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议题

【争鸣】赵月枝:“民营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讨论的突破

来源:读者投稿|发布时间:2015-11-29|阅读:1594

今天推出的这篇评论的作者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学者赵月枝,她对何平提出的“民营集体经济”概念给予了高度肯定,强调“提出民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相容的这一关键点,文章有效地排除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意识...

【争鸣】与何平同志商榷“民营集体经济”

来源:读者投稿|发布时间:2015-11-26|阅读:1418

“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区分的是所有权问题

【争鸣】认识民营集体经济,走出三十年改革误区

来源:读者投稿|发布时间:2015-11-25|阅读:1727

以所有权和经营权为经纬,重新梳理了前后三十年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得失。

土地问题何去何从?——基层干部给农业部领导陈锡文的公开信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5-11-20|阅读:1944

这封公开信写于2014年12月,公开信中指明,家庭经营才是今天土地问题的症结,土地确权只会造成更多问题。

蒋高明:农药之苦,老人和妇女受害最重

来源:弘毅生态农业|发布时间:2015-11-19|阅读:1321

农药对中国农民最重。若按年龄说,则以妇女和老人最重。

农民勤劳致贫,三种人致富了

来源:弘毅生态农业|发布时间:2015-11-11|阅读:2165

在农村,有三类人能赚钱。他们怎么致富呢?让下面的文章告诉你,我们的社会怎么“让少数人发了财,让多数人付出了代价。” 付出代价的多数人中,既有老实的农民,还有城市消费者。

日韩台三农危机教训 警惕农村发展“现代化”陷阱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发布时间:2015-11-04|阅读:2306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农业和农村通常被看作中国大陆农业和农村的样板。实际上,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和人口的再生产都处于难以维系的状态,“现代化”之后的农业和农村实际上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资本下乡是发展农业,还是跑马圈地?

来源:新华社|发布时间:2015-11-04|阅读:2246

在土地流转大势下,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主体已经成为流转土地的主角。然而在逐利性的驱动下,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投机色彩非常重,跑马圈地、不事稼穑的现象愈演愈烈。这一情况不仅危机国家粮食安全...

一个稻客的自我修养:异乡稻客(二)

来源:潇湘晨报|发布时间:2015-10-28|阅读:2179

这是“异乡稻客”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上篇主要是一个宏观导览的话,那么这篇就是一个深入描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型农业雇工是如何走南闯北的。

鲁太光 | 鬼魂游荡的大地——鲁迅笔下的农村世界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发布时间:2015-10-27|阅读:3003

鲁迅对于中国乡土文学的出现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启发了现代文坛上一批从事农村文学的作者们。鲁迅关于乡村的文章更多着力于揭示农民被残酷的封建思想观念无形绞杀而形成的种种精神缺陷,农民在鲁迅...

胡靖——反思杜润生改革:中国发展首先要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难题

来源: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15-10-27|阅读:1841

1953年后的合作化是一种通过土地公有制产生的农民的组织化

山下田荒芜、山上砍树忙——“占补平衡”数字游戏何时休?

来源:半月谈|发布时间:2015-10-20|阅读:1369

储备的土地资源显著减少,不少地方打起了林地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