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仁 | 路透社记者手撕孟山都,揭露假新闻背后的伎俩

来源: http://seed.agron.ntu.edu.tw     发布时间:2019-10-16     阅读:2402 次

作者导语:

孟山都公司左手把可忍受草甘膦除草剂的基改种子卖给农民播种,右手把那个除草剂卖给农民用,种子出售时还要求农民签契约,只准用孟山都的品牌农达(台湾称“年年春”),不可以买其他厂商的草甘膦除草剂。两手赚可说是相当成功的商业模式,但公司的经营策略却也促成了前路透社食农记者Carey Gillam(凯莉•吉兰,下同)写出这本掷地有声的书。

在假新闻充斥媒体、网络的时代,本书揭发孟山都的操控伎俩,让读者体会到信息背后的真相,能够得到2018年环境记者学会(SEJ)第17届年度环境报导的“瑞秋•卡森专书奖”,可说名至实归。

作者简介:

郭华仁,台湾大学农艺学研究所国家农学博士,台大农艺学系名誉教授,任教凡三十四年。在职期间讲授种子学、作物学、植物种源、植物与文明等课程。研究领域包括种子科学、种子技术以及农业科技相关法律。曾担任台大农艺学系系主任、杂草学会理事长、矶永吉学会理事长,以及种苗学会、农艺学会理(监)事等。

经营观点种子网、GMO 面面观网站、植物种苗电子报等,并且与民间团体合作,参与推动农民保种、有机农业及无基改运动。

注:Carey Gillam 2017 Whitewash: The Story of a Weed Killer, Cancer, and the Corruption of Science. Island Press.

林丽雪(译)2019 基改之王:孟山都的遗产:因为基改种子赚大钱的除草剂、腐败的科学,以及孟山都操纵政府炮制的致命谎言。光现出版社。


1

孟山都在1974年推出商品名为Roundup的除草剂,其主要成分是拥有专利的草甘膦(glyphosate)。该专利于1991年失效,孟山都加以展延,2000年专利到期成为学名药后,其他公司就开始自行生产贩卖,到了2010年全球草甘膦类除草剂已超过700种商品。台湾贩卖的草甘膦除草剂以“年年春”(农达)最多,但其他含有“春”字的品牌如大家春、春春春等就有46件,不含春字的也有19件。

草甘膦类除草剂除了主成分,所谓配方产品还会加入其他添加物如活性剂,让农药均匀地附着作物表面。活性剂好几种,书中所提的POEA,其毒性比草甘膦还强,但政府并没有把添加物纳入风险评估。

选择性除草剂只能杀死某类杂草,草甘膦为非选择性除草剂,作物在内的任何绿色植物都会被杀死,除非可忍受草甘膦的基改作物或杂草突变种。草甘膦也是系统性农药,植物吸收之后,会在内部传输到整个植物体,人类食用部位是清洗不掉的。

草甘膦类除草剂施用后,不论在环境、植物或人体内,都会代谢成氨甲基磷酸(AMPA),其毒性与草甘膦相当,因此检验草甘膦的毒性或者残留时,两者都需要测定。

台湾除草剂有多种,草甘膦类者的用量在2002年达最高,其后因固杀草(glufosinate)的窜起而占有率逐渐降低,但目前仍以草甘膦类者用量最多。

在美国,1996年耐草甘膦基改作物开始生产后,其他除草剂逐渐被草甘膦取代,草甘膦用量一直窜升到2012年达高峰,高居所有除草剂之冠,约75%都用在黄豆、玉米、棉花等基改作物上。某些国家除了基改作物外,其他麦类、高粱、干豆类作物在成熟前,也流行用草甘膦除草剂喷施,让作物整齐干枯,以利采收,因而在过去20年来,全球除草剂市场还是由草甘膦类领先。

美国孟山都公司始于1901年,到2018年被德国拜耳公司并购而终,这百余年历史内,孟山都生产贩卖若干倍受争议的产品,诸如一开始的糖精、1935年的多氯联苯、1944年的DDT、1965年代越战用的橙剂等。在1983年以后,孟山都逐渐由化工公司转型,开始涉入医药、畜牧用药,1990年后又大肆并购种子公司,掌握传统种子与基改种子市场,再度转型,成为种子业界全球最大的巨霸。

随着科技的进展,孟山都的野心在2010年之后继续扩大,2012年并购以计算机软硬件辅助农民种植闻名的精准播种公司Precision Planting Inc.,2013年高价收购了加州气候公司Climate Corporation,盼望掌握气候数据来操控农业产销。在2015年又企图吞下另一家基改、农药大公司先正达Syngenta未果,没想到2016年就传出孟山都愿意卖身给拜耳公司,这消息可说震惊世界。

2

外界雾里看花,Carey Gillam则拨云见日,揭发孟山都透过何等方式,居然能够在获得庞大利润的同时,却也引发全球公愤,经常出现在“全球最邪恶公司”的名单,最终以被并吞收场。

本书出版时美国约有1千名疑是使用草甘膦除草剂导致罹癌,而向法院告状的患者,第一章就由其中挑出十位加以报导其遭遇,也写出医界、流行病学界对于草甘膦健康风险的看法,以及孟山都面对司法案件的响应。第二章详述草甘膦除草剂发展、风行、被誉为百年难见且近乎完美产品的经过,也点出了美国环保署的轻忽其健康风险。

第三章进一步指出孟山都如何透过基因改造种子来推销,创造草甘膦的业绩。第四章则从着眼于农业的角度转移到消费者,叙述在美国农业部、食药署置之不理、消极以待的情况下,民间与若干政府单位进行各项食物、人体、与环境草甘膦残留量的检测,以及旅美学人吕陈生在内,若干流行病学者的担忧。

除了人类健康,草甘膦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小,造成超级杂草、危害土壤微生物、导致严重病害、以及让帝王斑蝶消失等,都详细写在第十章。

美国本土之外,Carey Gillam还描述草甘膦分别在夏威夷(第七章)、阿根廷(第八章)、与欧洲(第九章)所引起的骚动。

3

第五、六两章可说是本书的核心,第五章揭发孟山都操控美国环保署的内幕,第六章分别描绘出被迫害的与被利用的科学家。

第五章从草甘膦健康风险的科学研究写起。官方的审核草甘膦健康风险,都是以厂商所提供的研究报告为主,那些报告不但没有经过学术期刊的严格审查,连外界要求主管机关提供检视都不可得,因为厂商都会以商业机密做为借口,要求主管机关不得外泄。不过随着草甘膦类除草剂的用量越来越高,独立研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日见增加。

作者首先点出,各方用动物进行试验,发现草甘膦可能引发各类健康风险,包括肝肾器官病变、血管与血液问题、生殖功能受损、产生畸形胚、乃至于肿瘤等,不一而足。人类方面的研究也指出草甘膦对红血球有基因毒性,就算浓度很低,也因具有环境荷尔蒙作用,干扰了内分泌而导致各类慢性病。在斯里兰卡学者发现草甘膦与该国北方农民某种肾脏病有关,更有研究发现草甘膦类除草剂导致人类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

世卫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署审阅了多篇研究论文,在2015年宣称草甘膦类除草剂“很可能”令人类得癌。这个宣告对孟山都的打击非常大,Carey Gillam发挥记者的专业,抽丝剥茧地详述该研究署在宣告的前后,孟山都为了巩固其草甘膦无毒的说词,是如何气急败坏地、无所不用其极地攻击研究署的威信,“精彩”的程度直可作为电影的脚本了。

另一个电影级的故事出现在第六章,那就是在“塞拉利尼(Séralini)事件”中,孟山都如何很突兀地让期刊撤销已发表的论文。

科学研究不断有新的研究论文发表,当一篇有意思的论文出现,就会有其他人重复或跟进其试验。原报告正确的话,会得到其他论文的支持(或局部修正),众多的后续研究逐渐形成一个被接受的新理论。

原论文若不正确,或无关紧要,多如牛毛的论文就会加以掩盖,以致后来永远地、无声无息地躺在图书馆某本期刊的某几页上,就算该期刊很权威也一样。

无论将来留名或是无闻,论文一发表,同行若对该文章不太认同,可以写信给编辑部指陈其错误。编辑部认为质疑有道理,会转给原作者请求解释,直接将其回复刊印于下一期的某处。除非涉及抄袭、伪造、窜改等违反学术伦理的行为,期刊社才会撤销该论文。

基因改造、除草剂的研究论文相当多,结论是没有风险的论文通常没事。奇怪的是,结论若是有风险,若对企业的杀伤力大,就会面临被围剿、甚至于被撤销的命运,法国Séralini教授就是其中一个,论文未涉学术伦理,却被用“结论未确定”的奇怪理由遭撤销。

除了迫害重量级学者,孟山都也用了若干学者来洗刷门面,在第六章被点到名的有哈佛大学国际闻名的Calestous Juma教授、伊利诺大学前食品科学教授Bruce Chasy、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系主任Kevin Folta。此外作者还描写了不少孟山都御用的非营利组织、部落客、网站等。

4

那么,就只有环保署这么糟糕吗?第十一章提到农业部与食品药物管理署的施政也一样偏重企业甚于消费者。不过各主管机构还是有具良心的官员、研究员,民间也有一群具正义感的科学家力图对抗这潮流,只不过,在民选总统的影响之下,这些力量就显得渺小不堪。还好作者在最后一章开了一门窗,点出了人类应该走的方向,所欠缺的大概是读者的觉醒与身体力行吧!

5

本书于2017年10月出版,但这两年来孟山都、草甘膦的新闻仍相当多,为书中不及记载的,有必要向读者报告。

最近农药/基改企业兴起并购重组风,先正达(Syngenta)在2017年被中国化工买走,但是公司本身还是挂出先正达的名号。杜邦(DuPont)与道礼(Dow,陶氏)在2018年合并,重组后再依产业分成DuPont、Dow、以及专供传统与基改种子与农药的Corteva等三家公司,原来的两个招牌还是健在。

德国拜耳公司要购并孟山都,经过一番的法律折冲,为了避开反垄断法,拜耳将种子部门卖给巴斯夫(BASF)农药公司后,终于在2018年6月7日以600亿美元买下孟山都。惨的是拜耳居然摘掉已形同恶名昭彰的孟山都这个招牌,不但孟山都原来的网站,每个网页都会浮出拜耳的标签,连总部大门前面气派的广告牌,孟山都大字都被拿掉,换成拜耳。

拜耳却好像吞了泻药,接下孟山都草甘膦致癌的官司。从2018以来,孟山都已连续输了三场诉讼,合起来拜耳得赔偿约2亿美金,而根据其最新的估计,美国还有1万8千多类似的案件,怪不得股东大会时执行长会成为众矢之的。

除了官司,德国拜耳最近也承担孟山都在欧洲的行为。当2016年欧盟正在讨论是否展延使用草甘膦除草剂时,孟山都委托游说公司,搜集了“正负”两方有力人士的名单,其中包括记者与法界人士,企图加以运作让其产品过关。事件于今年曝光,拜耳公司承认、道歉有该名单,也支持继续调查。调查发现这个名单越来越长,涵盖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西班牙与英国,以及相关欧盟组织的成员,光是在德法两国,人数已高达600位。

有了对象,孟山都就可以伸出黑手来“处理”,这些事情在本书已经着墨很多,当然本书作者也是孟山都要对付的。透过草甘膦官司取得的孟山都内部文献,卫报在2019年8月报导该公司透过“信息整合中心”,花很大力气与时间,设计20多个动作多方夹攻Carey Gillam。在本书出版前就计划一系列的动作,例如撰写“谈话要点”,提供(看起来像不相干的)第三方来批评该书,而且要求购买孟山都产品的农企业与农民去转贴负面的评论。另也付费给google,让大家用孟山都、草甘膦、Carey Gillam关键词搜寻时,会跳出批评该书的文章(上网找,真的很容易看到谩骂她的文章),而孟山都公关内部也在讨论如何对路透社施压,让Gillam不要再报导孟山都与草甘膦。面对这样的攻击,作者毫无所惧,还是继续她的志业,怪不得有书评称赞她是“类似瑞秋•卡森的英勇斗士”。

孟山都众多秘密消息的来源也与Gillam有关。在2015年路透社的一位主编Alix Freedman果真要求她不要再报导对孟山都不利的消息,这应该是她忍痛离开服务17年报社的理由吧。她去职后就参与组成民间团体USRTK (US Right to Know),目前担任调查部主任。这个组织的目标是针对食品企业展开调查,一开始就透过美国信息公开法,以及草甘膦官司,从官方机构与私人公司到很多的文件,USRTK把这些文件放在孟山都档案(Monsanto Papers)供大家查询,而Gillam还是持续追踪草甘膦判案[1]。

6

最后提一下本书出版之后,关于草甘膦健康风险的新动向。

若干新研究论文:

研究再度显示草甘膦除草剂影响肠道产生菌丛不良症,而改变动物神经性的行为[2]。

大鼠长期吃进草甘膦除草剂,肠道内的菌相的确发生变化。雌鼠好菌减少,大肠菌没有变化[3]。

含草甘膦的除草剂,或者加磷塞本身,对于大鼠胚胎期以及产后生长期间,发育以及内分泌都会有所影响[4]。

草甘膦只处理第一代,第三代(曾孙)鼠还是受影响,若干疾病的罹病率明显地上升,孙代的睾丸、子宫、与乳腺的罹病率显著增加[5]。

磷塞除草剂与巴金森症患者提早过世有关[6]。

草甘膦对人类淋巴细胞具有基因毒性[7]。

美国人罹患非酒精性脂性肝炎者,其尿液中的草甘膦草甘膦残留,都比没有罹患者显著地较高[8]。

统合分析,确认草甘膦与罹患非何杰生式淋巴癌有“令人信服的”关联[9]。

种种的研究,让妇产科国际联合会(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于2019年7月发表声明,基于全球健康,建议草甘膦应全面退出全球,让所有人不再接触到草甘膦[10]。

全球限用、禁用风潮:

草甘膦除草剂称霸了许久,在各方证据越来越明确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区已限用、禁用[11]。

国家宣布将要全面禁用草甘膦:

奥地利(2020年开始)、法国(2022年开始)、比利时、捷克、德国、希腊、越南、泰国(2020年开始)、百慕大。

国家宣布农业方面部分禁用:

哥伦比亚(可可园禁用)、意大利与丹麦(播种前可用,萌后禁用)。印度(2省禁用)、西班牙部分地区禁用。

国家宣布或准备在非农业部分限用、禁用:

瑞典、荷兰、葡萄牙。

国家部分地区宣布非农业禁用的:

加拿大(10省中8省禁用)、美国(>100城市禁用)、阿根廷(>400城市禁用)、荷兰、马耳他、苏格兰、意大利、澳洲、新西兰(2城市禁用)。英国(14个城市)与台湾宜兰、台北、高雄公共地区禁用所有除草剂。

参考文献: 

[1]https://usrtk.org/monsanto-roundup-trial-tracker-index/
[2]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2036218300254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4750017301129
[4]https://eh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0-019-0453-y
[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2860-0
[6]https://www.mdpi.com/1660-4601/15/12/2885/htm
[7]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56-018-3417-9
[8]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42356519303611
[9]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342895
[10]https://www.figo.org/statement-glyphosate-removal/
[11]https://www.baumhedlundlaw.com/toxic-tort-law/monsanto-roundup-lawsuit/where-is-glyphosate-ban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