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的这篇文章驳斥了两种解决三农问题的错误观点,分别为“消灭小农论”和“兼并小农论”,并提出小农组织化才是三农问题的出路,
在农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放弃幻想,需要参照中国自己的历史资源和实践经验。贵州大坝村曾和全国其他地区的许多农村一样是一个“空壳村”,却在近五年里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农业为基础三产融合的集体经济...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绝不能成为资本的盛宴。农村改革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不能把集体经济组织改垮了。
作为过去时代符号人物的申纪兰,为什么还会被反复邀请作为代表呢?在这个方面,只有鲁迅的那个解释最有说服力:申纪兰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她个人就是给一切政治势力长脸的人,给一切想要显示自身正...
这种村集体+市场经济的模式,即“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以超然于生产过剩的困局,并消弭区域和群体的不平衡发展?这需要更多的讨论,食物主权网欢迎不同的观点争鸣。
中国的毛时代曾经是一个将大部分人都囊括在“意义生产网络”中的伟大时代。借鉴毛时代的一些经验,重建集体或许是解决当代人们乡愁的重要路径。
中国共产党如果真能不忘初心,就必须重新走毛泽东的路,重建集体,农村的集体,和城里的集体。只有一个全民一心的国家和民族,才是真正无敌的。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人们的觉悟越来越高……
毛泽东关于农民合作的思想并非仅仅是对于某种意识形态的固守,更不是对苏联集体农庄模式的照搬,而是基于中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具体国情,对如何实现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