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警钟:德国自然保护区内飞虫数量27年骤减76%
来源: 生态分子 发布时间:2017-11-23 阅读:3114 次
食物主权按:
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水源空气土壤污染、物种灭绝、超级细菌……这一条长长的生态问题列表,近年来又添上了沉重的一笔:昆虫数量减少,并且恶化的速度远超出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相关研究也才刚刚起步,本次研究披露了惊人的数量衰退,但并未给出确切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
据研究人员推测,杀虫剂很可能是罪魁祸首,单一农作物的种植、森林砍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也都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警钟已然敲响,简单粗暴的社会发展模式已经不断被自然证明不可持续,我们亟需将生态系统复杂的相互关联性考虑进来,从而尝试逆转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Plos One)》期刊于今年10月18日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过去的27年,德国自然保护区内的飞虫总数量减少了76%以上。这次研究时间跨度之长、观察地域之广都史无前例,所获数据让研究者们自己都说,感到“非常、非常的震惊”。
昆虫是地球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数量庞大,昆虫的种类占到地球上所有真核生物种类的一半以上。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们既是主要的植物授粉者,亦是不少哺乳类、鱼类、鸟类等动物的食物,食腐类昆虫是“大自然的清道夫”、是养分循环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报告引用其他研究的结果称,每年美国野生昆虫为生态系统的贡献价值约等于570亿美元。昆虫的减少,必将引起食物链其它环节的混乱,最终导致更大范围的失衡和破坏。
研究发现:昆虫下降趋势惊人,但原因尚无法确定
研究人员,主要是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科学家以及德国克雷菲尔德昆虫学协会的成员们,从1989年开始,在德国63个自然保护区,以标准方法、用类似帐篷形状的诱集器(Malaise trap),每年搜集会飞昆虫样本。
(在德国西部的一个研究地点使用的诱捕器)
研究者分析这些资料发现,昆虫样本的总量可看出惊人的下降趋势。仅仅27年内,飞虫数量总体减少了76%、其中在夏季的减少数量更是达82%。夏天原本是昆虫最活跃、数量最多的时候,如此的数据显示昆虫生态出现极严重的危机。
国家设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的运转功能,但昆虫却在这些区域大量消失,这是很惊人的警告。研究团队认为,其它地方也急需进行类似研究,了解昆虫数目变化,并制定相应对策保护昆虫生态。
过去其他的昆虫数量变化研究大多仅限于特定类别的昆虫,比如近几十年来,欧洲草原蝴蝶数量下降了50%。而这项新研究纳入所有会飞昆虫种类,更有说服力地显示出衰退的趋势。
这样的急剧下降为什么会发生?既然涉及范围如此之广,必定是来自于某些同样是大范围的影响因素。
研究团队收集了详细的气候以及植被改变资料,虽然这些资料可以显示每年或每季的昆虫数目波动,但仍无法解释如此大范围内飞虫整体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报告作者也排除了天然病原体(病毒、寄生虫等)的影响,因为所有种类的昆虫都大量减少。
研究者推测,农业生产方式变化是导致昆虫数量急剧下降的较可能的原因。尤其是,在捕捉昆虫的这些自然保护区,绝大多数(94%)周围都环绕着农业种植区。
报告作者写道:“农业密集化生产的影响,包括小块耕地边界消失、现代化作物保护方式,都是导致植物种类多样化下降,乃至昆虫、鸟类和其他物种减少的原因。”“不论最终原因是什么,它对于昆虫总数量的影响比人们之前设想的要更严重得多。”
此次参与研究的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生物学家Dave Goulson(戴夫·古尔森)认为,昆虫消失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昆虫离开了自然保护区去寻找食物,但是“农田对任何野生动物来说都没有太大用处,但究竟是什么导致它们死亡仍然是个未解的问题。一个简单的可能解释是缺乏食物,或者是暴露于化学农药,也可能是两者的组合。”但他强调,现在对昆虫数量减少的原因仍未有定论。
从公布的报告看,相关数据来源、措施仅涉及德国。“但法国、英国有着与德国类似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原材料”,古尔森认为,“我们不能下定论,但可以从德国的一手资料推断更大范围的状况,德国的现状很可能是欧洲的缩影。”
研究引发多国研究人员关注
这项研究报告一经公布,引起了多国科研人员的重视和忧心,也有研究者将其与一些已经开展的研究相关联。
来自丹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昆虫研究员Thomas Pape(托马斯·帕博)在接受丹麦电视二台采访时表示:“我认为我们应该担心,因为如果德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丹麦也是如此。”他同时也认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和道路挑战着大自然的自由发展,他说:“毫无疑问,昆虫是大自然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我们的大自然需要昆虫来使生态系统运转。”但是帕博无法说明丹麦的昆虫问题到底有多大,因为在丹麦还没有类似的数据。丹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正着手准备对丹麦的昆虫情况展开调查,并有望在四年内得出结果。
挪威自然研究所(NINA)的研究人员Frode Ødegaard(弗罗泽·奥德加)也对昆虫数量骤减感到非常震惊。他认为这个研究很有说服力,63个自然保护区的昆虫数量都下降了。他对挪威广播电台(NRK)表示,过去我们经常听到物种消失,但通常是个别物种或在特定的环境下某物种消失。但这个报告涉及到生物总量下降,这是更有说服力、更为惊人的数据。
在被问及挪威是否有存在类似现象时,奥德加回答说:“如果你坐飞机到中欧,会发现地上都被成片的田地所覆盖,而挪威地势崎岖不平,不能开辟成良田,这对昆虫而言是个好消息。我们也没有很好的跟踪检测系统,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挪威这方面的情况。但如果全世界都像德国那样,那么我们的生存基础就会消失。”
在法国,昆虫状况的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在波尔多以北的德塞夫勒省(Deux-Sèvres)有一个研究区,可提供20多年来定期监测的相关结果。“我经常给出的例子是步行虫,我们检测作业捕获的70%的昆虫属于这一类别”,CNRS研究员、生态学家文森特(Vincent Bretagnolle)说,“就是这种普遍、普通的昆虫,在23年间竟然减少了85%”,这比《Plos One》报告的德国数据更令人震惊。
生态失衡逐渐恶化,我们能做些什么?
发现危机的存在,这并不是终点,而是转变的契机。而你我的关注,就已经是这个积极转变的很有力的一部分。接下来的一些具体的行动,比如支持生态农业、设立新的保护区域、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清洁生产、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在关注、关心、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发生。
分享一位知乎网友针对此次研究做的评论:
“有些东西必须一点一点进步,我们以前可能在它们灭绝时一无所知或者只能无能为力地看着最后一个个体走向生命的尽头(袋狼,渡渡鸟,旅鸽的教训),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做到在它们灭绝之前就有所反应,不论结果如何我们已经开始付出努力了(白鳍豚,白犀牛,朱鹮等,有些可能已经太迟了,有些我们成功了),以前我们只能关注到个体足够大的物种面临的困难(大熊猫,丹顶鹤,东北虎等大型鸟兽),现在我们甚至开始关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请避免抗生素滥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更早,更全面地发现各种生态问题并及时的做出反应,止损,补救甚至真正恢复,不能因为一个行为目前看来收益不高就忽视其进步空间,也希望大家能够越来越多地关注并且逐渐重视生态问题。”
文章来源:Plos One, 欧洲时报,知乎,Epoch Times,环保信息中心等,原文略作修改;
文章图片来源:Plos One,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