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寨老年人“三月三”大制作:植物染花米饭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14-04-30     阅读:2032 次

       平寨传统节日“三月三”前后,绿耕城乡互助社的同志们说起要染花饭了。可是要怎么做呢?在绿耕工作已经九年的老娄提议,交给平寨的老年人协会吧。


       要说传统的染花饭,一定没有比老年人更懂的了。这两年她们自己染、自己织的土布越来越美,手艺越来越精纯。况且,老人们自己又成立老年人协会,是一个维系了十多年的组织。按照绿耕在村里的工作“一切通过村民组织”的原则,老人们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们带着这样的想法进村,跟老年人协会协商。我们只需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剩余的所有事情,就是老人们自己协商、安排。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跟着老人一起,记录她们染花饭的全过程。而这个过程,毋宁说是从“议”就已经开始了。

 

       平寨传统染花饭都是用山上的植物,染出来的花饭不仅健康,还带着植物的清香。


       村民一般染的颜色是三种:黄,用野生的染饭花,清肝、明目、退翳、平喘;紫,用紫兰草的茎叶,大多是村民自己种的,消肿;黑,用野生枫香树的嫩叶,行气、解毒。


       每年的农历二月至三月初,是采集这些天然染料的最好时节。过了这一季,黄色的染饭花大多凋零于春风春雨中,枫香树的叶子则变老、难于制作了。

 

       用“煮”来概括天然染料的显色过程,实在太简化。想一想,明明是绿色的叶子和茎,怎么会变成其他颜色?


       的确,染饭花放在水中煮开,水就变成了黄色;紫兰草用沸水浸泡、密封一会,水就显出紫色来。但准备枫香树叶的过程要复杂得多。


       老人们采集树叶回来,要先把树叶剁得尽量细碎,然后放在碓窝中舂烂,再泡水。这往往要整整一天一夜的功夫。第二天,叶汁入水了,是该把叶渣过滤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染液。只不过在染花饭之前,染液也需要先加热。

 

       这一次,我们准备的仍然是平寨生态种植合作社的生态老品种糯米。可是老人们却嫌米有些碎,担心影响染出来的花饭不好看。

 

       只是为了追求“色香味”中的“色”,老人们生生筛了5%的碎米出来。喏,你们可以拿去做酒糟,或者碾成粉末了做汤圆,下次城市居民进村来做给他们吃。老人们如是说,已经替碎米规划好了出路。

 

       用筛子筛出碎米的过程,老人们谓之“隔”。

 

       三种颜色的染液都是热气腾腾的。染液冷了,颜色就染不上;过热又会把米烫坏、易断。老人们不会用温度计,她们把手指伸入染液,即可以判断水温是否合适了。


       白米浸入染液,米就慢慢变了颜色。黄色的上色最快,紫色次之,黑色最慢。但不管怎么样,让米在染液中多浸泡一会是必要的,要不然,接下来就很难蒸熟了。

 

       花饭是什么?当我们看到要生火上甑时,就知道,花饭是熟饭、而非生米。


       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用木板拼起来的木甑子了。木甑蒸饭有清香,且米饭不容易稀,是上上之选,但村民现在只有从市场上买来的铁皮甑子。


       老人们在河边的榕树下搭个简易的灶,架上铁锅,又各自背来一些木材,就可以蒸饭了。天气有些热,老人们都躲着阴凉处,望着灶膛里的火和那穿过米饭的身体的蒸汽。

 

       蒸熟的花饭在晒干以便于储存之前,要先在阴凉处晾一天。这是为了让粘在一起的熟糯米重新分散成为单独的颗粒,就像它们没有被蒸熟过。

       也只是在这阳光灿烂的农历三月,才适合这样做花饭。不然,碰上连绵阴雨,晾在竹簸箕上的米饭很快就会发霉。

 

       这一次为了让米饭尽快晾好,老人们拿来了7个竹簸箕。尽管大小不一,但最年轻的那位簸箕,也有二十来岁了。

 

       米饭晾至半干,已不如刚刚出锅时柔软、易变形,但又不会像晒过太阳后那么硬。此时最适合将米饭揉散成单独的颗粒。


       我在旁边拍照,记录下老人们坐一起有说有笑的做事。以我半吊子的民族话水平,似乎听到老人们说:我们唱小调吧,老师在拍照呢。于是老人们轻声唱起小调来。至于小调的内容,则完全不是我这个半吊子能理解的了。

 

       现在老人们要把花米饭拿去晒太阳了,让颜色留在米粒里,其他的都让阳光带走。


       老人们协商、吵架、说笑、唱小调,整个过程留在相机和文字里,其他的都让时光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