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联名信现“冥签”,死者如何给转基因背书?
一、诺奖史上的黑色里程碑
三天来最大的新闻是:108诺奖得主联名谴责绿色和平反对转基因的立场,要求推广转基因黄金水稻。一时来势汹汹,中文媒体争相报道,从很短的译稿中挑选不同的句子做标题,例如果壳网的题目是【百余位诺奖得主联署公开信,要求绿色和平停止反对转基因】。
虽然有鼻子有眼,有时间有地点,这新闻色厉内荏,内容怪异,以至于有读者质疑“不像真的”!连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报道了,事件肯定是真的。这两家大报都曾经挖孟山都公司老底,例如纽约时报的“一地鸡毛”(译文在我博客里有),华盛顿邮报讲孟山都多氯联苯害人吃官司的故事(赔了7个亿,《转基因战争》书中有)。而且这次“纽约时报记者配图时,又明晃晃地搞了个孟山都”(曹明华)。资本绑架科学,科学变味降等变下作,曾经仰望科学的社会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我们的读者对国内媒体一边倒挺转很是不满,其实国外媒体也是一见转基因就拧麻花,大报大刊都掉价,掉的不是一级两级。这还不是最有新意的。
108顶诺奖桂冠故事里最奇葩花朵是,签名人之一,Alfred G. Gilman 已于2015年12月23日辞世!(The list of signatories includes Alfred G Gilman, who died last year on Dec 23 2015)
网友笑称——“冥签,科学的一签”。老年痴呆的签名者,至少还是活人。
诺奖得主也拉帮结伙。拉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物理学奖也罢了,连死去的人都拉上,这是创新科学,还是科学创新?也许,在基因科学面前,无论活人死人都是基因一团,这样才算是科学地实践了“实质上等同”?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被挺方坚称为“科学问题”,而108诺奖得主竟然写公开信联名指责【科学】上的对手,甚至要求政府参与压制在【科学】上持反对意见者。
挑头的罗伯茨甚至不避嫌疑。他参与了多个生物技术项目(商业性),还敢宣称“没有利益冲突”——转基因的确能转人的基因,把大科学家转成大麻花双螺旋。
如此这般,108顶诺奖耀眼的桂冠放电短路,颠覆了诺奖在众人心目中的神圣性。
诺奖之神圣,被诺奖得主罗伯茨用作强制人民咽下转基因鸦片的工具,2016-6-30将是诺奖历史上的黑色里程碑。这个事件将要成为诺奖历史上的一座黑色里程碑。
二、科匪、转匪和末法
这是我在激动中首创的两个词汇,没想到慢慢地被不少网友接受了。把科学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者皆为匪。为了科学帮的私利,水军也一如既往地忙碌~ “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金之下必有荡妇”(曹明华)。
诺贝尔托儿,用的“投枪”是先正达公司为亚洲贫穷儿童开发的转基因金水稻。这是一个相当浅显的骗局,下面的报道指出,20多年来金水稻陷入困境,尽管在中国做过了幼龄儿童人体试验(2008),又在菲律宾非法种植了上千公顷,因为产量太差,转基因胡萝卜素表达也太差,所以基本上没有希望,诺奖托儿也许是没有什么可抓的,抓了一个近乎“空影”的金水稻,自己找了个没意思。
我们对黄金水稻讲过的话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转基因金米的事情写了那么多之后,似乎用第三只眼观察到基因时代世界大乱套的恐怖。眼看着无耻科匪把基因玩得到处乱窜,生态圈的【有序】这就快被干光了...真的是末法时代?”
转基因利益共同体,就是诺奖托儿背后的力量。诺奖史上的黑色里程碑竖立了,中国人再迷信科学、迷信诺奖,就不可原谅了。乱世无法,生活在这个时代,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科学家利益团体,是不是自杀倾向?
三、百年修炼与挥刀断臂
转基因混战之中,最淡定的两个国家是俄国和德国:一个修成正果,一个挥刀断臂,在基因横蹿失控的新时代,这两个国家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
乱世治国有方,表现不同凡响。我们能向俄国和德国学习什么?
俄国,从斯大林治下的苏联时代开始修炼,拒绝跟随美欧主流科学界,没有拥抱燥热百年的摩尔根--基因学这个分子生物学主流,修炼近百年终成正果。2016年俄罗斯的国策是:把转基因锁在实验室里。只研究而不种植。今后还将禁止进口。
转基因是很多社会力量汇集而成的、泥石流一般的祸水(参见我的备忘录二十:共济会与转基因)。虽然全世界正在唾弃转基因(第一代技术),即使能获得胜利,还是难以改变人类世界的转基因劫数,第二代第三代第N代转基因会源源不断地被科匪开发出来,鬼画符一样的“逐案原则”会保佑转匪,即使前100个转基因产品全被否决,它们也会搞出101、102,迫使目标国家目标人群一边享用一边测毒,不走到山穷水尽不停手,不撞破南墙不认栽。
陈思华辞世太早,没有看到俄罗斯终于修成正果。我们讨论过的最大的题目——遗传决定论之缪,再过几十年、哪怕遍地坟茔,都难以达到科学界的整体认定;......虽然如此,有了俄罗斯这个坚硬的实例,真正的生命科学的前景,应该是光明的。
德国:核电,磁悬浮,转基因,都是试验了一下就拉闸、停止。我视之为“断臂”之举。下面引用网友的博文,不赘述。
不得不加几句话。德国的拜尔公司开发了很多转基因农作物,但是一个也不在德国种植,都往发展中国家“穷鬼家里”送;它在中国如鱼得水,到处吃香的喝辣的,甚至玩“吞并孟山都”洗牌国际格局;磁悬浮也已经落地在中国。德国几年内将关闭所有的核电站,哪怕目前1/4的用电量来自核电!德国执行严格的“循环经济法”十几年了,全国的有机废弃物全部集中起来变成沼气,用于发电。
能挥刀断臂,能做出决断,能执行决策,能摆平国内利益集团,有决断又有前瞻......治内有方......真的是不同凡响。
再问一遍:我们,应该向俄国和德国,学习什么?
附文一
关闭核电,停转基因,弃磁悬浮,你当德国人“傻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4db1c50102wdnu.html
德国的科技成就与其独特的教育体系、教育方式、社会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来源于德国人对人性及环境无以伦比的尊重。因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严谨的工作态度,以人为本的科研已经深入到德国人的骨髓之中,因此,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德国人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以人为本的科学方式思考,用“一切为他”的精神来指导其行为。
一、预计到不良后果的科研成果,坚决禁止
关闭核电,停转基因,弃磁悬浮,你当德国人“傻子”?
德国的核电技术相对发达,自核电开始启用以来,并未出现过核泄漏问题。目前,德国用电总量中有1/4来自核电。尽管德国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尤其是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预期发电量是否足以弥补关闭所有核电站造成的电力短缺并没有十足信心。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德国斯图加特民众首先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政府计划延长某些核电站的使用时间。在全国多数民众的反对之下,2011年3月12日,德国政府宣布在三个月内关闭7座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核电站。
虽然暂时关闭了7座核电站,但德国民众依然不满意,持续向政府施加压力。经过近12个小时的磋商,2011年5月30日深夜,德国执政联盟就德国放弃核电时间表达成妥协。根据这一计划,德国将于2021年前彻底放弃核能发电,但其中3座核电站可能将在新能源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超期服役”一年。到2022年,德国将成为首个不再使用核能的主要工业国家。
德国民众反核态度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反核运动及绿党的崛起,使核能的利用成为民众激烈争论的话题。例如,哈瑙核工厂经过5年的建设完工后,连一根燃料棒也没有生产过。当时的德国外长菲舍尔初次参政就是在黑森州任环境保护部长,这家工厂以及原有的一个老核材料加工厂正好归他管辖。经过无穷无尽的争论、繁复的安全审查程序,原有的老加工厂最终被停工。而这家新的加工厂尽管设计安全程度达到了抗地震、抗飞机坠毁的地步,但由于绿党的坚决反对,尽管经营者抗争、等待了两年,最终还是被放弃了。当时黑森州的绿党认为把哈瑙的核工业搞垮是该党“最大的政治成就”之一。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想把这个核工厂买下来,德国竟然不卖。其原因是,绿党认为,既然核能要不得,就不能把它出口到其他国家。
德国民众对核能的反对,除了对其后果的担忧之外,也和高昂的维护费用也有很大关系。为了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转,德国每年需要最多5000万欧元(约合4.64亿元人民币)的维护费用。为此,2002年,德国政府曾通过一项“核电逐步退出”法令,确定到2022年左右关闭德国境内全部核电站。2010年10月,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默克尔政府有关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的计划,将德国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的时间由2022年前后推迟到大约2035年。由于德国多数民众和绿党的强烈抗议,延长核能运营期限的计划宣告破产。
二、不经济的科研成果,忍痛放弃
磁悬浮技术是德国人的又一高科技发明。1922年,德国人赫尔曼·肯佩尔提出电磁悬浮构想。1934年申请获得磁悬浮列车的专利。德国于1987年在西北部的埃姆斯兰特小城修建了一条31.5公里的实验线路。
“磁悬浮”列车经过十余年的试运营后,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但无法证明商业上的可行。
昂贵的建造费用和预期的亏损导致磁悬浮项目在德国始终无法上马,而且公众的反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磁悬浮受阻的原因。在一项民意调查中,58%德国公众认为磁悬浮项目对德国经济而言太超前,39%的受访者则认为磁悬浮“没必要”且太贵。
磁悬浮技术在德国国内遭受一次又一次打击的同时,德国加紧了在国际上的推销力度。据报道,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匈牙利布达佩斯,捷克的个别城市以及美国拉斯维加斯,在德国人的游说下都动过兴建磁悬浮列车线的念头。不过,这些设想最终都因为费用问题而搁浅。最终,中国拯救了磁悬浮技术磁悬浮项目,使其没有完全胎死腹中。上海建成了全球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商业运行的磁悬浮列车线,该线全长30公里,连接上海市内与浦东国际机场。2002年12月31日首次通车运行。2006年4月通过了国家全面验收,现已经正式运营。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德国的电视台纷纷播放这一消息。有的人叹气,有的人失望、嫉妒,但更多的人很理智:“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德国没有太多的钱来上这么大的项目”。
让德国反对者获得安慰的是,上海磁悬浮项目如期所料发生了巨额亏损。现在,他们一定庆幸自己政府的“软弱无能”、“决策的低效率”和自己一贯反对态度。
当然,对磁悬浮的反对也出于环保的考虑。到目前为止,德国无法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强大磁场对人体的无害性。因此,德国做出规定,磁悬浮线路两边500米不得居住人。中国部分人士也对磁悬浮的危害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博士金书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核磁污染甚至要经过几代人才能显现出来。他说,核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累加效应,能从基因上改变人的各种机能,从而使人患上一些奇怪而难以治疗的疾病。
三、无法预料后果的科研成果,先试用后禁止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高科技成果,在德国乃至欧洲也存在很大的争议。尽管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转基因玉米种子于1998年获得欧盟的进口和种植许可,但欧盟一些成员国如奥地利、匈牙利、卢森堡、希腊和法国依然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2005年,德国开始种植MON810转基因玉米,这是德国唯一被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据统计,德国全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800万公顷至2000万公顷之间,而德国2009年预计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仅为3600公顷,几乎都集中在德国东部地区。
但转基因玉米种子MON810的命运在德国突然急转直下,仅仅四年的时间就被叫停。2009年9月14日德国联邦农业部部长伊尔莎·艾格纳宣布,由于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种子MON810对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德国将不允许再种植这种转基因玉米。艾格纳表示,这项决定没有政治意图,只是基于专业的考虑。德国联邦自然保护局的研究报告和一份来自卢森堡的研究报告显示,种植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转基因玉米会影响环境,尤其对一些蝴蝶、瓢虫等益虫和水生有机物产生危害。艾格纳要求地方州政府实施这项禁令,并对遵守情况进行监控。由此,种植转基因玉米被正式宣布禁止,德国从而成为继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等欧盟国家后,第六个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的欧盟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