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环境

香港拟发展本地农业减轻对进口食品依赖

来源:农博网|发布时间:2015-01-18|阅读:2388

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的规划是有必要的。不止香港,大陆城市也需要制定规划,而不是将农业“外包给”农业主产区。

土豆:在中国当主粮,在美国要落榜

来源:直言了博客|发布时间:2015-01-12|阅读:2230

看到土豆将成为中国“第四主粮”的消息,说: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等官员指出,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跨国公司对全球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破坏性影响

来源:环球视野|发布时间:2015-01-12|阅读:3569

跨国农业公司的资本密集型的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农业先使大批农民和农场破产,然后利用种植合同、垂直一体化等“公司+农户”的方式控制剩下的农户,再加上生物知识产权控制手段,已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全球...

马铃薯主粮化,粮食安全问题治标还是治本?

来源: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15-01-09|阅读:2239

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相关机构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商讨马铃薯(土豆)主粮化发展战略,意在促成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以此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

国际原奶低价压境,国内奶企弃用本地奶

来源:南方都市报|发布时间:2015-01-06|阅读:211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中小养殖户直接面对国际乳业巨头的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经历一轮又一轮洗牌之后,乳业市场将被几家大型企业垄断。

新自由主义与世界粮食危机

来源:草根网|发布时间:2015-01-06|阅读:3926

从根本上来看,当前的粮食体系和贸易自由化制度是为农业跨国公司追逐利润及发达国家实现国家利益服务的,而且这一过程的推进正是以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和国家利益为代价的,所以想要改变难度颇大。

从四十年前农民没有听说过癌症说起

来源:乌有之乡|发布时间:2014-12-30|阅读:1666

1976年1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去世,当时笔者小学还没有毕业。村民们从广播里第一次听到癌症这个词,不知道这个名词,互相打听,连上了年纪的老农民也没有听说过。

中国奶农之痛何时休?

来源:经济参考报|发布时间:2014-12-10|阅读:2183

把牛奶倒掉,这是中学教科书中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发生的现象,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中国。一方面鲜奶价格一路下跌,奶农损失惨重,另一方面超市牛奶价格依然高涨,消费者不得不支付高昂费用。

湘江流域重污染区砷超标715倍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发布时间:2014-12-04|阅读:1909

“两湖熟,天下足”。这是历史上最美好的图景。但是,今天湘江上游的有色金属的开发,却在形成日益严重的重金属面源污染。农业生产出来的可能就是有毒的蔬菜、有毒的稻米、有毒的瓜果。

台修改“食安法”鼓励工人揭发“黑心”厂商

来源:法制日报环球法治|发布时间:2014-12-02|阅读:1799

台湾在“地沟油”事件后,通过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其中的不少条例对“黑心”厂商进行了打击,但是对于改变食品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弊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粮食仓储私有化隐患重重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发布时间:2014-12-02|阅读:2068

继盐业开放给民间资本后,粮食仓储又成为“国退民进”的一个新领域。可是,粮食仓储不仅起保存粮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平衡粮价,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资本投入仓储,将会“促进农民增收”,还是会囤...

现代牧业再陷“污染门”:湖北通山牧场遭村民昼夜围堵九天

来源:澎湃新闻|发布时间:2014-11-28|阅读:1809

自从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规模经营被认为是替代奶牛散户、确保乳品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且已然成为中国乳业的发展目标,各类“万头牧场”在全国各地应声而起。但是,这些牧场大多都是仓促上马、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