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出的这篇评论的作者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学者赵月枝,她对何平提出的“民营集体经济”概念给予了高度肯定,强调“提出民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相容的这一关键点,文章有效地排除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意识...
这封公开信写于2014年12月,公开信中指明,家庭经营才是今天土地问题的症结,土地确权只会造成更多问题。
在农村,有三类人能赚钱。他们怎么致富呢?让下面的文章告诉你,我们的社会怎么“让少数人发了财,让多数人付出了代价。” 付出代价的多数人中,既有老实的农民,还有城市消费者。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通常被看作中国大陆农业和农村的样板。实际上,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和人口的再生产都处于难以维系的状态,“现代化”之后的农业和农村实际上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在土地流转大势下,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主体已经成为流转土地的主角。然而在逐利性的驱动下,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投机色彩非常重,跑马圈地、不事稼穑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一情况不仅危机国家粮食安全...
这是“异乡稻客”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上篇主要是一个宏观导览的话,那么这篇就是一个深入描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型农业雇工是如何走南闯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