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为实现集体化创造条件,决不能听任农村两极分化,自发地发展资本主义农场。走上这条道路,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相悖的。
这篇文章对最近各地频发的“倒奶”事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将中国的牛奶业放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格局下考察,也让我们看到随着中国农业被不断卷入全球化体系,将可能形成的困局。
温铁军教授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以村庄为单元把村民组织起来,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综合性合作社体系,这样才能以合作社在所有涉农领域的其他收益来弥补弱势小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收益不足。
中国奶业不断发生奶农“杀牛倒奶”事件,并不是什么“市场经济的常态过程”,反倒是因为整个市场为少数奶业大资本所控制,进而导致奶农失去最为基本的生产主权。
河南省官方的土地流转调查,显示了一个已经被大量观察到的现象,土地流转导致土地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但为何集体经济的实践并不理想?当前发展集体经济,有哪些途径可以探索?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作者虽然反对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土地流转,但是却支持亲友邻里之间的“自愿流转”,甚至号召政府为“无人耕种”的土地支付租金,而使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免于支付地租。照此政策,流转土地的家庭农场是否会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