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夫,还是“农夫市集”吗?

来源: 有機會     发布时间:2014-06-06     阅读:1754 次
       有机会小编前不久的上海之行中,走访了一家自称为“XX农夫市集”的地方。这家“农夫市集”和其他新出现的市集一样,也受到过不少媒体的报道。


       有机会小编前不久的上海之行中,走访了一家自称为“XX农夫市集”的地方。这家“农夫市集”和其他新出现的市集一样,也受到过不少媒体的报道。去之前,小编从表面上粗浅地看去,仿佛这家市集和上海其他市集的不同点就是在于多了几个开集地点——在两三个社区有提货点,周末也有可能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同时开集。可是,等到自己亲自去看时,才非常震惊地发现,这是一家没有农夫的农夫市集。本文来自有机会——中国有机生活第一平台 www.yogeev.com
      
 不单单没有农夫,这家市集还有不少“与众不同”之处。他们绝大多数产品并非产自上海本地,而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的加工产品包装上,并没有什么农户的名字,只是有一些非常简单的产品名称,比如“散养牛肉干”、“山楂条”、“无硫枸杞”等等,没有生产的具体地点或农场名称,没有种植方式说明,没有联系方式,有些甚至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蔬菜包装上更是什么说明都没有。
 
XX农夫市集现场,蔬菜筐旁边没有任何说明,更没有农夫来招呼我们
XX农夫市集现场,蔬菜筐旁边没有任何说明,更没有农夫来招呼我们

XX农夫市集的樱桃,包装上空空如也,问了志愿者才知道,樱桃居然是进口的
XX农夫市集的樱桃,包装上空空如也,问了志愿者才知道,樱桃居然是进口的

室内市集的墙上,挂着富有乡土气息的装饰,但是市集现场一个农夫都没有
XX农夫市集的墙上,挂着富有乡土气息的装饰。但是,市集现场一个农夫都没有——因为他们的产品并非上海本土生产,而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市集只有周末才开集,我们去的还是市集的“总部”,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农夫出现。
 
       因为没有农户亲临,市集的摊位只是靠几个年轻的志愿者来管理。我问一位志愿者“这些蔬菜是哪家的?”她却惊讶地瞪大眼睛,提高语调重复了我的问题“哪家的?”好像我并不应该关心这些蔬菜的生产者是谁。后来,从市集的负责人那里,终于才得到一点模糊不清的线索——“蔬菜啊,是杭州产的。”至于水果的来源,得到的回答则更广泛:“进口的。”我更多的问题只能咽回肚子里,因为我感觉得到,他们并不想让我知道这些产品的确切产地。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我想,光顾过其他农夫市集的朋友来到这里的话,都会禁不住疑惑,到底什么才是“农夫市集”?“农夫市集”的这个名字是可以随便用的吗?

       说起农夫市集的起源,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是公认的是,中国农业文明源远流长,小农经济下自发的“赶集”活动长期存在。在市集上,生产者和购买者面对面,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而在现代工业化的食物体系之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连锁覆盖了大部分的城乡生活所需,昔日“赶集”的盛景逐渐离我们远去。可是当人们意识到这种现代食物体系的弊端之时——包括食品安全无保障、农民无法得到公平待遇、人与人的关系日渐冷漠、长途运输消耗过多能源等等——新的农夫市集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国目前的新型农夫市集,有一些多多少少模仿了国外的版本。我们知道,在美国,农夫市集是越来越受人欢迎的“替代食物体系”的一种类型,全美已有8000多个在USDA注册的农夫市集。在美国农夫市集联盟网站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常见问题的解答,其中就提到:(http://farmersmarketcoalition.org/education/qanda)
      “农夫市集是公共的、反复举办的集会,在农夫市集上,农民(或其代表人)向消费者出售他们自己生产的产品。农夫市集的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本地农民、消费者和社区创造共同的利益。”

       这里说到,农民的“代表人”,是可以代替农民出现在市集上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代表农民呢?必须是在这家农场的工作人员吗?小编自己的理解是,答案是“不一定”,但至少他应该多次去过这家农场,对其生产方式和产品特色有深入了解,而不是当消费者提问时说“我不了解情况,我只是个看摊的”。

       现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现的新型农夫市集,在参集商户的选择标准上各有不同,但大体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也是和美国农夫市集联盟提出的理念一致的——大多参集商户是来自这些大城市周边的本地小农户;市集上,这些小农户能够和消费者面对面;农户可以自己给产品定价,可以直接告诉消费者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产品背后的故事。虽然有些市集上也有一些理念相符的“二道贩子”,也出售外地“友集”的产品,但是大多是为了做一些产品品类的补充;有些情况下,农户可能请帮手来“看摊”,但是大多数“看摊的”素质都还不错,毕竟有些农户自己也不放心把产品交给一个啥都不了解的人去卖。因此,我国大多农夫市集的主旋律依然是本地小农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

       但是,大城市中开设市集毕竟有不便之处,每周四五个小时的开集时间并不能满足农户和消费者的需要,于是一些市集开始进行各式各样的创新。比如有的搬进了高级百货,或者经营定点的实体店,天天“开集”;有的开设了网店,消费者一周七天随时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家收到喜爱的美食;有的市集可以提前预定、周末开集当天等农户到齐了就能免费送货到家……这些服务,是不是将农户和消费者距离又重新拉远了呢?这是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

       小编去年也分享过一篇来自台湾上下游新闻市集的文章《农夫市集进驻百货成风潮 初衷不再?》其中248农学市集创始人杨儒门的观点是,创办农民市集的人,应该要“有能力改善农民处境”,进驻百货公司就能达到这个目的;而高雄微风市集创办人叶杏珍也提到,虽然在百货公司开市集专柜,但仍希望“百货公司的顾客,能够回流到市集,”仍以原来的市集基地为“主场”。我个人是比较同意这样的观点的,只要仍然以本地农户和消费者面对面的市集为“主场”,仍然以建立城乡连接、提升社区关系为核心,市集的初衷就不会变。

       在这方面,我们熟知的一些已经在人气上很成功的市集依然是坚持得比较好的。他们也许有能力去开设遍布城市的连锁店,也许仅仅通过网店就可以赚得足够的人气,而且挤破脑袋想要加入他们的外地商家也是络绎不绝……但是他们仍然坚持在周末举办热热闹闹的市集,仍然坚持把本地小农作为主角,坚持每件产品都能明明白白追溯到最初的源头,坚持在市集之余举办农户和消费者平等对话的分享会等等活动。

       看来,小编在开头提到的那家“没有农夫的农夫市集”只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毕竟消费者不都是傻子,他们在经过一定的自我学习后会认清什么是噱头什么是真诚。但是,这样的市集居然也能够在自己的总部办公室门口标注着大大的“XX有机农夫市集”几个大字(注意这个大牌子还多了“有机”二字),实在让人觉得,在新型农夫市集刚刚起步的中国,这难免有些混淆视听。也许有人会说,名字只是名字,没必要较真,他们只是想做个特产连锁店而已。但是,借用了各地农夫市集越来越为人关注的热潮,自己在做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事,这不能不说是很令人感到遗憾和不平的。

       不过小编我想说,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批评谁,只是友情提醒每位关注乡村、关注健康环保的亲们,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购买农夫市集上的产品之余,更深入地去了解市集背后的意义,更细心地去发现每一颗真诚的心。对于想要鱼目混珠的人,没有什么已有的法律去规定你不能叫做“农夫市集”,但我们至少可以以这个特例为契机,好好地去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真正的“农夫市集”,去学会辨别工业化食物体系和替代食物体系之间的区别,也用自己的每次购买去支持真正值得我们支持的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