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经济

被扔手榴弹仍继续演讲,加拿大传教士为何转而支持共产党?

来源:转载自公众号“文明与本能”。原文节选自《风云激荡的一生(张彦自传)》中《奇人文幼章》一章节,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75-220页。|发布时间:2025-10-14|阅读:11

文幼章在参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国民党虚伪的真面目,认识到了在抗击非正义战争的过程中,所谓和平主义和个人传教的局限性。他发现,西方所谓的“自由中国”的核心,实际上是一小撮地主和投机商...

上帝可以救农民吗?一位西方传教士的思想转变

来源:转载自公众号“文明与本能”。原文节选自《风云激荡的一生(张彦自传)》中《奇人文幼章》一章节,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75-220页。|发布时间:2025-10-14|阅读:14

“731”恶行是国人心中绕不开的伤痛,但是如今我们要如何认识那段历史并发声?本文尝试通过文幼章——一位西方传教士的思想转变和行动来回应这个问题。1925年,文幼章正如他的同事们一样,带着传播...

老田 | 群众路线与人民史观:“打捞”劳动阶级的政治公共性

来源:原创|发布时间:2025-09-08|阅读:236

回望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敌入侵的过程中,一再失败,直到抗日战争才取得完全胜利?这一百年,中国人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成长为改天换地的...

合作化运动中的妇女解放实践

来源:节选自《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妇女工作的经验》 ,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研究室编,财政经济出版社(1956)|发布时间:2025-07-28|阅读:349

合作化浪潮中,集体力量的迸发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桎梏:既使妇女的劳动价值从隐形走向显性,又消解了“育儿拖累劳动”的矛盾。这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农村妇女在集体框架下追求...

农业合作化时期对农村妇女的劳动保护与托育支持

来源:《农业生产合作社中妇女工作的经验》|发布时间:2025-06-28|阅读:437

如何促进妇女的解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早期就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苏区时期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农村妇女既走出了家庭,在农业合作化生产中贡献了重要的力...

回首“主人翁”时代:改革前三十年国营企业内部的身份认同、制度约束与劳动效率

来源:开放时代杂志|发布时间:2025-03-10|阅读:993

传统国企“铁饭碗”被认为是“隐形”福利高、缺乏竞争机制、工作缺乏激励的岗位,但我们回看改革开放前30年的国企,竟意外发现,老工人们普遍表示当时“干活积极性一直蛮高的”、“干劲大”,甚至愿意不...

许准 | 朝鲜农业发展的成就与挑战

来源:原创译文|发布时间:2024-10-09|阅读:4000

在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朝鲜是唯一一个在苏联解体后经历严重粮食短缺和饥荒的国家。但对比其他食物短缺严重的国家,朝鲜的国民人均收入却相对较高。换句话说,朝鲜是理解当代世界食物短缺问题的一个独特...

在“卷”不动的今天,如何看待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改革?

来源:原创译文|发布时间:2024-09-09|阅读:2112

今日中国的孩子们,为着高强度的应试竞争而身体羸弱,心灵萎靡,已经引起国家社会的普遍担忧。回首往事,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教育的“困境”并非当今社会所独有,也绝非毫无解决之道。部分答案也许就存在...

戴哲 | 良心与资本的冲突:20世纪90年代乡村故事的起源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发布时间:2024-05-30|阅读:1340

《鲁班的子孙》呈现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逻辑与市场逻辑之间的冲突;《腊月·正月》实际上则可以被看作是对《鲁班的子孙》的回应与改写。在《腊月·正月》的叙述中,乡村传统伦理道德与资本逻辑之间的冲突逐...

张艺英 马黎|政治动员视野下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以人民公社时期四川战旗大队为例

来源:开放时代杂志|发布时间:2024-04-23|阅读:1350

本期推文以四川战旗大队为例,讨论集体化时期群众积极投入集体生产的内在动力来源。作者认为我国前三十年的集体经济发展受制于宏观制度和环境的制约,战旗大队的成功源于对宏观制度的突破,依靠的是党支部...

老工人讲毛时代,亲身体验当家做主

来源:读者投稿|发布时间:2024-04-07|阅读:1388

作为毛时代的一名基层工人,可为老师经历了中国工人阶级命运的深刻变化,她对新中国完整的大工业生产配套体系的瓦解感到心痛。本文是可为老师对毛时代的一些理解,如果您对可为老师的这些理解有不同看法,...

以人民为中心——刘集公社的历史经验

来源:原创|发布时间:2024-03-15|阅读:1302

刘集公社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集体发展道路,既充分尊重、调动劳动者建设美好未来的积极性,又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提升人民群众“自己发展自己、自己提高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觉悟。尽管刘集公社已经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