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议题

一位老知青对上山下乡的再认识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发布时间:2017-09-10|阅读:6285

人类如果只有功利而没有理想,世界就会毁灭。

你不种地,我不种地,谁来养活中国人?

来源:昆仑策研究员公众号|发布时间:2017-08-26|阅读:3287

几年前,“新华视点”记者在信阳市的3县12乡镇采访就发现“白地”现象存在。如今,“白地”的范围正越过淮河逐渐向北蔓延。那么,“白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种业危机:进口的按粒卖 国产的论斤卖

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时间:2017-08-24|阅读:3043

种子商品化的巨大利益又诱使种企往往着重于短期经济效益,而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所谓自由市场的公平竞争,无论对中国种企还是中国农民都是不公平的。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来源:《文化纵横》|发布时间:2017-08-18|阅读:3541

“产业扶贫”不应在农业产业化中盲目遵循资本的逻辑而贪大图强,而应回归社区合作经济的真谛,探索抑贫性发展的制度途径。

从包产到户到土地确权:“一包就灵”的谎言还要延续到“一确就灵”?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发布时间:2017-08-14|阅读:3104

今天的农村土地确权,即便确成一地鸡毛,也要一条路走到黑的劲头,同样是以简单粗暴的产权理论强行肢解农村的现实,一力宣传产权清晰对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的意义,罔顾现实。

不要小瞧农药瓶,一个县该如何将有害垃圾无害化?

来源:“荒野之花”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17-08-14|阅读:2781

县政府的治理行动固然是重要的,但农药废弃物的处理和源头减废必须落实到每个村,必须从转变种植方式上做起。

半年打药十三次,农家子弟披露玉米和烟叶种植全过程

来源:广东绿耕城乡互助社|发布时间:2017-08-10|阅读:3314

繁重的种植程序不仅加重了农民的劳务负担,给土地带来难以逆转的伤害,最终处于生产链底端的农民也承受了巨大代价。

菜价千里追踪:从每斤5分到2元,甘蓝的“漂流”升值记

来源:新华视点|发布时间:2017-07-27|阅读:2576

菜价从田间地头到大型超市一路飙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田间收购价极低而超市卖价翻倍?是什么导致农民赚不到钱,却同时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钱,究竟去了哪里?

你常吃的蛋白粉源自哪里?黑龙江大豆蛋白产业链告诉你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发布时间:2017-07-24|阅读:2745

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与大豆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的直接对接有可能解决国产大豆目前的困境。

参与式育种:农民不是富士康流水线工人!

来源:原创|发布时间:2017-07-20|阅读:3747

种子的价值不是以市场作为商品唯一的导向和衡量标准,而是通过真正的价值多元主义来抵抗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垄断价值判断的标准。

疯牛病:错的真不是牛,而是资本

来源:“生态家园”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17-07-14|阅读:10240

疯牛病真的肆虐的原因并非牛儿们不听话,而是消费主义以及资本的趋利性导致的恶果。

中国土壤调查:即将爆发的癌症群

来源:旅人邮亭、院长在线|发布时间:2017-07-10|阅读:6720

未来十年,中国癌症将现井喷。33%的家庭,将因此耗尽所有积蓄。1/4中国人喝不上合格水;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一半以上在中国;而我们耐以生存的土地才是我们最触目惊心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