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天抛荒撂荒的事情在农村普遍存在,但对于大多数农民家庭来说,生活的主要来源还是以种地为主,手中有再多的钱,在偏远的农村有时并不管用,倒不如有几袋粮食更让人心里踏实。
种子市场连续两年遭遇罕见的“寒冬”;种业老板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种子库存高企,玉米制种量和余种量均创新高,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
杂交玉米种子是具有天然性和再生性永续利用的资源,年年制种,岁岁盈利,被誉为“黄金产业”或“常青产业”。新世纪以来,中国种业市值从250亿元增至1000亿元;其中,玉米从60亿元增至222亿元...
张福锁认为,要解决科学施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问题,政策引导非常重要,不能不顾生态环境引导农民过量施肥;同时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改进施肥技术,逐渐转变小农户粗放的经营方式。
在这种论辩中,既有关于是否要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主义之争”,也有是否要推动土地私有化的“问题之争”。笔者认为,这样的思想交锋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可以给那些关心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
当前不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销区,农民种粮积极性都不高,调出粮食的省区逐渐减少。地方政府事实上以“招商引资或项目建设”为重中之重,忽视农业和粮食的思想很普遍。
关于土地抛荒和乡村凋敝,根源是城市受外资刺激过度膨胀造成的城乡经济失衡。大量乡村经济资源被占据主导优势、以眼前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城市资本控制、攫取、侵蚀和抽取。
改变农地用途,大搞“非农化”和“非粮化”;资本下乡走样借流转之名圈地;发改委强调慎重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已经成为政府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口号。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正是资本大规模地向农业领域进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