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议题

耕地污染,形势严峻

来源:南方周末|发布时间:2014-11-12|阅读:1262

土地是财富之母,更是生存之本。修复如此比重的耕地污染面积,已经时不我待。但如果还是只想靠“万能的”市场来寻求解决之道,那真的可能是“破局之路仍漫长”啦!

十年后“谁来种田”?

来源:新华法治|发布时间:2014-11-11|阅读:1178

农业生产或会遭遇“后继无人”,这足以让人警醒。

认识中国的圈地运动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发布时间:2014-11-09|阅读:1557

中国的圈地运动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纪里征用的全部土地是英国400年间有记录的圈地总面积的3.4倍,是其圈地最高峰时段30年间圈地面积的7倍多。

敢问地租从哪里来?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发布时间:2014-11-09|阅读:1049

过分渲染耕地对农民的财产权,鼓吹流转土地获利,割裂了农民与耕地的关系,危害极大。

土地私有化的迷思 ——读文贯中《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发布时间:2014-11-07|阅读:1529

当前中国土地制度最迫切的是还利于民,是有许多方案可以解决的,而不是私有化这一所谓的唯一“良方”。我们今天所要重点关注的,恰恰是那些守在95%的农地上的、短期内不可能通过土地转变用途或者说无法...

李昌金:全国粮食“十连增”是奇迹还是泡沫? ――――在第二届“隆平论坛”上的发言 ...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发布时间:2014-11-07|阅读:1383

“危机倒逼改革”的规律能不能改变呢?也就是说能不能不要等到饥荒来了才改变粮食政策呢?

还种子主权于民,还是赋利于企业?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发布时间:2014-11-03|阅读:1061

种子事关农业命脉。国家相关部门也确实需要关注种业的发展与保护。农民留种种地千百年来天经地义,或许种业改革中也应该少不了农民的身影和声音。但如今的种业改革却只是想通过企业、通过产权激励来发展种...

划定城郊永久基本农田 城建需绕道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发布时间:2014-11-03|阅读:1030

早保护比晚保护好,晚保护当然比不保护好。但多年的事实告诉我们,全民的长远利益总是敌不过资本的短期利益。所以,是骡子是马,还是先拉出来溜溜吧。

农村改革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

来源:新农村商网|发布时间:2014-11-02|阅读:1102

在农村改革中,如何落实集体经济,既能规模经营又能防范大户?

李昌平:当前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路线方针政策选择

来源:三农中国网|发布时间:2014-10-31|阅读:1166

如果不同步统筹考虑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要小农的土地不要小农(人),工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要农民工的劳动力不要农民工(人),中国现代化转型的社会风险可能会导致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功亏一...

刘震云:俺村、中国和欧洲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发布时间:2014-10-26|阅读:1014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看似潜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根本论,还是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东西方哲学的不同。

杨团: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形成一个返乡高潮

来源:中国财富|发布时间:2014-10-26|阅读:1257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下了一个论断:“中国的返乡将会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形成一个高潮”。在她看来,农村的各种社会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见底”,见底后便会翻盘。与中国历史上数次由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