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你花掉的钱,最后可能会成为你要费力清理的垃圾

来源: 单向街书店     发布时间:2020-11-16     阅读:1622 次


大家今年双十一战绩如何?相信结完尾款的朋友们,都在这几天陆续迎来了拆快递拆到手软的日子。

除了收到快递的欣喜和满足,拆快递所留下的七七八八的盒子袋子,也着实令人头疼。


层层包装虚实莫辨,让人在拿到快递的一瞬间摸不着头脑,根本判断不出来自己买了什么;

买一罐面霜,拿到的快递盒子看起来挺大,拆完看到面霜只有小小一盒;

买了不少网红零食,发现分量并没有包装那么足,大大的盒子里它也只能够偏居一隅。


拆快递一时爽,扔包装火葬场。

垃圾分类的严格要求下,我们不仅要把盒子归类整理好拿到垃圾点,还得面对父母、对象、家里狗子等管事者锐利的目光。


显然,过度包装,已然成为快递和外卖时代下困扰我们的新问题。

日常购物的快递、超市买的水果、懒得下厨时点的外卖……都在以各种形式悄悄增加着包装。而双十一,快递量爆发让这一问题集中表现了出来。

via 深圳商报/weibo

过度包装,环境不能承受之重

规格、材料的不同,以及难以撕掉的胶带,都让商品包装的回收成为格外复杂的问题。

根据《2019 年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2018 年我国共消耗快递包装材料 941.2 万吨;这些快递包装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排放了 1303 万吨二氧化碳,需种植约 7.1 亿棵树才能中和;2018 年,我国快递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带来了近 14 亿元的社会管理成本。(via 南都观察/澎湃新闻)

2019 年 7 月至 9 月,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项目团队对 18 个省市、37 个高校和社区以及 4 家电商公司进行了采访,共访问了 200 多位相关人员,包括电商店主,快递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社区内工作人员(保洁、保安),拾荒者,社区周边环卫工人以及垃圾中转站工作人员。调研显示:

虽然高校和商业区垃圾每天都会经过保洁人员一到两次筛查,社区垃圾在保洁人员筛选前后可能还会有居民或拾荒者翻捡。但被弃在生活垃圾中的瓦楞纸箱,很容易被油渍水渍污染,污染严重的纸箱通常不会被回收。

泡沫箱体积大重量轻,只有近半被访回收人员会回收,两成回收人员还会回收编织袋。

而其他塑料填充物或塑料包装无人收集,会随生活垃圾被运往垃圾中转站。

在走访的三家垃圾中转站中,只有一家表示还会在运来的垃圾中翻找可回收的包装物,如纸箱、泡沫箱、编织袋等,其余两家表示所有垃圾在中转站直接进入市政垃圾处理系统,被运往填埋场或焚烧厂。(via 《2019 年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

事实上,目前材料和资源回收系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完善,许多我们觉得“可以回收,不会浪费”的包装,最后可能都成为某块土壤里掩埋的废品或是焚烧厂排出的烟尘。

这些垃圾,最终会通过污染水源和空气的方式,给人类的健康,以持续且致命的危害。


为什么商品的包装会越来越夸张?

追本溯源,商品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产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提供保护、修饰和信息说明。最初的商品包装都以实用性为主。

18 世纪工业化发展以来,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纸质包装不再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更多的材料出现在包装市场上,如铝箔、玻璃、合成塑料等。

20 世纪之后,由于电视广告的影响,品牌意识逐渐产生,商家要通过包装材料与包装设计博取消费者的眼球。在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也逐渐形成了消费主义的一套体系。


上世纪末的中国刚刚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当时的包装还是以实用为主,大多显得十分简陋。这样的包装一度在国际市场上遭到嫌弃,并且连带着引起对商品质量的质疑。

在与国际化接轨的漫漫之路上,我国的商品包装也逐渐更讲究设计,也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繁复夸张。

直到今天,现代的购物主力军已经几乎都是商品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尤其在过度包装问题最明显的餐饮和美妆产品上。

截至 2019 年,我国年龄在 15 岁~ 29 岁的消费者线上化妆品消费的占比已经接近 60%,奢华美妆占比也高达 57%。(数据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年轻人对于商品的品质和设计要求,让商家对于有设计感的包装趋之若鹜。

消费主义似乎早已经内置在我们的世界观中。我们自然而然地需要“精致”、“个性”、“美观”,对“品质”和“格调”有着远超前一辈人的需求。

于是自然而然的,商家就需要靠包装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在当今的消费环境里,似乎盒子大=大气,装饰繁复=精致,包装多=品质高。


这种繁复和精致确实能给人带来快感。拆快递和拆包装成为仪式,因为感到被商家重视,以及消费所带来的获得感与满足感,在耗时耗力的过程中被不断放大。


过度包装真的有必要吗?

通过拆快递拆包装、打开精美的盒子获得满足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这种过度的包装除了消耗不必要的资源,带来更多的垃圾之外,还无谓地消耗了我们口袋里的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商家不会做赔本生意。所有外壳包装,从设计到材料,最后都无一例外会被算进商品的成本之中。

然而这一环节又是如此隐形,以至于我们在浏览商品详情的时候,只会关注商家对商品品质、设计、格调的渲染和夸耀,却忘记这一切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因此,大部分消费者都在购物的同时,不得不被动承担这部分由包装竞争所附加的成本费用。无论愿不愿意、享不享受,下单的一瞬间,我们都被消费主义裹挟着往前走。


起初,盒子可能还会被我们废物利用。但当各式各样的盒子越来越多,超出我们的需求时,它们只会变成需要费劲清理的“可回收”垃圾。

我花掉的钱,最后成为我要费力清理的垃圾,真的值得吗?


对过度包装 say no!

时至今日,当消费文化成为一种复杂的现象,买买买与精致包装都无可厚非。

但善用理性,以真实的需求为基点,去消费,去包装,或许才是我们点滴日常中,对地球和生命的负责。

不妨在购物的时候,把能放在一起的东西统一打包,少要几个袋子。或是备双自己专用的筷子,点外卖的时候选择不要餐具。

网上购物时给商家备注,保证货品质量的情况下包装从简。


有趣的灵魂甚过美丽的肉体,真正的好东西不在于那些繁复的包裹。

拒绝买椟还珠,拒绝过度包装,追求 real 的世界里,你我都是行动中的 change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