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滚出印度!
向转基因茄子和生物剽窃说不
印度政府在2010年2月宣布叫停转基因Bt茄子(Bt brinjal,带有苏云金芽孢杆菌抗虫基因的转基因茄子)的商业化种植。该批种子由印度和美国合资的公司Mahyco-Monsanto Biotech(BBH)[1]研发,生物科技公司大力推动转基因茄子进入市场,但当地农民和科学家质疑Bt技术可能为人体健康、环境生态和在地原有品种带来负面影响,极力反对转基因茄子的推广。这次能够有效遏止转基因作物上市,可谓印度食物主权运动一次小的胜利。
茄子在印度是主粮作物,当地农夫广泛种植茄子以维持生计,同时发展出不同的本地品种。印度政府的决定应该能有效遏制孟山都以Bt基因威胁本地品种,更阻止了生科公司不停贩卖高昂的种子和推广不安全的食物,从中牟取暴利。印度农业部于2010年2月颁布的]禁令至今仍然生效。
及后,印度国家多样性总局(National Biodiversity Authority)在2011年8月向孟山都及其协作机构的生物剽窃行为提出诉讼。该公司使用六种本地品种的茄子研发出抗虫的转基因茄子,期间却没有向相关部门得到批准。环运人士谴责孟山都非法取用来源自Karnataka邦(中译卡纳塔克,位于印度南部)的原生品种制作转基因品种。孟山都的转基因茄子研究早于2005年开展,但因为孟山都公司从未尝试咨询在地的持份者,这属于违法行为。
全国行动遍地开花
印度农民和其他关注食物主权的人们受到上述Bt茄子案例的鼓舞,遂于2011年8月展开全国性的“孟山都滚出印度!”抗议行动。行动日期定在8月15日,当天也是为庆祝1947年摆脱英国统治并成为主權国家而设立的印度独立日(India Independence Day),反殖民和“公民不服从”的主张与之一脉相承。不同的是,之前是为国家主权而战,现在是农夫和消费者们站出来为食物主权而抗争。印度农民精耕细作,规模小但却能生产安全的食物。孟山都堪为伤害小农的典型的粗暴国外企业,因而被选定为主要的抗议对象。
举例说,Tamil Nadu邦农夫联盟(中文音译泰米尔納德;位于印度南部,居民主要为泰米尔族)在西部城市Coimbatore举行了一天的抗议行动,联盟更动员了当地农夫,共同谴责孟山都等跨国企业对印度种业的垄断。
在Uttar Pradesh(北方邦),印度农夫联盟(Bhartiya Kissan Union)发起了为期五天的抗议集会,他们既反对转基因作物的试验,同时赞扬当地农人采用对环境生态友善的耕作方式并成功获得较高的稻米产量。类似的抗议行动在Orissa(奧里薩邦,位于印度东部,2011年11月已更名为Odisha)、Andhra Pradesh(东南部安得拉邦)、Bihar(东北部比哈尔邦)、Karnataka(南部)、Maharashtra(中部馬哈拉施特拉邦)、Punjab(西部旁遮普邦)、Madhya Pradesh(中央邦)、Gujarat(西部吉吉拉特邦)等地亦相继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转基因茄子并非侵害农夫粮食权益的单一例子。绿色和平与印度当地的一个电视台于2011年7月披露孟山都无视生物安全规定,开始研发两个转基因玉米的品种,损害当地农人的生计和环境生态。Karnataka邦主要的农民组织Karnataka Rajya Raitha Sangha(KRRS)遂连同其他团体发起抗议,要求政府当局全面禁止在露天场地进行基因改造作物试验。
债务和自杀率持续攀升
过去十六年,超过二十五万印度农民踏上自杀一途。这个数字可谓人类历史上最高的连续自杀率。巨额债务带来的经济负担难以承受,迫使农民喝下用来喷洒转基因棉花的杀虫药,继而承受漫长痛苦而死去。
1995年至2010年之间,超过二十五万印度农民了结自己的生命,其中超过五万起在印度中部的Maharashtra邦(中译馬哈拉施特拉)发生。Maharashtra 当时为全国最富庶的邦。官方数字指出,单是2010年,自杀死亡的农民人数就有15,964人。印度女性得不到土地业权,她们常常不被官方认可为“农民”,自杀的女性因而没有被计算在内,这个统计数字还只是一个约数。
印度整体的农业经济向种植经济作物转型,跨国企业的势力日益滋长,同时大幅加剧了小农的生产成本。孟山都等外资大企业大力推销高昂的生科技术,声称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协助农夫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印度政府也从中推波助澜,鼓励整个产业向生产经济作物转移。比如说,孟山都推广转基因棉花,表示转基因品种比其他棉花种子的产量更高、抗虫性强,声言能够减少喷洒杀虫药的分量。
然而,九种基金会(Navdanya)在Maharashtra 邦东部Vidharbha 进行的研究显示,自从农民转种转基因棉花,农药的用量竟大幅增加13倍之多!《农政研究期刊》(Review of Agrarian Studies)证实了此一发现,并指出专门用于对付转基因棉花虫害的农药成本更高。
孟山都往往夸大种植转基因棉花带来的高产量,价格和成本较高的转基因种子和农药逐渐取代较廉价的本地种子,导致农民失去传统积累下来的保种知识和技术。随着转基因棉花种子侵占市场,许多农夫难以购得其他种子,只能选择较贵的转基因品种。农夫的经验证实,转基因棉花种子比原生品种的需水量更大,对恶劣天气的适应力更差。
本是自给自足的农夫农民,因为种植成本极高的转基因棉花而身陷巨额债务,迫使他们借贷以维持生计。倘若棉花收成不好,收获尚不能填补购买种子、杀虫剂和其他投入的花销,农民欠债的情况只会滚雪球地增加。上文提及印度农民自杀,他们之中大部分人投入生产经济作物,但却抵挡不住全球市场的冲击,而他们也没有获得任何国家补贴。

1995年至2010年,25多万名印度农民因还不了种孟山都种子自杀
终止孟山都的公私合营模式(PPP)
孟山都采用公私合营模式,与各地政府合作以扩展其转基因作物的销售市场。印度Jammu 和Kashmir(中译查謨-克什米爾,位于青藏高原西部,印度最北)、Rajasthan(西部拉賈斯坦)、Orissa(奧里薩)、Himachal Pradesh (北部喜馬偕爾邦)以及Gujarat (吉吉拉特)等邦皆与孟山都签订双边合作协议(MoUs)。
合作协议引来民众反抗的声浪,许多已然签订的协议得以押后实施。2010年7月,Rajasthan 邦政府与孟山都及其他六间本地和外国生科种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当地四所农业大学、Rajasthan邦种子企业及Rajasthan邦政府的农业和园艺部门参与其中。农民组织预期,此项协议将开放国家的科研技术,让生物科技公司予取予求。多个农民团体猛烈抨击和反对这项举措,双边协议才宣告叫停。
同样地,农民组织和公民社会向Orissa邦政府施压,最终政府与孟山都的PPP计划不再实施。更令人鼓舞的是,其他邦政府如Kerala(西南部喀拉拉邦),Bihar,Chhattisgarh(印度中部恰蒂斯加爾邦),Karnataka和Madhya Pradesh最后也因为民众抗议而终止了转基因生物的田间实验。
(农民之路,国际地球之友,反对孟山都联盟 著 周豁然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