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月报 | 国家安全教育日强调转基因风险,美环保署因批准麦草畏被诉

来源: 人民食物主权     发布时间:2020-05-03     阅读:2610 次
四月看点

1、国家安全教育日警惕转基因问题

2、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抗赤霉病基因Fhb7材料被用于小麦育种

3、检出转基因成分我国出口大米被通报

4、美国环保署因批准麦草畏使用遭诉讼,联邦上诉法院立案审理

5、美国环境保护署蓄意绕开公示,批准除草剂异恶唑草酮用于转基因大豆

6、斐济:2020年底将成为第22个停用草甘膦除草剂的国家

7、最新科学研究再次证明Bt毒素危害非标靶生物


一、国家安全教育日警惕转基因问题

图片来源:国家安全日网课教育平台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警惕国民关注生物安全的转基因问题。重要内容如下:

1. 近年来,生物安全领域的新闻层出不穷

2019年12月30日,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分别被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2. 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国家利益蒙受巨大损失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特别丰富的国家,很多珍贵、稀有的生物遗传资源起源于我国。

为此,有的国家采取多种手段,不断从我国搜集、掠夺生物遗传资源,并通过市场、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使作为生物遗传资源原产国的我国变成受害国。

3. 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应用可能产生潜在风险

我国已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虫棉和抗病番木瓜。但是,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应用可能造成病虫抗性增加、杂草化加剧、基因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

消息来源:国家安全日网课教育平台
时间:2020年4月29日
编译:schweindoctor

二、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抗赤霉病基因Fhb7材料被用于小麦育种

Fhb7的跨物种转移和抗赤霉病分子机理|图片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团队首次从小麦近缘植物长穗偃麦草中克隆出抗赤霉病基因Fhb7,并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机制。北京时间4月10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这一重要突破。目前,携带Fhb7基因的多个小麦新品系已经进入国家、安徽省、山东省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并被纳入我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计划。

该科研团队负责人孔令让博士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特聘教授和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他曾在2000年到2009年承担多项美国农业部资助的研究项目,研究主题包括将基因组学引入小麦育种、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软粒、抗赤霉病冬小麦、偃麦草抗赤霉病基因的鉴定及其遗传转移、利用基因沉默鉴定小麦抗赤霉病基因的研究以及小麦抗病基因QTL标记及分子育种研究。他主要教授的课程包括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消息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公众号
时间:2020年4月10日
编译:schweindoctor

三、检出转基因成分我国出口大米被通报

据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0年4月16日,英国通过RASFF通报我国出口珍珠米不合格。具体通报如下:

表格来源: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提醒出口企业,欧盟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水稻合法种植,按照欧盟规定,若人用食品或者动物饲料含有0.9%以上的已被欧盟批准的转基因物质的农作物,产品标签必须标注。

消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时间:2020年4月17日
编译:可心

四、美国环保署因批准麦草畏使用遭诉讼,联邦上诉法院立案审理

美国密苏里州最大的果园巴德农场(Bader Farms)桃树的叶子上有孔且变色,
农场主认为这与附近区域农场非法施用除草剂麦草畏有关 | 图片来源:美联社

4月21日,位于旧金山市的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听取了关于申请驳回环境保护署(EPA)批准新型除草剂麦草畏(dicamba)使用一案的口头辩论。该除草剂由德国拜耳化工集团旗下的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德国农化集团巴斯夫公司生产。此案被受理为加急案件,有望在夏天种植季来临之前,阻止麦草畏使用于全美转基因大豆和棉花。

该诉讼由美国3家环境保护组织和国家家庭农场联合会提出,该联合会代表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农民。针对环保署支持孟山都捆绑销售麦草畏和耐麦草畏的转基因大豆和棉花种子,并从中获利,控方指出环保署在麦草畏审批过程中的几项违法行为:

第一,环保署忽略了麦草畏漂移导致周围农民遭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环保署审批过程中没有参考足够数据,导致在过去几个夏天,麦草畏给农民造成“灾难性”的经济损失。今年2月一位桃农就因麦草畏的漂移污染而获得2.65亿美元的赔款。(见:麦草畏漂移案爆惊人内幕:转基因公司如何发生态灾难财)

第二,环保署审批过程中没有参考任何一项关于麦草畏对非目标的大豆作物的影响研究,已违反了《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及灭鼠剂法》(FIFRA)。

第三,麦草畏的使用对濒危物种构成潜在威胁,环保署审批过程中未听取或咨询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并且没有按照规定留出足够的缓冲区,进而违反《濒危物种法》。

农场联合会和环保组织此前的诉讼主要是对环保署2016年关于批准麦草畏使用的决定提出的质疑。联邦上诉法院于2018年8月开庭审理此案。但同年10月,环保署宣布将麦草畏登记有效期延长两年(至2020年12月),此案无效。因此,为了避免环保署今年晚些时候再次批准延长使用麦草畏,上诉法院将此案立为加急案件。

消息来源[1][2]:《卫报》;wisfarmer.com
时间:2020年4月21日
编译:Susan

五、美国环境保护署蓄意绕开公示批准除草剂异恶唑草酮用于转基因大豆

3月30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布公告,将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异恶唑草酮(isoxaflutole)扩作至耐异恶唑草酮转基因大豆。但异恶唑草酮因为其致癌性和漂移性而引起极大争议。在此之前,异恶唑草酮已被批准使用于美国33个州的玉米作物。

美国允许在转基因大豆作物上喷洒异恶唑草酮的25个州(蓝色) | 图片来源:EPA

一些农民期望异恶唑草酮可用于控制耐六种除草剂的“超级杂草”。然而,环保署违反了收集公众意见的惯常做法,没有在《联邦公报》上公示此次审批。因此,许多环保和食安团体事先对异恶唑草酮的批准并不知情,也使得环保署所收集到的54个所谓“公众”意见一边倒地支持该除草剂的使用。美国“食品安全中心”的科学政策分析师比尔·弗里斯(Bill Freese)认为“这很荒唐”,他指出,异恶唑草酮不仅可能致癌,而且影响肝功能,即使很少剂量也有可能对周边植物造成很大的损害。此外,它的使用说明复杂,要求农民对适用土壤类型以及地下水位高度有所了解。弗里斯认为,环保署明知其潜在危害,却故意不征求环保组织的意见,是为了规避进一步的审查。

能耐受6种除草剂的“超级杂草”|图片来源:grist.org

异恶唑草酮现由德国农化集团巴斯夫公司销售,商品名为Alite 27。该产品原是拜耳公司旗下LibertyLink系列,但是2018年在拜耳收购孟山都时,为了满足反垄断要求,已签署协议将产品卖给巴斯夫。

环保署的公告批准异恶唑草酮在2021年可在美国25个州使用,但不包括美国两大大豆主产州:爱荷华州和伊利诺伊州。该批准登记的有效期为五年。目前,中国共有12个含异噁唑草酮的原药/制剂有效登记,制剂登记仅限用于玉米田。

消息来源[3][4]:investigatemidwest.org; epa.gov;世界农化网
时间:2020年4月3日
编译:Susan

6、斐济:2020年底将成为第22个停用草甘膦除草剂的国家

图片来源:校园午餐搞非基

据美国民间行动组织Sustainable Pulse网站转述斐济当地消息来源指出,该国蔗糖产业宣布自2020年12月31日起,全面禁止甘蔗农场施用草甘膦除草剂。

2019年底,斐济农业部亦禁止进口、销售、使用除草剂百草枯和杀虫剂益达胺。

斐济制糖业专员Timothy Brown接受《斐济时报》采访时表示,草甘膦禁令有助于斐济制糖业确保该国生产及出口的糖能获得公平贸易之认证。

今年一月,Sustainable Pulse曾针对世界各国对于草甘膦的法律规范进行调查,当时共有21个国家禁用或限制草甘膦的使用(附录)。

附录:21个禁用或限制草甘膦使用的国家(2020年1月统计)

非洲

马拉维|2019年4月,暂停草甘膦进口许可。

多哥|2019年12月19日宣布,禁止进口、贩卖与使用含草甘膦之产品。

亚洲

泰国|泰国国家有害物质委员会投票决定,从2019年12月起禁用草甘膦、百草枯及陶斯松,后来从改为限制使用。

越南|2019年3月起,禁止进口草甘膦。

斯里兰卡|2015年,新任总统Maithripala Sirisena宣布草甘膦禁令,但于2018年7月部分放宽,仅限茶叶和橡胶种植可以使用。

阿曼、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卡塔尔|2015和2016年,这六个中东国家相互协调禁止进口和使用草甘膦。

中美洲

百慕大|2017年1月,环境部长Cole Simons于一次公开会议上确认禁用草甘膦。

圣文森|2018年8月,农业部长Saboto Caesar公开呼吁,为了促进安全工作环境、良好农业生产和保障食品安全,要求所有利益相关者支持暂停使用草甘膦的政策。

哥斯达黎加|2019年12月,哥斯达黎加国家保护区系统(SINAC)禁止在该国所有受保护的野生地区以及SINAC拥有的所有土地上使用草甘膦除草剂。

欧洲

奥地利|2019年7月,奥地利议会投票赞成完全禁止该国使用草甘膦。这项禁令后来遭到延宕,目前关于禁令情况仍不清楚。

比利时|2018年10月,不得向非专业用户销售草甘膦。

捷克共和国|2018年,严格限制使用草甘膦并禁止采收前喷洒。

丹麦|2018年7月,丹麦政府禁止于所有芽后作物(post-emergent crops)上施用草甘膦,以避免食品残留。

法国|2016年,法国禁止在公共绿地中使用草甘膦;2018年11月,马克龙总统表示将三年内全面禁用草甘膦。不过后来他承认达到目标可能有困难,因为要找到替代品有其难度。

意大利|2016年8月,意大利禁止在公共场所使用草甘膦,同时禁止于收获前喷洒。

荷兰|从2015年底开始,禁止向所有非商业实体(non-business entities)出售草甘膦。

消息来源:校园午餐搞非基
时间:2020年4月11日
编译:陈儒玮

七、最新科学研究再次证明Bt毒素危害非标靶生物

石蛾幼虫又叫石蚕,被列为水质指标生物“三巨头”之一 | 图片来源:GMWATCH

最新发表在《自然》旗下《科学报告》上的科学研究再次证明Bt毒素Cry1Ab会伤害非标靶生物,这次是水体系中的石蛾幼虫(毛翅目,生活于各种清洁的淡水体,是诸多鱼类和两栖动物的食物)。

喂养试验跨时6周和12周,而通常类似的试验只持续30天甚至更短时间;试验中所用的Cry1Ab毒蛋白浓度与种植转基因Bt作物时的环境实际暴露量相当。

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Cry1Ab毒蛋白对石蛾幼虫死亡率的影响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别。尽管如此,在最高浓度时,死亡率比对照组高2倍,表明存在浓度依赖性反应。实验还发现Cry1Ab毒蛋白对幼虫的脂质含量和发育则存在显著影响,且与剂量有关。

著名的《转基因神话和真相》(GMO Myths & Truths)一书,记录了大量Bt毒素对非标靶生物带来危害的研究和证据,该书第二版英文全文可以在这里下载:
http://earthopensource.org/gmomythsandtruths/

消息来源:新浪微博,GMWATCH
时间:2020年4月6日
编译:jrry86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apr/20/epa-faces-court-over-backing-of-monsantos-controversial-crop-system

[2]https://www.wisfarmer.com/story/news/2020/04/27/federal-court-hears-arguments-dicamba-registration/3037980001/

[3]https://www.epa.gov/newsreleases/epa-announces-new-tool-soybean-growers-combat-weeds

[4]https://investigatemidwest.org/2020/04/03/epa-sidesteps-normal-public-process-to-approve-basfs-cancer-linked-pesticide/

食物主权反转与生态小组志愿者招募启事

如果您阅读以上反转月报,认可反转立场, 并愿意投入少量时间支援我们,请发邮件到shiwuzhuquan@126.com;

内容包括:简单的个人介绍、为什么愿意加入我们、对食物主权的认识、对转基因与生态农业的认识,可以承担的志愿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