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受冷落,常规稻重返稻田

来源: 佟屏亚专栏     发布时间:2018-11-22     阅读:2478 次
导语:抗性较差、不能自留种、口感不佳的杂交水稻曾经在南方成压倒之势,但今天稻田里却出现了“去杂交化”的态势。常规稻越来越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青睐,其趋势是否可以逆转杂交和转基因水稻带来的种子私企掌控的局面,这有待我们的进一步观察。


2018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潘国君领衔培育的龙粳31以“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常规稻品种龙粳31获国家大奖释放一个信号,中国水稻品种正在快速地“去杂交化”。
 
我国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南方种的多为籼稻,杂交稻面积比较大;北方种的多为粳稻,基本上全是常规稻。常规稻也是杂交稻,命名为常规稻用以区别于三系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要说明的是,水稻品种“去杂交化”主要是在南方稻作区。
 
自从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培育的三系杂交稻问世以来,凭借杂交优势开创了水稻扩张的新局面,最多时覆盖全国约60%的水稻面积。随着优质高产常规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据报道,2018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4.39亿亩,其中杂交稻面积2.15亿亩,常规稻面积2.24亿亩。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南方稻区提倡籼改粳,常规稻种植面积增加很快。2017年广东水稻种植面积2840万亩,常规稻与杂交稻种植比例为1:1;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3349万亩,常规稻种植面积达2900万亩;云南省常规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70%以上;江西省农业局调查,常规稻已占早稻种植面积的一半,80%种粮大户表示有扩大种植常规稻的意向。
 
据农业部资料,杂交稻发展鼎盛时期,南方稻区种植面积最大的5个水稻品种都是三系杂交稻,其中汕优63种植面积最多年份为10200万亩,培育人谢华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系杂交稻推广以来,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有两优培九(1238万亩)、丰两优1号(597万亩)、扬两优6号(549万亩)。新世纪以来新育成的常规稻品种逐年增加,2014—2017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前三名都是常规稻,顺序为龙粳31、中嘉早17、宁粳4号。
 
9月19日农业农村部公告,2018年国家审定水稻品种268个,其中三系杂交稻95个,两系杂交稻94个,常规杂交稻69个。表明两系杂交稻正逐步替代三系杂交稻,常规稻品种审定数量快速增长。

常规稻审定品种有明显的放量趋势,长江中下游稻区尤其如此。江西省2017年一季稻主推品种7个,其中4个常规稻、3个杂交稻;湖北省2018年审定了3个常规中稻品种(福稻88,荆占1号,鄂丰丝苗1号),而前6年(2012-2017)仅审定2个。代表性的常规稻品种黄华占后来居上,在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种植面积已达495万亩,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常规稻新品种快速增加可以归纳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杂交稻连续发生稻瘟病减产绝收事故成为重要契机,2017年多灾并发又发淘汰了一大批杂交稻品种;
 
二是杂交稻制种技术较难,风险大,事故多,产量低,成本高,价格贵;
 
三是水稻直播特别是机械直播面积逐年扩大,减少杂交稻用量和育秧投入;
 
四是南方市场转基因稻米泛滥,杂交稻销售遭遇阻力,粮商不收购,农民不愿种;
 
五是多数杂交稻品质劣口味差,常规稻米质好吃着香还可以自己留种,受到农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