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肉周(一) | 每年38亿吨养殖粪便是如何被“消化”的?
来源: 徐嘉健康频道 发布时间:2020-06-20 阅读:4020 次
食物主权按:
近期,北京疫情的反弹让大家的视线转向了进口肉类和海鲜,根据目前的推测,进口肉类和海鲜受污染后,将病毒传染给了大型农贸市场的接触者,导致了此次北京疫情反弹。在疫情威胁下,专家开始提醒肉类的清洗、处理方式,以提醒大家注意防护。不过,新冠病毒的威胁只是肉类产品问题的一部分,相信它也终将过去;畜牧业真正持久的威胁在于对资源资源的严重透支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
恰逢“世界无肉周”(6月15日~6月21日),食物君特推出两篇文章,让我们一起从逐渐改变自己的日常饮食开始,保护世界吧!
本文指出——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远不止排泄物的污染,养殖业释放的温室气体位居所有产业之首,是导致全球暖化和气候危机的最主要原因。肉类消费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分配不均,也是粮食安全问题、饥饿和战争的主要根源。
本文由“徐嘉健康频道”授权转载,感谢“徐嘉健康频道”对人民食物主权的支持!
今年6月(编者注:2019年)以来,猪肉价格一路暴涨,全国均价从每斤10-15元,猛增到36元[1]。
很多媒体报道把涨价归咎于非洲猪瘟和产业的周期性。其实除了这些因素以外,猪肉涨价背后还有影响更深远的长期因素。
根据中国经济网的报道,随着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增长,养殖业已成为农业污染的最大来源。在调查的24个省中,养殖污染占到农业面源排放(即没有固定排污口的污染)总量的90%以上[2]。
图片来源:网络
我国人均每年吃掉约41公斤猪肉[3]、14公斤鸡肉、7公斤牛羊肉、50公斤鱼类[4]、约300个蛋[5]和36公斤奶[6]。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我国每年饲养生猪12亿头、牛1.5亿头、羊5.7亿只、家禽176亿只[2]。
每头商品猪每年产生约1吨粪便,相当于7人量的废水[2]。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氨气、二氧化硫、氧化二氮等有害气体更无法估量。
为了控制养殖业污染,国家于2017年推出了史上最严的环保法,设立禁养区,提高排污处理要求。2年以来,一些养猪场被关停整改[7],无形中促进了肉价的增长。
每人每年2.7吨粪便
我国的畜禽养殖业每年产生38亿吨粪便,相当于每个人摊分2.7吨[2]!
一头牛每天产生13升尿液、30公斤的粪便,每天排泄可以达到15次[8]。
一个200头牛的养牛场产生的含氮废物相当于一个5000到10000人社区的排泄量[7]。
一个20000只鸡的养鸡场产生的含磷废物相当于一个6000人社区的排泄量[7]。
当今美国每年养殖场产生的废物是人类自己产生的130倍[9]。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成本的因素,大量的动物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养殖粪便的处理率不足50%。即使在大力整治的情况下,粪便处理率也只有75%[2]。
畜禽粪便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有时带来灾难性危害(如禽流感、猪流感等)。
全世界已知“人畜共患疾病”250多种,我国检出过120多种[10]。
养殖添加与水体污染
为了降低成本(比如提高饲料转化为肉的效率),缩短动物生长周期,或改变动物产品的特性(比如增加瘦肉比例),养殖业使用大量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激素、重金属和其它兽药。这些添加剂被动物摄入后,未被吸收的部分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
散养的动物直接接触水源,或者未经处理的动物排泄物、病原微生物、兽药以及其它有机和无机的化合物,通过雨水、地表或地下的途径,可直接造成水源污染,并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在我国,约70%的抗生素被用于动物养殖[11],随禽畜粪便排出的抗生素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监控数据表明,我国地表水含有68种抗生素及另外90种医药成分,浓度高于国外的数据[12]。
重金属化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也已经成为惯例。一篇报道称[13],“自从中国的养猪业从传统养殖转向工业化养殖以来,这个杂食性的偶蹄类动物几乎吃下了包含锌、铁、铜、铬、镉、铅等在内的小半张元素周期表。”未被吸收的重金属也随动物排泄物流入土壤和水体。
为了降低饲料成本,生产饲料会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大豆和玉米为主要饲料作物)种植范围不断扩大。2015年,阿根廷、美国、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比例高达99%、94%和87%[14]。
最常见的转基因作物含有抗除草剂的ht转基因,使这些作物在喷洒除草剂(草甘膦)时不会被杀死。草甘膦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2A级的致癌物[15]。
图片来源:网络
可是由于基因飘移,野草逐渐对除草剂产生抗性,导致种植者需要施用越来越多的除草剂。近年来,巴西不得不进口毒性更强的百草枯paraquat[16]。
因为杀虫剂和抗虫作物的使用,2015年到2016年,美国的养蜂户失去了44%的蜜蜂[17]。
含氮、含磷和有机质丰富的养殖/种植污染物排入河流,并随河流汇入海洋,在入海口处形成“富营养区”。
海水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其中一些藻类(如红褐藻),因为不适于鱼类进食,无限制地繁殖,形成“藻华”[18]。
图片来源:网络
当水中的营养被过度繁殖的藻类用光,随之而来的是腐败周期。藻类腐烂时,从周围水体吸收大量氧气,导致水中氧气耗尽。鱼类等海洋生物因为没有氧气而灭绝,在海洋里形成“死区”[19]。
现在全球围绕大陆沿岸的河流入海口一共有400多个死区,尤其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大陆沿岸。其中最大的一个海洋死区,相当于中国辽宁省那么大[20]。
世界海洋死区 | 图片来源:《科学美国人》
畜牧业与空气污染
养殖动物通过呼吸和粪便污染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二氮是强大的温室气体[21][22]。
甲烷和氧化二氮的温室效应分别是二氧化碳的23-72倍和300倍[21]。
粪便甲烷排放的80%来自于养猪场和奶牛场[21]。
经动物粪便排放的氧化二氮占全球总排放的65%[21]。
动物养殖还产生大量氨气、硫化氢、臭氧等污染气体。
养殖业产生的氨气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3[23]。氨气不但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还是造成雾霾的直接原因之一。氨气排放还导致酸雨和土壤酸化。
氨气和硫化氢造成臭气污染。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被汇集到露天大粪池,其臭气在几十公里以外都可以闻到,成为蚊蝇和其他病原体滋生的场所,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集约化养殖基地的大粪池 | 图片来源:网络
东北某村县曾经鼓励“庭院养殖”。结果不到两年,全村屎尿横流,村民形容“生活在厕所里”。当地小伙娶不到媳妇。现在多省已经禁止这种自毁家园的养殖方式[24]。
养殖污染的治理
目前养殖污染的整治方法有:集约、拆迁、循环等。
集约就是用大型养殖场替代散在的小型养殖企业。这种方法减少了污染点的数目,但是不会减少污染量。
实际上集约化养殖进一步增加了产粪量和污染物的浓度。在过去20年里,美国每1000公斤奶牛每天产生的牛粪的氮含量从0.37磅增加到0.45磅[7]。
如果降低饲养量,拆迁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但是如果不减少养殖,拆迁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不会带来真正的环境改善。当前国内养殖场的拆迁趋势是从南方迁至东北地区[25]。
我国养殖粪便的主要处理途径是“种养循环”,即利用动物粪便生产沼气和有机肥。这种“粪涌钱进”的方法可有效减少粪便量,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治理率仅为50%-75%[2]。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养殖添加物无法在排泄物还田的过程中有效地去除,甚至对农田和作物造成二次污染。
华南农大的研究发现,家禽养殖过程中添加的有机砷制剂(洛克沙胂)造成的砷污染可以在收获的谷米中检出,并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增[26]。
2018年,我国开始禁用洛克沙胂[27],但是其它兽药,如重金属、激素和抗生素,仍然可能在动物粪便还田时造成二次污染。
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养殖污染的根本原因是动物制品的消费。人类如果不大幅减少或停止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就不可能彻底解决养殖污染的问题。
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远不止排泄物的污染,养殖业释放的温室气体位居所有产业之首,是导致全球暖化和气候危机的最主要原因[21]。肉类消费造成资源浪费,导致分配不均,也是粮食安全问题、饥饿和战争的主要根源。
今年发生在巴西,正在进行中的亚马逊雨林大火,再一次揭示了肉类消费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毁灭性影响。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最后一次警告。
亚马逊雨林大火 | 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绵延2.5亿公顷,相当于亚马逊雨林总面积18%的大火,始于烧林垦田[28]。
在过去的五十年,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总面积至少因垦伐减少了17%,而90%的亚马逊伐林用于饲料(转基因大豆)的种植[29]。
亚马逊雨林被砍伐的区域 | 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大豆被销往国际市场。仅去年我国就从国际市场进口了近1亿吨大豆,占全球交易额的66%[30]。这些进口大豆被用来喂养猪牛鸡鸭,最后这些动物制品被送上我们的餐桌。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植物蛋白越来越受到全球主流社会的青睐。很多发达国家开始提倡植物性饮食,减少动物制品的消费,从而达到巴黎协议规划的减排指标。
今年五月,植物蛋白公司”超肉”(Beyond Meat)在华尔街上市,市值在2个月暴增8倍。
如果人类文明得以继续,我们将见证人类从动物蛋白向植物蛋白的过渡。
植物蛋白公司Beyond Meat 股价趋势 | 图片来源:网络
1968年,阿波罗8号登月,宇航员从月球传回地球第一张完整的自拍照。欢欣鼓舞的同时,人类开始意识到,这个小而脆弱的星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如果地球环境发生大的变化,人类的生存将面临严峻挑战。
如果我们继续当鸵鸟,忽视大自然给我们的提醒,不能面对畜牧业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人类文明将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再次毁灭。
好在我们还有时间。联合国气候变迁专家小组IPCC指出,我们距离最后的地球温度不可逆点还有11年[31]。
愿在这温暖而有限的时光里,你我一起同行,从点滴起,从每一餐起,为我们地球母亲的未来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一起守候我们的美好家园!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1] https://bj.zhue.com.cn/zoushi.php
[2]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816/14752412_0.shtml
[3]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440259/china-per-capita-meat-consumption-by-type/
[4] USDA Foreign Agriculture Service: 2017 China’s Fishery Annual, GAINReport Number: CH17057
[5] http://www.docin.com/p-1514155969.html
[6]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7-20/8282418.shtml
[7]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6-06/doc-ifyfuzym8224341.shtml
[8] https://www.nrcs.usda.gov/wps/portal/nrcs/detail/null/?cid=nrcs143_014211
[9] http://www.worldwatch.org/node/549
[10]关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明https://wenku.baidu.com/view/7ffa010b7fd5360cba1adbd3.html
[11] http://news.sina.com.cn/c/2015-01-19/120531416806.shtml
[12]科学通报 2014年第59卷第9期:743 ~ 751
[13] http://news.ifeng.com/shendu/nfzm/detail_2013_03/28/23626705_0.shtml
[14] 2016年大豆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https://wenku.baidu.com/view/ed5dd3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b.html
[15] https://www.iarc.fr/featured-news/media-centre-iarc-news-glyphosate/
[16] https://gmwatch.org/en/news/latest-news/18434-brazil-s-pesticide-poisoning-problem-poses-global-dilemma
[17] http://www.cnn.com/2017/03/20/world/bees-eco-solutions/
[18] https://www.epa.gov/nutrientpollution/harmful-algal-blooms
[19] https://oceanservice.noaa.gov/facts/deadzone.html
[20]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oceanic-dead-zones-spread/
[21] FAO H. Steinfeld, 2006 <Livestock’s Long Shadow>
[22] Goodland and Anhang 2009, Livestock and ClimateChange
[23] Environ. Sci. Technol., 2009, 43 (7), 2443-2449
[24] https://www.sohu.com/a/161205760_99908303
[2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0291224648861494&wfr=spider&for=pc
[26] Sci Total Environ. 2016 Oct 1;566-567:1152-1158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38号
[28] https://www.express.co.uk/news/world/1169000/amazon-rainforest-fire-area-map-cause-amazon-rainforest-burned-amazon-conservation-team
[29]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threats/deforestation-and-forest-degradation
[30] http://www.kimmacquarrie.com/soybean-consumption-in-china-endangers-brazils-amazon-rainforest
[31] https://edition.cnn.com/2018/10/07/world/climate-change-new-ipcc-report-wxc/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