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组报:美国法庭认定转基因带来环境隐患
快报1:美国法庭认定转基因带来环境隐患
译文概要:美国第九巡回法庭上诉庭判决,联邦法允许各州和郡通过禁种转基因的法律,但因为夏威夷州法禁止各郡管理转基因,所以夏威夷2014年各郡公投禁种无效.有意思的是上诉庭确认转基因带来若干环境隐患,包括农药使用增加损害了有益的动植物,导致超级杂草和害虫,降低生物多样性,因污染而给种植非转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快报2: 大数据告诉你转基因作物有多不靠谱
10月29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调查文章,质疑转基因作物是否真的可以成为未来农业的解决方案。长期以来,转基因问题的焦点一直是食用安全,但这次纽约时报做了一些“非主流”的调查,把焦点放在了一直被媒体忽略的问题上:转基因作物是否能真正实现“增产”和“减少农药使用”。
“增产”和“减少农药使用”是转基因作物研发的重要“初衷”,同时也是各大农化公司在全球推广转基因作物时的“卖点”。纽约时报在对比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农业部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农业大数据后表示,转基因作物和传统作物相比,既做不到“增产”也没有实现“减少农药使用总量”的承诺。通过以下靠谱的图表,一起来领略转基因作物的“不靠谱表现”:
1. 转基因作物的增产表现不及常规品种
20年前,转基因作物在位于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开始规模化推广,与此同时,西欧国家并没有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比北美和西欧几种作物(北美种植的为转基因品种,西欧种植的是非转基因品种)从1985年至2014年的产量表现,转基因作物的增产速度没有优势,甚至落后于非转基因品种。美国科学院近期的一份报告也表示:“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美国使用转基因作物后,增产水平超过常规作物。
图表显示的是近30年间油菜在西欧(常规品种)和加拿大(转基因品种)的产量(每公顷的产量),可以看出两个区域的油菜产量增速相同,转基因技术的引进并没有让北美的油菜产量表现更好。
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两个区域的玉米增产速度基本没有分别,转基因技术的使用对玉米增产没有显著贡献。
尽管过去十年中转基因甜菜在美国大量种植,但西欧种植的传统品种的甜菜增速幅度远超美国好几条街。
2. 转基因作物不能减少农药使用
在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后,美国一些主要作物(玉米、大豆和棉花)上使用的农药反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欧洲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法国,在种植传统作物的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反而大幅度减少。
没有使用转基因技术的法国,1996年至2013年间,杀虫剂和杀菌剂使用量降低了65%,除草剂使用量减少了36%。
美国在使用转基因种子之后,1992年至2012年间,大豆、玉米和棉花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使用量降低了三分之一,但同时除草剂使用量反而提高了21%,而除草剂大部分都是孟山都的产品“农达”,其有效成分是被WHO列为很可能致癌物的“草甘膦”。
在种植转基因作物后,美国除草剂使用量增长迅速,特别是草甘膦。通过售卖和抗除草剂作物配套使用的除草剂,给孟山都和先正达这样的农化巨头带来了双重利润,过去的15年间,这两家公司的利润增长了6倍之多。
看完以上数据,相信转基因增产和减少农药使用的神话妥妥地破碎了。中国的农业模式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希望能从北美2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历史中吸取教训,投入更多精力发展真正健康、可持续的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