我们的土壤早晚有一天会死掉。哪怕土壤不死,气候、各种极端的自然灾害,会把我们给灭了。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有的会增产,有的会减产。比如水稻,中国好多地方,几乎都是稳中有增,特别是遇到自然灾害的年景。比如说今年干旱,我有一个案例,就是我在另外一个村,他们去年开始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做生态的,但是他们也在耕地。今年我在那个地方种了一亩二,采取的免耕的做法。他们(指农户)都是抽了水,水淹的比较深,我们那里边几乎没有水,就是看不到水层,但是土壤是湿润的。我们也没除草,只是覆盖。结果现在干旱,我们的长得颜色非常的绿,也很茂盛。所以从实践来看,按照生态种植的方法,水稻产量一般不会降低。当然,有的蔬菜和水果产量可能会降一点,因为完全是催出来的。就是说我们的产量低,不一定就表示它能量低。所以我们这个产量不是单一的追求它要高,而是回归它本身的产量潜力。并且会增强它的抗逆性,在自然灾害的年景,我们的产量是稳产的。
第三个误区是会增加劳动力。因为一般他有这种想法,是他觉得不用化肥就会用很多农家肥,因为照以前的习惯,一亩地要三千、四千公斤的农家肥,才能够达到化肥的那种产量,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做了几年的生态水稻,基本上每年用200斤菜籽饼就搞定了。包括今年我做的那一个,因为去年它是荒的,第一年种,也就用了大概两百斤的菜籽饼。后期我不准备再施任何肥料,农家肥一点都没施进去。就是什么肥都沒有,我們在后期覆盖了一些菜籽壳。期间,杂草我不除,中途我不会去追肥,也不会去打农药,最多打一到两次的沼液,就可以不管它了,也不耕地,这样我们会节约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劳动力。当然我们不是教大家去懒惰,好像就不管它了,完全靠大自然,也不是那么回事。生态农业付出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而是一种爱心。可以经常去和你的作物、庄稼多交流,多说一种感恩的语言。
第四个误区是效率太低了。我用机械耕地,一个小时可以耕几十亩,机械插秧,很快吧。就是如果把环境的代价算上的话,是很慢的。真正的生态农业是免耕的,不用任何机械和人力,就可以让土壤非常疏松。我不打任何农药,也没什么病虫害爆发。所以生态农业是尽量把一些东西交给大自然,并且它基本上是不耗能的,也是最可持续的,所以它的效益才是最高的。
第五个误区是生态农业必须搞养殖业。因为他觉得如果搞生态农业没有农家肥,那肥源怎么办?比如现在农村的劳动力比较少了,养殖业要搞起来的话比较难,如果没办法搞养殖业,那这个生态农业是不是就不搞了?其实能量循环不一定非要我们的牲畜,大自然能量循环的途径方式很多,落叶归根就是最有效的能量循环的方式,就是秸秆还田,整个腐蚀的过程就是改良土壤的过程。我们做生态农业,哪怕不去养殖,还是有各种动物,就是各种昆虫,包括不是昆虫的,比如蚯蚓,它也是在帮我们循环。这些其实跟我们搞养殖的理论是一样的。
第六个误区是有机肥不够。就好像我们刚才谈到的,城里人买了我们的农产品,根据养分归还学说,他吃了大米、蔬菜,然后他的大便没有回到农田里边,能量就不够了。其实我觉得养分归还学说,从理论上来说是对的,只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它归还的途径和方式。我们人类只是认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我们懂的,我们理解的归还方式。比如说一道闪电、一阵风、一阵雨,都在能量、养分归还,不一定我们拉的大便回去了,才叫归还。包括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就在帮我们归还。所以我们不要仅仅局限在养分的元素身上,元素只是一个载体,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能量。
第七个误区就是认为资金投入太大。好像不打农药,就会去用人工去捉,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或者什么设施,这些都是受西方科技的影响。其实这些都是交给大自然,不需要花钱,我们需要付出的是我们的爱心,是我们的一种心态,钱多了反而会出问题。
第八个误区是很多人觉得生态农业是有钱人的游戏。我们这些没钱人买不起这么高的价格。我觉得这个和产品没有关系,和其他生活品质没关系,它是保障我们最基本的生存的需要。如果我们继续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我们哪一天,可能连干净的空气都呼吸不到,连干净的水都喝不到。到我们儿孙这一代可能只有戴上防毒面具。所以这关系到我们还能不能继续生存,我们的儿孙后代有没有能够生产作物的土壤。
发展生态农业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心态要放平,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因为这么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已经把土地母亲给伤害了,我们整个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了。能源物种都受到了影响,希望在短期内我们的环境就能恢复,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我们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我们之前付出了多少不好的,我们就要付出多少代价。这就是一个正常的自然规律。
第二是动机要纯洁,千万不要单纯的用经济利益去刺激我们生产者来做。当我们的思想境界还没有提高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我们还不是钱的主人的时候,一切为了钱来做事情,首先消费者就不信任你。消费者不信任你,你的东西还能卖掉吗?我们这个社会缺的不是产品,不是品质,而是消费者的信任,之所以不信任,就是我们什么都以经济来衡量,都以钱来衡量。所以当我们的心态放平和以后,我们真正的为了生态环境,为了会大众健康,为了土壤母亲的健康。我们用这种心态去做生态农业的时候,钱自然会来找你,市场会主动找你。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好像是一片好心去帮农民,让农民通过生态农业去赚到钱,你就跟他说他这个产品可以卖多贵,可以比市场价高几倍,其实是害了他。真正为他好,就让他不要为了钱来做,最终他会得到他该得的钱。
第三是信念一定要坚定,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刚开始做的话,首先是自己的习惯思维很难改变,农户使用了三十多年的农药化肥除草剂,耕了三十年,你叫他不要耕,不用农药化肥,真的非常难转变。还有一个就是利益集团的一些影响,以前卖农药化肥除草剂的,说你要做生态农业,绝对说是哪个骗子告诉你的,搞传销的。你想农户都不买他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时候,他靠什么生存。所以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之前我也分享过一个案例,就是我当时叫一个农户做稻田免耕,她还是比较相信科技的,而且比较相信我,就免耕了两年,然后第三年她请了一个微耕机,给她耕了。我问他为什么要耕,她说别人都说闲话,说她懒,说她没钱,但是她家里又比较富裕,她老公还是乡村的医生。结果那个耕地的师傅说,怎么你的地比别人的还要疏松。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免耕会让土壤越来越疏松。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她耐不住寂寞,经不起别人的闲话。因为我们真正的做生态农业,绝对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首先是直接跟经济利益挂钩的,一些农药化肥除草剂的生产者、经销者、运输者都会阻碍你,还有这些研究的专家,可能心里边也不太舒服。如果你的生态体系都否定了我这个除草剂的作用,我研究这个除草剂还有用吗?我研究化肥的这个专家还有用吗?我靠这个生存,靠这个拿职称。当然我相信大部分专家不是因为这个,他是因为一种情怀,我就是研究这个的,好像这个就是我的儿女一样,你突然说我的儿女有错,他至少在短期内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我们会面对各种的阻力,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信念一定要坚定。
第四个就是方法一定要正确。这些方法不是向所谓的外地的一些专家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大自然,她是最公平的。不要太迷信这个人,包括专家也是自己学习的结果。真正没有问题的是大自然,只要我们能够把心放下,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观察大自然,去分析,去总结,真的会学到很多东西。
第五个是不要向外求。不要认为我今天听你这个老师讲得好,我就到你这个地方来考察来学习。我们一定要记住,每个地方的生态条件都不一样.比如说某一个品种,我在网上看到哪一个品种非常好,那我就运回来。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本土的,要传承本土的文化和经验。当然我们也要灵活掌握,不要被所谓的经验所束缚。不要太依赖外部的力量,包括国家的政策,国家的政策不是说它不行,它毕竟要面向全中国。这么大的范围,它的政策会适合每一个地方吗?如果要改变一个政策的话,也是非常难的。所以不要太依赖外面的政策,包括所谓的我们的老师、专家和科技。
生态农业的哲学基础
下面进入正题,就是生态农业的哲学基础,这个题目有点大,都是老祖宗的智慧。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做生态农业。经典都说明了道的重要性,而我们的生态农业就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生产方式,是合道的,所以它是可持续的。
接下来探讨道的含义。道首先的一个元素就是平衡,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不要担心病虫的爆发,如果爆发就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其实之所以有病虫暴发,还是人类破坏了道,没有遵道而行。我们用农药化肥感觉控制了病虫害,增加了产量,结果我们失去了健康和生命,失去了土壤,干净的水和空气。
道的第二个元素是循环。有涝灾就会有旱灾。
道的第三个元素是自然。这告诉我们不要追求太快,来的快去的也快,如果用机械耕地,虽然快但容易板结。如果用自然的方法,用微生物去疏松,来得慢去的也慢,它永远都是疏松的。我们靠大自然的平衡来控制病虫,就永远都不会爆发病虫,但是它的速度比我们用农药来得慢很多。大自然平衡循环的特性告诉我们,我们没有必要担心病虫害的爆发,前提条件是我们不要破坏自然规律。我们也不用担心杂草这些有害的东西的爆发,因为大自然会控制不让一个杂草或物种太强势。大自然一定会用各种办法去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因为它是循环的。如果我们用外部力量去追求快高好大等等这些我们认为好的东西,我们必将付出其他的甚至是非常惨痛的代价。
那么道的功用有哪些?就是它会生养万物,大自然的规律是永远存在的,并且时刻都在影响我们,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离不开自然规律的作用。也不能因为我们不了解自然规律,就不受它的约束。我们顺从自然规律,才是可持续的。
第二个问题是生态农业应该怎么做。首先从态度上说,上等人听到自然规律的时候会去实践,中等人想做又不敢做,下等人听到这个会感觉是传销。这个告诉我们行动才是王道,我们需要把握它的核心原则,具体的事情要因地制宜,在实践中总结完善。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德,生态农业合道的,所以做生态农业自然就有德。
第二个从方法来看,第一个是要行善,要利他。当我们以利他的心态做生态农业的时候,做好生态农业本身就是利他的行为,这个就是在行善。再反思一下石油农业,以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是在干什么,我们都说大地母亲,结果我们每天都在用有毒的东西在毒害我们的母亲,这个是在行善还是在行恶?而你在行恶了,会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农民辛辛苦苦一辈子,用了很多农药化肥,不但没有赚到钱,最后可能儿女在外打工的钱还得交给医院。这两种相反的生产方式,结果就是相反的。我们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它本身就是恶的,所以它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健康问题、土壤问题,等等,所以我们的儿孙喝不到干净的水。如果把这些代价都算上,我们增加的收入远远弥补不了这些损失。
第二个方法就是至诚,就是一定要有诚心。我们一定要心诚,只有心诚以后,才会去实践。这个启示我们一定要诚心的相信生态农业,一个是我们对这个技术、体系的诚心,一个是我们要对消费者讲诚信。
第三个办法就是无为。无为是指不要去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非要去用农药去杀害其他生命,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第四个办法就是不争。你不争它,反而会来。越付出越富有,得到的越多。这个告诉我们不要去对抗大自然。现在对待杂草、病虫都是一种对抗,有你无我。包括耕地,也是一种对抗。用大棚、地膜、温室,就是在和季节在对抗。对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而我们伤得更惨。真正的生态农业它是一种和谐共生的。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奉天时。生态农业要顺应季节,凡是违背季节的,就会有问题。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要知先后。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根本,要找根源。做生态农业,要改变技术,但技术不是根本,是人总结的,所以根本是改变人;而改变人最根本的就是改变人心。所以说心法就是农法,心态比技术更重要。因为人心是根,技术是枝叶果,只有根深了,才会叶茂。
生态农业的推广模式
我们要探讨生态农业的推广模式,首先要了解生态农业,它和石油农业是有区别的。
首先,生态农业是源自于东方的智慧,我们的经营模式一定要适合东方的国情,不要用西方的那一套,来套生态农业,否则会出问题。西方的国情是人少地多,资源丰富,并且它为了全球化的扩张,会追求产业化、规模化、单一化、机械化。而东方的国情是人多地少,资源紧张,并且我们一定要把粮食安全抓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还有一个“耕读传家”,我们的农业生产不仅仅是经济功能,它是一个传家的功能,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东方的国情来探讨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特点
首先根据生态模式的一些基本原则,看出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一些特点。首先农户一定是生产的主人。也就是说农户有经营的自主权,而不是雇工。这个告诉我们首先否定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后,农民就不是生产的主人了,他就是个雇工。
第二个特点是每个种植主体的规模应该根据种植的品种来定。原则上种植的规模应该根据他的劳动力,基本上他不再另雇劳动力的情况下,就能够管理过来,就是说你一家人有三个劳动力,你能够管辖三十亩,那么你就不要超过三十亩的规模。一旦你要经常性的去请雇工了,就会出现问题。
第三个特点是在一定区域之内,要分工合作,统一规划。如果一个村每个农户,都自己按照自己的品种来规划,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技术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你要做成一个产业,要把后续的市场等等跟上的话,就还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以上是生态农业一些基本的原则。探讨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之前,也要探讨一下常规规模化种植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政府倡导规模化种植,它的目的是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因为它觉得中国农业竞争力如果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农业就会被他们给吞并,会影响我们整个农业的发展。其实它这个理论基础还是在西方的市场经济这个前提条件下来分析的,并且它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西方这套生产体系是成功的。这里也有一些基础条件,就是我们消费者都是以价格为购买的依据,因为他们常常分析的就是好像国外的农产品到达我们港口的价格比我们的还要低。他觉得消费者都是趋利的,只买价格便宜的。其实一般的商人,搞加工的才是这样的,真正的有健康意识的消费者群体会越来越多,他们是不太会在乎价格的,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命,反而愿意出高价去买生态的农产品,这样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还有就是我们太注重农业的经济功能了,所以我们所有的考虑都是要降低它的成本,提高它的产出。这样考虑的时候,降低成本一定要规模化、单一化。
第二个原因,是领导担心现在没有人种地了。这个理论基础首先因为它的经济学原理里面,觉得农产品的消费是无限的,规模越大,我的效益就越高。其实需求是刚性的,就那么一点点,我们肚子就那么大。然后我们领导都相信,增产一定能够增收,他觉得我一户人种十亩地的产量,就不如种三十亩的高,所以我种了三十亩,收益一定比种十亩高。其实我们有一篇课文叫《多收了三五斗》,我相信现在的市场规律都这样,增产反而会减收,这就是现实。
还有所有的农产品,它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卖掉的。因为只有卖掉,规模越大收入越高,才会成立。所以这些前提条件很多都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在这些基础之上得出来的这些方式方法,比如说规模化种植,当然就有问题了。
我们再来看事实的依据,他们始终觉得美国的大农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相信很多人看过《四千年农夫》那本书,在1909年的时候,美国原农业部土壤所的所长就来考察过我们东方四国,他觉得美国虽然是那种大农业,看起来效率很高,但是在不到百年的时间,他们的地力问题就出现了。我们东方文明4000年,土地依然肥沃。其实美国人现在也在反思他们的(问题),美国卡尔登大学已经到我们村来过两次了,我们一交流,他们都在反思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他说他们不是认为这种方式很先进,而是因为人太少,地太广,再加上他们完全是要全球扩张、产业化,完全是商业化,他只考虑它的市场,考虑它的经济。他是没办法的办法,根本不可能像我们精耕细作。其实它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因为人少地多,这一片地被毁了,没关系,休个十年二十年,去开发新的土地就可以了。我们中国可以吗?你敢吗?西方的这一套还有它的机械自然观。它有这个理论基础,包括养分归还学说、矿物质学说,都是它的理论基础,都是割裂的,都不是我们整全的系统。
所以我们老是以西方的理论基础来评判,然后说我们要搞规模化。我们知道农业不一定要遵循经济学原理,因为经济学原理是人类自创的,但它一定得遵循自然规律。哪怕你要遵循经济学原理,前提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而我们的单一化、规模化种植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那么自然的规律,一定是多样化种植,是循环的、平衡的、自然的。否则的话,我们连基本的生存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经济发展,谈什么增加我们的农业竞争力。
不同经营主体的优劣对比
从这几个主体的特点来看,最成功的,优点最多的,最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应该是合作社。但是我们也不是说就排斥企业,企业的优势不在生产环节,在生产、品牌建设、加工、销售和市场建设。生产环节一定要交给农民合作社,也就是说合作社和企业是一种合作关系。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也搞生态农业,不管是搞生态的还是常规农业,基本上把所有的钱砸进去,都不够,就因为在生产环节会亏掉很多。而农民自己种,人工、土地不算钱,他是巴心巴肝给自己干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所以生产环节是农民的优势,一定要把主权交给他。后面企业就和农民合作社合作,做好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就行了。
农民合作社应该怎么来运作,这个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首先我们是反对做专业合作社的,因为传统的专业合作社有很多问题,首先他的专业服务太单一,不能解决农民的综合问题;第二从产业来看,完全是追求增收,就是完全是刺激农民的欲望,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第三是门槛高,必须要种水果或者蔬菜,才能加入合作社,而它会拒绝种粮农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风险很大,受市场自然管理的风险,并且比较难以普及。
那么我们真正的合作社,生态农业应该怎么做?首先是问题导向,就是现在农民面临什么问题,就要提供什么服务,而不是仅仅给他提供技术服务,反而现在农民对农业技术不感兴趣。你说一个技术能够给他增产300斤,增收500元,他打两天工就回来了。农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综合性的,比如现在农村的现状是养老院、托儿所、麻将馆,特别是在四川,麻将馆很普遍。该干活的年轻人在双打,打工、打麻将,该享清福的老人在单干,农业效益很低,精神生活方面很匮乏,农民的精神生活除了打麻将,还是打麻将。还有三留守人员的问题,一代人、一个人,导致三代人留守,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这三代人都得不到关爱。还有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和农民的健康。这些才是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才是他们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子女教育、隔代教育等等。所以我们真正的服务应该是综合性的,首先是生活方面的服务,比如说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健康养生,关爱留守人员,养生讲座,养老、农村文化等等,把这些建立起来,建立一些老人协会、妇女协会,开展一些儿童的夏令营。我们刚刚完成一期夏令营,效果非常好。
第二类服务是学习。因为所有的事都是人在做,要把事情做好,一定要把人做好,合作社一定要给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机会和平台。
第三个服务才是生产方面的服务。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讨论我们的技术怎么样,怎么搞加工,怎么搞销售等等。这就是我们要给农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而这三类,生活、学习、生产里边,最根本的是生活,相当于一棵树的根。好像一棵树,它的枝叶被风吹断了,只要根还在,第二年还会生根发芽。但是如果根没了,上边再茂盛,也是过眼云烟,马上就会死掉。所以很多合作社只是做生产的服务,他就是一个枝干的服务,没有注重根,一旦遇到你的东西卖不掉,或者稍微有一点分配不均,你的合作社就垮掉了。如果我们更多的从生活上给他提供一些综合性的服务,哪怕今年东西卖不掉,无所谓,我的病好了,老家人快乐了,儿童教育的问题解决了。
生活里边,现在要做的首先是团队的合作。可以先搞一些兴趣小组、互助组、协会等等,协会、文艺队都可以,然后要搞自我教育,然后开展一些农村文化的服务,比如说组建文艺队,重新恢复农村的文化生活,传承我们的本土文化。我们可以在中秋节、重阳节、儿童节、妇女节,针对不同的群体,给他们搞一些服务的活动。针对养生保健,可以邀请一些民间的中医老师给大家讲一些养生的知识,或者是做一些集体的养生操等,就是把它常态化。包括城乡互助。只要把这些做好了,我们再来做生态农业,就是大家的精气神提起来了,他就不会太在乎我这个减产了怎么办,卖不掉怎么办,因为他在其他方面已经得到很多的福利了。所以对农民的福利,不要单单的看到能否给他增加经济收入,而应该是综合性的福利。
普适性三原则
最后归结到我个人总结的三大普适性原则,不管做生态农业,还是哪个行业,还是生活、生产、学习,我觉得都有用。
第一个原则是敬天爱人,敬天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要做到天人合一,要关爱所有的生命,也就是利他,就是道里边讲的要善。
第二个原则就是整全系统。特别是我们做生态农业一定不要去割裂,不要对立,不要受专业的束缚。其实很多做生态农业的很多是不懂农业的在做,反而只有他们才做的好,因为真正学农业的、研究农业的,已经被专业知识所束缚,出不来了。
第三个原则就是问题导向。我这个问题导向不是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而是当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去分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你如果能够连续问到九个为什么,基本就找到问题的根源了,你在这个时候再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就不会导致新的问题。而我们现在的科技思维就是,发现一个问题就急于去解决它,而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可能会导致新的十个问题的产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发现果树上有一条虫,专家的思维可能就会去研究我用什么农药去喷,这个农药应该浓度是多少,什么时候喷,甚至我会研究喷雾器的喷头,雾化效果,是电动的还是手动的,这些都是在治标。他可能没想到我把这个虫杀死以后,会不会破坏整个生态平衡,会不会导致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问题,因为他没有去找原因。
而我们真正的态度应该是,看到这个虫首先去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虫,是我们的养分失去平衡了,还是杂草或者天敌没有了。当我们说养分失去平衡了,又要去思考为什么养分会失去平衡,是我们的土壤受到影响了吗?土壤又为什么会受到影响?这样一环一环的找它的根源。最终找到根源,说不定根本不用打药,就把这个病虫给搞定了。这就是问题导向。
今天分享主要的内容就在这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