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爱的“网红奶茶”,原来是过量的糖+脂肪+咖啡因!
来源: 素食星球 发布时间:2017-08-10 阅读:1859 次
食物主权按:
在风靡大街小巷的各类现制茶中,同时具有奶香和茶香、主打健康、时尚的现制奶茶逐渐成为消费者休闲解渴的首选。而对于现制奶茶,消费者往往难以像预包装食品那样通过标签识别其营养成分并判断其健康与否,仅能凭借口感、价格等因素进行挑选。而包括“一点点”、“贡茶”、“喜茶”等品牌在内的那些“网红奶茶”是否真如其所宣扬的那么健康呢?
今年7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27家奶茶铺的奶茶样品共计51件进行了比较试验,发现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实测含糖量在1.2-5g/100mL之间,平均为2.4g/100ml。6杯有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平均为28.1g/杯(以450ml为例),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高达41g。另外,51件奶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其中4件样品每杯的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8mg!
夏日炎炎,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奶茶”背后,食品工业的那些事!原来,食品公司既不研究食物与营养,也不研究食物与肥胖,他们花费数亿经费赞助科学家研究的只是食品与味觉相关的定向研究,因为这些数据才是食品公司获得销量和利润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追求高利润和打败竞争对手,脂肪和糖逐渐被推向更高含量,进而攻陷我们的味蕾,摧毁我们的健康,而消费者也渐渐养成“吃食品,不吃食物”的习惯。可见,科技进步深入到食品开发中,就是一场无休止的虐恋! 然而,人家只是研究如何引诱你,吃进嘴里还是你自己的选择,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避免周遭的有毒物质,但我们可以控制这种风险,并把受害的危险降至最低。
引子
这是一份长达6页的PDF数据,排名不分先后,因为文件太长,所以只截图一部分。
数据来源:http://www.315.sh.cn/,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官网
【 解读数据1】
每天1杯奶茶=全天总糖额度
27件正常甜度的样品含糖量平均为33g/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虽然没碰触最高安全线,但是超过了理想建议。所以,接下来全天不吃不喝,总糖的健康额度也用光啦。什么?你每天喝2杯?!
【 解读数据2】
“无糖”之糖:现制奶茶/预包装=4.8倍
你认为“无糖”应该是完全不加糖吗?我也认为是。但是,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实测含糖量在1.2-5g/100mL之间,平均为2.4g/100ml。(参考:预包装饮品“无糖”要求为不能高于0.5g/100ml)
为什么会这样?目前我国国标还缺乏对现制茶饮料(奶茶)的详细规范,因此尚无“无糖”的标准。
图中红色部分是总糖,单位是g/100ml
【 解读数据3】
奶盖美味?除非三餐纯素
《公共营养学》指出:成人每日膳食中有50g脂肪即能满足。等等,还没完,还说:在脂肪的供应中,要求植物来源的脂肪不低于总脂肪的50%。
奶盖的奶油来源于动物脂肪,而且以饱和脂肪为主,在这次调查中,6杯有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平均为28.1g/杯(以450ml为例),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高达41g,已超过每日动物脂肪摄入建议,甚至达到了建议脂肪总量的4/5。
以这个标准来看,畅饮1杯奶茶,一日三餐只能纯素啦!(而且这不是苛刻标准,这是我国营养学建议标准)
【 解读数据4 】
咖啡因:打平美式&超过可乐等于2-8杯红牛
1份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为108mg,1罐红牛的咖啡因含量为50mg。本次调查发现,51件奶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其中4件样品每杯的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8mg!
这相当于喝掉一杯咖啡甚至好几罐红牛的节奏呀。
PS: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1%)。但是,咖啡因是一种对特殊人群区别对待的成分,对于如此高的咖啡因含量,应告知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更稳妥。(27家品牌仅有1家店铺给出了“老人、儿童、孕妇不建议饮用丝袜奶茶”的“温馨提示”)
图中蓝色部分是咖啡因,单位是mg/L
【 解读数据5 】
4杯奶茶的反式脂肪直接超标
反式脂肪酸增加血液中坏胆固醇的浓度,并且极难代谢。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4件样品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一杯奶茶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在3.7-6.2g之间。
相比糖和脂肪,这个东西让你吃下去容易,减下去难呀。(关于反式脂肪酸的代谢时间在后面有介绍)
【真相】有糖有脂肪有利润
我们在这一章要了解的是
👇
为什么食品工业离不开糖和油(脂肪)?
为什么不要奢望在超市中绕开它们?
屡见不鲜的食安问题就像生活中的琐碎烦恼,我们扎进去了解具体问题毫无意义,因为你今天避开了过期面粉,明天可能还有非法添加......发现问题的普遍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向。
2016年4月《柳叶刀》:“40年统计数据揭示全球肥胖增速问题。全球肥胖人口从1975年的1亿500万上升至2014年的6亿4千100万,远超过体重过轻者。其中,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2017年1月《福布斯》:“中国肥胖人口数量已赶超美国,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医疗负担。主要与中国饮食结构转变有关联。”
饮食结构的转变,大约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也就是80后出生的年代。有两方面主要转变:1.西方餐饮模式进入中国,快餐业颠覆传统饮食。2.加工食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配角变成主角。
其实这两个庞大的产业都离不开“糖”和“油”,我们今天来聊聊加工食品。
【 1 】甜味感受器 无处不在
如果你是个记忆力佳的好学生,也许你还记得“舌头味蕾分布图”?酸、甜、苦、辣、咸分别由我们舌头的5个不同区域感知,我记得舌根处感知苦味,而舌尖感知甜味。但其实,这个古老的知识早已被更新啦!
的确,舌尖对甜味最敏感。但是,我们的味蕾并非像画画那样简单分布:每个区域只负责一种味道。在我们口腔的所有部位,都广泛分布有“甜味感受器”,这些感受器,与我们大脑的pleasure zone(快感地带)相连!这就是我们“嗜甜如命”的其中一个生理基础!
不仅如此,在2001年,研究味觉的科学家发现了叫做T1R3的甜味受体蛋白质!它是味蕾结构中专门探测甜味的分子。在后来的几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在追踪消化系统中的甜味感测器,事实是,这种感测器在人类的消化系统中无处不在!
【 2 】儿童对甜味尤为敏感
生物心理学家朱莉从1988年开始,历经25年研究“儿童与甜食”课题,并于2013年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她的成就也为食品产业带来了巨大收益。
她在最近一次的课题中,对300多个5至10岁的孩子进行了测试,测试他们对糖的“极乐点”。这次实验结论是:孩子们的“极乐点”都精确在食物美味的最高点。
(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耐人寻味的感受:我们在生活中吃到甜品的时候总会听到人说“齁死我了”,但是,我从来没听到孩子说过,天吶!!)
同时,科学家们总结说,这种嗜甜行为是一种习得性行为,食品公司把食品做得越甜,孩子们对糖分的需求也会越大。
"孩子们嗜糖的特质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吃的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糖分。"——食品科学家劳伦斯·葛日妮(Lawrence Greene)
【 3 】“极乐点” 食品研发的专业术语
所谓糖分的极乐点,就是给予食品和饮料一个糖分的最佳浓度,这个最佳浓度可以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官享受。极乐点是一种强大的生理现象,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吃得更多。坦白一些去想想,你能在过去的美食回忆中捕捉到这种感受吧?
关于糖分的“极乐点”出自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数学家,出于兴趣,他用数学建模来对饮食行为进行估测。不过这个结果马上被食品技术员所青睐,从那时候开始,“极乐点”的测试方法就被食品公司采纳至今。
不管是甜味零食,还是咸味零食,食品开发者都会“私下”参考这个专业数据。别太乐观了,不只是甜品,番茄酱也因为“极乐点”而畅销。
“谁会在选择食物的时候看中营养成分?人们选择食物的标准都是基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所以食品制造商们,不必躲避极乐(bliss)所隐含的那种享受。”——《极乐点:选择产品的最佳暗示》的文章作者罗伯特·麦克布尔德(Robert McBride)
【 4 】高果糖玉米糖浆该如何收场
最早的天然甜味植物——甘蔗,是哥伦布第二次发现新大陆的旅途中唯一携带的食品(可见人们对糖的热爱从古至今),那时的甘蔗只种植于西班牙,然后黑奴将甘蔗制成了砂糖。
16世纪开始,砂糖运往美洲大陆。然而在1807年,英国对法国进行海上封锁,甘蔗的运输途径被阻断。为了满足对糖的渴求,人们开始用甜菜提取糖分。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甘蔗和甜菜作为甜味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算是天然的。
但是,因为商人们不满足于天然糖的价格,“高果糖玉米糖浆”被发明了。每一次人造食品的发明,都伴随有“造价低”这个不太好的“优势”,比如反式脂肪。
因为高果糖玉米糖浆的液体特性,它十分方便地被应用到了广泛的饮料和食品中,是一种廉价的增甜剂。它可以保护冷藏食品免受冷冻伤害,还能为烘焙甜品和自动贩卖机的食品保鲜。
不久的几年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人为的果糖制品在被食用后,几乎完好无损地抵达人体肝脏,或者说,人类的消化系统对它无动于衷。这将意味着什么样的健康隐患?
国外已有研究证实: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对人体的危害,已超过精致的白糖。
(我一点都不觉得惊讶,因为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规律,每一次人造食物成分或者人造营养成分被发明,都会在之后的10-50年内被推翻,然而这个时间期限,你能承受吗?)
【 5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你知道奥*奥成功,但是不知道它为什么成功。在2003年,拥有拳头产品奥*奥饼干的纳贝斯克被卷入并参与了好时(Hershey)与卡夫的饼干战争中。
(纳贝斯克是卡夫的所属子公司)为了避免在这次旋涡中沦陷,奥*奥推陈出新,研发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含有更多脂肪、让人发胖的新产品。
包括不仅限于当时的香蕉船奶油奥*奥、三层双层奶油奥*奥......在这次战甜度和脂肪的角逐中,卡夫甚至下本收购了世界最大的糖果商——吉百利公司。
奥*奥在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2011年覆盖印度,孩子们对那吸引人的广告语记忆犹新:“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你看懂了吗?脂肪和糖,在食品公司的竞争中逐渐被推向更高含量,而消费它们的孩子是这些商业竞争的的健康受害者。
“如果要保持竞争力,我们就必须为我们的产品增加更多的脂肪。”——纳贝斯克总裁多瑞·布鲁斯特(Daryl Brewster)
【 6 】以上所有科研结论都是由食品公司资助
这才是重点!是的,以上所有关于人体感官、甜味替代品、以及追求食品含糖极乐点的专业数据,都是由食品公司买单研发的。
为什么?这是食品公司获得销量和利润的核心竞争力啊。
在美国费城有一座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MonellChemical Senses Center)。这是一个科学家云集的地方,几十年来,曾经有300多名生理学家、化学家、神经学家、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多次受邀来到这里协助研究工作。这里的主题就是我们的味觉、嗅觉、心理,与食物的关系。
莫奈尔中心的每年大约一半的研究经费(约1.75亿美元)由国家补助,而远远不足的另一半经费来自各大食品产业。
在研究中心的一层大厅有一块很大的金匾,上面刻着一些我们熟悉的名字: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卡夫、雀巢......
当然,莫奈尔中心的科学家们是诚信和独立的研究者。然而食品公司的丰厚赞助可以使他们在第一时间,甚至比外界早几年得到研究成果,以及要求食品与味觉相关的定向研究。
但是,他们不研究食物与营养,也不研究食物与肥胖。
【 7 】强行科普:你不知道前驱糖尿病?
pre-diabetes,前驱糖尿病。至少最近1个星期之内我已经在2本书上看到这个词了。
不要问我症状是什么,也许尿频、也许脑雾、也许乏力......但是更可能是:什么症状都没有。因此它在美国叫做“无声的疾病”。定义来说,它应该属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间的灰色地带。所以医生不大可能会管你的。
截图数据:来自美国医学会期刊《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流行与防治》。数据估计有超过1亿的中国人患有糖尿病,而前驱糖尿病大约有5亿。其中大多数人对此全然不知。
在一本专门讲前驱糖尿病的书中这样说:我们痴迷于富含脂肪、糖和化学物质的加工食品,同时又缺乏身体运动,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身体来不及适应。因此,我们的血糖控制系统根本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我们的细胞开始产生胰岛素抵抗,于是血糖升高。我们感到疲乏无力、体重增加。
关于糖尿病的罪魁祸首是糖还是脂肪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任何一方都有充足的证据。但是我觉得这不重要,因为过量的糖和过量的脂肪在现代人不良饮食习惯中不分彼此,往往都是并肩作战。一旦前驱糖尿病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转变为糖尿病,意味着你将手足无措地开始药物治疗进程。
【递进 】无糖无脂肪更可怕
【 1 】更可怕的不是精致糖是人造糖
这可能是你未曾见过的人工甜味剂编年史:
· 1901年,一位化学家成立了孟山都公司,生产最早的人工增甜剂——糖精。
· 1965年,西尔制药公司的一名科学家发现了人工增甜剂——阿斯巴甜。
· 1967年,德国赫斯特公司发明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
· 1971年,日本食品学家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廉价增甜剂——高果糖玉米糖浆。
· 1974年,生产商西尔制药公司提交了研究结果并证明安全性,FDA批准生产人工增甜剂阿斯巴甜。1年以后,FDA特别工作组找到证据,发现之前的研究报告有伪造之处,他们隐瞒了动物食用阿斯巴甜后出现的抽搐和脑瘤的结果。但是FDA没有动手召回或取缔该产品。
· 1974年,英国医生T.L克里夫出版了《糖精病》,书中比较了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病率,指出西方饮食中的精致糖类导致了糖尿病和心脏病。
· 1983年,神经科专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撰文,报告了人造增甜剂阿斯巴甜导致体重增加、因为它激发人体摄入更多的高卡路里碳水化合物。
· 1983年,安赛蜜首次在英国得到批准生产使用。
· 1983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从饮料中的1:1添加食糖和玉米糖浆,成分变成了加入100%的高果糖玉米糖浆增甜剂。
· 1994年,美国卫生和人员服务部报告显示,1200种食品中的重要成分——阿斯巴甜导致人类出现88种中毒症状,其中一些甚至致死。
· 2000年,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给新陈代谢和人类接近的仓鼠喂食高果糖食物(含有饮料和加工食品常用的玉米糖浆),几星期后,仓鼠血液出现了高浓度的甘油三酸脂,和胰岛素抵抗。
以上数据是我从人工食品添加剂的年份资料中抽出的关于人工增甜剂的一部分记录。
关于阿斯巴甜的争议:
在百度百科搜索“阿斯巴甜”,略过各种安全性描述,直接看“争议”段落:你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你看到的是阿斯巴甜如何被发明→进行婴儿猴子实验→致死和癫痫→伪造安全检验→通过FDA→又被FDA调查和禁用→里根总统上任后解雇前FDA人员→重新批准阿斯巴甜→批准阿斯巴甜的官员被媒体揭发离职→竟然回到了最初发明阿斯巴甜的G.D.Searle公司工作......
然后→世界各地航空安全报刊发出警告不允许飞行员吃阿斯巴甜→1992年美国空军宣布不允许食用阿斯巴甜的飞行员执行任务→1994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发布了因阿斯巴甜毒性造成的88种症状......
阿斯巴甜目前仍然在被使用。多么自相矛盾的过程。你觉得健康呼声能打败金钱立场吗?
【 2 】最可怕的也不是脂肪而是它并非脂肪
这是同样精彩的人造脂肪编年史:
· 1910年,人造黄油作为黄油替代物进入市场直至1950年,普通美国人一年要消费8磅人造黄油,这是通过加工食品途径让高饱和反式脂肪进入美国人饮食噩梦的开始,同时也带来了高胆固醇。
· 1911年,最早的部分氢化植物油“Crisco”进入美国日常生活,那个时候可爱的医生还没听说过冠心病。
· 1956年,医学研究人员AncelKeys提出部分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这个时候人们还是沉浸在廉价的固体脂肪中无法自拔,听不到警示的声音。
· 1965年,一项世界范围心脏病研究项目“国际动脉粥样硬化计划”中,科学家研究了全世界2万例尸体解剖,发现食用更多饱和脂肪的人更有可能发生心脏病和中风。
补充最新的研究,对心血管不利的饱和脂肪是长链饱和脂肪,而植物饱和脂肪椰子油中的脂肪酸为中链饱和脂肪酸,目前的研究显示利大于弊。
· 2017年??人造黄油(植物黄油)仍然在我们的超市货架上唾手可得!
可是,为什么把人造饱和脂肪叫做“植物黄油”,这不太公平,虽然食材取自植物,但是人为氢化的步骤已经使它不再是植物原来的样子,它只是一坨人造食物!
关于反式脂肪的代谢时间:
一般脂肪7天能从身体中代谢出去,而反式脂肪则需要51天才能分解排出,它是比动物脂肪更难减掉的赘肉!
结语:科技进步深入到食品开发中就是一场无休止虐恋!
【办法 】吃食物,不吃食品
几年前初对健康话题感兴趣,我的老师跟我说:"吃食物,不吃食品。"在今天看来,它仍是帮我们规避80%食安问题的金科玉律。
也许你觉得,这也损失太大了。你损失了什么?如上所述的口味和快感吗?其实,忽略食品工业带来的不定时食安风险,你的损失将更大。
此时此刻,我熬到夜里3:36分,看到了昨天“麦当劳事件”的紧急应对新闻“5美元汉堡和1美元饮料,让顾客回来了”。扪心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痛心。
我说:“这些廉价的食物都被穷人吃掉了。”你不信吗?记得在纪录片《食品公司》中,一个肥胖的4口之家对记者说:“我们每顿饭都买快餐食品,这比自己买食物做饭省了不少钱。”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恍然大悟: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进入了吃食物比吃食品还要贵的时代!
在我们选择食品时,似乎是用自己的长期健康换来了低廉或便利,而加工食品最终会带来一大笔医疗费。我们竟如此“懂得省钱”吗?
关于“FDA认证”:
· 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ation),我知道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几个字代表“将危险挡在我们的药品和食品之外”。不过,并非如此完美。
· 事实是,当FDA批准新药投入时,它并不会研究药的安全性,而是依赖药品生产商的安全性资料。这其中一定存在风险。也要看你幸运不幸运。FDA也不会测试化妆品与个人护理品中成分是否安全。——不是我说的,是真相记者兰德尔·菲茨杰拉德(Randall Fitzgerald)说的。
· 迷信权威和品牌是偷懒和过时的做法,我是一个对品牌忠实度不高的人。只有知识和主动的感知能够帮我们发现对我们有益的有良心的产品。
(本文中关于美国食品产业的数据来自事件调查记者迈克尔·莫斯(Michael Moss)和兰德尔·菲茨杰拉德(Randall Fitzgerald)的报告和著作,还有罗伯特·肯纳(Robert Kenner)导演的纪录片《食品公司》)
循序渐进,远离危害的9点建议:
1. 少去超市;
2. 吃家人烹调的食物;
3. 不吃成分标签里看不懂的食物;
4. 不吃标明“低脂”、“脱脂”的食物;
5. 吃会“腐败”的食物,不易保存是食物的优点不是缺点;
6. 吃完整食物的轻加工,不吃深加工食物和提纯营养素;
7. 吃含有咖啡因的植物,不喝添加咖啡因以及脱咖啡因的饮品;
8. 植物性食物好于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好于人造食物;
9. 吃错以后不纠结。
文章来源:素食星球,文章有删节;原标题:网红奶茶事件曝光后,食品安全终极解决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